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精選8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精選8篇)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篇1

有關人民幣的知識,孩子們並不陌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有一定的直接經驗。在這次活動時,我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以小朋友的生活經驗爲前提,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促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參與活動。

在第一個環節中,我讓孩子們認識人民幣,以及他們的面值,一開始就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從孩子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後面的學習探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後面的環節裏,主要是讓孩子們學習錢幣的換算,主要是讓孩子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其中我採用了小組和個別的形式,小組討論有利於全體幼兒主動性的發揮,有利於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的信息交流,有利於不同思維的碰撞。認識人民幣的知識比較適合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鼓勵他們獨立嘗試,又重視幼兒間的合作互助,給幼兒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機會。幼兒在學習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用新的課改理念武裝自己,真正走進新課堂,尊重孩子的思維和想法,讓孩子們喜歡學習,從而徹底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篇2

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看購物的掛圖。聯繫學生生活,貼近生活,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習興趣。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使他們主動活潑的學習。同時,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都有使用人民幣的地方,瞭解人民幣的作用,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課堂中我還滲透:保管好錢,積少成多,養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1、課前我佈置了一次家庭作業,讓他們回家和父母一起購物,在生活中體會自己付錢,並且寫一篇購物日記。來感受自己付錢的樂趣,表達自己對人民幣的瞭解,這也是對人民幣的認識,也能讓我更深入的瞭解孩子們對人民幣的不同理解。在看日記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孩子已經在家長的幫助下,知道了人民幣的單位以及他們之間的進率,讓我感慨萬分。

2、由於大部分小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見過也接觸過人民幣,所以我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時,重點放在人民幣的換算上,這部分內容是比較難理解的,所以我創設了學生兌換人民幣的遊戲。(人民幣的兌換就是不同的付錢方法,如拿1元,有些學生沒有1張1元時,可以想辦法用5角或2角的湊齊1元。同樣1角的付錢方法也是運用兌換人民幣的遊戲)。從而使學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間的關係。再以一些練習來鞏固加深對1元=10角,1角=10分。最後創設了購物活動,讓學生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購物,學會自己付錢。

3、《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我注重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爲學生設計了看錢、認錢、換錢、擺錢、等活動,讓學生爲主體人人蔘與、個個動手、積極思考、主動探索,鼓勵學生自己尋求答案,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其中,學生在換幣的過程中,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元、角之間的十進關係和角之間的換算關係。

4、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和孩子們共同總結出第五、第四和第三套人民幣的特點,以及怎樣初步的來區分他們的方法。並且滲透了盲點和一些辨別真僞的方式,作爲本節課的拓展。

5、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整個活動中,讓學生暢所欲言,對於每個學生的回答,都給以熱情鼓勵或表揚,“你真棒!”“你們真了不起!”等充滿激情的話語,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興趣濃厚。

6、在第一天教學中,倪星雨的家長把珍藏的第五套人民幣借給我們學習之用;第二天,莊可而的家長也把珍藏的第四套人民幣借給我們學習,這兩次幫助讓我感覺到了家長對老師的支持,更讓我感到了身上的擔子之重!

最後,通過《認識人民幣》這節課的學習,使我收穫很大。首先,作爲一位年輕教學經驗不多的老師,必須認真鑽研教材,讀懂教材,備教材、備學生,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探索。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學。其次,教師的駕駛課堂能力,關注每一位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如何引導。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篇3

《認識人民幣》是第五單元的內容,與前後的知識聯繫不大,與生活購物緊密相連,孩子們學起來非常興奮。一節課下來收穫了很多,也發現了很多不足。

1、我提前讓孩子們準備了人民幣學具,通過課件放大人民幣讓孩子們自己認識面值,孩子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認識起來非常快,然後讓孩子們同桌互相考一考,加深對面值的認識。在認識元和角上掌握較好,認識“分”上有些陌生,因爲生活中的“分”已經不用了。

2、不足是在“購物”環節,出現了問題。我賣的物品是一元貳角,讓孩子們準備好錢來我這購物,有幾個孩子拿着一元二分來的,說明孩子對“貳角”和“二分”沒有分清,也說明對錢的單位沒有準確的認識。也和我在講解時沒有強調如何區分“角”和“分”有關。

3、針對出現的問題,我讓付錢付對的孩子和付錯的孩子互相對比一下,爲什麼付的不同,孩子們通過談論,認識和貳角和二分是不同的。

通過這節課,我深刻的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更應該去用於生活。走到生活中學數學,才能讓孩子們學的更好更有信心。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篇4

認識人民幣是人教版第二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對於“人民幣”,學生都再熟悉不過了,對於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在上這個單元之前,本以爲課會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後,我感到好難好難,而且完成的還不是很順利。這讓我思考了許久,爲什麼呢?

1、在教學《認識1元和1元以下的人民幣》時,我就強調,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只有單位相同,相應的數才能直接相加。半數以上的學生記性不錯,很注意觀察插圖,認清人民幣上的面值,明確單位,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糊里糊塗,看到數字就進行計算,出現了1—8=2(角)這類錯誤,後來我明確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儘量寫上每個數的單位,如1元—8角=2角或10角—8角=2角。

2、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本以爲那樣可以更直觀的讓學生看到人民幣。但由於我的疏忽,書上的人民幣有些是舊版的,,而學生現在用的幾乎是新版的人民幣,所以對於舊版的不是很瞭解,當然我也準備了真的人民幣。可效果不是很好,因爲人民幣太小,太少,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看的很仔細。

3、在人民幣兌換這個環節上,我是通過讓他們利用自己的學具換出老師所說的多少人民幣或是怎樣拿這些錢,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這個環節上,學生的學具又小又多,十分的雜亂,使得整個課堂的紀律有些難以控制。52位學生的差距也很大,優生早就換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幣。如何讓優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兌換出人民幣呢?這點還有待進一步的思考研究。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篇5

本節課,我利用教學前測,有效的進行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認知,合理的教學,整節課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從小動物們勞動後分錢,引入課題,介紹和認識人民幣;通過猜測小豬、小狗、小猴的發工資的錢數,滲透人民幣的簡單換算,學生們興趣濃厚,積極發言;《一分錢》兒歌的引入,讓學生們瞭解每分錢的意義;動物們有了錢,小狗銀行存錢,引入了人民幣簡單計算的內容,讓人民幣計算不再枯燥;小豬買5角錢的棒棒糖,同時小組活動看誰付5角錢的方法多;文具小櫃檯的活動也是學生參與積極的活動,在買賣商品的同時,對本節課所學,有了實踐應用;最後的延伸,對孩子進行了情感教育,合理的利用零花錢。整節課,學生參與積極,活動有序,教學環節的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但是這節課也有一些不盡如意的地方,值得去思考和改進:

1、教學前測是以問卷形式調查的,但需要落實一下問問孩子,怎麼填的?爲什麼這麼填?這樣才能真正瞭解學生的思路和方法,以便進行鍼對性的教學。

2、1元=10角,可以適當滲透10進制的數學概念,瞭解滿十進一的道理,爲以後的教學鋪路。

3、教學環節清晰明瞭,但是每一教學環節學習完了,要適時打結,並適當言語過渡到下一環節。

4、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老師應該跟問一句“你是怎麼想的”,有利於學生牢固記憶知識點,並理解和強調算理。

5、問題的設計上還要下功夫,需要準確簡明。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篇6

本課教學內容爲認識人民幣,重點爲認識人民幣和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換算應用是本課的難點。本着目標,我針對重難點進行了以下設計:

首先是導課,我先出示一些不同國家的人在買東西的小動畫,問孩子他們在幹嘛?他們用什麼買的東西?引導學生說出錢,緊接着告訴學生每個國家的錢都有名字,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樣,美國的錢叫做美元,英國的錢叫做英鎊,那我們國家的錢叫什麼呢?學生會說出“人民幣”。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

由於一年級的孩子對人民幣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於是我設計提問“你們都認識哪些人民幣?”學生都很自豪地表現自己,回答“1元,10元,5元,100元!”,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不過,並不是每個孩子、每張人民幣都認識,所以在開展“認一認”活動時,我提出:“對照你面前的人民幣,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說一說你認識哪些?還要說一說你是怎樣辨認的?”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覺的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學生彙報,請學生“向大家介紹你認識的人民幣”,進而追問:“你們怎麼知道每張人民幣是多少錢呢?”學生會說出是根據上面的字認識的,一元的上面寫的是1元,一角的上面寫的是1角等。

教學完認識人民幣後,緊接着就趁熱打鐵,根據圖片寫出錢數,練習的效果還是不錯的,說明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掌握的比較好。

在教學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時放慢了速度,這是一個難點。於是我創設情境,提出:“買一元錢的鉛筆可以怎麼付錢?”學生會說出:

1、一張一元的;

2、兩張5角的;

3、10張1角的。

4、一張5角的和5張1角的,然後讓學生分別說一說2、3、4方法中,都是用了幾角?學生回答:“10角”,然後得出結論1元=10角,找幾個同學分別再說一說1元=10角,10角=1元。

角和分的進率採用讓學生猜的形式,學生受到元與角的啓發,不難猜出1角=10分。

雖然使學生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並不難,但對其的應用是本課的難點,所以,對元、角、分進率的小結不可忽視。我指出:“也就是說,10個1分就是1角,10個1角就是1元,我們的錢就是這樣積少成多的,1分錢也不能浪費哦!”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元、角、分進率的理解,還滲透了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一舉兩得。

在練習進率之間的換算時,除了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換算,又出了比較大小的練習,當單位不一樣時,不能直接比較大小,要先把單位換成相同的才能再比較大小,不僅加強了人民幣單位之間的換算練習,而且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本節課的改進之處:上課學生回答問題時,給學生留充分的思考時間,讓更多的學生說一說,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在今後的教學中,亮點繼續保持,改進不足,讓孩子們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篇7

本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人民幣的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教學難點是元、角、分之間的關係。

在教學前我爲孩子們留了課外實踐作業:回家數出自己積攢的人民幣。

通過課外實踐活動,使課內的學習活動得以延伸,通過數自己的存錢活動,爲本節課做了準備,既鞏固了本節所學,又並再一次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享受成功的樂趣。

本節課根據一年級學生愛玩、活潑、好動的特點,以創設生活情境爲主線,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創設能激活學生已有經驗的情境,讓學生的知識經驗系統化,數學化。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探索,在實際操作中體驗。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積極爲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在愉悅的心情中學數學,做數學,創造數學。

1、體現了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的特點,使課堂生活真正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充滿活力

2、加強問題意識和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重視對待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

不足之處是:在討論時,個別學生沒有充分討論。個別同學對元、角、分之間的關係還是掌握不好。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 篇8

《認識人民幣》是新課標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的內容,本單元課主要是引導小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及1元=10角、1角=10分簡單的換算,下面是我對《認識人民幣》的幾點反思: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的教學。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見得多用得少,特別是大面額的幣種,可以說他們對人民幣只有最初步的認識,對於要用到錢才能買到東西這個交換的原則只有初步的意識,對人民幣的單位以及單位之間的進率關係並不熟悉。

我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調整教材,因需設教。

一、課堂教學中,創造性地利用教材。

書上教學的是如今已過時的第四版人民幣,而現在市場上流通使用的大多是最新版的第五套人民幣只有極少量的第四套人民幣。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既然學是爲了用,我果斷地決定將第五套人民幣作爲重點主要教學。當然考慮到目前市場上仍有少

量第四版人民幣流通,我也將它們在新課導入時做了簡單介紹,促進學生自主遷移、靈活應用。

二、這節課以“知識競答”爲主線,把“學數學”變爲“做數學”。

把認識人民幣的全過程用看一看→認一認、說一說→分一分→換一換→填一填的活動串連在一起,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動態的教學活動整體。在這一動態的教學活動中,爲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如認識以元爲單位的人民幣,採用互相介紹的形式,這引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經驗庫中的儲存被充分調動。學生之間互相補充,互相完善,主體性與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既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又有學生的操作與表述;既有學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師恰當的引導和點撥,使整個教學活動形成一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叉互動。在這一互動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均等的參與機會,每個人的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展示。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真正使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實現了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展的目的。

三、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呈現出求知若渴的狀態。

學生在學會辨認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的基礎上,自然地進入了對人民幣單位的認識的學習。一個頒獎活動巧妙地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着。通過4個裝有同樣多人民幣的特殊獎品的派送,得出“1元=10角”這一結論,同時也學會了元、角之間的兌換。這樣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分幣雖然已停止流通,但作爲人民幣的又一單位同樣有教學的必要,尤其是角與分的進率。考慮到學生剛剛經歷了探求元與角的進率的過程,具有此認知基礎及經驗基礎。因此,我讓學生猜測。學生很順利地進行了遷移,大膽提出“1角=10分”。在最後揭曉知識競答比賽結果時,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下思維無比活躍,自然地引到下一節課關於人民幣的計算,又一次激起學生的求知慾。

四、我時刻關注學生,激勵評價。

本節課我的評價並不僅僅侷限在學生學習的結果上,更多的是關注學生活動的過程、情感的體驗、方法的指導層面。如:當學生自主認出並介紹如何認識1元以後,我適時評價:“你觀察真仔細,說的也很清楚。”爲其他學生的認幣、彙報做了示範性指向。還不斷的變換語言:真聰明、太了不起了、回答得真出色等等。這是我發自內心的讚美,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我們的數學學習從生活中來,要回到到生活中去。在實際生活中,只認識人民幣是遠遠不夠的,認識人民幣的目的是爲了會使用它,體現它的社會價值。這節課不足的是,沒有安排購物的實踐活動。爲了彌補不足,我還要聯繫家長配合我們的教學,通過課後生活的實踐,達到最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