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餅問題說課稿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烙餅問題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烙餅問題說課稿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烙餅問題》。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及意義:

數學作爲一門基礎學科,其基礎性就體現在爲其他學科提供了學習的思想內容和主要通方法,這也是課標與衆不同之處,增加了一些數學思想方法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優化問題是人們經常要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找到,而且會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的策略,但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烙餅問題就是通過討論烙餅時怎樣操作最省時間向學生滲透優化思想,讓學生從中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3、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教材情景圖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2、通過學具模擬烙餅過程,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等活動,並能尋找規律。

過程與方法(數學思考、解決問題):

1、使學生學會用優化的思想去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各種數學活動,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通過探究,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帶來的喜悅,使學生逐步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3張炳的方法。因爲烙餅問題就是通過討論烙餅時怎樣操作最省時間向學生滲透優化思想,讓學生從中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而掌握3張炳的方法問題是烙餅時最節省時間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讓學生深刻理解熟練掌握,所以我認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烙3張餅的方法。

教學難點是通過烙餅得出規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如何讓學生從烙不同張數的餅得出烙餅得規律。這是學生掌握知識到運用知識的一個質的飛躍,也是邏輯推理能力向創新意識的飛躍,因而我認爲教學難點是通過烙餅得出規律。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我在教學思想上努力體現以學生爲本,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每個學生都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教學方法上,採。直觀演示、動手、引探教學等方法。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力求每人都有不同的發展

2、學法: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的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來構建學習方法。

(3)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說教學程序:

本着“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的指導思想我設計了六個板塊的內容:

第一二個板塊是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目的有兩個:一是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二是爲本節課的難點做鋪墊。

第三四板塊是自主探究,優化策略。

這一部分內容通過“操作感悟——抽象內化——鞏固應用”三個片段,使學生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沿以下四個步驟:“兩張餅的烙法(基礎)→三張餅的最佳烙法(難點)→雙數餅、單數餅的烙法(提升)→最佳方案、雙數餅:兩張兩張烙;單數餅:兩張兩張烙+最後3張餅交叉烙(優化)進行探究。

1、探索烙3張餅的最少時間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優化的數學思想只能是“滲透”而不能“明透”,也就是說只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理解,而不能僅僅靠傳授。因此,本課中蓄勢————爲探索最佳方法打基礎的方法,自認爲運用得恰到好處。例如,圍繞“烙2張餅最少要花6分,爲什麼烙1張餅與2張餅所用的時間一樣多呢?你們是怎麼想的?”這個問題,讓學生體會烙2張餅是用足了空間,而烙1張餅浪費了空間和時間,爲探索烙3張餅埋下了伏筆。

2、學生的自主探索是需要動機的,如果總是在教師的命令之下被動探索,那麼效果是不會好的。要讓學生主動探索,產生探索的源動力,關鍵就是要把握認知衝突,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探索的全過程中。本課中,探索烙3張餅的最少時間,就是運用了“初步嘗試暴露問題,再引導重新操作”的.策略,學生的探索積極有效。例如,在探索最佳方案時請學生回憶一下,“1個餅和2個餅都要用6分的原因是什麼?”的問題,學生積極思考,合作操作,謎底終於被慢慢揭開————原來只要不讓鍋浪費空間,就可以做到時間最少。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滲透數學優化思想,不是靠幾道題目的講解和練習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隨時隨地引導學生自覺運用,在運用中逐步培養和提高應用意識。本節課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不以探索到的具體某次烙餅的最佳時間爲終極目標,而是重點引導學生在後繼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方法,自覺應用。例如,探索了3張餅的最佳方法,在討論烙5張餅時,學生想到了把5分成2張和3張進行思考,因爲都有前面的結論和方法,只要6+9=15分就可以了,而不是拘泥於“零起點”去進行從頭探索。同樣,在7張、9張時推廣應用,逐步探索得出規律。

第五六版塊是總結內化,拓展應用。

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在烙兩個餅、三個餅的優化方案的基礎上,通過烙更多的餅,把學習過程層層推進,把靜態的知識轉化成了動態的過程,讓學生在思考、討論中逐步構建並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尤其是,本課的點睛之筆還在於課末的生活化應用。衆所周知,烙兩個餅、三個餅是研究統籌思想的精典範例,但如果僅侷限於此,還不夠深刻,至少在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上還有所欠缺。因此,在課末我安排了“爲媽媽設計烙餅方案”的環節。通過圍繞“要烙15個餅,怎樣烙時間最省”這一問題的討論,讓學生自覺地意識到“把5個餅看成一份”,從而把新問題轉化成舊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牢固地構建起烙餅策略的數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