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閱讀的答案與翻譯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閱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答案了,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同時翻譯也可以較好地理解文言文,並對今後的學習做出調整。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閱讀的答案與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閱讀的答案與翻譯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閱讀的答案與翻譯 1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爲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爲令,衆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爲‘非我莫能爲’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爲,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爲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1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明於治亂,嫺於辭令 嫺:擅長

B.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奪:改變

C.平伐其功伐:誇耀

D.明道德之廣崇明:光明

14.D【解析】明:闡明,形作動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②又有剪髮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

B.①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C.①竭忠盡智以事其君②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

D.①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②請以趙十五城爲秦王壽

15.C【解析】來,連詞;A取獨/動詞,往,到;B順承連詞/並列連詞;D制訂,動詞/替,給,介詞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屈原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與楚王商議國事,應酬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上官大夫與屈原的官位差不多,但上官大夫因想爭得楚王的寵幸而嫉妒屈原的才能。

B.屈原在楚懷王面前稱頌遠古的帝嚳,稱道近古的齊桓公,稱述中古的商湯、周武王,目的是諷刺楚國當世沒有賢君。

C.屈原作《離騷》的原因,是自己的誠信被懷疑、忠實被詆譭而生出怨恨。屈原文筆簡約,言辭含蓄,志趣高潔,品行端正,表現在《離騷》中;志潔行廉是文約辭微的基礎。

D.屈平正道直行,竭盡忠心和智慧來侍奉君王,卻遭到小人離間,處境艱難,怨恨遂生,這是他寫作《離騷》的內在原因。

16.B【解析】在《離騷》這首詩中頌揚帝嚳、齊桓公、商湯、周武王,是爲了諷刺當時的政事

1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爲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17.(3分)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爲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解析】文段中有六處必須斷開(劃“/”處),另有一處可斷可不斷(劃“//”處),評分時無論斷與不斷都不作考慮。斷對四處不給分,斷對五處給1分,斷對六處給2分,斷對八處給3分;斷錯一處扣1分,斷錯三處扣2分,斷錯四處以上扣3分。

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4分)譯文:

(2)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爲,舉賢以自佐。(4分)譯文:

18.(1)那些文字描寫尋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極大(關係到國家治亂),舉的是近事,但表達的意思卻十分深遠。(4分)

(2)國君無論愚笨或明智、賢明或昏庸,沒有不想求得忠臣來爲自己服務,選拔賢才來輔助自己的。(4分)

參考譯文

屈原名平,與楚國的王族同姓。他曾擔任楚懷王的左徒。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通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應對辭令。對內與懷王謀劃商議國事,發號施令;對外接待賓客,應酬諸侯。懷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爭得懷王的寵幸,心裏嫉妒屈原的才能。懷王讓屈原制訂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見了就想強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贊同,他就在懷王面前讒毀屈原說:“大王叫屈原制訂法令,大家沒有不知道的,每一項法令發出,屈原就誇耀自己的功勞說:除了我,沒有人能做的。”懷王很生氣,就疏遠了屈原。屈原痛心懷王惑於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懷王看不明白,邪惡的小人妨礙國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則不爲朝廷所容,所以憂愁苦悶,寫下了《離騷》。“離騷”,就是遭到憂愁的意思。天是人類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處於困境就會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極其勞苦疲倦的時候,沒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憂傷的時候,沒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爲正直,竭盡自己的忠誠和智慧來輔助君主,讒邪的小人來離間他,可以說到了困境了。誠信卻被懷疑,忠實卻被詆譭,能夠沒有怨恨嗎?屈原之所以寫《離騷》,其原因大概是從怨憤引起的。《國風》雖然多寫男女愛情,但不過分而失當。《小雅》雖然多譏諷指責,但並不宣揚作亂。像《離騷》,可以說是兼有二者的特點了。它對遠古上溯到帝嚳,近世稱述齊桓公,中古稱述商湯和周武王,用來諷刺當時的政事。闡明道德的廣闊崇高,國家治亂興亡的道理,無不完全表現出來。他的.文筆簡約,詞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潔,行爲廉正。就其文字描寫來看,不過尋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極大的(因爲關係到國家的治亂),舉的是近事,而表達的意思卻十分深遠。由於志趣高潔,所以文章中稱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於行爲廉正,所以到死也不爲奸邪勢力所容。他獨自遠離污泥濁水之中,像蟬脫殼一樣擺脫濁穢,浮游在塵世之外,不受濁世的玷辱,保持皎潔的品質,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斷,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爭輝,也是可以的。

國君無論愚笨或明智、賢明或昏庸,沒有不想求得忠臣來爲自己服務,選拔賢才來輔助自己的。然而國破家亡的事接連發生,而聖明君主治理好國家的多少世代也沒有出現,這是因爲所謂忠臣並不忠,所謂賢臣並不賢。懷王因爲不明白忠臣的職分,所以在內被鄭袖所迷惑,在外被張儀所欺騙,疏遠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蘭,軍隊被挫敗,土地被削減,失去了六個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國,爲天下人所恥笑。這是不瞭解人的禍害。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閱讀的答案與翻譯 2

屈原者,名平。爲楚懷王左徒1博聞強記,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2,屈平屬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爲令,衆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爲‘非我莫能爲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註釋:1左徒:楚國官名,職位僅次於令尹。 2憲令:國家的重要法令。

6、下列句中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於治亂,嫺於辭令。 嫺:熟悉。

B、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 伐:自誇。

C、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疾:疾病。

D、人窮則反本。 反:同“返”,追溯。

7、下列各組加點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王怒而疏屈平。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B、上官大夫與之同列。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C、竭忠盡智,以事其君。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

D、博聞強記,明於治亂。 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8、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上官大夫與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爭得楚王的寵幸而嫉妒屈原的才

能。

B、屈原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與楚王商議國事,應酬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

C、屈原草擬憲令之後,上官大夫就想奪取過來(邀功),但屈原不給。於是上官

大夫就發怒並從此疏遠了屈原。

D、屈原作《離騷》,是因爲自己的誠信被懷疑、忠實被誹謗的怨恨引起的。

9、翻譯下面兩個句子:6分

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2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譯:

參考答案:

6、C

7、C

8、C

9、1 譯:屈平痛心懷王耳聽是非不清,讒言和諂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惡不正

直的人危害公正無私的人。(譯出“疾”、“聰”、“讒”、“諂”、“蔽”、“邪 曲”等2分,句子正確通順1分)

2譯: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麼凡是可以保全生命

的方法有什麼不可以用的呢?(譯出“欲,甚,何不用”2分,句子通順正確1分)

附《屈原列傳》的參考譯文:

屈原,名平,做楚懷王的左徒。他學識淵博,記憶力強,通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辭令。對內同懷王謀劃商討國家大事,發號施令;對外接待賓客,應酬諸侯。楚懷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跟屈原一同在朝爲官,想爭得楚懷王的寵信,內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懷王派屈平制定國家的法令,屈平起草還沒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奪取,屈平不給。上官大夫就在懷王面前講屈平的壞話,說:“大王叫屈平起草法令,大家沒有誰不知道的。每當一項法令制度定出來,屈平就誇耀他的功勞,認爲‘除了我就沒有誰能制定得出來’。”懷王很生氣,因而疏遠了屈平。 屈平痛心懷王耳聽是非不清,讒言和諂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惡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無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爲朝廷所容,因此憂愁深思,寫了《離騷》。“離騷”就是遭遇憂愁的意思。

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們處境艱難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勞累、辛苦、疲倦、困憊時,沒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痛苦、悽慘、驚懼時,沒有不呼父母的。屈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盡忠心和智慧來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離間,可以說是處境非常艱難了。誠信卻被懷疑,忠貞卻被誹謗,能沒有怨憤嗎?屈平作《離騷》是由怨憤引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