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解決問題》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46頁第五單元第一小節6和7的認識及加減法中的用數學部分。

《看圖解決問題》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6、7加減法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教材第一次出現用情景圖呈現數學問題的形式,呈現了一個簡單求和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明確知道兩個相關的信息和一個相關的問題,就構成了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材用有層次的三句話:圖裏有什麼?怎樣解答?解答正確嗎?對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給予指導,引導學生體會解決一個數學問題所要經歷的步驟,學習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從整個知識網絡來看,它標誌着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開始,是向後面的文字應用題過度的橋樑。

通過分析教材,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思,會用6、7的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通過學生觀察、敘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嘗試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節課的重點是用6和7的.加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難點是讓學生學會觀察、分析,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其中,正確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是關鍵所在。

對於教材重難點的確定,我是通過如下兩個方面的分析得出的:

1、從教材知識點分析:6和7的加法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它又是進一步學習8和9以及10的加減法的最直接的基礎。

2、從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來分析: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強,通過觀察圖畫,分析並敘述出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進而選擇正確算法,還是一個比較抽象的過程。

針對重難點,我打算採取小組合作和用手勢直觀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加以突破。

二、說教法與學法

學生的經驗和活動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我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充分利用了教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整節課以小組競賽活動爲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來,儘可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在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採用獨立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引導學生進行展示和質疑,使學生親身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主要由恰當導入、我能學會、我能合作、我能展示、我能達標這五個環節構成。

在恰當導入環節,針對一年級學生具象思維爲主的思維特點,我創設了猜謎語的情境,引導學生從算算一共有幾個蘋果開始解決問題的學習。

在我能學會和我能合作這兩個環節中,我主要圍繞以下三個問題開展教學:1、圖裏有什麼?2、怎樣解答?3、解答正確嗎?我首先把求一共有幾個蘋果這個問題以圖畫的形式展現在黑板上,接着讓學生認識兩個新朋友:大括號和問號,並向學生介紹這兩個符號的作用。再引導他們理解大括號和問號合在一起表示的意義,並對着情境圖敘述完整的圖意,互相反覆交流,直至明確要求的問題是什麼。在引導學生敘述圖意的過程中,其實已孕伏了應用題的結構,即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這對於學生進一步學習應用題是非常有益的。在學生明確數學問題之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決這個問題,並思考爲什麼用加法計算,把自己的想法和身邊的同學說一說。在互通知識中,也給每位學生提供了鍛鍊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然後,再進行全班交流,並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做到知識共享。

在此基礎上,進入我能展示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展示型練習。我設計了果園、樹林、菜園、農場、池塘、舞臺等與生活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同時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最後一個環節是我能達標,主要採用當堂檢測的方式來及時瞭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檢測題,基礎題是看圖解決問題,提高題是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編一道用加法來解決的數學問題。提高題不要求所有同學都會做,允許後三分之一學生只完成基礎題。

總之,爲了較好完成這節課的教學,我認真解讀教材,針對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確立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希望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又培養其數學能力。希望各位領導、老師能多給我提一些寶貴的意見,幫助我成長,相信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克服自己的不足,讓自己的課堂真正精彩,讓學生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