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時應該要避免的錯誤做法

恐嚇是不端行爲的邀請函。因爲對於孩子來說恐嚇會刺激他們重複做一件不被允許的事情。當孩子被告知:“如果你再做這件事……”時,他聽不到“如果你”這三個字,他聽到的只是“再做這件事”。有時他會把這句話理解爲:老師希望我再做一次,要不她會失望的。這樣的警告不但無用,而且後果更糟糕。孩子肯定會再犯那些讓人討厭的行爲。我想,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的孩子經常會犯同樣的錯誤的原因吧。當孩子再次搶小朋友玩具時,請別再說:“如果你再搶玩具,就……”。直接告訴孩子:“不可以搶玩具。”當他再搶時,把他的玩具拿走,讓他自己在沒有受到傷害的前提下認識到自己行爲的後果。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孩子重複做被禁止的事情。

教育孩子時應該要避免的錯誤做法

同樣的,當你明確告訴孩子如果他做某事或不再做某事,那麼他會得到某種獎賞:

“如果你不再尿牀,我會帶你去遊樂場。”

“如果你學會這首詩,我會帶你去麥當勞。”

“如果你今天乖乖聽話,我就請你吃好吃的東西。”

這種“如果……那麼”的方法可能偶爾會激勵孩子爲了眼前的目標努力,但是很少會鼓勵孩子一直努力下去,甚至從來不會。在班上我就深有體會,前段時間班裏孩子吃飯吃的不好,於是我便採取了賄賂的辦法:“如果誰把飯都吃完了,我就獎貼紙。”當時的`效果真是好極了,不過可想而知,第二次,第三次,這種方法已經完全沒有效果了。現在,我換了一種辦法,吃飯時我什麼都沒有說,但當看到孩子吃完了飯時,我就會適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當然有的時候還是會有物質的獎勵。這個方法對很大一部分的孩子都很有激勵的作用,而且持續到現在都是有效的。

從中可以看出:如果獎賞沒有事先通知,如果是一個驚喜,如果代表承認和感激,這樣的獎賞纔會非常有益,非常讓人開心。

最後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培養禮貌的方法。

禮貌是品質特徵,也是社交技巧,孩子可以通過對有禮貌的父母同化、模仿來學會禮貌舉止。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在教育孩子要有禮貌時,父母必須要有禮貌。當孩子忘了說“謝謝”時,父母會當着其他人的面指出來,這種做法至少可以說是很不禮貌的。父母急急忙忙地提醒孩子說:“再見”,甚至他們自己都還道別。

說孩子不禮貌不會有好的效果,和父母的願望相反,這不會讓他們變得懂禮貌起來。而且這樣做的危險是孩子會接受我們的評價,然後把它視爲對自己的看法的一部分。一旦他們認爲自己是無禮的,他們就會一直以這種形象生活下去。要想有更好一點的效果,大人必須使用簡單的、有禮貌的語句。去朋友或親戚家拜訪提供了向孩子示範禮貌的機會。千萬不能用粗魯方式教育孩子懂禮貌。

在孩子成長的歲月中,如何處理他們的一系列錯誤行爲,每一個父母都曾爲難、困惑過。而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清楚地表達我們的價值觀。最重要的是,我們對待孩子時,要尊重他們,就像我們希望他們尊重我們那樣。這種處理孩子不良行爲的方法既充滿關愛,有不失權威,並且能夠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放在我們老師和孩子身上也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