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研究型課程步入歧途

                             新華網     2003-03-16     

中小學研究型課程步入歧途

 

      據《新聞晨報》報道,前不久,本市某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將一份1000多字的探究型課程報告---《關於侗族歷史及文化》遞到了班主任桌上。班主任讓他把論文當場誦讀一遍,該生在朗讀過程中好幾次因不認識論文裏的字而讀不下去,最後,學生只能承認,這篇研究報告完全由爸爸代勞完成。 

      當老師致電該學生家長時,這位父親在電話裏反問道:“不是說探究課內容由孩子自己定嗎?我兒子連‘侗’字都不會寫,怎麼會選這個題目?他一直想做昆蟲研究,你們怎麼沒給他機會?” 

      研究型課程,本應由學生自己找出課題,自己進行研究,現在老師課堂里布置的研究型作業課題,與學生的興趣點相去甚遠,成了拋給家長的繡球。家長抱怨:“老師佈置的課題孩子做不來,變成了我們的功課。”另一方面,教師也有不滿:“家長豈能代做作業?” 

      首先,研究型課題並非都得要結論。對研(探)究型課程來說,過程遠比結論更重要。孩子在尋找結論的過程中掌握的學習方法和手段,遠比一個結論重要。 

      此外,某些教師在教授研(探)究型課程中還沒有完成角色轉換。在研(探)究型課程中,師生應該是協作關係,而不是傳統的“教”與“學”,教師不必對所有結果都瞭解,只要在旁進行方法指點就行了(陳默) 

      報告成必修作業     

       記者走訪某中學時發現,在談到研究型課程時,學校老師馬上拿出厚厚一疊由學生完成的研究型課程報告。這些由中學生寫在文稿紙上的報告,少則幾頁,多的'甚至有十幾頁。學校老師介紹,每完成一個課題,都會規定學生寫一篇結論報告。 

      有這樣想法的老師不少。一些學校的老師規定學生在完成課題後,必須完成千字論文,其中要包括論題、論證和結論三部分。 

      選題由老師規定 

      貓和狗爲什麼要打架?蚯蚓被切成兩段後爲什麼還能活?……某小學學生在探究課上報出了這樣的選題。可老師卻提出反對,最後這些備受孩子關注的選題被“水爲什麼能照出人的影子”等代替。一些教師否定學生課題,很大程度上是認爲學生選擇的選題自己難以勝任指導,如學生所選的課題一旦過於深奧或邊緣,一些教師便會給予否定。 

      掌握方法更重要 

      去年,某重點中學高一的全體學生都在進行同一個課題的研究型課程---《關於蘇州河污水整治的建議》。據瞭解,大家都選擇該課題,除了因爲當時蘇州河整治正是社會熱點問題外,最關鍵的是該課題關於污水整治涉及到的物理和化學問題,都能找到相應的老師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