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作文1000字

創新作文,必須立足於此現實問題基礎上,充分認識到它自身的歷史負重及其所面臨的文化困境,小編收集了創新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創新作文

心中沒有感情卻裝模做樣,似乎感情充溢,不可遏制的,不是創新作文。對生活沒有感悟卻強說感悟深刻,拿腔做調,故做高深的,不是創新作文。一提起筆就講些俗套的故事,說些熟套的話,沒話找話的,不是創新作文。總是把作文當成道德訓誡錄,以爲說些虛僞的空洞的假話就完事的,不是創新作文。爲了表達“崇高”的目的不惜拔高一切人和物,違背生活真實的,不是創新作文。堆砌一些“優美”的詞句,編造一些“美麗”的故事,故弄玄虛的,不是創新作文。爲創新而“創新”,結果製造了一些似是而非、胡言亂語的文章的,不是創新作文。沒有領會作文其實就是表達的藝術,更沒有領會作文其實就是生活的,不是創新作文。寫了一篇文章,看上去就像是幾年前,甚至十多年前的“古人”寫的,不是創新作文。

……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那麼,創新作文就是一切作文中,除去了不是創新作文的那一部分。如果作文除去了不是創新的那一部分,作文還剩下了什麼?新鮮的、個性的、真實的、真情的……表達,再一分析,我們就會明白,創新作文其實就是流露着生命色彩的表達。

每一個人,來到世間,都是獨一無二的——生物科學家這樣告訴我們,哲學家這樣告訴我們。可是爲什麼我們總是被這樣那樣地指導着去表達一些人云亦云的東西呢?爲什麼我們會習慣於表達一些千篇一律的東西呢?

我們過去曾經走過許多彎路,說過許多言不由衷的假話、空話、套話,那麼,現在是徹底反省的時候了。是的,我們之所以不能界定創新作文的定義,描繪創新作文的模樣,是因爲一旦一篇文章一經寫出來,就應該是創新的,獨特的,下一篇也應該是創新的,獨特的。創新作文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這是生命所賦予它的特點。

可是,當我們寫一篇文章的時候,不管是在考場上還是在家裏,我們或多或少地會有所顧忌:老師說——作文還是應該講究章法,四平八穩的好!寫創新作文是危險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待作文創新的問題,我們還真得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必要性。

假如我們不去創新,說一些人云亦云的話,寫一些司空見慣的事件,使用一些平平常常的詞語,那麼,我們的作文就不僅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萬口一詞這樣的問題,而是我們已經不再是獨立的個體,不再是鮮活的.生命!所以說,創新是生命的標誌。離開了創新的表達,我們就失去了生命的色彩,拋棄了生命的鮮活,淪喪了生命的獨特,我們就宛如工廠批量生產的產品……說到底,我們就失去了作爲人的本質!

從這個意義上講,創新又是一場革命。當我們失去了創新的激情,我們就成爲了舊形式、舊思想的奴隸!但是,應該有一大批勇於創新的人爲了創新而奮鬥,這是一場一代又一代永無休止的革命。而這場革命的勝利方,永遠是創新者的!

第二篇:創新作文

今日放學路上,聽見一羣小學生在和詩:“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飛到懸崖邊,流下口水三千尺,原來美女在對面。”聽罷,啞然一笑。細細思量,深感愧對先賢,簡直有辱文化大國的美譽和斯文。

無獨有偶,近日看到一資料:一學生在作文中寫道,劉胡蘭之所以不將祕密告訴敵人,是因爲“敵人曾經玩弄過她的感情”。這難道就是他們的“有創意”的語言表達!除了悲哀,我無言。

我們不禁拷問:我們學生的語言表達怎麼了?

這種現象急需引起關注,我們的孩子故意拒絕高尚,貶抑道德,反叛主流,以一派公子哥兒的架勢出現,“似乎把人情世故都看透了”。錢理羣先生稱之爲“僞寫作”,即“假抒情”、“假叛逆”,它背後站着“調侃的一代”。

還有種現象也不相伯仲——前幾年,某些媒體曾搞過一次“講出一句真心話,贏得感動和大獎”的活動,共收到上海、江蘇等發達地區小朋友和他們長輩的“真心話”512條。作爲評委的著名兒童文學家秦文君感到:目前大家面臨一種集體失語的危險,人們的心願相同,但與衆不同的語言少。她認爲,在視聽化的社會,人們容易患上集體失語症。

再看看學生們的書面作文吧——剛進重點高中不到一年的上屆畢業生(作文善於獨抒性靈的得意門生),專程找我訴苦:張老師,鬱悶啊!我們的作文全是“新八股”:怎麼開頭,怎麼過渡,怎麼引用名言(包括引幾條),正面舉幾個事例,反面舉幾個事例,怎麼結尾照應,怎麼點題等等,老師不厭其煩地講,我們反反覆覆的練。太乏味了!而老師卻也滿肚子苦水——我們也沒辦法,這都是爲你們好!

況且這絕不是個別!

我們的作文課被當成寫作知識的傳授課,老師不厭其煩地灌輸各種寫作知識;有的變成純技法的練習課,反覆訓練開頭、過渡、結尾等技巧。這樣,不少學生直至畢業,也沒有產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而平時作文也只是胡編亂造,假話、空話連篇;甚至不少學生奉行“天下文章一大抄”,背文應考,寫文章被異化爲“盜文章”。對他們來說,作文不是愉快的生活享受,而是沉重的精神負擔;不是鮮活心靈的抒寫、性靈的張揚,而是自欺欺人,人格萎縮。中高考作文中“孤兒”、“殘疾”、“父母離異”現象和滿分作文出現抄襲也就在情理之中。

嚴峻的現實,讓我們很難感受到來自學生生命深處那生動而豐盈的情感和生命的真實體驗。正如餘秋雨在“第二屆全球華人少年美文大獎賽”上給一篇優秀作文寫的評語那樣:“有巧思,但感覺不到其中的溫度。”

近年來,在作文教育領域,各種“作文創新”的理論、模式、方法你方歌罷我登場。但細細體察,其中問題不少,最突出的是:“創新”正在成爲作文教育改革的宏大儀式。而事情常常這樣:一旦被口號化、儀式化,事情便會漸漸走向其反面。它背後,是僞現實主義作文習氣在作祟。從教師角度看,“創新”被窄化爲一套“新”技術;從學生角度看,“創新”是由舊框框走進新模式。所以,雖然看到學生作文中新的題材和用語,但仍然深深感到學生作文生命感的嚴重缺失。

這難道就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學生的創新作文?

“另類”作文的迷失,是作文教育在低俗而娛樂化的大衆文化的衝擊下出現的新問題;而學生作文生命感的缺失,更是作文教育的痼疾。

創新作文,必須立足於此現實問題基礎上,充分認識到它自身的歷史負重及其所面臨的文化困境,而不是用一套技術替代原來的技術,不是用一套模式替代原來的模式,不是用一套方法替代原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