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草原教案集錦六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草原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草原教案集錦六篇

草原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中,讀,是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也是學生必具的語文能力。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大作家老舍,描寫草原的一篇力作,本文語句優美、行文流暢、結構清晰,寫作手法獨特新穎,是品讀入境的好文章。教學中,從讀入手,以讀,貫穿本文教學的始終,體現讀中悟、讀中想、讀中感的設計理念,既讀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風貌,又要讀出熱情友好的蒙古情操。同時藉助相關的課外資源,體會作者行文中運用的表達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還要藉助可感句式段落,及時組織學生練筆。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讀寫“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羞澀、摔跤、偏西、天涯”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蒙漢的民族情深,激起學生了解西部,熱愛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語言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

4、背誦1、 2 自然段。

教學重點

感受蒙古的美好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激發學生的熱愛西部之情和珍愛蒙漢的民族感情。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

1、課前要求同學們收集的有關草原的資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關情況。

2、有關美麗的草原的風光片和能抒發美麗遼闊草原歌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引入 ,創設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體現草原遼闊風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的心情怎樣,是不是有一種置身於草原的感覺呢?課前你們收集了有關草原的資料,能談一談草原在你們心目中的印象嗎?

(學生盡情說一說,可以描繪草原的一碧千里 ,也可以描繪草原綠毯如氈,還可以說一說這裏牛羊成羣盛景、民族風俗等等。)

[運用情景把學生帶到美麗的大草原中,使他們對草原有個初步的認識,知道草原是遼闊美麗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這種初步的認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學產生對草原的嚮往,也有利於進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 、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藝術家,也是一位文學產量較高的作家,深受人們的愛戴,那麼當我們的作家老舍第一次來到內蒙古大草原時,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就隨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麗的草原看一看。( 板書課題:草原。)

4、即將來到草原的你,見了這個題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麼?

預測: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們怎麼樣?

(3)作者第一次來到草原有何感受?

二 初讀課文,自學本課生字。

1 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很多,現在就讓我們帶着對草原的好奇,一起來到草原。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草原的什麼?

(學生自學課文內容,教師與個別學生交流)

2 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3 學生自學課文生字,新詞。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檢查學生的自學結果:

(1)讀生字和詞語。

A認讀幾個容易讀錯的字和糾正幾個易寫錯字:

蒙的讀音是“ měng ”,“好客”中的“好”讀作.“hào ”,“同行”中的“行”讀作“xíng” ,“似乎”中的“似”讀作“s씓毯”的最後一筆爲點,“吟”“貌”不要多一點“襟”“澀”不要少一點。

B理解以下幾個詞語:

境界:事物所達到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新,一碧千里,翠xx滴的那種如詩如畫的情境。

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遼闊平坦,在開車是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有什麼危害。

迂迴:迴旋,盤繞。文中指河向帶子,彎彎曲曲的樣子。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二 再讀課文,理清行文線索。

1 認真讀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寫草原這篇文章的。讀書時,一定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樣安排這篇文章的行文線索的。

3彙報交流結果,教師及時引導,概括內容如下:

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來寫的。首先描述了一望無際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種境界的美。( 板書:風景之美 )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們歡迎遠方客人的隆重場面,最後把酒話別,直至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結構和線索,使同學們初步感知文章的寫作脈絡,以便於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有物可尋,有章可遵。]

三、 精讀細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獨特的,你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課文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草原之美的?劃出你認爲描寫優美的詞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並批註。

3、彙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彙報,教師歸納出草原的“可愛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點導讀並理解以下語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然。

A能不能說一說“一碧千里”在你腦海中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B“茫茫”是什麼意思?同是寫草原,爲什麼有的說“天蒼蒼,野茫茫”老舍先生卻說“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向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xx流,輕輕流入雲際。

A翠色“欲”流,爲什麼後面又說“輕輕流入雲際”,這不是很矛盾嗎?

B“翠”是什麼顏色?那爲什麼不說綠色要說“翠色”呢?區別在哪裏?學過國畫的同學能給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用綠色渲染”嗎?

G輕聲讀讀這句話,看看這“翠xx流,輕輕流入雲際”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3)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來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A是什麼使人驚歎?是什麼使人舒服?還能用別的詞語來形容這樣的境界嗎?

B“奇麗”是什麼意思?如果要你來吟誦一首奇麗的小詩,你會吟誦什麼呢?

(4)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A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樣的情景。

B你認爲有那些草原的樂趣?

四、課件演示,再現草原之美

1、通過剛纔的交流,同學們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麼真實的草原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你們想看一看嗎?(播放草原的有關錄像資料)

2、談一談,看完錄像的感受。

3 指名再來讀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結合文中的語句,想象畫面的內容。

4試着把這一自然段背誦下來。

五、昇華情感,滯留問題。

1同學們都談出了真實的感受,老師也看出,你們對草原充滿無比熱愛之情,那麼這篇課文,作者是怎樣用生動的筆觸表達情感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2找一些描寫草原美景的文章,課後和同學們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 、複習引入 ,進入美麗的草原。

1、複習有關詞語:教師出示:地毯 渲染 勾勒 低吟 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學生正確朗讀。

2、 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們有一種強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風景之美,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來寫了草原的美景的?

二 、由景及人, 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們已經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實最讓人感動的不僅是草原的景美,這裏的人們還非常的熱情,現在就讓我們再一次來到草原,感受那裏的另一番景象 。

自學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後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讀後的感受。

彙報:這兩自然段,主要寫了草原人民熱情迎接:

﹙學生彙報,教師點撥﹚

1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很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

( 抓住這句話感受草原的寬廣和草原行車的灑脫。)

2 像一陣風吹來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

( 身着盛裝是蒙古人民的一種熱情的待客方式,他們策馬疾馳而來,充分看出他們的熱情。)

3 寂靜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也不知是誰的手,總是熱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聲音的嘈雜,草原的熱鬧,手與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熱情。)

板書 襟飄帶舞 策馬疾馳 握手不放 笑了再笑

4 同學們 這種熱情,真是讓人感動不已, 你體會到了嗎?那麼你能夠帶着蒙古人民的熱情來讀一讀嗎?

5指導背誦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三 、情感昇華 體會蒙漢情深

1、 多麼美麗的草原之景!多熱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感受他們把酒話別的激動場面。

2、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3、全班彙報,教師相機點撥。

點撥:

(1)主客見面時熱烈歡騰的場面。引導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員,你會說什麼,做什麼?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賓客。客人會怎樣感謝?

(3)幹部和老翁這些有身份的人給客人敬酒。說說你的祝酒辭。

(4)鄂溫克姑娘給客人唱歌,小夥子表演賽馬摔跤等。用自己的話去讚美他們。

(5)投影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你怎樣理解這句話?你從這句話中又讀出了什麼?

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場面。要求讀出自己的體驗和個性的理解。師生評議朗讀。

四 品味全篇 總結寫法

1 直抒胸臆:

2 精描細寫:

3寫實質樸 不加雕琢:

五 回顧情境 置留作業

如果你就是隨從老舍先生一同進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麼,步入此情此景的你,當時會有怎樣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筆,盡情釋放,寫出你的感受,好嗎?請課後認真完成。

草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4個生字詞,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練習讀好長句子。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4個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認識“廠”(偏廠旁)

2。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資源

課文插圖、與課文相關的詩歌、等。

預習設計

1。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

2。蒐集與草原有關的詩歌、。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一、導入

1。 學生讀準“草原”,識記“原”,認識“廠”(偏廠旁)

學生說說自己對“草原”的認識

2、學生齊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

1、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

2、學生認讀生字詞,哪個不易讀正確的多讀幾遍。

(1)自己讀讀詞語,哪些生字的字音值得注意?

(2)正音:民、新、處。

(3)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到課文中,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5)讀長句子。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議。

試着讀文中的長句。

三、學習生字

1。小組內自學生字,說說你認識哪幾個生字,是怎樣認識的?不認識的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2。認識“偏廠旁”

3。分別給這幾個字組詞。

4。學生描紅、臨寫。

板塊一

1、小朋友,這幾天我們跟着春姑娘欣賞了花兒盛開的梅花山,認識了頑強生長的春筍,瞭解了不同狀態的雨點,還看了美麗的小池塘。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新的地方。 板書:草原

引導學生說說對草原的認識。

2、出示掛圖

教師補充介紹草原:大草原在我國的內蒙古和黃土高原,是我國西北邊疆地區放牧的地方,那裏風光非常優美,特別是在春天的早晨。

板書完整:草原的早晨

板塊二

1、教師範讀

2、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出示生字檢查自學效果。

鞭聲 打破 黎明 寧靜 鋪滿 新綠 無邊 牧民 跨上 駿馬 遠處 飄動 迴盪 圈門

4。再讀課文,要求:字字讀準,句句讀通。

5。檢查自學效果

6。出示:“啪!啪!”響亮的鞭聲打破了黎明的寧靜。

遠處,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藍天下回蕩着牧羊人的歌聲。

(1)誰能來讀讀這個句子?你是怎樣停頓的?

(2)指導讀句子

7。文中還有長句,用老師的方法來讀讀。

8。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議。

板塊三

1。 出示生字:原、打、寧、羊。

2。交流討論。

原:“廠”偏廠旁 半包圍結構

裏邊不是“泉”。

打:左窄右寬。

寧:上下結構。

3。 教師範寫

作業

設計

讀熟課文。完成《習字冊》上的生字。

蒐集一些關於草原的詩歌。

草原教案 篇3

教學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羊羣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

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草原在黎明的鞭聲中醒來。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着羊羣奔向草原。第三自然段寫牧羊人在遠處放羊的情景。

學生分析:

1、本次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他們自控能力較差,需要教師對教學精心設計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由於地域、生活經驗等原因,學生對草原缺乏認識,在理解課文時有一定的難度。

3、學生已經在第一課時認識了生字,熟讀了課文。

4、學生初步具備了蒐集信息的能力。

學習目標:

學生將在信息技術創設的草原美麗情境中理解課文,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本課將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爲學生提供更生動形象的學習內容,擴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感知。

1、學生運用初步具備的蒐集信息的能力,對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理解和加工處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創造性的運用語文。

2、瞭解有關草原的各種知識,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草原音樂)這是一支從遙遠的大草原飄來的牧歌,閉上眼睛,聽一聽馬頭琴的聲音,想一想還帶着露珠的青草,又一個草原的早晨來臨了。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誰來說說:你心目中草原的早晨是什麼樣子的?那你帶着自己的感受來讀讀課題吧。

【設計意圖:上課之前先讓學生欣賞一曲草原音樂,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了一個美麗意境,而且引發了學生的聯想,自然而然地導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2、複習詞語

二、學習第一段(靜)

(課件展示圖片:黎明前的草原圖)

師:黎明前的草原像沉睡的孩子,草原上瀰漫着淡淡的霧氣,四周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響,這感覺是多麼的寧靜。沉睡中的草原是寧靜的,是什麼把它叫醒的呢?讀讀文中第一小節。

1、生自讀課文

2、指名說,那你來學一學吧,把這鞭聲帶到文中讀一讀。文中第一句話,誰願意讀給大家聽。

3、師評點: 這是遠處的鞭聲,這是近處的鞭聲。我們一起來甩起這響亮的馬鞭吧!

4、剛剛醒來的草原是什麼樣兒的?讀讀文中第二句話。

冬天裏,草原一片枯萎,春天到了,小草發芽了,草原上又綠了,而且綠色鋪滿一地,所以說是鋪滿新綠。這就鋪滿新綠的草原,這綠色望也望不到邊,覆蓋了整個大地。像什麼?誰願意看着這幅圖再來讀這句話?

5、醒來的草原在寧靜中展示着生機,真是風光無限哪。一起來讀讀文中的第一小節。

【設計意圖:語言文字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在低年級語文教學時就應該是學生有這樣的意識,因此,我藉助課文中的第一句話,請學生模仿鞭聲,讓學生明白了同一句話有不同的讀法,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三、學習第二段(熱鬧)

1、醒來的大草原風光美麗,在這美麗的風光裏到處充滿着歡樂,讀讀課文第二段,哪一句話讓你體會到了歡樂?

2、出示:“一隻只羊兒……”

說說理由,帶着快樂的心情來讀讀。

3、比較句子:

羊兒涌出了圈門,奔向草原。

一隻只羊兒涌出了圈門,蹦跳着奔向無邊的草原。

指名讀句子,說說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哪一句好,好在什麼地方?

4、現在,你們就是這些可愛的羊兒,想不想第一個跑到草地上?你這隻羊急着去草原上幹什麼?小羊們,你們的心情激動嗎?開心嗎?把你的心情帶到句子中讀出來。

5、草原的早晨,羊兒們真快樂呀,還有哪句話讓你感受到快樂了?

6、出示;“牧民們跨上駿馬……”

牧民們爲什麼這麼高興?再來讀讀這句話。我感受到你們的快樂了。

7、草原上快樂的又何止羊羣、牧民,讓我們一起到草原上去尋找歡樂吧。

(課件播放草原羊羣奔跑,牧民放馬,各種動物成羣的圖)

8、草原的早晨到處洋溢着歡樂。讓我們再讀課文,享受草原帶給我們的歡樂吧。

【設計意圖:爲了更深刻的體會草原早晨的歡樂、欣欣向榮的景象,我搜集了許多圖片,並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完圖片的收穫,既體會了草原上萬物的歡樂,又進行了語言訓練。】

四、學習第三段(美)

1、讀第三段。聽老師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那你也照老師的樣子來讀讀課文。

【設計意圖:凡是教師範讀課文時,學生聽得特別認真、專注。這是爲什麼呢?這是因爲教師範讀能體現教師對課文的理解,體現教師的朗讀技巧。教師範讀時的表情、語氣、語調、體態,學生聽得見,感受得到,這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也能激起學生朗讀課文得願望,第三段是對草原景色美的描述,我就設計了教師範讀得環節,把文章的美讀出來讓學生體會到。】

2、課件出示:羊羣在草原上奔跑。

3、天空多麼明朗,天空下面是一碧千里的綠色,羊羣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他們跟天上的白雲連在一起,讓你分不清哪裏是雲,哪裏是羊羣。請你用讀書聲來表現這美麗的景色?讀給你的同桌聽聽。願意讀的同學一起來讀。

4、(播放牧歌)聽,這是什麼聲音?

這歌聲被風吹到,傳到了很遠很遠的的地方,連天上的白雲都能聽得到呢,書上用了一個詞叫“迴盪”。

5、草原上美麗的風景,悠揚的牧歌,讓我們都陶醉了,把第三小節美美得讀出來吧。

五、總結拓展

1、這就是草原的早晨。它是寧靜的早晨,它是熱鬧的早晨,它是處處洋溢着歡樂的早晨。現在,你一定對草原的早晨又有了新的感受吧!帶着你的感受,再來讀讀課文吧。

2、練習背誦

3、從你的讀書聲中我感受到了你對草原的喜愛。課前老師讓你們蒐集關於草原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我們一起來朗誦吧!

4、語言文字像一個個小精靈,它能把自己同的感受變成一篇篇優美的文章,老師也寫一篇《草原的早晨》。你來讀一讀吧,比比跟今天學的的課文哪個更美。

【設計意圖:一節成功的課會帶給學生一些思考,而不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在這次教學的最後,我展示出一首詩歌,也是草原的早晨,描寫的同樣是草原早晨的情境,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我想,他一定會帶給學生一些思考,會讓他們初步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六、課外延伸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草原的喜愛之情。

教學反思:

經過本次教學活動,引發了我許多思考,我對語文閱讀教學又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

首先是語文課中重點詞句的理解。這一點應該是教與學共同關注的一點,同時也是一節課容易發光的點。我將重點剛在學生的學上,放在細節問題的處理上,放在字詞句的訓練上,我開始在網上查閱大家之作,我想學習別人是採用哪些方法來進行重點詞語的理解和訓練的,其中有一篇名師竇桂梅的教學設計,讓我受益匪淺,深受啓發,那些巧妙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深深吸引着學生,讓人眼前一亮,讓人回味。因此,我也在我的課堂上精心設計了幾處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的環節。

其次是語文課中的情。許多優質課是文章的情打動了授課老師,授課老師的動情感染了學生,感染了所有聽課的老師,而我在這次講課中沒有動情,因此,也沒有感染我的學生,在這一點上,我認爲自己很失敗。

第三點,我覺得自己的課太薄了。語文課上聽、說、讀、寫,而在我這節課讀得不深,也沒有涉及寫的內容。

第四點,也是感觸最深的一點,學生的素養。我認爲,自己的學生培養的不到位,學生不會讀書,不會表達,這次活動引發了我一個新想法,那就是如何從一年級入手,有計劃、有目標的提高學生的素養。但我認爲這不只是語文老師的問題,是我們各科老師共同面對的問題,學生的`養成習慣,課堂學習狀態,都需要我們每位老師共同努力。

草原教案 篇4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二、學習準備

蒐集草原風景的圖片、資料。

三、學時安排

四、學習過程

第一學時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2、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

(注意生字“勒、駿、限、鞭、馳、蹄、茶、貌、杯、跤”和“迂、襟、澀、涯”的讀音);

3、理清課文的線索(練習列小標題):

(1)草原美景;(2)歡迎遠客;(3)親切相見;(4)熱情款待;(5)聯歡話別。

(或:初見草原—迎客—相見—待客—話別;初見草原——進入草原——蒙古包外——蒙古包裏——聯歡話別;……)

4、反覆默讀第一自然段,談談自己的理解,能講的講,不能講的可以讀。

如:(1)“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說一說爲什麼作者想高歌一曲?結合生活經驗談談自己類似的感受——草原上空的天,由於沒有遮攔,格外開闊,空氣清鮮,使人感到特別愉快,所以想無拘無束地放聲歌唱。(可能唱什麼歌?)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可以閉上眼睛去想象:草原綠得無邊無際,由於天氣晴朗,遠處也是那麼一派清清楚楚的青綠色。(爲什麼說“並不茫茫”?——在作者心中一直以爲是“天蒼蒼,野茫茫……”)

(3)“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這裏的大花,指的是白色的羊羣。

(4)“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輕輕流入雲際。”觀看一幅中國畫,明白“渲染”就是用顏色塗抹,“勾勒”是用線條勾邊兒。“不用墨線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緩得沒有明顯的界限。“翠色 欲流”,是說草原上的小丘由於綠顏色濃厚,就像要流下來一樣。“欲”,是“將要”的意思。流到哪裏去呢?“輕輕流入雲際”。這裏是說,綠色的草原一望無際,與天相接,彷彿翠綠的顏色流入了天邊。(與“萬古長青”、“一碧千里”區別。)

(5)“這種境界……”這一句是說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的心境。“驚歎”,是因爲第一次看到草原,處處感到新奇,對滿眼的翠綠,感到驚訝。“久立四望”,是留戀草原景色,總是看不夠;“低吟小詩”,是想用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可能吟什麼詩)

(6)“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這一句看似寫駿馬和大牛的,實際上是寫作者自己的感受。因爲作者被大草原的美麗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圍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樣的心情。不同的心情對周圍環境會有不同的感受,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類似的感受。比如人心情好時,會覺得小鳥在向人歌唱,樹枝擺動是爲人鼓掌。

5、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能背的背誦。

6、質疑。

7、建議課後採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感受草原,或讚美草原、關注草原的實踐活動(如畫、寫詩或文、配樂朗誦、編歌、找圖片、蒐集描寫草原的詩歌、辦手抄報……)。

第二學時

1、課文不僅寫了草原的景美,還寫出了內蒙古人民熱情好客的特點(人情美)。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如“來到幾十裏外歡迎遠客”,“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許多人“從幾十裏外乘馬或坐車”來看客人;他們盛情款待來客:“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姑娘們爲客人唱歌、跳舞,小夥子表演套馬、摔跤等等。)

2、據課文的描述,分角色表演歡迎遠客、盛情款待、聯歡話別等場面。

3、課文的結尾“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是點題之句,讀後體會其中的含義及表達的感情。

(這一句進一步點明瞭讓作者流連忘返、不忍離去的原因是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4、課文中還用了不少比喻句,來描繪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畫出來體會體會。

(如用“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來比喻草原上的羊羣;用“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來比喻小丘;用“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來比喻河;用“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比喻羣馬疾馳,襟飄帶舞的蒙族同胞。這些比喻的特點是恰當、生動,使被描寫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彷彿我們親眼見到了一般。)

5、反覆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課文的語言特點。

(全文要用歡快、喜悅、讚歎的語氣來讀。)

6、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課文中的語言組織在一起,以導遊的身份介紹向同學介紹內蒙古風光和風情。說之前可引導學生將說的內容列成提綱,然後圍繞提綱介紹,介紹時儘量用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7、質疑

8、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拓展閱讀:《草原》課文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 欲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纔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羣,隱隱有鞭子的輕響。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裏外歡迎遠客。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着,飛馳着,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車跟着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人很多,都是從幾十裏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客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麼親熱,一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這時候,鄂溫克姑娘們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兒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飯後,小夥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們也舞的舞,唱的唱,並且要騎一騎蒙古馬。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是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草原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具體體會課文中靜態、動態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新詞,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課文層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美,牛羊成羣。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觀看《草原》電視教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3、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佈置預習

1、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音形義。

2、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草原是怎樣的景象。

3、畫出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着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1、讀生字組詞,並讀讀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組詞:

駿( ) 俊( ) 竣( ) 限( ) 馳(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締( ) 荼( ) 藐( ) 懷( ) 膠( )

2、理解詞語。

3、質疑問難,現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四、理清課文的線索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2、理清課文線索

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的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幾個意思?

3、交流、整理:

⑴ 草原美景

⑵ 歡迎遠客

⑶ 親切相見

⑷ 熱情款待

⑸ 聯歡話別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和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讀課文,說說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麼意思。

二、學習第一段

1、聽師範讀,邊聽邊在腦海中勾勒畫面。

2、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哪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特點?

投影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再讀這一段,說說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3、“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點,那麼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呢?看圖,默讀這一段,畫出有關語句,小組交流細細體會。

教師適時點撥。

4、朗讀第一段,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的心情。畫出有關詞句,集中交流。

5、再讀第一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述的。

三、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初入草原和走了許久後景色有什麼不同?畫出有關語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讀句子,說說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什麼?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

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4、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四、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

2、指導朗讀第三段。

五、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

2、請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

六、學習第五段

1、齊讀最後一段,談談你的感想。

2、反覆朗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說說你的理解。

七、總結

總結全文: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八、佈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課文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訪問記。文章記敘了作者到內蒙古草原訪問時所看到的優美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漢族同胞的動人情景,反映了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情厚誼。在初讀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線索。然後藉助錄音、錄像、圖片,結合對課文重點詞句的品味,逐段領略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教學的重點放在:1、讓學說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2、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草原教案 篇6

課題: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學目的: 1、 通過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

2、能自編動作表演。

教學重點: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自編動作表演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入座。

2、發聲練習。

3、唱一唱,動一動。

4、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1)在完整地聆聽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調。

(2)輕聲隨範唱錄音哼唱旋律。

(3)聽着錄音有感情地讀歌詞。

(4)分小組編創動作,請小組內一名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有感情地唱歌。

2、編創與活動:

(1)組合一組汽車、輪船的音響錄音或用琴模仿這些音響,讓學生聽辨、模仿。

(2)讓學生按課本插圖模仿動物的叫聲或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讓大家聽辨,說出哪個音高?哪個音低?

(3)提示學生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高低不同的聲音,模仿給大家聽。

三、結束部分: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