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題及答案解析

人類衣食住行這類維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沒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沒有根本的意義。比如,用筷子還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飯,對於人類的命運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主張義先利後還是義後利先,主張人是目的還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與自己同屬一個整體還是與己無關的對象,卻足可影響人類甚至整個地球的命運。因此,這裏不考慮作爲物質現象的中國文化,而考慮這些現象中所滲透的中國的思想原則和精神原則,或者說,中國之道。

閱讀題及答案解析

中國文化從產生的時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導侍德者昌,侍利者亡,這是我們祖先的信念。我們的先人推崇的那些開天闢地的聖賢,其共同的特點就是捨己爲人,克己讓人,給人類造福,他們都有博大的胸懷,以天下爲一家,以中國爲一人,犧牲自己,成全衆人。被我們中國人奉爲文明始祖的人,無論盤古、女媧、還是伏羲、神農、或黃帝、堯、舜,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創造文明,與民興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國文化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也有種種不足爲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總體而言是高尚的,是不會過時的,只要人類希冀在和平與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話。中國精神或中國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爲如下幾項: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下爲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則和思想原則、義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與己達達人的淑世情懷、四海一家與天下太平的世界願景等。這些中國之道並非中國文化所獨有,但卻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和中國文化能夠復興的根據。這些理念與西方現代性的許多原則是不相容的,卻是人類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現代中國文化要有不同於現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這些普適的理念基礎上,而不能以已證明是有根本問題的某些西方現代性原則爲基礎。

當然,中國文化的復興絕不是說只是將這些理念單純在重申一下,而是要將它們予以現代的闡發,因爲文化復興實際是文化重建,這就需要我們不是把西方文化作爲敵對的東西或對立的東西,而是要把它最爲助緣。中國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適的,它就能吸納其他文化的優秀成果,就一定會有兼容性。重建中國文化不是恢復傳統文化,而是發展中國文化。

6.下列有關本文中的“中國之道”的說法,不準確的一項是

A. 中國之道是指滲透這中國思想原則和精神原則的現象。

B. 中國之道並不存在於所有中國文化現象之中。

C. 中國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爲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 中國之道建立在普適理論基礎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參考答案】A

【試題分析】原文是“這些現象中所滲透的中國的思想原則和精神原則,或者說,中國之道”

【高考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易錯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題肢相對照。【備考提示】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繫,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繫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

7.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響人類的命運,無關乎中國的思想原則和精神原則。

B.中國文化一貫推崇的德性,即時中國文化的核心,也是復興中國文化的核心

C.只要中國文化不過時,人類就能在和平與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體現中國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與西方現代性原則具有不兼容性。

【參考答案】B

【高考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錯提醒】注意聯繫題肢前後分析。

【備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結構,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依次篩選。原文內容與選項保持一致,選項與題幹要能構成因果關係。略過無關緊要的信息,如舉例、描寫等,抓住本質特徵。

8. 根據文中提供的內容,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A.堅持中國之道,並能吸納其他文化的優秀成果,中國文化才能夠發展,復興。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國之道的某些內容。

C. 西方現代性原則不具備有利於人類生存下去的普遍意義。

D.現代中國文化要具備不同於現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須重建中國傳統文化

【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西方現代性原則不具備有利於人類生存下去的普遍意義”太絕對化。

【高考考點】依據文章進行判斷和想象。

【備考提示】要依據文意。推斷想象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後關係不能顛倒。注意選肢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