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教案7篇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端午節教案7篇

端午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習慣,感受競賽活動的熱鬧氣氛。

2、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瞭解本地舉辦“賽龍舟”的活動情況。

活動建議:

1、與組織“賽龍舟”活動的有關單位聯繫,確定參觀地點及時間。

2、請家長帶幼兒前往參觀,觀察龍舟的外形特徵及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現,感受競賽的熱烈氣氛。

3、引導幼兒交流賽龍舟的場面以及自己觀看賽龍舟時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於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端午節教案 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冊《初中信息技術第一冊》第一單元活動四的內容。本節共2課時。

教材在介紹完畫圖軟件的操作後,沒有綜合性的案例,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深入分析並吃透指導綱要後,我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接受水平,對教材進行了建設,設計了了這個綜合性教學案例。

通過“端午之爭”的新聞事件,激發學生的對傳統文化的關注,讓他們運用所學的網絡知識蒐集資料,使用畫圖軟件設計端午節標誌符號。這不僅是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考驗,更是對學生的信息素養的一種提升。

二、 學生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部分知識之前,已經熟練掌握了網絡的使用和畫圖軟件的使用。他們對於信息技術課的認識還停留於某個軟件的使用。本案例任務的完成需要學生充分調動所學知識,對學生是種考驗。

初中學生獨立意識大大增強,上課時不喜歡老師過多講授,所以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充當了引導者的角色,將思考和操作的時間充分留給了學生。

三、 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 熟練掌握網絡查詢資料的方法。(文字、圖片、歌曲的下載與保存)

2. 瞭解端午節的歷史,熟悉端午節常見的慶祝活動、食品和紀念物。

3. 熟練掌握畫圖軟件的使用,並能創造性地設計出端午節標誌符號。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網絡查詢,熟悉端午節的歷史淵源。

2. 讓學生能透過課程活動的設計,進而認識我國特有民俗文化。

3. 透過端午節標誌符號的設計活動,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視覺藝術的表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啓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

2. 啓發學生思考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徑。

3. 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4. 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深入瞭解的願望。

四、 重點與難點分析

【重點】

1. 利用網絡搜索端午節由來的相關資料。

2. 歸納總結出端午節的事物,並以此爲原型,設計出獨特的端午節標誌性符號。

3. 運用所掌握的畫圖軟件使用方法,創造性地設計出端午節標誌符號。

【難點】

1. 歸納總結出端午節的事物,並以此爲原型,設計出獨特的端午節標誌性符號。

2. 運用所掌握的畫圖軟件使用方法,創造性地設計出端午節標誌符號。

端午節教案 篇3

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活動時間:20xx年6月19日上午9點

活動地點:大一班活動室

活動對象:大一班全體師生

活動一《語言》:

屈原的故事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糉子、掛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師:①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活動二《美術》:

《美麗的龍舟》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賽龍舟的照片、繪畫手工工具等。

活動過程: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徵,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師:你看到的龍舟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

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師:①龍舟上缺少什麼?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

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麼方法?需要什麼材料?

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

(觀察幼兒合作情況,並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端午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瞭解端午節的由來,敬重屈原。

2. 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瞭解有關節日的一些風俗活動。

活動準備:

有關端午節的錄像片斷:賽龍舟、吃糉子。實物糉子一串。

 活動與指導:

1.出示一串糉子,尋問幼兒這是什麼吃食?你吃過嗎?是什麼節日吃的?要過什麼節了?引起幼兒渴望瞭解的興趣。

2.老師講糉子的由來和屈原的故事。

3.請幼兒觀看錄像片斷:包糉子、划龍舟、瞭解節日的民間慶祝活動。

4.請幼兒品嚐糉子。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設計一氣合成,在活動中運用故事來讓幼兒更加深切的體會感受端午節。瞭解端午節的由來。通過錄像的教學方式讓更加有興趣參與到活動中來。在這個環節中,我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性,引導每位幼兒都能看了錄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綱要中出,讓幼兒學習互助合作與分享,在最好環節讓幼兒一氣分享品嚐糉子,讓孩子們感受到這種傳統節日的風俗和有趣。

端午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端午節的有關知識,培養學生深厚的民族情懷。

2.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生活、正確對待生活的態度。

3.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多渠道獲取信息、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全方位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全面瞭解相關知識。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資料,確定探究主題,組成活動小組,羣體策劃進行研究。

課前交流:

都說我們班的同學特別聰明,課前我們先來做個遊戲好嗎?我出圖片大家猜猜是什麼節日,比比誰的知識最豐富?

課件展示有關節日的圖片,學生搶答。

(我們班的同學可真聰明,知識真豐富!)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上週我們剛剛過完了一個節日——勞動節。知道勞動節是幾月幾日嗎?陽曆的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那麼你們知道每年的端午節是農曆的幾月幾日嗎?(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即將來臨的端午節。齊讀課題:走進端午節

二、分組交流

1.前幾天根據大家的興趣與愛好我們自願組成了四個小隊,各個隊都有自己的名字。請響亮地來報一下隊名吧!

節日飲食隊 節日故事隊 節日習俗隊 節日詩歌

2.下面我們就在隊長的帶領下認真交流收集的相關資料,待會兒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示彙報自己的研究成果。

3.分組討論交流,師參與其中。

學生有的在交流傳說;有的在練習講故事,有的在進行古詩配畫,有的在包糉子……

4.師總結:同學們討論得可真投入,劉老師都不忍心打擾你們了。想不想把我們的研究成果展示一下,哪個隊先來?

三、彙報展示

有請隊長帶領你們的隊員上臺,他們彙報時其他小隊可要注意聽,比比哪個小隊的發言最積極,聽得最認真,我們將評選金星隊!

(下面的順序隨着學生的活動而隨機進行調整)

1.節日故事隊

我們是故事隊,我們主要研究了端午節的來歷與傳說。

(1)大家知道端午節跟誰有關嗎?(屈原)

(2)我來爲大家講講《屈原投江》的故事。

(3)我這兒還有一個傳說呢!《紀念孝女曹娥》

(4)其他隊還有補充的嗎?

(5)聽了這些故事,你們有什麼感受?

(6)師小結:這些動人的傳說,讓我們感受到了屈原的愛國;曹娥的

孝敬;伍子胥的忠貞;那位大嫂的善良,每個故事都深深地感染着我們,謝謝故事隊給我們帶來的文化享受。

2.節日習俗隊

我們是習俗隊,我們主要研究了端午節的習俗。

(1)大家快看,習俗隊給我們帶來什麼禮物啦!

配香囊:展示香囊,這是我跟媽媽學着製作的香包,你們知道這裏面裝的什麼?(硃砂、雄黃、香藥)

(2)插艾子:我通過上網、問我的奶奶知道了: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我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師:是呀,如今手足口病等流行病不斷髮生,我們一定講究衛生,保證健康。

(3)系彩繩:過端午節時媽媽還爲我的手腕、腳腕繫上綵線呢!我們班的同學還有誰系過彩繩?

師追問:知道爲什麼要這麼做嗎?

(4)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5)食糉子

(5)其他隊還有補充嗎?

(5)師小結:只要多觀察、多問、多學,對我們傳統的節日瞭解得更深入,更好地享受祖國的傳統文化。

3.節日飲食隊

我們飲食隊,我們主要研究了端午節的糉子。

(1)我們先來給大家猜個謎語,看看哪個隊反應最快?

三角四棱長,珍珠裏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細品嚐。 (糉子)

(2)想知道這漂亮的糉子是怎麼做成的嗎?下面我就包一個給大家看一看。

學生邊做邊實物展示。師問:你是跟誰學的?(可見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呀!就要快過端午節了,請不會的同學們也學着與家人包糉子,全家一起動手,樂就在不言中。)

(3)其實,糉子的種類可多啦讓我們一起看看各種各樣的糉子,飽飽眼福吧!

學生投影自己拍攝的圖片:能說說是怎麼收集到的?說清楚名稱、裏面的是什麼?(蓮子肉糉、板栗肉糉、棗糉;北方的糉子多以大棗、豆沙爲餡,南方以肉餡爲主。)

有的學生到超市進行了調查;還有的進行了拍照 ;有的採訪了周圍的人……

(4)聽了飲食隊的彙報,你們想對他們說點什麼?

師總結:節日飲食隊自編了謎語,還爲我們講述了包糉子的方法,還運用多種方法調查了糉子的種類,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端午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的名稱,來歷及習俗,知道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能夠自己動手做糉子,喜歡與同伴交流過端午的經歷。

3、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重難點;

重點;自己動手做糉子。

難點;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認識端午》多媒體課件;超輕黏土及製作工具;做好的糉子樣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一)用兒歌導入,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老師這裏有一首兒歌,你們要仔細聽,"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糉子,小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兒歌說的是哪個節日嗎?

幼兒:端午節二、基本部分(一)介紹端午的來歷和習俗。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幼兒:五月初五。

教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兒:不知道。

2、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每年家裏都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4、教師小結:過端午節的時候都要吃糉子,戴五彩繩,賽龍舟,採艾草。

(二)引導幼兒深入瞭解糉子。

1、教師提問幼兒都吃過什麼樣的糉子,讓幼兒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種種類糉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糉子的形狀的種類。

(三)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糉子。

1、教師:我們看到這麼多的糉子,接下來就去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糉子吧,做完之後還要給自己的糉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2、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糉子,感受自己做糉子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1、幼兒做完糉子後,教師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糉子和給糉子起的名字。

2、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表揚。

教師:老師在繪畫區準備了很多的畫紙和畫筆,小朋友們去畫出一副自己心裏的端午節吧!

活動延伸;1、藝術領域;畫龍舟。

2、語言領域;講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動;做五彩繩。

端午節教案 篇7

一、活動主題的確定

在國務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五一長假被取消,而分別增設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個假日。孩子們對其背後的文化傳統知之甚少,認爲端午節不就是吃幾個糉子嗎?一點都不好玩,也值得放假?隨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同學們崇尚過洋節,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已經越來越淡化。如果再不弘揚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必將導致我們民族無形文化的急劇消亡和流變。激烈的.討論過後,孩子們迫切地想知道端午節背後的文化內涵。我們決定開展以“走進端午節”爲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來解開這些謎團系列綜合實踐活動,這次活動是對即將到來的端午節進行探源。

二、學情分析:

我們四年級孩子,懂事、好學,喜歡閱讀,但家庭條件一般,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其學習,家裏有電腦的只在極少數,知識的來源主要是學校網絡、老師和課外書。他們對於的端午的認識也僅僅是吃幾個糉子和雞蛋,帶綵線辟邪之類,知道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對屈原的瞭解也甚少。

資源分析:

電腦網絡的普及,學校圖書館的開設,課外活動的豐富多彩爲活動的順利開展搭建了亮麗的舞臺;爲孩子們提供了的實踐的空間和取之資源;走訪經驗豐富、不忘傳統的家長,也是實踐中重要的社會資源。

三、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來源及歷史文化,用不同形式感受並展示。

情感目標: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中國傳統節日對每一箇中國人的意義,進而培養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操,並通過分組合作,感受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樂趣。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整理資料和與人交往的實

踐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活動時間安排

1.確立主題,成立小組,制定小組活動方案(一課時)

2.各小組實踐活動(四課時

3.成果展示(一課時)

4.活動延伸(一課時)

四、活動實施過程

(一)活動準備

1.提出課題。師引導:“家長、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瞭解有多少?你們想通過什麼方式得知?”

生活動: 四人小組討論後,少數服從多數,決定設計一箇中國傳統節日調查表,對初

一至初三各一個班級的學生及家長進行問卷調查。

師指導幫助學生完成問卷的製作與整理。師進一步引導:“通過調查結果,你最想說什麼?最想知道什麼?”

生的興趣被激發,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活動結果:對即將到來的端午節進行探源,就以部分同學比較熟悉的端午習俗糉子艾葉命名———糉艾香裏話端午。

【通過學生自主調查活動發現問題,從而有興趣解決問題。調查結果讓一些同學感受有些傳統節日被人們忽略甚至遺忘的悲哀!】

2.劃分小組,推選小組長。師:你們想從哪些方面探源呢? 生活動,同學四人一小組討論,教師適當提醒引導,決定從五方面探源: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探源組

端午節的習俗——習俗組

端午的詩詞故事——文化組

採訪本地的老人及蒐集本地的習俗畫面——攝製組

國外端午節習俗——涉外組

師:子課題已經確立,根據興趣自願分成五組。

生自由組合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同學進行興趣選擇與合作交往的輔導和鼓勵,使他們堅定信心,積極參與適合自己的活動。

老師提議:各組民主推選出有責任心的同學爲小組長。 學生活動,各組或口頭推選或投票選舉。

3.制定活動方案。在小組長帶領下,各組同學集思廣益,根據自己的任務內容確定活動方式。師建議每個組長根據組員特長

分配任務,合理安排,鼓勵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各組長上臺交流活動方案,師生提出建議。師巡迴指導組長分工明細,根據興趣負責到人。各小組草擬活動計劃,小組成員通過後制定完整的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計劃表

4.階段性評價。從參與的積極程度、選擇的活動內容及紀律等方面進行評價。

(二)實踐活動

1.各小組預先充分利用網絡,圖書館,閱覽室等校內資源查找所需的資料,教師協調各組查資料的時間和地點,保證活動進度。

2.學生自願報名當主持,在不影響小組進度的情況下準備臺詞。

3.探源組活動,交流整和所有材料後,決定編排小品以紀念屈原,教師適當指導動作、表情等。

4.習俗組三位同學整理蒐集各地端午習俗的資料,兩位蒐集圖片,兩位美術愛好者畫習俗畫,並聯系攝製組拍照片。

5.文化組分工蒐集端午詩詞與故事,三位同學一組,爭取脫稿複述。

6.攝製組採訪當地的老人,配合其他各組活動,教師首先對照像機的使用提出要求,由李娜同學專管,對與人交往的禮貌以及怎樣設計採訪問題等提出意見,然後與習俗組合作學習包糉子。

7.涉外組主要通過網絡、書籍等蒐集外國端午風俗,交流感想,暢談體會。

另外,教師經常詢問小組長,瞭解學生的活動進展情況,對遇到的困難及時指導幫助,來統一協調各組員意見。

【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同學有個性地表達,發揚創新精神。】

(三)成果展示

主持人楊煥、王羣帶領同學慷慨激昂的高歌《中國人》引入成果展示。

1.探源組彙報。

(1)講端午節的六種起源:①源於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② 源於伍子胥的忌辰。③ 源於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④源於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⑤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⑥ 源於田文。

(2)幾個同學表演了小品“屈原頌”。

(3)講端午節名字的來源及別稱。

(4)通過對端午起源的探究,大家有什麼感想?學生討論後自主回答。

【通過集思廣益,用思想風暴的形式,啓迪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

2.習俗組彙報。學生各代表發言:

(1)介紹各地端午習俗,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等都有相同和不同的習俗,這些習俗的核心內容是辟邪除瘟保持健康,是真正的衛生防疫節。

(2)展示蒐集的端午香包、糉子和賽龍舟圖片以及自畫農村端午風俗畫。

(3)講端午節戴五彩線的講究。

端午節戴五彩線可是很有講究的。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製成的五彩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不過,我們這兒的大人爲了祈求孩子平安、幸福,小孩子的雙手雙腳上都帶五彩線。

(4)蒐集了許多關於四川地震災區的新聞和災區小朋友快樂過端午的照片。

(5)談本次活動的感受。

【本環節關注災區,激發同學的愛心,增強民族凝聚力。】

3.文化組彙報。 學生代表交流:

(1)關於端午節詩詞。(2)門楣上掛菖蒲和艾葉的傳說。(3)黃巢與艾葉的故事。

【通過傳說、故事,讓學生明白:信任與愛心也是端午節的另一來源。】

(4)組員互評活動表現。

4.涉外組彙報。(1)外國也有端午節。(2)端午節吃糉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然而,在國外也有不同的吃糉子習俗。(3)還蒐集到20xx年11月24日,韓國申報“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爲“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全班同學紛紛發表自己意見,形成一場小型辯論賽:

甲方:端午節仍是中國人的節日。乙方:端午節是漢文區的共同節日。

【通過辯論,引起同學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重視,增強愛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