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試題

一、選擇題

政治試題

1、中醫有“久怒傷肝,久悲傷肺,久驚傷膽,常恐傷腎,常憂傷心。”的說法。這說明

A、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

B、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

C、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D、人類的意識具有能動性

2、近日,網友就“吃桃子削不削皮”掀起了吃法大論戰。支持不削皮的網友認爲:“不削皮的桃子吃起來纔有嚼頭”。支持削皮的網友表示:“削皮是因爲桃子上有毛,吃起來怪怪的。”從唯物論角度看,產生爭論的原因是

①意識是人腦的產物②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印象③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加工的結果④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從認識論角度看,其哲學寓意是()

A、實踐是客觀物質性的活動B、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標準

C、一切真知都來自於實踐D、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4、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其明顯特徵是增長動力實現轉換,經濟結構實現再平衡。認識不到新常態下的新趨勢、新特徵、新動力,不僅難以適應新常態,更難以把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材料從哲學上提醒我們()。

①辯證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要密切關注變化發展着的實際③要認識到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④要認識到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北京高考改革方案公佈後,社會對語文分值增加、英語分值減少反響強烈,多數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表示贊成,從事英語教學的教師表示反對。這說明①人們對某一特定對象的認識具有自覺選擇性

②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意識的形式是客觀的

③強烈的社會反響是對社會客觀實際的主觀映像

④人們的立場和實踐不同,產生的認識一定不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目前,望遠鏡並沒有覆蓋全球,而且分辨率有限,類似小行星這樣的天體人們還很難觀測到。這說明

A、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類不可能認識的

B、主觀與客觀不能做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C、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

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7、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的王夫之認爲:“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捨靜。”王夫之觀點的合理之處在於

①認識到靜止也是運動的一種形式②看到了運動和靜止的統一③認爲任何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④揭示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穀子是起源於我國的古老作物,脫殼後爲小米。但長期以來,科研人員對穀子遺傳資源的羣體結構缺乏瞭解,限制了對穀子基因資源的高效發掘和深度利用。近期,我國科學家率先繪出穀子基因組重要圖譜,這對未來禾穀類作物的品種改良、能源作物的遺傳解析產生深遠的影響。材料揭示了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②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範圍

③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實性改造

④認識水平制約實踐活動的效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下列活動不屬於實踐活動的是()

①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②教師在教室上課

③全國中學生規範漢字書寫大賽④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⑥學生在教室裏聽課

A、①④⑤B、①②④C、③⑤⑥D、②⑤⑥

10、下列選項中,正確揭示意識本質的是()

A、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或阻礙作用B、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C、意識要通過實踐的途徑才能對物質發生作用D、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11、“實踐是知識的母親,知識是生活的明燈。”這句諺語體現了()

A、在生活中學習知識比實踐更重要

B、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科學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

C、知識既來自實踐又源於書本

D、實踐出理論,理論必須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得到發展

12、克拉底魯認爲,萬物只是一種不可名狀的“旋風”,瞬息萬變。他拒絕給事物以名稱,主張對客觀事物“什麼都不能說”。其錯誤在於()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觀性B、誇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C、否認了事物的相對靜止D、割裂了物質和運動的關係

13、“我很忙。”——聽到這句話時,父母擔心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朋友心想這哥們兒事業有成;妻子馬上覺得自己家務的擔子重了;而女朋友卻流淚了:這是不是一個分手的信號呢?這包含的哲理

①真理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②認識是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③認識與主體自身的特殊性密切相關

④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4、實際上,我們知道“畫餅”並不能真正“充飢”,“望梅”不能真正“止渴”,這是因爲()

A、意識不能代替物質B、意識可以代替物質

C、精神的東西並不重要D、物質和意識沒有區別

15、在牛頓經典力學問世後的200多年時間裏,許多科學家認爲,整個宇宙都要服從這一“永恆定律”。20世紀初,愛因斯坦發現牛頓的運動定律只有在宏觀低速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牛頓力學的“永恆定律”神話被打破。這啓示我們

()

A、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人們對同一確定對象會有多個真理性認識

C、對同一事物的判斷因人的主觀性而產生差異

D、真理適用於任何已知和確定的歷史條件和範圍

16、2014年11月,歐洲空間局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釋放“菲萊”號登陸彗星表面,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陸彗星的.探測器。科學家希望,這次探索任務能夠幫助破解太陽系起源之謎,並確認地球上的水和有機物是否來源於彗星。這說明

①世界的統一性在於物質性②實踐隨認識的發展而發展③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過程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7、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時卻無法確定。兩隻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這表明

A、真理與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B、真理標誌着主觀與客觀相符合

C、認識總會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

D、離開了客觀存在正確的意識就不可能產生

18、隨着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和轉基因農作物的推廣,轉基因農產品走入人們的生活,關於轉基因的激烈爭議也隨之而來,圍繞轉基因“是否會威脅食物安全、生態安全和知識產權安全”幾大焦點,雙方的爭論言辭激烈卻都缺乏相應的令人信服的實驗證據。下列對材料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人們對同一對象的主觀認識總是對立的

②認識具有反覆性和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③人們應該注重研究,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認識

④只有被實踐證明其正確性的認識才能對事物發展起推動作用,得到人們的一致認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9、2014年上半年,我國宏觀調控取得喜人的成績;下半年,宏觀調控應怎樣“彈好鋼琴”?

要將“連續穩定”和“預調微調”相結合。既要堅定信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又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好預調微調,把握好調控的力度和節奏。可見,下半年的宏觀調控必須堅持()。①客觀和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②②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③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

④把自在聯繫和人爲聯繫結合起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下列觀點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理的是()①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②精通的目的全在於應用③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④知是行之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內容需要下載文檔才能查看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題材影視作品,是觀衆瞭解歷史真相、獲取民族記憶的一個便捷平臺。在尊重歷史事實和歷史邏輯的基礎上,爲歷史記憶注入血肉,塗抹色彩,使其鮮活起來,是電視劇創作的魅力之所在。八年抗戰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部沉甸甸的血淚史,戰爭的殘酷和慘烈程度遠遠超出和平年代的人們的想象。然而近年來,一些抗戰劇創作者不進行必要的採風活動,也不對歷史資料和真相進行覈查,便開始藝術創作;爲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視率,甚至不惜篡改和遊戲歷史,將大量奇幻、神話、多角戀等低俗的情節充斥其中,誤導觀衆對抗戰歷史的正確認知。抗戰劇篡改歷史的現象愈演愈烈,引發網友吐槽,人民日報也痛批抗戰劇戲說史實,喪失文化自尊。如何做到歷史真實性與文學藝術性的統一,已成爲抗戰劇創作者們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

運用“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的知識,談談抗戰劇創作者們應如何做到歷史真實性與文學藝術性的統一。(8分)

22、2014年8月18日,首都大學生記者團尋找“最美中國夢”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啓動。通過爲期一週的集體採訪,廣大青年學生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從中發現和挖掘基層羣衆的最美中國夢,並在實踐中接受檢驗、磨鍊品質、鍛鍊毅力,不斷積累新聞採訪的經驗,提高新聞職業素養,提升愛國情感。

結合材料,運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相關知識,分析青年學生參加尋找“最美中國夢”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