初中作文教學目標

作文教學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初中作文教學目標,一起來看一下吧。

初中作文教學目標

一、 學生駕馭寫作內容的能力

寫作教學的目標首先培養學生駕馭寫作內容的能力,要讓學生明確寫什麼,解決有內容可寫的問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規律對寫作的內容目標有明確的闡述。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徵,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意。”“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內容目標直指作文寫作的關鍵,要求作文教學中教師能幫助學生明確寫作的目的和對象,正確引導學生髮掘自身及周邊生活的寫作素材,注重自身獨特體驗,寫出自己;也對學生寫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學生摒棄胡編亂造,從鮮活的生活中取材,真正做到寫“真”文,做“真”人。它要求教師能培養學生學會觀察、發現,能抓住事物的特徵進行感受和認識,“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在表達時力求不落俗套,力求有創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這一內容目標規定了作文寫作的內容應當源於學生生活,來自於對自己、自然、社會等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思考中,抒發真情實感,而不是虛構內容,抒發虛假情感,從而摒棄寫“假”文、做“假”人的不良寫作風氣。

二、學生駕馭寫作方法和語言文字的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既要求學生掌握駕馭寫作內容的能力,也對學生駕馭寫作方法和語言文字的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

1.培養學生選擇合適的文體進行寫作的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常見的應用文。”此目標即要求學生能根據表達中心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文體進行寫作,掌握常用文體的寫作能力。初中作文教學階段中需要落實上述能力的訓練步驟,考慮到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不同學年階段對記敘文性文章的寫作訓練都不能放鬆,要訓練學生寫出複雜記敘性文章的能力,爲學生髮展提供良好的寫作基礎。

2.培養學生獨立寫作的能力

教師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終是讓學生學會獨立寫作,掌握獨立寫作的能力,爲未來的發展服務。因此《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提高獨立寫作的能力。”“根據表達的需要,藉助語感和語文常識,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它要求教師針對學生的作文寫作各個環節進行指導、訓練,讓學生掌握素材蒐集、立意構思、起草提綱、加工修改、自我修改、互改互評等寫作技巧,從而讓學生掌握各種寫作方法,提高其獨立寫文章的能力。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讓學生在寫作中學會準確運用標點符號,輔助文章表情達意。

3.培養學生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的能力

作文寫作離不開表達方式的正確運用,“根據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尤爲重要,因而在作文教學的目標中需要訓練學生學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的能力,讓學生明確文體與表達方式的關係,從而讓學生學會正確選擇表達方式,爲寫作服務。

4.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文章結構的能力

寫文章離不開合理安排文章結構,學生要學會“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合理安排寫作內容的先後順序、詳略,條理清楚地表情達意的技巧。

5.培養學生掌握縮寫、擴寫、改寫等寫作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基本內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這一目標明確了學生需要掌握縮寫、擴寫、改寫等寫作方法。教師需要在寫作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習作及閱讀文章進行紮實地訓練。

三、學生的寫作數量與寫作速度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的作文數量和其他練筆數量,出發點是在寫作實踐中提高寫作素養和寫作能力。畢竟只有去寫才能學會寫,一定的量是質的保證。對學生的寫作速度作了明確要求,教師需要在寫作訓練中加以落實。它的具體要求是:“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次,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初中作文教學的目標,爲廣大語文教師明確了作文教學的內容,爲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指明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