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反思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是在學生熟悉了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乘除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以後學習百分數、乃至實數、有理式、分式的重要基礎。因此,我在教學時注重學生從已有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打開記憶的閘門,重溫舊知,然後猜測、遷移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新知,培養能力。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反思

一、製造懸念、明確目標、激發興趣。

爲了讓孩子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首先在出示課題是我在屏幕上出示了“+-×÷”四個運算符號和幾個分數,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猜測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製造懸念的同時,明確了學習內容,學習目標,也讓孩子因爲自己成功的猜測,感到自豪。進而懷着極大的興趣投入到學習中。

二、充分複習,悄悄遷移。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我們在第一單元學習了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及簡便算法,第三單元學習了分數乘法的意義及連乘應用題,第五單元學習了分數除法及乘除混合運算。因而學習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對學生來說並不是一項十分生疏的內容,這其中有一部分內容學生已經學會。因此我認爲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去講解、分析,關鍵是幫助孩子喚回塵封的記憶,給他們一把鑰匙。故此,我在設計這節課時,花長時間以實例、層層深入、步步爲營,讓學生思路清晰的回憶起這些“老熟人”。明白在分數中我們已經學過了這麼多的運算知識,都和整數四混合運算的內容相同,進而很輕鬆的猜測到其他內容很可能也類似。不僅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讓孩子知識的形成過程。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即使你不讓他學,這種熱情也是抵擋不住的。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一路風景,猜測驗證,探究新知。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不僅是對孩子思想教育的絕好題材,也滲透了不少的數學信息。因此在讓學生學習新知之前,欣賞祖國的文化、歷史遺產,在對孩子思想教育的同時,搜尋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然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分析有了情感依託。而不是無根據的胡亂猜測或死記硬背。

四、一個問題,八方檢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運算順序)。

在學生提出並解答實際問題時,(故宮佔地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我首先讓學生分析題意:畫線段圖理解、分析題中條件和數量之間的關係;分步列式解答,明白每一步算式的實際意義;線段圖分析、分步解答爲學生解答綜合算式,明白其中的運算順序埋下了伏筆。

然後讓學生對比分步解答與綜合算式解答。有力的`驗證了分數乘加混合運算先算乘,再算加的說法,同時也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運算順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不是枯燥、繁瑣的計算,而是十分有趣、自然形成的、神奇的數字遊戲。激發起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

五、比較鑑別,明白運算定律的作用。

衆所周知,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然而孩子往往認爲,使用運算定律一定會使計算簡便。問題“我國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共多少處?”兩種解答方法的對比,不僅讓學生明白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分數中同樣適用,同時也讓學生知道了並不是只要使用運算定律,計算就一定簡便。只是“可以”並非“一定”。

得失:有了以上層層鋪墊,學生對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掌握很好。基本人人都理解並掌握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對於任意一個算式都能很快說出其運算順序。然而在運算過程中,還有個別學生,因爲題中數字的特點,而忽略的運算法則這條準繩,如: + ÷5學生很容易先算加再算除,倘若問其緣由,他會立刻明白錯因。我認爲這不是學生沒掌握運算順序,而是被其中的表面現象所迷惑,知識掌握不熟練的表現。

另外,在稍複雜的計算題中,不能很好的運用乘法分配律。如: ×﹙ + ﹚× 在運用乘法分配律時,不是忘記把積的和用括號括起來就是直接和後面的數字相乘。大部分問題出在簡算上。

補救措施:多加練習。集中失誤點,專項訓練。在比較鑑別中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