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地下閱讀

 

透視地下閱讀

弓立新 

人們往往產生錯覺,認爲兒童讀教科書就是一切。其實不然,兒童從教科書中獲得的知識,對於一個人的全面成長來說,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絕大多數兒童都願意通過課外閱讀探求更廣泛的生活信息。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父母不贊成孩子看課外書。他們認爲,孩子的學習很緊張,沒有精力看課外書;如果有時間,還不如多看些學習參考書,多作一些複習題。看了課外書,就會影響學習;有些家長認爲,卡通書、漫畫書只適合於幼兒,上學後的孩子不再適宜閱讀這些課外書;小說又讓孩子想入非非,更不適宜;描寫中學生戀愛的書能夠使孩子早戀甚至學壞。還有部分父母雖然支持孩子看課外書,但是以增進知識和受教育爲目的,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樂趣。 

“地下閱讀”:擋不住的誘惑 

1998年8-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對我國5個城市的兒童閱讀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孩子和父母對閱讀價值有不同的理解。父母希望通過閱讀促進孩子的學習。孩子認爲學習很緊張,希望通過閱讀來放鬆,而且喜歡看幽默、娛樂的故事。當孩子們對父母的閱讀方面的專制態度無法理解時,他們只好採取“地下”的手段,感受閱讀的樂趣。 

今年,有幾位教師在調查班裏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時,學生們實話實說,使他們大感驚奇: 

“我晚上作完功課上牀後,就躲在被子裏看一會兒《機器貓》,就算是催眠吧,在夜深人靜、無人打擾時,越看越入迷,好像我就是那機器貓,於是,我把檯燈燈光開得小小的,這樣,父母就以爲我已經睡了。不僅如此,假如你心情不好,你可以拿一本課外書,聽着舒緩的音樂,過一會兒,心情就會平靜下來,你就會變得高興、愉快,它就像一顆開心果。” 

“對於我來說,看我喜歡的課外書真是一種樂趣,我認爲只有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才能獲得知識。我特別喜歡《福爾摩斯探案集》、《超人》和《蝙蝠俠》,看這些書時,我就像成了主人公一樣,置身於故事的情節中。 

“在初一放暑假時,我接到了一本《第三軍團》,這本書寫的是高中生的生活,與我那時的生活有點接近,我對這本書特別感興趣,於是我就沒日沒夜地看,後來媽媽發現了我總是看課外書,不認真複習,就把書沒收了。由於我對這本書太感興趣了,於是就乘媽媽上班時翻遍了整個家,終於找到了它,找到書後,我便每天晚上等父母都入睡了再把它拿出來看,直到深夜。有一天,這事終於被媽媽發現了,後果就別提了。我媽媽就知道讓我看學習課本的知識,反對我看課外書,我渴望看課外書,渴望得到書本外的知識。” 

“我是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我喜歡上了漫畫書,現在,全班都流行看漫畫書,我們每一個人手中都有幾本到幾十本漫畫書,同學們相互交換着看,有時我們三兩個人合買一本書,我們都知道,家長反對我們看漫畫書,所以都把漫畫書帶到學校裏來,這樣父母就不知道了。可是,這裏還有一個問題,不能上課時看,於是,下課後,我們在課間那點少得不能再少的時間裏,爭分奪秒地看漫畫書。雖然是課間,整個教室鴉雀無聲,有時比上課時還安靜,同學們三五一羣在一起看書,老師要是過來了,我們就以最快的速度相互通知,真有點像‘地下黨’。” 

“我非常喜歡讀課外書,特別是小說。如《花季雨季》這類描寫中學生生活的小說,讀起來更是‘如飢似渴’,讀着小說中每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彷彿這人就在我身旁,或有些像我,我覺得很親切,它使我看到了我自己、我的同學、家長和老師,尤其是他們那些我看不到又很想看到的一面。現實中看不到的,在小說中我都看到了,它讓我感到老師、同學、家長和我是那麼的親切,它使我能夠更多地感受其他人,更多地用心來看世界。雖然我覺得讀課外書有千般萬般好,但我的父母卻對此一點也感覺不出好來,他們認爲,讀課外書在浪費我的寶貴時間,對我的成長一點沒好處。” 

“我是個不敢不聽父母話的女孩。要知道當你正在專心讀一本你最喜歡的書的時候,突然一種不能抗拒的力量把你揪回來,將你按到習題面前,那種感覺,就好像寧靜的夜晚,你正在靜靜地品一杯好茶,突然有人用電鑽鑽牆,發出揪心的噪音,哎,痛苦!有時我真想跟父母說,我長大了,能夠自己控制自己,可以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書,不要再把我當小小孩看,不要再幹預我看書了。” 

把閱讀看成孩子們的娛樂,看成兒童生活本身的一部分 

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閱讀可說是一個人生存所必備的本領。作爲父母,要樹立新的讀書觀,以便更好地指導孩子閱讀。有關的專家曾研究過閱讀對兒童的意義。它能滿足兒童5種需要。 

1.學習需要。在兒童成長過程中,他們積累了許多問題,比如,爲什麼樹葉是綠的?外國人是怎樣生活的?爲什麼自己每天要上學?當和小朋友發生衝突時,應該怎樣解決?地球會爆炸嗎?當我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我是怎麼上廁所的……他們一方面通過學習和詢問成人來解決疑問,一方面也通過閱讀來獲得相關認識自己的知識。 

2.交往需要。當兒童在某種情境下發現沒有可交往的對象時,有時會感到孤獨。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選擇書籍作爲交流的對象。兒童自述在他們感到“需要有伴”時或“需要擺脫孤獨”時有讀書的願望。 

3.緩解焦慮需要。什麼是焦慮呢?焦慮是兒童由於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時,致使自尊心與自信心受挫,或使失敗感和內疚感增加,形成一種緊張不安、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一個最常見的現象是兒童學習或交友失敗後,怕老師和家長批評。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兒童都可能在某種情境下處於焦慮狀態,兒童可以通過閱讀讓自己“平靜下來”。這時,“忘記煩惱”或“擺脫生活壓力”就成爲兒童閱讀的目的。 

4.放鬆的需要。調查表明,現代兒童在需要放鬆、娛樂的時候,他們一般選擇錄音帶和電視,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兒童選擇讀書。 

5.消磨時間的需要。它產生於有較多空閒時間的兒童中。一般在假日和休息日,且兒童沒有發現合適的遊戲夥伴,常常感到“沒什麼事情可做”的時候,便依賴讀書來度過這段時光。 

由此可見,閱讀本身能令孩子身心愉悅。現在,一些教師和父母提倡閱讀都太功利了,如通過閱讀提高作文能力等。我們要把閱讀看成兒童生活本身。而不是要達到某種所謂教育目的的工具或途徑。如果把閱讀當成工具的話,孩子永遠不會熱愛閱讀。其實,孩子對未知事物的探求是天生的,書籍會給他們答案,如果父母把閱讀看成是兒童的一種娛樂活動,孩子是會愛上閱讀的。 

讓孩子自由選擇喜愛的書籍 

娛樂是兒童的天性。成人們常講,寓教於樂,實際上他們恨不得所有的娛樂都變成教育。其實,我們不考慮教育,只是讓孩子娛樂,往往對孩子身心健康有好處,他能接收更多的東西。父母不要功利地看待閱讀,讓孩子讀一個寓言,就必須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思想獲得提高。這樣做將會毀掉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對圖書的熱愛。 

中國社科院的專門研究媒介教育的專家卜衛說:兒童會從天性出發選擇自己想看的書,父母應尊重孩子的選擇。只要不是暴力、淫穢、恐怖的書籍,孩子都可以看。在一般的新華書店選書,父母都完全可以尊重孩子意見。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指導孩子讀書時要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求。有的'父母認爲,自己的要求就是孩子的願望,他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想讓孩子讀作文輔導書。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許多自己想知道的事情,此時父母只要說可以在書中找答案就可以了。這樣,書籍就自然地成爲孩子的好伴侶了。 

此外,時代不同了,閱讀的方式也要有所變化。在信息時代如果人要想充實自己,認知世界,就必須具備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很多信息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要能立刻從中選擇最有用的,仔細理解,其他的就掠過了。卜衛說,國外對兒童閱讀能力的評價就是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讀最多的書。在美國,教師鼓勵孩子讀更多的課外書,但不是光讀過就行了,老師會對孩子讀書的效果進行測試。老師將課外書的測試題輸入電腦,孩子可以任選課外書,讀完後,老師就讓孩子自己到電腦面前測試。一般的題是,書中的人物是什麼樣的,故事的結局怎麼樣等。如果測試成績合格,老師就給學生累計閱讀分。 

所以,如果孩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讀更多的書,掌握更多的信息,這就說明孩子的閱讀能力提高了,作爲父母,何必要求孩子總是抱着一本書不放呢? 

看來,父母應對兒童閱讀有一個科學的認識,給孩子真正自由閱讀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