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要成爲害人的形式主義

                      K12新聞評論     2002-11-28     

教案不要成爲害人的形式主義

 

    DUHUA:作爲一名從事基礎教育管理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多年的體會是,寫教案對於年輕教師的成長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正如同於學生的作業一樣,對於督促年輕教師和那些工作不太認真的老師確實能起到“緊箍咒”的作用。因爲寫一寫教案畢竟還能讓教師熟悉一下教材。當然,不可否認。對於一個責任心非常強,教學經驗又很豐富的教師,寫不寫教案就顯得無從輕重了,試想,如果一個教師已經把教育教學確實當作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那過多的條條框框對於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又會有什麼益處呢? 

    何立琳:以前我還是經常寫教案的。有時一頁紙,記幾點關鍵的東西或怕忘記的數據;有時二、三頁,也只是打個草案;有時真有四、五頁,可能是教材變了新花樣,準備充足一點,心裏還是安穩些。有時也不寫教案,例如上公開課或接待課,就通常不寫教案。 現在備課都電腦化了,powerpoint投影片和flash或方正奧思等多媒體制作課件就常用了,其實這就是教案!我做好了後,往校園網上我的文件包裏一放,上課打開電腦一點就看到了。少吃了許多粉筆灰了。呵,呵,呵,大家都可以參考使用嘛! 可咱們的領導都不承認這是教案!非得要寫在紙上的!不然就不給咱的教學評“優”!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講不清”了。打印這些東西要自己掏股包,課件都是彩色的,打印特別貴,咱的工資恐怕會掏個大空洞了!得了,咱就不要那個“優”了!省了我打印教案的錢還可以多買幾包香菸解困!有的人平時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不足,臨時產生靈感和應變的能力不足,不寫教案就可能會把課上砸的。有的人對教材非常熟悉,平時善於積累知識和經驗豐富,臨時主意又多又好,紙上雖然沒有教案,但心裏卻有多種教學方案,在課堂上可以隨着學生因素、時間因素和突發因素等隨機應變地教學。這種人不喜歡固定的教案,當然就不願做物化的紙上教案了,即使按學校規定寫了教案,也很少照教案上課。因此,關於教案物化的檢查,只不過是學校對一部分人教學不放心而設置的“防火牆”。還是有其作用的。但是,能不能以物化的教案優劣評比作爲評價教師的“優”的必定依據呢?我覺得可以作爲一般常規要求評價標準之一,但對特殊的人也可以從特殊視角評價嘛 !總之,對一部分人來說:對有的人是活的,教案是死板的。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可是人和教案都是死板的。經過多年精心修煉,有的人終於達到最高境界了--人和教案都是活的!哎,咱的一生過了一半了,也許可以算是個“半死半活”的人了!哈!哈!哈! 

    hellen:我是一名參加工作兩年多的教師,我個人看法也是寫教案沒有多大意義,那只是應付領導檢查,表面工作!寫教案有太多死板的模式了,費時費力,我備課喜歡看課本,查資料,喜歡寫提綱 不喜歡死板的套子。我記憶最清楚的就是,剛剛參加工作時,要求寫詳案,結果我上課就是想教案中該怎麼講的,如果哪句忘了,下面的就遭殃了!想想吧,這種場面多慘!所以我想,只要認真備課,心中有數,並不一定寫到教案上!要是不想真正的成爲一名好老師,對付教案檢查還是瞞容易的麼!是不是這個理呢?所以請教育領導考慮考慮關於教案如何去寫或者是不是要求每位教師必須寫! 

    齊建民:我也很少寫教案,的確花時間太多,都裝在腦子裏了,還寫什麼呢?即使寫了,我也很少按着教案的方式去講,因爲我總是有新想法,最後還是按着腦子裏的版本去授課的,不過有時我覺得適當寫寫思路啊,提綱啊,什麼的,總結性的東西還是挺有必要的,留下點文字材料日後看。我倒是對“課後寫教案”廷贊同,那樣纔是真實的,有研究價值的。 

    紅丫: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寫與不寫都是可行的,關鍵是看你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你的工作。我贊成年輕教師多寫寫教案和教學後記,而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呢則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酌情考慮寫還是不寫以及怎樣寫。 

    徐晃:一個教師最大的希望是學生能認同自己的教學,並且能讓學生有自己的發展,不過,如今的社會風氣不同了,人家都要有教學成績才行,我不想寫那個勞什子教案,特別是我認爲語文老師如果把一點才氣花在寫那個玩藝上,真是不爽,還有,我們語文老師往往是班主任,平時要花很多時間在學生身上,哪還有氣力去寫教案?不過,我們絕不能不備而教。 

    小馬哥:教案有其作用,但絕對不是課堂教學制勝的必備條件,尤其是講究縱橫捭闔的語文教學。恣肆汪洋的語文,生命飛揚的語文,隨即而發的語文,教案是難以物化窮盡的。每當我將教案寫得工工整整一絲不苟細細緻致,上課就會有種嚼蠟之感,生命的飛揚就壓上千斤重石。教案有其作用,但對於已經具備嫺熟課堂駕馭的老師,就應因人而異。備課不僅是寫教案,寫教案不一定就是在備課。 

    它山之石:這仁兄的觀點,我也深有同感。我想備課還是必要的,但問題是現在的領導認爲備課=寫教案,如果查到你沒寫教案就認爲你不備課就上課,你說冤不冤?但對教師的工作情況總要採取一定的標準去衡量,有句老話“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這就是最好的辦法”但我想即使要寫教案,備簡案也是可以的,這樣可以把我們教師從繁重的筆頭負擔中解脫出來,可以思考更多的東西,做更多的事。 

    文傑:我是一名數學教師,從教十餘年。我認爲數學教學體現一種思維,不論是否寫出教案,都是用頭腦上課。我已經習慣了在頭腦中醞釀好課的講法,但是不大願意動筆。因此我最怕檢查教案。但我對自己的課卻是充滿信心。只要是用心做,我相信教學的水平不一定體現在教案上,但是一定要總結。我很佩服那位敢說心裏話的同行。 

    秋野:不寫教案我大力支持,其實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在頭腦中有了一個完整的教學方案,寫教案只是將頭腦中的這一個方案以文字的形式再現出來罷了,所以寫教案其實是在浪費時間,如果教育部門能夠考慮到這一點,那將是所有教師的福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讓教師騰出一大部分時間來鑽研教材,這樣能夠使教師的業務水平得到提高 

    riverliu:我不同意老教師可以不寫教案而年輕教師必須寫教案的提法!我以爲評價一位教師的教得好與不好,最好的方法是去看課,並且以真正內行的觀點去看課。我見的老教師多了,很多人高級評完,特級沒份,於是就混着日子。說真的,考試成績好就說明這個教師是個好語文教師麼?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應試教育培養了那多麼英雄教師,還教改幹什麼?上級爲什麼會重視檢查教案的書寫呢,說到底是爲了節約考覈成本,中學教師怎麼說都是一個小人物,冤死千把個又能怎麼樣!管它是不是科學呢! 

    陝甘總督:當前,基礎教育的管理者們,大多還在頑固地沿用中國五十年代的教育管理模式。這種現象的出現,除現行國家教育政策的因素外,更多的原因則可能是和他們中學所處的年代、所受的教育有關。不信你看:週一旗會、週三教研會、週五政治學習會(點名)、每人不少於3000字的“三個代表”、“十六大”學習體會(按頁點、逐字數)儘管“校校通”校園有了“局域網”、多媒體、鍵盤即將取代粉筆---- 但這些人 仍循舊規而不疲。至於讓教師寫教條、死板、常式化的教案,那更不在話下!他們不是把教師當作校園的主人翁,而是當作怠工的奴隸用條條框框來“考覈”。這些人,如不“換腦”,即須換人,要不,基礎教育真沒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