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現行教育的一些認識(網友來稿)

蘇超靈  

我對現行教育的一些認識(網友來稿)

    

1.確切地說,人類對客觀的適應本質上就是應試。"應試"沒有錯,素質教育的目的以及創新行爲本身就是爲了使人們能夠更好地適應(應試)不斷變化的世界和未來。我們反對的"應試教育"指僅以"考試"爲目的和目標的所進行教育、教學的思想和方法。

2.傳統教育,特別是"應試教育"不能迅速有效的轉軌到"素質教育";即使是實施了"素質教育"也僅僅是形式上的"素質教育",是爲了爭取學生源的宣傳而已,僅僅是學校性的"素質教育"而已,確切地說是"商業性的素質教育"而不是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爲目的的素質教育。

3.由於對素質教育存在歧義和誤解,不少地方"素質教育"的實施進一步加重了教師、學生的負擔,不少地方"素質教育"的實施,反而出現教育教學失控、放任的現象。

4.目前我們的中學教育、教學基本上是在知積性教學方面運作,而不是以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爲目的。

5.教育、教學的管理、控制(包括作業批改)、檢測評價主要停留在知識性教學方面,基本上處於滯後、繁重、低效率狀態。

6.以現代社會和未來爲背景的教育,以現代教育技術、現代學習技術爲手段的教育要求教師引導、指導、幫助學生自主、自覺、自控性地進行學習和訓練。在這樣的學習訓練中使學生的綜合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思維素質、知識素質、實踐素質、反饋素質得到應有的培養的提高。在全部的學習訓練中,知識方面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是必要的,但它僅是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這一目的的手段和載體。現行的教育主要是爲完成知識教學任務服務的,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力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各種能力是爲了完成知識性教學服務。

7.現代教育技術及其所需的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學習、控制、檢測與評價技能,技巧、方式、方法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

8."傳統教育"以知識教學任務的完成爲主要目的,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處於從屬地位;"素質教育"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爲目的;知識性學習和能力的培養是爲這一目的服務的,是從屬於素質教育的。

9.以語文教學法爲例,中學語文的教學模式衆多,歸類大致三個大類:一類是以知識教學爲重點形成的教學模式;一類是以學生的能力(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爲目的形成教學模式;一類是系統科學爲基礎形成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既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又兼顧其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多角度的、多維的教學模式。這三類模式中,第一種模式的形成以原有《語文教學大綱》精神爲主旨和目標;第二類、第三類模式的以新的《語文大綱》精神相一致。確切的說這兩類模式更接近素質教育的需要。在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三類模式的共同點是: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對教學進程、學習訓練的把握――反饋調控基本上處於消積的、滯後的、繁瑣的,低效率的狀態。

10.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是根本的目的,達到這個目的的實踐表現爲對有關學科知識教育教學的組織、引導、實施、管理的整體性教改革。因此在實踐中,教育教學是互爲促進的,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以知識性教學改進(僅管在認知教育領域內是正確的)代替素質性、整體性教改的弊病。

11.教師的現狀與素質教育的實施存在較大的距離;學生的觀念及學習、生活距離素質教育尚有較大的距離;教師、家長對學生的管理距離素質教育也有較大的距離。

12."素質教育"要成爲一種社會性的教育教學模式,就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大綱,現在我們的面前有這樣的大綱嗎?知識性教育教學大綱是有的。由知識性教育教學大綱形成檢測評價體系使我們目前的教育教學不可能或不能有效的轉入"素質教育"上來,這是我們面前"素質教育"再次陷入加重學生教師負擔的法規性悲劇。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