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創新能力作文彙總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創新能力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創新能力作文彙總6篇

創新能力作文 篇1

作文是對現實生活中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看法轉變爲書面語言的過程。作文的構成需要學生善於應用語言,掌握詞彙、語式的應用技巧。同時,作文也是當前整個初中階段,語文學科教學體系中關鍵性的構成要素之一。高質量的作文不單單需要對生活進行模擬,還需要豐富對語言運用的實踐。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對於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這一問題備受各方教學人員的關注與重視。從初二階段學生作文學習的現狀來看,最主要的目的在於:通過作文描寫與表達出來的內容或千篇一律,或大同小異,作文無論是從結構還是從模式上來看,都缺乏標新立異之感。爲了能夠解決以上問題,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把握寫作的關鍵,就需要通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式,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爲實現這一目標,要求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指導學生養成寫作生活日記的習慣

初二階段學生大多在寫作上面臨着所謂的瓶頸,特別是對於中心思想明確的作文題目而言,雖然瞭解題目的主旨與立意,但仍然無從下筆,內容的構思相當困難。產生以上問題的最根本性問題在於:寫作找不到可以寫作的材料。產生這一問題的一大關鍵原因在於:在平時所開展的作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沒有引導學生掌握積累寫作素材的方式與方法。但實質上,寫作所需的素材是無處不在的,日常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通過一定的加工,形成寫作所需的素材材料。之所以學生無法積累素材,根本原因在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留意生活的細節之處,缺乏對現實生活的細緻觀察。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在日常教學中,要求學生堅持寫作生活日記。通過硬性規定的方式,要求學生每天按時上交生活日記,督促學生通過對生活細節的觀察,感悟生活中的細節,不限制寫作的內容,使學生將生活日記作爲感悟的平臺,所感所悟、所思所想都記錄其中。長期堅持這一習慣,學生必定能夠積累相當豐富的寫作素材,解決在寫作中無話可說的尷尬問題。

2、指導學生在模仿優秀範文的基礎之上進行創新

對於無法掌握寫作方法以及寫作技巧的學生而言,利用教師所提供的優秀範文,從模仿開始,能夠培養學生寫作的意識,從而逐漸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但各方對於本措施的實施效果多有不同的見解與看法。主要依據在於:對範文的模仿會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陷入寫作思維的定勢,不自覺的重複他人的語言以及思想,形成的作品也就缺乏個人的獨特性與創造性。但同時,優秀的範圍也是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教會學生寫作防範中最爲直觀與星星的手段,很多時候其價值高於了各種語言上的解釋與說明。爲了能夠使優秀範文對於學生寫作創新能力的提升意識得到進一步的發揮,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是: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爲學生靈活選擇範文作品。所選擇的範文作品不但需要爲學生指點迷津,更需要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激發。在此基礎之上促進學生更加積極的觀察,積極的思考,積極的創新。

3、認同並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的核心在於思維的逆向發散,是從與問題相反的方法入手,展開多方探索與思考,從而形成與一般認知完全不同的全新見解,而掌握這一思維對於促進學生寫作中的創新能力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對學生展開求異思維方面的培養與訓練工作,使學生能夠在有所發展的基礎之上,形成獨立思考,敢於質疑的思維品質。

傳統意義上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的思維意識出現限制,無從發展。這樣一來,對於同一作文題目而言,很多學生所描寫的作文內容往往會出現大同小異的問題,這顯然是不利於創新意識的培養的。故而,需要在作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重視對學生求異思維的培養。關鍵性的措施在於: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質疑的方式,引導學生調動思維,促進思維的活躍發展,對問題展開積極的探索,同時,培養學生養成善於提問的習慣,促進學生由思維的變化轉變爲智能層面的發展。引導學生突破傳統思維模式的限制,對同一問題從不同角度入手進行思考,最終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方法。

4、善於利用網絡多媒體教學模式

有關研究中指出:在作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對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資料的靈活應用,使學生的眼見更加的開闊,創新能力得到保障。網絡資源的一大特點就在於其豐富性與多樣性。通過對網絡多媒體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設置各種虛擬性的場景,並將這些場景元素成功應用於作文教學以及學生的寫作過程當中。更加關鍵的一點是:通過對網絡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能夠活動感官上的刺激以及相當豐富的情感體驗,對於促進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創作靈感的激發而言意義重大。除此以外,網絡多媒體平臺也爲學生提供了信息溝通與交流的平臺,寫作中對於素材,對於情感體驗的交流更加的及時與有效,從而在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方面意義相當顯著。

5、結束語

大量的教學實踐工作經驗認爲:在初中語文教學體系當中,從作文教學的角度入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根本目的與要求在於:打破學生在完成作文過程當中的思維定勢與習慣,改變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對發散式思維的靈活應用,鞏固對問題的認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出發,對現實生活進行深入的觀察與思考,在生活中重視對素材的積累,最終使學生對於作文的構思更加的巧妙與新穎。本文主要針對在初二階段作業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加以應用。

創新能力作文 篇2

 一、走向生活,尋求自主創新的源頭

(一)直接體驗生活,爲發展創新打好基礎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張學生"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會之農工商,三教九流。自主地對宇宙發問,與萬事爲友,並且向古今中外的三百六十行學習".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指導學生自主地寫好觀察日記,生活隨感,主動地吸引源頭活水。重生活積累,作文才能厚積薄發。

(二)間接體驗生活爲發展創新做準備

中學生感受生活更多的是間接經驗,即以現代社會提供的視聽天地---圖書館、閱覽室、電視、網絡以及現行教材領域,都可以給中學生帶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間接體驗。閱讀和寫作的關係是自外向內吸收和自內向外表達的關係。寫好閱讀日記,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積澱,豐富學生的知識背景,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爲學生的寫作帶來"長流水".

(三)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爲發展創新做保障

寫日記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較快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本人爲了刺激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了如下嘗試。首先,以"量"上要求:比一比,誰的日記篇數最多,態度最好,定期評優授獎。再是"質"上要求:起初日記,如果無話可說,無情可訴,乾脆就寫:"我什麼都沒看見,什麼都沒聽見,什麼都沒有想,什麼都沒有做,收穫只是……"且允許可以有數篇如此內容的日記。沒想到我如此一激將,加上班裏組織形式多樣,助寫日記的"比""學""趕""超"活動相"夾擊",學生日記的內容漸漸鮮活起來了,創新的意識顯露出來了,日記火起來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日漸高漲起來了。

 二、創設情景,誘發即興創作的動力

(一)動情誘導

去年,我接任的八年級(6)班,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是12全校同級最落後的一個班。在新學期的第一堂語文課上,我走進教室,就在黑板上寫下:"寧可身冷,不可心冷!志不強智不達"!緊接着以飽滿的熱情發表了我的就職演說:"……同學們,莊稼長勢不好,農民從不責怪莊稼,而是在自己的種植方法上找原因,可是孩子不長進,作家長的,作老師的,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所有的責任推給無辜的孩子,這是不公平的!使莊稼豐收的養料是最好的養料,使孩子樂意接受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我多麼希望你們能跟我同心同德,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因造一個美好的班集體啊!你們理解我,願意幫助我嗎?!"望着一張張充滿笑容的臉,我知道孩子們漲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已像飛出去的鳥兒抖動着翅膀……我隨即出示了作文題:《我心中的好老師》。要求是:你能用心說出你敬愛的老師的形象嗎?你怎樣要求他?你怎樣要求你自己?把你的心痛痛快快的說出來吧!某篇不凡,情真意切……一篇篇優美作文讓我情不自禁地喊道:"我成功了!"人的心情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也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從此以後,本班的學生寫作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他們開始爲自己的成功找方法、找措施了,少了一些推脫的理由、藉口。

(二)活動誘導

在作文活動前,教師有意義地設置挑戰賽、擂臺賽、演講比賽、辯論賽、吟詩賞句、繪畫表演、實驗製作等綜合實踐活動。如我圍繞"古詩遊歷"組織了一次以吟詩賞句爲主、繪畫表演爲輔的綜合實踐活動---火車接力、唱詩演意、品賞詩句、詩題搶答、依樂吟詩、依詩配樂、依畫誦詩、依詩作畫……讓學生在看中誘發、聽中誘發、說中誘發、做中誘發、想中誘發……情緒被激發、思維被激活、創新之花在心中開放,在口中開發,在筆下開放。

1.教材誘發

教師在課文教學中應該滲透寫作方法教學,一方面,通過課文閱讀,從名家作品那裏師領會語言、揣摩立意、遷移構思、學習表達來積累和運用於作文;另一方面,通過小作文練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如教學《皇帝的新裝》、《羚羊飛渡》後可以引導學生續寫《小孩子揭穿謊言以後》《羚羊的身上我學到了》爲題作文,鼓勵學生創新;學習了《我的叔叔于勒》後引導學生質疑《菲利普夫婦是如何躲避于勒的》,補寫菲利普夫婦遇見於勒時的神態、動作、心理活動;學習《公輸》一文後,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今天的國際國內形勢,如創寫《假如墨子還健在的話,怎樣抵制國際上的強權》等;除此手段外,本人在教學散文時鼓勵學生將散文改寫爲詩歌;教學詩歌時鼓勵學生將詩歌改寫成散文等,通過改寫,不僅讓學生進一步加深了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可以在體會不同文體在表情達意上的妙處。

2.激勵誘導

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作文評改,儘量找出學生文中的優點,通過習作展覽,習作結集,報刊發表,學校廣播站播放,美文送給家長看等手段,使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悅,揚起習作的自信,培養學生特久的習作亢奮情感。因而纔有了好於習作,樂於習作、而達欲罷不能,開拓創新的新境界。

 三、嘗試作文,挖掘開頭創新潛力

注意創新教育的美國非常強調學生試一試,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倡導學生嘗試作文,必能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精神。我的一半做法是:命題-試寫-指導-自改-互改-評優-再寫。教師在學生質疑問難時給予點撥、幫助。這樣,必能激活他們自主作文的動機和創造力。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鼓勵學生寫作不難,引導學生在作文中創新也不難,只要我們一線的教師多一些反思、多一些研究、多一些實踐,作文教學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創新能力作文 篇3

一.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小學生的作文要以學生自己的生活爲源頭,利用所學的語文基礎知識藝術地再現生活及客觀的社會現實。這就要教給學生該如何作文,指導學生要作文首先學會做人,做生活的有心人,時時處處留意身邊的人、事、物。纔是使學生作文課上有話可寫。人人都有豐富的情感,生活中的小事情都會引起內心深處的波動。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生活中酸甜苦辣或某種事物給自己的感官所帶來的喜怒哀樂,一吐爲快。如此作文內容有真情實感,語言文字的表達生動鮮活,不做作,心裏怎麼想筆下怎樣寫,揮灑自如的我手寫我心。

二.指導學生學會立意

作文要學生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感受,超出常人之見創一條新思路。例如:我讓六年級(1)班的學生寫一篇以《我的家鄉》爲題目的作文。大多數學生寫家鄉的山、樹、草、風土人情等,可是豆玉婷同學卻獨出心裁,並沒有寫引人注目的事和景,她卻寫了村前的公共廁所的變化烘托出家鄉的變化。與其他學生的作文相比,這就是一種別開生面的新。

三.指導學生語言表達的方式

學生作文語言的表達要掌握熟練的語言文字的表達技巧,再適當的運用修辭手法,通過大腦思維的反覆錘鍊,改動一個字感動一座樓,作文的語言清新、準確、表現力強能增添文采,突出作文的主旨、明晰作文的思路,這樣的作文能給人以全新的感覺。

四.指導學生學會口頭作文

作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技巧,提高作文的能力。小學生作文訓練課本的安排是從從說到寫的過程,先進行口語交際再把口語交際的內容寫成作文。說的`過程中要注意謀篇佈局和語言的表達,好的地方別的同學取長補短,循序漸進。

例如:六年級(1)班,魏苗苗的《第一次炒雞蛋》。今天,我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就看《封神英雄》這部電視劇,看完電視劇我感到肚子裏空蕩蕩的。我就找吃的,可是什麼也沒有找到。唉!該怎麼辦呢?我想:炒幾個雞蛋吃吧!我在廚櫃子裏拿出來了幾個雞蛋便打在碗裏,再在碗放上鹽用筷子把雞蛋青和蛋黃攪拌均勻之後,就把鍋燒熱倒了一點青油。等鍋裏的油熟了就把雞蛋倒進鍋裏拿鏟子翻了一會兒就剷出來放在進碗碟子裏。我嚐了一口,哇!真好吃啊!

創新能力作文 篇4

作文貴在創新。創新是作文的生命線,是寫作永恆的話題。“尋人所未尋,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寫人的所未寫。”關鍵就是寫出極具個性的作品來。如何創新?一般來說,可以從立意、選材、構思、寫法、語言上力求突破。

1、選材、立意創新

有同學說,這談何容易,我們中學生的作文材料已被大寫特寫一空,已無新意可言。人不可以每天重複地生活,生活中不是沒有美,只是在於你有沒有一從發現的眼睛。例如寫老師的題材可謂“歷史悠久”,第一個寫老師辛勤備課改作業到深夜、堅持帶病上課的有新意,第一個寫老師勇於教改、和學生如朋友般親密相處的更有新意。選材如何創新?選材往往是和立意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應該引入時代活水,從小處切入,將鮮活的社會生活和時代話題寫進作文裏,這樣纔會使文章呈現出一種清新撲面的氣象。例如寫社會見聞,有位同學寫在公共汽車上一位年輕的女售票員接受了農民的幾個鴨梨而無視規章制度,諷刺了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真是無孔不入。事情雖小,卻很有感觸。再如寫家庭生活,一位同學寫的《幸福拴在老鼠的尾巴上》,敘述了一位父親利用電腦巧妙地與女兒溝通,並以“網友”的身份藉機引導、教育的事情,巧妙地表達出了小作者對幸福的理解和感悟,比同類題材的新穎,不落俗套。

此外意需深掘,材料好比是大地,中心思想是埋藏在地下的金礦和石油,只有向下挖掘,才能找到金礦,打出石油。材料開掘得越深,中心就越明確,文章也就越有意義。同學們在開掘主題時,要在一個材料面前,多問幾個爲什麼,反覆分析研究,並要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深掘它的涵義,然後用最有力、最簡潔的方法表現出來。

2、構思、寫法創新

構思體現了材料組織的能力,從所選的材料中確立寫作重點,爲表達中心思想服務,這是寫作的一個基本功。目前,許多中學生在選材之後動筆就寫,缺少思考,分析研究材料,哪些地方最能體現中心的應該詳寫,採用什麼方式來寫?可以採用烘托法、對比法、欲揚先抑法、倒敘法、懸念法等,不要千篇一律平鋪直敘。如一考生的《拜年小記》,寫一位大學生給啓蒙老師拜年,通過老師院中臘梅花的數次描寫,烘托出人物美好的心靈。

作文也可以通過形式來創新。例如日記式、訪談式、求證式、短劇式、書信式、小標題式等,不一而足。如一考生話題作文《“交流”欄目的一次直播》就採用電視節目直播,分析了批評教育和表揚鼓勵教育對學生的不同影響,得出感悟:教育要以表揚鼓勵爲主,同學們應該正確地對待批評和表揚。還有20xx年安徽省中考作文話題“掌聲”,一位考生以《一道關於“掌聲”的證明題》爲題;山東淮坊話題“比”,有考生擬題《我不是墮落的催化劑——“比”的申辯》;吉林省命題作文《同自己談話》一位考生就擬了三個小標題:同自己的眼睛談話、同自己的性格談話、同自己的心靈談話,設計獨特新穎……

3、語言創新

語言的基本功反映在作文中,往往給閱卷老師所產生的印象差距較大,所以重視作文的語言創新也是取得高分的關鍵之一。語言生動活潑、有個性,例如《港灣》一文中寫媽媽反對我看課外書籍說“我愛魯迅的書,魯迅的書也愛我;媽媽也愛魯迅的書,可魯迅的書不愛她”就極有個性。能將學到的比喻、擬人、對比、對偶、排比等修辭方法適當運用到作文中,也往往叫人欣賞。或能寫出幾句讓人回味、反覆咀嚼的話也別有一番情趣,同學們在寫作訓練中不妨多做一些嘗試。

創新能力作文 篇5

一、突破傳統作文教學模式,延伸作文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傳統的小學作文教學模式,雖有其可取之處,但在這樣一個信息文化多元化,信息快速化的時代,傳統的以課文爲媒介以課堂爲宅體的作文教學模式,以不能符合學生在語言運用和表達方式方面的要求.學生接受的信息文化和我們課堂所傳授的知識,是一種非常不對稱的關係.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創造條件,拓寬訓練的時空,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更廣闊的背景。

1.從教學時間看,必須突破課堂教學的侷限,克服爲文而文的傾向。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作文是最能體現一個學生對語言的掌握和運用的能力,也是最能體現他自己個性和思想的一種表達形式.在小學階段,應該放棄條條框框對學生思想的禁固.比如說寫到某個人的眼睛,幾乎所有的學生會用圓圓大大的詞彙來描寫.如果我們讓學生對日常生活注意觀察,並把他們的感觸即使紀錄下來,教師再對他們寫下來的素材進行加工、潤色和提煉,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這樣學生描寫出來的眼睛可能就不是千篇一律的大眼睛了.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是寫好作文亙古不變的真理.

2.以多樣的訓練方式改變單一的訓練方式。

小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很豐富,除了語文課,我們可以通過其它課程或者各種各樣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生活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比如繪畫,教師在指導學生寫想象作文時,可先出示“小橋、花卉、動物、遊人、天空……”等詞語,讓學生根據這些詞語藉助想象畫成圖畫,然後要求將這些圖畫剪下來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愛的圖畫,最後讓學生把這幅圖畫的內容寫下來。這種訓練使文字與形象配合,畫面與習作互補,從而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再比如操練。小語課文中安排了不少說明文,在學習了這類課文後,我們不妨讓學生親自實踐操作一下,如學了《我們的新朋友——電腦》一課後,有條件的學校可讓學生操練一下,並讓他們把操作後的感受寫下來。

類似的方式還有很多,表演,體育運動,甚至現在小學生喜歡玩的計算機遊戲,都可以作爲作文教育的補充形式.

二、構建一個開放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體系

傳統的作文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做”,封閉講話,嚴重妨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構建一個開放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模式體系。

(1)培養可以誘發學生的創新熱情的氛圍。良好的氛圍環境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條件之一。爲此,教師應利用信息時代的各種傳媒工具,採取生活再現、表演展示、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等手段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創新氛圍。並用充滿情感的教學語言,營造互動、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誘發學生創新的熱情,讓所有的學生進入“我要寫”而非”要我寫”的精神狀態。

(2)鼓勵學生勇於創新,拓展學生創新思維動空間。小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我們的教學應該充分尊重並引導學生的想象力,而不是抑制甚至扼殺.鼓勵學生自己選擇素材,不限體裁,不規定字數、時間,學生愛寫什麼就寫什麼,愛怎麼寫就怎麼寫,讓學生的習作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當然這並不是說完全任由學生,我們尊重的學生的思想,學生的情感,學生自己對生活的感受,但是在寫作的技巧和對文字語言的運用能力上,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細緻耐心的輔導.學生只有充分具備了對語言的駕馭能力,纔可把他想表達的東西清楚的表達出來.

(3)用激勵代替批評,樹立學生髮揮想象的信心,激發創新動機。傳統的作文教學,老師喜歡用一些學生犯的錯誤作爲例子,在課堂上點評批判,似乎這樣可以防止學生以後不犯相同的錯誤,但是這樣卻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打擊了學生的作文熱情和信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作文課產生一種畏懼心理,上作文課時情緒低落,而低落的情緒要影像了他上課的效率與作用.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是學生之間成績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這時有一句鼓勵的話,便會使人重新估計自己的能力與信心,重新審視、注意所要完成的任務,情緒狀態就會提升,從而促進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務。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變這種批評爲鼓勵,用學生的優秀作文作爲點評對象,告訴其它學生這篇作文爲什麼會得到表揚,具體好在哪些方面.對一些作文相對薄弱的學生,也要經常用鼓勵性的語言肯定他們的進步和努力。就作文教學而言,激勵應貫穿在習作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講評環節尤其需要激勵,通過高分、給予鼓勵性評語、提供“發表”機會等激勵形式,讓學生樹立“我能寫”“我能寫好”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新的創新動機,使作文教學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4)打開學生溝通的心靈,讓學生在交流中得到啓發。除了學生和老師的溝通互動,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更能產生思維碰撞,激活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合作的形式多種多樣.小範圍之內的作文互評互改,全班的作文討論,與平行班級之間展開作文競賽,甚至可以與兄弟學校的班級進行交流.讓學生在彼此的交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產生更多的寫作的靈感.

(5)小學作文教材的革新.作文教材是作文教學目標的具體體現,是作文教學實踐創新教育的載體和施工藍圖。作文教材的改革,始終是作文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核心環節。但是,令人遺憾的是,至今爲止,全國還沒有一套科學的、權威的、系統的、獨立的小學作文訓練教材。爲了充分發揮作文在實施創新教育的獨特功能,我認爲必須構建新的小學作文教材體系,並根據這個教材體系統寫出一套供師生用的作文訓練教材。從20xx年3月頒發的修訂版《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來看,首先,原版中的作文訓練體系“詞句(低年級)→片斷(中年級)→篇章(高年級)”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訓練體系是“樂於說寫(低年級)→自由寫(中年級)→學會寫(高年級)”。其次,從訓練的內容來看,增加了“想象作文”。這兩個方面的修改,一是進一步拓寬了學生作文的空間,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二是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根據修訂版大綱的精神,構建新的、可操作的作文教材體系,並使之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我們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作深入的研究。

創新能力作文 篇6

很多學生都想提高自己的創新作文能力,提高作文創新的能力,十分重要。同學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作些嘗試。希望能幫助大家寫出創新的作文內容!

一、看清題目創新意寫作文首先要看清題目,在審題時,要多想,多琢磨,不要馬上動筆。

如寫《一件好事》這樣的老題目,你要避開幫助婆婆拎東西,推車等人家可能會寫的內容;而用以小見大的方法,選更新鮮的材料,如有一位同學,去看署假去山裏的親家作客,與山裏的小朋友成了"鐵哥們"的事,寫出了《我與山娃子交朋友》的好文章。

二、逆向思維引新意要想文章寫常新,對文章的題意進行逆向思維,也是寫出新意的一種有效方法。

所謂逆向思維,就是不順着題目的意思,而來個變化,甚至否定如一位同學《家裏裝了電話機》的作文,就不像大家一樣,盡寫電話機好,而寫了電話機帶來的煩惱,使作文很有新意。

三、貼近生活觸新意文章要有新意,小作者的思想必須要貼近生活,這樣纔能有新的認識,新的感受。

如農村改革開放的十十年,鄉鎮企業的崛起,農村市場的開闢,旅遊景點的開發,這些都是尋找新內容新感受的好地方。有的小朋友寫出了《外婆和BP機》、《我家的“奧迪”》、等好作文,都是這樣產生的。

 四、變換手法創新意對同樣的作文內容,要變着法子去寫,避免表現類同、角度、變換方法,步入後塵。

這就要我們開始腦筋變換,變換材料,語言等來寫出新意。如同樣寫改革開放使我家生活富裕了,有一位小朋友從語文課文《數雞》得到啓發,寫了《數機》竟數出了家裏有32只“機”(家用電器),使人耳目一新。

五、科學聯想創新意寫作文,當然要以起初爲依據,但只要是合理的,也是真實的。

作文一旦有了豐富想象加入,就會海闊天空、色彩斑瀾。其實,想象的產生也是從現實生活中獲取“靈感”的。“想象作文”同樣需要以現實生活爲基礎,而不是憑空“瞎想”。所以只要我們在作文時能大膽地去聯想、推想、假想、猜想,往往會新意創出。各位同學,你不妨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