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閱讀答案(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識體系中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或某一知識點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我們的學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諸葛亮》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諸葛亮》閱讀答案(15篇)

《諸葛亮》閱讀答案1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 1-4題。

[甲]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節選自《出師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白帝城)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指劉禪)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爲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侍奉)之如父。 (節選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1.選文[乙]具體說明了選文[甲]中的哪一句話(用原文回答)?並簡要概括選文[乙]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夙夜憂嘆 夙夜:_____________ ②庶竭駑鈍 駑鈍:_____________

③屬以後事 屬:___________ ④若嗣子可輔 輔:_____________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這兩段文字,聯繫你所瞭解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諸葛亮這一人物的評價。(只談一點即可)

【參考答案】

1.答案: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諸葛亮受遺詔。

2.答案:①早晚: ②比喻才能平庸。 ③委託,交付。 ④輔助,協助。

3.答案:①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 ②您的才能超過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國家安定,最後統一全國。

4.答案舉例:①忠心耿耿。 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③足智多謀,運籌帷幄。 ④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等等。

《諸葛亮》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720題。(10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巨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政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選自《出師表》

(二 )亮少有逸羣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

選自《三國志·諸葛亮傳》

17.解釋下面加點同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躬耕於南陽 : (2)先帝不以節卑鄙 卑鄙: 。

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19.聯繫《出師表》上下文,你認爲諸葛亮自述劉備三顧茅廬的目的是什麼?(2分)

20.根據文段(一)(二)的內容,分析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成功的原因,分別從劉備和諸葛亮的角度回答(4分)

參考答案:

17、(1)躬:親自。 (2)卑鄙:身份低微,見識短淺。(每空1分,共2分)

18、因此(我)感動而奮發,於是答應先帝竭盡全力奔走效勞。(注意由是感激遂驅馳四處,出現一處不準確扣0。5分。共2分)

19、①爲了傳揚劉備禮賢下士的風範,也表達了對劉備的悼念之情;②希望劉禪學習他的父親能夠親賢遠佞。(一點1分。共2分)

20、從劉備的角度看,他認爲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以亮有殊量,能夠對自己的事業有大幫助,所以能夠多次邀請諸葛亮,直到感動他;從諸葛亮的角度看,深謂備雄姿傑出,加上他能禮賢下士,所以受到激勵,決定出山。(每個角度2分,注意表達的完整程度。共4分)

《諸葛亮》閱讀答案3

【甲】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爲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衆議舉寵爲督。愚以爲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節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乙】諸葛亮之爲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①,約②官職,從權制③,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④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⑤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僞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⑥矣。然連年動衆,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節選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註釋】①儀軌:禮儀法度。②約:省減,簡約。③權制:合乎時宜的制度。④服罪輸情:認罪並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亞匹:同一流人物。亞:同類。

9.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4分)

(1)性行淑均 (2)陟罰臧否

(3)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4)鹹畏而愛之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3分)

A.諸葛亮之爲相國也,撫百姓 B.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D.刑政雖峻而無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1.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2)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12. 稱讚諸葛亮是“識治之良才”,請結合課文《出師表》加以說明。(3分)

13.綜合這兩段文字,請談談你對諸葛亮的評價。(2分)

參考答案:

9.(1) 善良公平(2)好壞 ((3)親人(4)愛戴,擁戴

10.C

11.(1)不應該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忠言勸諫的道路啊。

(2) 善的(或:好的)沒有(因爲)微小而不獎賞;惡的(或:壞的)沒有(因爲)輕微而不貶黜。

12. 答案示例:《出師表》中諸葛亮請求後主做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任人唯賢(親賢遠佞),充分展示了諸葛亮治國的雄才大略。

13.諸葛亮是一位善於分析形勢,知人善任,公正嚴明,賞罰分明,竭盡忠心的人。

《諸葛亮》閱讀答案4

諸葛亮之爲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①,約②官職,從權制③,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④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⑤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僞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⑥矣。然連年動衆,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節選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註釋]①儀軌:禮儀法度。②約:省減,簡約。③權制:合乎時宜的制度。④服罪輸情:認罪並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亞匹:同一流人物。亞:同類。

1.判斷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解釋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撫百姓,示儀軌 撫:安撫,撫慰( )

(2)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 益:利益( )

(3)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親:親人( )

(4)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 愛:愛戴,擁戴(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諸葛亮之爲相國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刑政雖峻而無怨者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3.翻譯句子。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2)×(3)√(4)√

2.C

3.善的(或:好的)沒有(因爲)微小而不獎賞;惡的(或:壞的)沒有(因爲)輕微而不貶黜。

《諸葛亮》閱讀答案5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亮少有逸羣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 誠,厚相結納。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而備失勢衆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爲軍師將軍。

1、解釋下列短語。

(1)卑鄙: (2)由是感激:

(3)驅馳: (4)時人異焉:

(5)益州既定: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

(1)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2)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

3、從乙文中找出與“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對應的語句。

4、作者“報先帝而忠陛下”的摯誠,緣於先帝的三顧之恩,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畢生心血履行這自己神聖的職責。在重視責任意識的今天,他的這種精神會對你產生怎樣的影響。

參考答案:

1、(1)身份低微,見識短淺。(2)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3)奔走效勞。

(4)當時的人都感到很奇特。(5)益州平定後。

2、(1)只希望在亂世裏苟且保全性命,並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

(2)劉備才能以這支軍力跟魏武帝交戰,打了大勝仗,並乘勝追擊,把江南一帶都平定下來。

3、備失勢衆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

4、圍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做好分內的事”回答。

《諸葛亮》閱讀答案6

諸葛亮之爲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①,約②官職,從權制③,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④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⑤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僞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⑥矣。然連年動衆,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節選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註釋】①儀軌:禮儀法度。②約:省減,簡約。③權制:合乎時宜的制度。④服罪輸情:認罪並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亞匹:同一流人物。亞:同類。

回答下列答案

1.判斷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4分)

(1)撫百姓,示儀軌 撫:安撫,撫慰 ( )

(2)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 益:利益 ( )

(3)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親:親人 ( )

(4)終於邦城之內,鹹畏而愛之 愛:愛戴,擁戴 (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2分)

A.諸葛亮之爲相國也 B.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D.刑政雖峻而無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3.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4.作者稱讚諸葛亮是識治之良才,請結合課文《出師表》加以說明。(2分)

參考答案

1.(1)√ (2)× (3)√ (4)√

2.C

3.善的(或:好的)沒有(因爲)微小而不獎賞;惡的(或:壞的)沒有(因爲)輕微而不貶黜。

4.答案示例:《出師表》中諸葛亮請求後主做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任人唯賢(親賢遠佞),充分展示了諸葛亮治國的雄才大略。

《諸葛亮》閱讀答案7

[甲]出師表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乙]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

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

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17。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布衣(2)卑鄙___________(3)驅馳___________(4)悉

18.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2)及卒,如其所言。

19.(甲)文中,包含一個成語,這一成語是(2分)

20.由(乙)文中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麼品質?你知道後人對諸葛亮是如何評價的嗎?說出其中一點即可。(3分)

參考答案:

17.(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學識淺陋(3)奔走效勞(4)全、都

18.(1)在軍事失利時我接受重任,在危急關頭接受使命。(2)到諸葛亮死時,情況果然如他說的一樣。

19.三顧茅廬或臨危受命

20.盡心爲國,不謀私等;一代賢相爲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對劉備父子忠心耿耿;寫一篇《出師表》被陸游贊爲“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杜甫《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等等

《諸葛亮》閱讀答案8

閱讀兩則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諸葛亮《出師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爲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三國志.諸葛亮傳》)

1.選出劃線詞意義相同的一組()

A.遂許先帝以驅馳 高可二黍許

B.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顧野有麥場。常住機芯其中

C.諮臣以當世之事 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D.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因與島爲布衣之交

2.選出對下列各組劃線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項()

A.受任於敗軍之際 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B.躬耕於南陽 先主於永安病篤

C.先帝不以臣卑鄙 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D.先主又爲詔敕後主曰 賢能爲之用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段具體說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請把該句抄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諸葛亮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象徵,他的人格品質也備受世人推崇。談談你心中的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B

3.①只求在亂世間苟且保全性命,不企求在諸侯那裏揚名顯貴。

②您的才能超過曹丕十倍,一定能夠使國家安定,最終成就大事業。

4.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5.開放性題。關鍵要有自己的觀點,如:我認爲,諸葛亮知恩圖報、忠心爲國、超羣智慧,是可欽可敬的。……或:我認爲,諸葛亮的“忠”是一種愚忠。……(且能結合課內外閱讀所瞭解的諸葛亮事蹟加以評說,意思對即可)

《諸葛亮》閱讀答案9

亮少有逸羣之才,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厚相結納。及魏武帝①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②而備失勢,衆寡③而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⑤。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亮助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爲軍師。將軍備稱帝號,拜亮爲丞相。 (選自晉?陳壽《進<諸葛亮集>表》)

【註釋】①魏武帝:曹操。 ②舉州委質:把整個荊州作爲見面禮送給曹操。 ③衆寡:人數少。 ④建:提出。 ⑤吳會:吳國。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顧野有麥場 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

C.身使孫權/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D.江南悉平/事無大小,悉以諮之

10.用斜線(/)爲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只限兩處。(2分)

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

1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

(1)躬耕於野,不求聞達。(3分)

(2)益州既足,以亮爲軍師。(3分)

12.從本段文字來看,諸葛亮輔佐劉備做了哪些事情?(4分)

參考答案

9.D(A拜訪/看見 B計謀/鞭打 C出使/假如 D都)

10.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

11.(1)親自在田間耕種,不求出名顯達。(“躬”、“聞達”、介賓後置句式,每處1分)

(2)益州充實之後,任命諸葛亮爲軍師。(“既”“足”“以……爲”每處1分。“既”譯成“已經”也可,“足”譯成“富足”“豐足”也可。)

12.①出使東吳,結成孫劉聯盟。②赤壁之戰取勝,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並治理成功。(三點答出兩點即可,每點2分。用文段中相關語句回答也可。)

附譯文:

諸葛亮年輕時有超羣的才能。身高八尺,面容相貌十分偉岸,當時人認爲他與衆不同。遇到漢末戰亂,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避難。親自在田間耕種,不求出名顯達。當時左將軍劉備認爲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於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訪諸葛亮。諸葛亮十分稱道劉備的傑出才能,於是結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荊州劉琮把整個荊州當作禮物送給了曹操並投降曹操,而劉備失去了權勢和地位,人數少沒有立足之地。諸葛亮當年27歲,就進諫奇策,親自出使孫權,向吳國求援。孫權早就敬佩劉備,又看到諸葛亮有特別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萬人來幫助劉備。劉備能夠用兵和曹操交戰,大敗曹軍,乘勝攻下曹軍。江南全都平定了。後來諸葛亮幫助劉備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實之後,任命諸葛亮爲軍師。將軍劉備稱帝,任命諸葛亮爲丞相。

《諸葛亮》閱讀答案10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遂許先帝以驅馳 安陵君其許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B.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故又名“鬼市”雲 (《山市》)

C.躬耕於南陽 賢於材人遠矣 (《傷仲永》)

D.以告先帝之靈 固以怪之矣 (《陳涉世家》)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分)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 )

3.將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②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參考答案

1.B(2分)

2.興辦、增加(1分,大意正確即可得分,出現錯別字該小題不得分)

3.①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訪看我。②陛下也應該自己思慮謀劃,詢問(治國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進言。(共4分,每句2分,大意正確即可得相應的分,有2個或2個以上錯別字該句不得分)

《諸葛亮》閱讀答案11

諸葛亮

亮少有逸羣之才,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厚相結納。及魏武帝①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②而備失勢,衆寡③而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⑤。

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亮助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爲軍師。將軍備稱帝號,拜亮爲丞相。(選自晉陳壽《進<諸葛亮集>表》)

註釋:

①魏武帝:曹操。

②舉州委質:把整個荊州作爲見面禮送給曹操。

③衆寡:人數少。

④建:提出。

⑤吳會:吳國。

試題: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顧野有麥場

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

C、身使孫權/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D、江南悉平/事無大小,悉以諮之

2、用斜線(/)爲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只限兩處。

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躬耕於野,不求聞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益州既足,以亮爲軍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本段文字來看,諸葛亮輔佐劉備做了哪些事情?

參考答案:

1、D(A拜訪/看見B計謀/鞭打C出使/假如D都)

2、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

3、(1)親自在田間耕種,不求出名顯達。

(2)益州充實之後,任命諸葛亮爲軍師。(“既”譯成“已經”也可,“足”譯成“富足”“豐足”也可。)

4、①出使東吳,結成孫劉聯盟。

②赤壁之戰取勝,平定江南。

③西取益州,並治理成功。(三點答出兩點即可。用文段中相關語句回答也可。)

譯文:

諸葛亮年輕時有超羣的才能。身高八尺,面容相貌十分偉岸,當時人認爲他與衆不同。遇到漢末戰亂,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避難。親自在田間耕種,不求出名顯達。當時左將軍劉備認爲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於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訪諸葛亮。諸葛亮十分稱道劉備的傑出才能,於是結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荊州劉琮把整個荊州當作禮物送給了曹操並投降曹操,而劉備失去了權勢和地位,人數少沒有立足之地。諸葛亮當年27歲,就進諫奇策,親自出使孫權,向吳國求援。孫權早就敬佩劉備,又看到諸葛亮有特別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萬人來幫助劉備。劉備能夠用兵和曹操交戰,大敗曹軍,乘勝攻下曹軍。江南全都平定了。後來諸葛亮幫助劉備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實之後,任命諸葛亮爲軍師。將軍劉備稱帝,任命諸葛亮爲丞相。

《諸葛亮》閱讀答案12

比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

【甲】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節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乙】章武①三年春,先主於永安②病篤③,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④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⑤之力,效⑥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節選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註釋]①章武:三國蜀漢劉備的年號,章武三年即公元221年。②永安:指白帝城。 ③篤:重。④嗣子:繼承人,指劉禪。⑤股肱(gōng):大腿和胳膊的上部,都是人體的有力部位。比喻輔佐帝王的得力大臣。⑥效:奉獻。

1.選文乙具體說明了選文甲中的哪一句話? (用原文回答)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理解文言文基本內容的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主要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答案】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夙夜憂嘆 (2)庶竭駑鈍

(3)屬以後事 (4)若嗣子可輔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理解文言文中常用詞語含義的題。考查文言文中重要實詞的`積累。

【答案】(1)夙夜:早晚。(2)駑鈍:比喻低下的才能。(比喻才能平庸)(3)屬:通囑,囑託、託付。 (4)輔:輔助,輔佐。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試題分析】這道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解題時,一是譯準句中的重要字詞,二是語言表述要通順完整。

【答案】(1)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 (2)您的才能超過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國家安定,最後統一全國。

4.讀了這兩段文字,聯繫你所瞭解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諸葛亮這一人物的評價。(只談一點即可)

【試題分析】這道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基本內容的能力。在藉助註釋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參考答案】示例:諸葛亮的忠心耿耿集中表現在輔佐後主上。先主一去,後主登基,後主毫無一點治國之能,整個蜀國的社稷都壓在諸葛亮的身上,而他無怨無悔。爲恢復中原,他兩次上表後主,決心出師伐魏,其言可謂感人肺腑。

《諸葛亮》閱讀答案13

(甲)

諸葛亮之次渭濱,關中震動。魏明帝深懼晉宣王①戰,乃遣辛毗爲軍司馬。宣王既與亮對渭而陳,亮設誘譎萬方②,宣王果大忿,將欲應之以重兵。亮遣間諜覘之,還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黃鉞③,當軍門立,軍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乙)

司馬懿與諸葛亮相守百餘日。亮數挑戰,懿不出。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懿怒,上表請戰,帝使衛尉辛毗仗節爲軍師以制之。護軍姜維謂亮曰:“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焉。”亮曰:“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衆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注 ①晉宣王:就是司馬懿. ②萬方:千方百計 ③黃鉞:一種兵器

1. 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乃遣辛毗爲軍司馬(派遣) .. B.諸葛亮之次渭濱(駐紮)

C.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送) D.賊不復出焉(盜賊)

2.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4分)

A. 諸葛亮之次渭濱..... 時人莫之許也.......

B. 將欲應之以重兵.....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 以示武於其中耳.....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

D. 辛佐治仗節而到.....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有一老夫,毅然仗黃鉞,當軍門立,軍不得出

②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耳!

4. 請結合甲乙兩文,概括司馬懿對待諸葛亮挑戰時的應對態度,並分別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解析:

1、D... 2、BC

3、①有一老夫,手持黃鉞堅定地對着軍營門口站立,軍隊沒法出來。

②(他)如果能戰勝我,哪裏還要不遠千里去請求作戰呢?

4、相同點:司馬懿都沒有出戰。

不同點:甲文中司馬懿想應戰但被辛毗制止而未出戰,乙文中司馬懿不想應戰,但假借上表朝廷,以辛毗爲幌子,既安撫了軍隊,又達到不出戰的目的。

《諸葛亮》閱讀答案14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12分)

諸葛亮之爲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①,約②官職,從權制③,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④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⑤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僞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⑥矣。然連年動衆,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節選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註釋】①儀軌:禮儀法度。②約:省減,簡約。③權制:合乎時宜的制度。④服罪輸情:認罪並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亞匹:同一流人物。亞:同類。

17.判斷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4分)

(1)撫百姓,示儀軌 撫:安撫,撫慰 ( )

(2)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 益:利益 ( )

(3)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親:親人 ( )

(4)終於邦城之內,鹹畏而愛之 愛:愛戴,擁戴 ( )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2分)

A.諸葛亮之爲相國也 B.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D.刑政雖峻而無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9.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20.作者稱讚諸葛亮是“識治之良才”,請結合課文《出師表》加以說明。(2分)

17.(1)√ (2)× (3)√ (4)√

18.C

19.善的(或:好的)沒有(因爲)微小而不獎賞;惡的(或:壞的)沒有(因爲)輕微而不貶黜。

20.答案示例:《出師表》中諸葛亮請求後主做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任人唯賢(親賢遠佞),充分展示了諸葛亮治國的雄才大略。

《諸葛亮》閱讀答案15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12分)

諸葛亮之爲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①,約②官職,從權制③,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④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⑤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僞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⑥矣。然連年動衆,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節選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17.判斷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4分)

(1)撫百姓,示儀軌

撫:安撫,撫慰()

(2)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

益:利益()

(3)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親:親人()

(4)終於邦城之內,鹹畏而愛之

愛:愛戴,擁戴()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2分)

A.諸葛亮之爲相國也

B.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D.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昭陛下平明之理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9.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20.作者稱讚諸葛亮是“識治之良才”,請結合課文《出師表》加以說明。(2分)

答案:

17.(1)√

(2)×

(3)√

(4)√

18.C

19.善的(或:好的)沒有(因爲)微小而不獎賞;惡的(或:壞的)沒有(因爲)輕微而不貶黜。

20.答案示例:《出師表》中諸葛亮請求後主做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任人唯賢(親賢遠佞),充分展示了諸葛亮治國的雄才大略。“諸葛亮之爲相國也”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