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藝術概論》的試題及解答

1.藝術活動包括音樂、美術、戲劇、舞蹈、電影、文學等各種具體藝術門類的活動,是人們運用審美的方式,對於客體世界予以認知、反映和創造的過程.

關於《藝術概論》的試題及解答

2.藝術創作即指藝術家基於自身的審美經驗和審美體驗,運用特定的藝術語言和方式,所進行的從審美意象到藝術形象、情境或意境的創造性活動.

3.藝術接受即指在傳播的基礎上,以藝術作品爲對象、以鑑賞者爲主體,積極能動的消費、鑑賞和批評活動.包括藝術消費、藝術鑑賞、藝術批評

4.美育即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運用審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號實踐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5.藝術體驗,是藝術創作的準備階段,它是創造的主體在長期積澱的審美經驗基礎上,充分調動情感、想象、聯想等心理要素,對特定的審美對象進行審視、體味和理解的過程.

6.藝術意象,是藝術家在構思的過程中,將主體的審美情感,審美認識於把握到的客觀審美物象相融合,並以一定的藝術表現方式和語言爲媒介,所形成的存在於主體觀念中的藝術形象或情境

7.形象思維是藝術家在創作活動中從發現和體驗生到進行藝術構思、形成藝術意象,並將其物化爲藝術形象或藝術意境的整個過程中採取的主要思維方式.

8.靈感是指藝術家在創造活動中,由於大腦皮層的高度興奮,所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是藝術家在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意識和無意識的相互作用,突然激發的、情緒特別亢奮、極富創造力的精神狀態.

9.藝術語言是創造主體在特定藝術種類的創造活動中,運用獨特的物質材料和媒介,按照審美法則,進行藝術表現的手段和方式的總和.

10.藝術流派是指思想傾向、審美觀念、藝術趣味、創作風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藝術家所組成的藝術派別,既要有明確的藝術主張,還要有具體的創作實踐、藝術成果和成就顯著的代表人物.

11.藝術思潮是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由於受到一定的.社會思潮和哲學思潮的影響,藝術領域所出現的具有較大的影響的思想潮流和創作傾向.

12.藝術傳播即指藉助於一定的物質媒介和傳播方式,將藝術信息或作品傳遞給接受者的過程.

13.藝術構思是指藝術家在藝術體驗的基礎上,以特定的創作動機爲引導,以各種心理活動和藝術表現方式爲中介,對生活素材進行加工、提煉、組合,形成藝術形象的過程.

1.如何理解藝術起源的遊戲說?該學說認爲藝術活動起源於人類所具有的遊戲本能.代表德國著名美學家席勒和英國學者斯賓塞,遊戲說強調了遊戲衝動,對我們理解藝術的本質是富於啓發的.但它把藝術看成是脫離社會實踐的絕對自由的純娛樂性活動,且偏重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來看待藝術的起因,過分強調了藝術與功利的對立,有絕對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2.巫術說:該學說認爲藝術起源於原始民族的巫術儀式活動.代表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巫術說對於我們理解原始藝術,特別是原始美術發生的動力,以及這些藝術在當時條件下非審美的性質具有重大意義.但巫術說把精神動機視爲原始藝術發生的唯一動機,忽略了隱藏在精神動機後面的動因,即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因而也不能完滿地解釋原始藝術的真正起源.

3.正確理解宗教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二者在認識與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處.宗教長期利用藝術來宣傳宗教,客觀上促進了藝術的發展;同時,藝術也在不斷影響着宗教.但由於宗教反科學的性質,決定了與藝術的本質區別.藝術與宗教都是人類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在原始社會,藝術與原始宗教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沒有分開.即使在藝術獨立出來以後,宗教也一直是推動藝術發展的重要的外部原因.但是,藝術和宗教卻是不同質的.至此,也就可以看出藝術與宗教最終分野.藝術是人自有本質的確正,是人的自由自覺的意識活動,是對人的生命底蘊的追求和體驗.二這一切,都是宗教所遠遠不及的.

4.藝術活動的基本特徵,其一,藝術活動是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統一.其二,藝術活動是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其三藝術活動是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藝術活動事宜特有的藝術語言體系爲媒介、以創造藝術形象或意境爲旨歸的人類的精神文化活動,她凝結爲審美的意識形態.

5.舉例藝術分類的方法一、以藝術作品的存在爲依據,可以將藝術分爲時間藝術、空間藝術、時空藝術.二、以對作品的感知方式爲依據,可以將藝術分爲聽覺藝術、視覺藝術、視聽藝術.三、以藝術作品對客體世界的反應方式爲依據,可以將藝術分爲再現藝術、表現藝術、再現表現藝術.

6.藝術創造的主體和客體:在藝術創造活動中,審美主體與客體是一對重要的範疇,它們之間的運動形式,決定着藝術創造的總體趨向.藝術創造客體與主體相對應而存在.藝術創造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交流運動與相互作用,是藝術活動的核心.藝術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交流運動是雙向的,即主體與客體可以相互影響,相互轉化.藝術主體在於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主體應處於矛盾統一體的主要方面,能懂得把握藝術活動的方向和動力.

7.形象思維的特徵;形象思維是藝術家在創作活動中從發現和體驗生活到進行藝術構思、形成藝術意象,並將其物化爲藝術形象或藝術意境的整個過程中所採取的主要思維方式.其一具象性,其二,情感性,其三創造性.

8.藝術作品組織結構的一般原則:1.結構要服從表現主題的需要主題是藝術作品的靈魂.2.結構要切合不同藝術作品的類型以及體裁特點不同類型的藝術面對同一題材,結構方法也就不同,不可一成不變.3.藝術作品的結構要做到多樣變化與和諧統一,在藝術作品中切忌結構平直單調死板

9.藝術作品內容與形成之間的關係:1.藝術作品的內容決定形式2.藝術形式的相對獨立性及其對內容的反作用3.藝術作品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一

10.藝術傳播的構成:傳播過程的基本結構要素是傳統的五要素: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受傳者、傳播效果.藝術傳播者,他們根據自己的審美理想、審美經驗和社會需求等,創造和傳送文藝信息.藝術傳播媒介,媒材,使之藝術創作時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媒材大於媒介,即藝術的媒材性質決定藝術傳播的媒介方式,只是一種古典關係.藝術受傳者在藝術傳播活動中接受藝術信息的人成爲藝術受傳者,它不同於以往的讀者概念、藝術傳播內容不同於通常所說的藝術作品的內容、藝術傳播效果,傳播效果的衡量,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藝術傳播效果研究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都是藝術傳播的構成.

三1.如何理解藝術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l)藝術作爲一種特殊的精神文化現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識形態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質,因而它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作爲審美的意識形態,藝術與意識形態各部門以及政治、科學等均有着密切的聯繫.

(2)藝術與哲學

哲學主要從事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領域中帶有普遍性的根本規律的研究,哲學主要通過美學這一中介對藝術產生影響.藝術也可以通過審美創造對藝術家的思維及其思想產生啓迪.

(3)藝術與宗教

藝術與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後的發展過程中也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二者在認識與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處.宗教長期利用藝術來宣傳宗教,客觀上促進了藝術的發展,同時藝術也在不斷影響着宗教.但由於宗教反科學的性質,決定了它與藝術的本質區別.

(4)藝術與道德

道德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倫理觀念和行爲規範的總和.道德與藝術的聯繫,一方面,一定社會的倫理道德總要通過藝術的內容和精神得以體現,同時,藝術通過其審美的表現,對道德觀念的評價也具有很大的影響.

(5)藝術與政治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政治對於包括藝術在內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領域各部門的影響是最爲直接和廣泛的.藝術會受到政治的制約和影響,同時也可以對政治產生影響,二者是相互聯繫和統一的關係.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和引導藝術的方向,可以保障藝術得到更快、更健康的發展.藝術也可以通過自身顯現的審美情感和精神傾向,影響政治的方向和發展.

(6)藝術與科學

科學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文化現象,它與藝術在本質上有許多一致之處,同時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區別.現代科學技術爲藝術提供了新的物質技術手段、傳播手段,並促使新的藝術形式的產生和美學觀念的變化.藝術也對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2試舉例說明藝術的社會功能:美功能、認知功能和教育功能

藝術的認知功能:

藝術往往通過典型的藝術形象反映出一個時代生活和人們的精神面貌,欣賞者可以從不同的藝術作品中認識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具體生動的生活場景,以及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各種人物形象,瞭解他們的性情思想和精神面貌,從而擴大自己的生活事業,認識現實,認識歷史,認識真理.

舉例:《清明上河圖》可以幫助我們感性瞭解北宋末年汴梁的市井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