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傳聲筒教案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活動傳聲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科學活動傳聲筒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傳聲筒教案1

設計意圖

在一次餐後區域活動時,兩個小女孩把紙杯當小電話,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見她們你一句我一句說的可高興了。其他孩子們覺得好玩,也紛紛用紙杯當小電話玩起了打電話的遊戲,忽然一個孩子說:"要是紙杯真的可以當小電話傳聲音那該多好玩呀!"孩子們聽這個提議可興奮了興致盎然地說着"用紙杯做電話"的不同看法,我馬上捉住孩子這一興趣點,根據大班孩子動手能力強、喜歡探索特點,設計了本次的科學活動"奇妙的傳聲筒"。預設以幼兒自主學習爲主,旨在通過科學的探索,引導幼兒在做做玩玩中獲得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主動嘗試、積極探索科學的興趣。

一、活動目標

(一)瞭解聲音能通過棉線、銅絲、塑料繩的震動進行傳遞。

(二)學習對比觀察,能對探索的問題進行預測與驗證並作出準確的記錄。

(三)感受探索科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

1.初步知道"傳聲筒"的玩法。

指導語:引導幼兒探索能讓傳聲筒傳聲的方法。

(二)材料準備:

1.ppt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傳聲筒》《電話屋》。

2.兩人一套幼兒操作記錄材料(線繩連接的傳聲筒、細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塑料繩連接的傳聲筒操作記錄卡)。

3.場地準備:園內較開闊的活動室。

三、活動過程

(一) 出示用棉線連接的傳聲筒,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1.幼兒自由玩棉線連接的傳聲筒,探索傳聲筒玩法。

指導語:老師今天帶來什麼?用棉線連接的傳聲筒能不能傳遞聲音呢?請兩個小朋友一組找個舒服的地方試一試!

2.分組再次探索,發現拉直棉線震動才能傳聲。

指導要點:兩個小朋友合作探索,發現要把棉線拉直、話筒貼緊耳朵才能傳遞聲音;傳遞聲音時棉線在震動。

(二)幼兒分組探索,引導幼兒探索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傳遞,並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1.出示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學習記錄。

指導語:瞧!老師還帶來了兩種不同的傳聲筒,一種用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另一種是用塑料繩連接的傳聲筒,請小朋友比一比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看看哪種傳聲筒傳聲的本領大?請小朋友來做小小裁判員,一邊做實驗一邊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上。

指導要點:介紹記錄表格,引導幼兒學習記錄的內容與方法。

2.幼兒兩人一組合作實驗,比較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那種傳聲本領最大,並把探索結果記錄下來。

指導要點:請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探索,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記錄:連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動、是否能傳遞聲音。

(三)分享交流,啓發幼兒把傳聲筒傳聲的探索與發現用語言表達出來。

1、幼兒交流實驗結果。

指導語:請小朋友說說你們的探索發現,那種傳聲筒傳聲的本領最大?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記錄的結果,大膽說出自己在探索中的發現。

2、播放課件,瞭解聲音傳遞的祕密。

指導語:爲什麼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況下都能傳遞聲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祕密。

(知道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進行傳遞,銅絲硬振動快,聲音就容易傳遞到另外一隻話筒,所以銅絲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傳遞聲音。而棉線和塑料繩軟,鬆鬆的棉線和塑料繩會抑制、減弱並最終吸收震動,使震動無法到達另一隻話筒,只有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才能很好地傳遞震動,讓聲音隨着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的震動順利地傳遞到話筒的另一端。)

(四)瞭解"傳聲筒"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感知電話傳聲的祕密。

1、激發幼兒尋找傳聲筒在生活中的應用,瞭解電話傳聲的祕密。

提問: 請小朋友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應用了"傳聲筒"傳聲的原理?

2、觀看課件《電話屋》,初步感知電話傳聲的祕密。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初步瞭解電話是如何把我們說話的聲音傳遞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過程。

四、活動延伸

(一)將幼兒製作的不同的"傳聲筒"投放在科學區,鼓勵幼兒課間繼續探索發現聲音傳遞的更多奧祕。

(二)在美工區提供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動手製作不同的傳聲筒,通過嘗試和改進更多的"傳聲筒"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

附資料:

1、傳聲筒的小祕密傳聲筒利用的就是聲波引起固體振動傳播的'原理。一般的固體的傳聲能力強於空氣和水,線在拉直後與固體相似,可以提高傳聲能力,降低聲波損耗,達到傳聲效果。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進行傳遞,銅絲硬震動快,聲音就容易傳遞到另外一隻話筒,所以銅絲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傳遞聲音。而棉線和塑料繩軟,鬆鬆的棉線和塑料繩會抑制、減弱並最終吸收震動,使震動無法到達另一隻話筒,只有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才能很好地傳遞震動,讓聲音隨着拉直的棉線或塑料繩的震動順利地傳遞到話筒的另一端。

大班科學活動傳聲筒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竹筒傳聲的祕密。

2、利用當地豐富的竹資源,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興趣,願意探索。

二、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根據興趣玩空心竹筒

1、引導幼兒觀察竹筒。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做了一個玩具,你們拿起來看一看是什麼樣子的?(幼兒發現竹筒是圓圓的,中間是空心的)。

2、幼兒玩竹筒

教師:你們每人拿一個竹筒當玩具,讓黃老師看看,你們是怎麼玩的?

(二)、引導幼兒把竹子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遊戲

1、教師有興趣地對幼兒說:剛纔黃老師看見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對準竹筒在說話呢,你們各人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着竹筒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些什麼?

2、幼兒兩人一組地玩了起來。

3、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4、教師小結:這個圓圓的空心竹筒,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

(三)、發現問題,和小博士交朋友

1、提出疑問:

教師:剛纔小朋友都聽到從傳聲筒傳出的話語很清楚、響亮,但也有小朋友說聽不清楚聲音,(出示幾個聽不清楚的傳聲筒)這是怎麼回事呢?

2、出示動腦筋小博士卡片,引導幼兒觀察這幾個傳聲筒有什麼不同?既然是一樣的,那爲什麼傳出來的聲音不清楚呢?這個傳聲筒黃老師要送一個標記給它(出示小博士卡片)它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3、幼兒再次玩傳聲筒(傳聲筒換成實心的)

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晰了,這是爲什麼呢?幼兒自然產生疑問,這時引導幼兒也給這些傳聲筒貼上小博士卡片。

(四)、觀察比較,解決問題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小博士卡片的傳聲筒和沒有小博士卡片的傳聲筒有什麼不同?讓他們發現有小博士卡片的傳聲筒裏有紙團堵着。

2、教師小結:原來有小博士卡片的傳聲筒爲什麼傳的聲音聽不清呢?原來裏面塞滿了紙團,紙團堵住了傳過來的聲音,所以,從這樣的傳聲筒裏傳過來的聲音就不清楚了。

(五)、延伸:

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小小傳聲竹筒,進行連接傳聲,使之變成一個長長的竹子傳聲筒

大班科學活動傳聲筒教案3

1、感受傳聲的祕密。

2、對科學活動有興趣,願意探索。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根據興趣玩空心紙棒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做了一個玩具,你們拿起來看一看是什麼樣子的?(幼兒發現紙棒是長長的圓圓的,中間是空心的)。

2、幼兒玩紙棒

教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麼玩的?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遊戲

1、教師有興趣地對幼兒說:剛纔老師看見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對準紙棒在說話呢,你們各人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着紙棒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些什麼?

2、 幼兒兩人一組地玩了起來。

3、 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4、 教師小結:這個長長的、圓圓的空心紙棒,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

三、發現問題,和小問號交朋友

1、提出疑問:

教師:剛纔小朋友都聽到從傳聲筒傳出的話語和清楚、響亮,但也有小朋友說聽不清楚聲音,(出示幾根聽不清楚的傳聲筒)這是怎麼回事呢?

2、出示小問號(?)引導幼兒觀察這幾根傳聲筒有什麼不同?既然是一樣的,那爲什麼傳出來的聲音不清楚呢?這個傳聲筒我要送一個標記給它(出示小問號卡片)知道這是什麼符號嗎?這根傳聲筒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3、幼兒再次玩傳聲筒(傳聲筒換成實心的)

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晰了,這是爲什麼呢?幼兒自然產生疑問,這時引導幼兒也給這些傳聲筒貼上問號。

四、觀察比較,解決問題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小問號的傳聲筒和沒有小問號的傳聲筒有什麼不同?讓他們發現有小問號的傳聲筒裏有紙團堵着。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大班科學活動傳聲筒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晰、響亮,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模糊、不響亮。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遊戲。

3、學習與同伴協作活動,增進同伴間的關係。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空心傳聲筒人手1個。

2、實心傳聲筒人手1個。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玩紙棒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徵

(出示紙棒)老師用紙給你們做了個玩具,你們看一看,它是什麼樣子的?

2、鼓勵幼兒任意玩紙棒遊戲

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樣玩的?

3、總結幼兒遊戲的玩法

你們玩得開心嗎?請幾位小朋友來玩給大家看。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遊戲

1、啓發幼兒玩“傳聲筒遊戲

小朋友很聰明,會玩許多紙棒的遊戲,老師這裏還有一個遊戲,你們想學會玩嗎?

請××小朋友上來和老師一起來做這個遊戲。老師用紙棒的一端對準他的耳朵,用嘴巴對準紙棒輕輕說一句話,“你聽到了嗎? 其他小朋友聽到了嗎?

請××小朋友把剛纔老師對你說的話告訴大家。

2、幼兒自由結伴玩遊戲

小朋友,你們想做這個遊戲嗎?

請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去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着紙棒輕輕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然後再交換,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什麼話?活動時要互相謙讓,相互合作好。

你聽到好朋友說什麼了嗎?

(三)將傳聲筒換成實心的,引導幼兒再次探索

1、幼兒再次玩傳聲筒

剛纔玩的遊戲,你覺得開心嗎?用剛纔的方法我們再來玩一次。

你聽到好朋友說的話嗎?

2、鼓勵幼兒尋找原因

爲什麼剛纔傳話聲音很清楚、很響亮,而這次傳話的聲音不清楚呢?(鼓勵幼兒觀察兩根紙棒的不同之處)

剛纔,小朋友發現有的紙棒裏有紙團,有的紙棒是空心的。那我們拿着兩根紙棒再找好朋友做遊戲,感受一下兩根紙棒傳出聲音的不同。

自由結伴遊戲

3、總結

你們能將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嗎?

小朋友們真能幹,原來空心的紙棒傳出的聲音響亮、清楚,而有紙團的紙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因爲紙團堵住了傳出來的聲音。老師給紙棒取了個名字叫“傳聲筒。

4、拓展延伸

小紙棒能變成“傳聲筒,但它還有許多神奇的玩法,你們想去發現嗎?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藉助於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髮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