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閱讀附答案

《信任》閱讀附答案1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5題。

《信任》閱讀附答案

信任

孫道榮

暑假我和兒子到西安旅遊。爲了遊玩方便,我準備包輛車,遊玩東線。在西安火車站,我找了一輛攬客的小車。司機開價150元,沒想到這麼低,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一路上,司機很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臨潼的各個景點,建議我們選擇兩個代表性景點就可以了,上午遊覽酈山,下午參觀兵馬俑。

車一直開到酈山腳下。下車的時候,我問司機,要不要先預付點押金?司機擺擺手,“大哥,不用,我信你。我就在門口等你們,你們玩好了,我再送你們去看兵馬俑。你記下我的手機號,出來時要是找不到我,就打我手機。”

我笑笑,沒想到他這麼信任我們。他報了一個號碼,我輸入手機,想了想,摁了拔出鍵。他的手機響了,這樣,我的號碼也留在了他的手機上。

我和兒子進山了。經過鳥語花香的鳥園,我們冒着烈日,向山頂攀登。從烽火臺下來,有一個岔路口,一個方向指着兵諫亭,一個方向指着老君殿,我們選擇了兵諫亭方向。從兵諫亭出來,就到了出口,我一看,傻了,這不是我們進山時的大門啊。問工作人員,原來酈山有兩個山門,相距幾公里。

山門口候客的出租車司機,紛紛向我們招手。我給司機打了個電話,他一聽,原來我們跑錯了門。他說,“大哥,別急,我馬上過來接你們。”

一會兒,司機開着車趕了過來。我歉意地笑笑,走錯山門了。他卻連聲謝我。我明白他的意思,如果我從這個山門打別的車走了,他今天可就虧大了。

他將我們送到了兵馬俑博物館入口不遠處,讓我們下車。我以爲這次他應該讓我先把車費付了,沒想到他還是隻字未提。我也索性不提這茬。

參觀了兩個多小時,我和兒子戀戀不捨地從兵馬俑博物館走出來。路過停車場,見到好多發往西安的公交車,其中一輛車正要離站。我忽然惡作劇地想,如果我帶着兒子跳上這輛公交車回西安,那個司機可就慘了。不知道此刻兒子怎麼想?

我當然不會真的這麼幹。在一排排汽車裏,我找到了我們包的那輛車。

在回西安的路上,我終於忍不住,問他:“今天我有兩次機會,可以乘別的車走,那樣的話,你今天可就白乾了。我不明白,你爲什麼這麼相信我?”

他扭頭看了我一眼,堅定地說,“大哥,你不是那種人!”

我笑笑,“你不能光憑感覺就相信別人。”

他用手指指坐在我身邊的兒子,“再說,你帶着孩子,這麼乖的孩子,你會當着他的面,欺騙別人嗎?”

他說的對,雖然我偶爾也難抵一些本能的誘惑,但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我會盡量表現出高尚、正派的一面,我得給他做出榜樣。

“其實,大哥,今天,與其說是相信你,不如說是相信你的孩子。”我奇怪地問他緣故,他說:“早上你在和我談價格的時候,我注意到你兒子的手上拿着一個塑料袋,是剛吃過早點吧。我看見他一直捏在手上,直到找到了一個垃圾筒投進去。就衝這點,大哥,我信你們。”

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我感慨地對他說,正是因爲你的信任,我們才更不會溜走啊。

車到西安,我付給他車錢,一張一百的,一張五十的,他接過錢,對着天空照了照。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對不起,習慣成自然了。”

我也笑笑。在這個信任越來越稀缺的年代,一個陌生的司機,如此信任我們,讓我在我的未成年的孩子面前,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尊嚴,同時,也向我的孩子傳遞了一次信任的力量。

謝謝你,陌生的朋友。

1.作者以“信任”爲文章標題有什麼好處?

2.司機對“我”的信任體現在什麼事情上?他憑什麼信任“我”?

3.文章第四段加橫線的詞語能不能去掉?爲什麼?

4.簡析文中畫線句子的作用。

5.下面一幅公益廣告也跟“信任”這個話題有關,請仔細觀察畫面的文字構成,寫出這幅廣告的創作意圖。(不超過10個字)?

題型:閱讀理解與

欣賞難度:中檔

參考答案:

1.①點明文章中心事件與“信任”有關;②點明文章主題(“讚美信任帶來的美好境界”或“呼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意近即可)

2.司機對我的信任體現在沒有讓“我”預先付車費。信任“我”是因爲看見“我”兒子吃完早點沒有隨手扔掉食品袋,證明“我”的孩子受過良好的教育,由此推導出“我”重視孩子的教育,“我”不會在孩子面前做出不好的榜樣。(意近即可)

3.不能。因爲“想了想”一詞表明“我”當時心裏還不太信任司機,不敢貿然把手機號碼留給一個陌生人。(意近即可)

4.答案示例:①習慣成自然的動作呼應下文我們生活“在這個誠信稀缺的年代”;②司機並不信任所有的人,正因爲如此,陌生司機對我們的信任就顯得難能可貴。(意近即可)

5.答案示例:誠信(言而有信)方能成人

《信任》閱讀附答案2

閱讀《信任的境界》完成題目。

1944年的聖誕夜,兩個迷了路的美國大兵拖着一個受了傷的兄弟在風雪中敲響了德國西南邊境亞爾丁森林中的一棟小木屋的門,它的主人,一個善良的德國女人,輕輕地拉開了門上的插銷。家的溫暖在一瞬間擁抱了三個又冷又餓的美國大兵。女主人開始有條不紊地準備着聖誕晚餐,沒有絲毫的慌亂與不安,沒有絲毫的警惕與敵意。因爲她相信自己的直覺:他們只是戰場上的敵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壞人。美國大兵們靜靜地坐在爐邊烤火,除了燃燒的木柴偶爾發出一兩聲脆響外,靜得幾乎可以聽到雪花落地的聲音。

正在這時,門又一次被敲響了。站在滿心歡喜女主人面前的,不是來送禮物和祝福的聖誕老人,而是四個同樣疲憊不堪的德國士兵。女主人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告訴她的同胞,這裏有幾個特殊的客人。今夜,在這棟瀰漫着聖誕氣息的小木屋裏,要麼發生一場屠殺,要麼是大家一起享用一頓可口的晚餐。 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國士兵們垂下槍口,魚貫進入小木屋,並且順從地把槍放在牆角。

於是,1944年的聖誕燭光見證了或許是二戰史上最爲奇特的一幕:一名年輕的德國士兵慢慢蹲下身去,開始爲一名年輕的.美國士兵檢查腿上的傷口,爾後扭過去向自己的上司急速地訴說着什麼。人性中善良的溫情的一面決定了他們的心情是緊張、興奮的,也註定了他們的感覺是奇妙而美好的,沒有人擔心對方會把自己變成邀功請賞的俘虜。第二天,睡夢中醒來的士兵們在同一張地圖上指點着、尋找着回到己方陣地的最佳路線,然後握手告別,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中。

1、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情,請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發生的具體時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什麼原因使戰場上的對手友好相處?

答:

4、題目爲什麼叫“信任的境界”?

答:

5、本文故事內容的意境最接近中國以下哪首古典名曲?[ ]

A.《十面埋伏》

B.《春江花月夜》

C.《二泉映月》

D.《光明行》

參考答案:

1、1944年聖誕夜,一個德國女人接待了戰場上的對手美國和德國士兵,並使他們友好相處。

2、1944年12月24日夜;德國西南邊境亞爾丁森林。

3、女主人喚醒了人性中善良的溫情的一面。

4、因爲故事所表現出的善良溫情的人性是信任的重要內容。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