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教案)(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張連生

邊城(教案)(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邊城【一】

學習目的:

瞭解小說主旨。

欣賞.如詩如畫的邊城風景。

學習重點:

1.小說主旨。

2.如詩如畫的邊城風景。

學習難點

1.小說怎樣表達普通生活中的愛。

2.環境對人物心理活動有怎樣的影響。

學習方法

鑑賞、分析、品味

學習過程

一、作者及作品情況

沈從文,現代小說家。原名沈嶽煥,湖南人。生活經歷比較豐富。十五歲入軍隊當文書,還當過警察所辦事員,輾轉於湘川鄂黔一帶。一九二二年到北京,經過自學,開始寫小說。從一九二五年發表作品起,到建國前出版過六七十種作品集。是現代文學史上多產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說取材範圍比較廣泛,都市鄉村都有所涉及,寫過各種人物,農民、工人、水手、士兵、官吏、紳士、教師、學生……都在他的作品裏出現。然而,描寫最多、最成功的,還是他家鄉一帶--湘西地方一幅幅的風景畫和風俗畫。西南僻遠山區特異的風物民情,神祕的浪漫色彩,濃郁的抒情性和明顯的散文美,以及自由多變的形式,自然流暢的語言,使他的小說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二、文章導讀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這篇中篇小說以川湘黔三省交界的邊城茶峒,二三十年代的恬靜生活爲背景,展開了一個悲劇故事。

沈從文通過《邊城》這部愛情悲劇,揭示了人物命運的神祕,讚美了邊民淳良的心靈。作者曾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爲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這些話正可證實小說的主旨。這篇作品人物形象生動細膩,山光月色描寫得詩意盎然。著名評淪家李健吾稱沈從文的《邊城》是“一部田園牧歌式的傑作”、“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亞洲週刊》在評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時,將《邊城》評爲百強第二名,真是很有見地。

三、小說的情節發展

雖然是節選,但小說的結構還是相對完整的,大體情節如下:

(一)翠翠的心事(從“黃昏來時”到“你將怎麼樣?”)

(二)祖孫的依戀(從“老船伕回到家中時”到“就是這種歌唱出了你。”)

(三)夜半的“情歌”(從“老船伕做事累了”到“還有人在夢裏作宰相中狀元咧。”)

(四)祖父的祕密(從“昨晚上唱歌的”到“不告翠翠一個字”)

(五)祖父的暗示(從“大老坐了那隻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到結尾) 四、課堂活動

簡析翠翠的形象

五、作業

邊城【二】

學習目的:

瞭解小說主旨。

欣賞.如詩如畫的邊城風景。

學習重點:

1.小說主旨。

2.如詩如畫的邊城風景。

學習難點

1.小說怎樣表達普通生活中的愛。

2.環境對人物心理活動有怎樣的影響。

學習方法

鑑賞、分析、品味

學習過程

一、實例分析

文章中多處寫到“唱歌”,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①情節上的照應。如翠翠夢中聽歌,“像跟了這聲音各處飛”“上了白塔,下了菜園,到了船上,又復飛竄過對山懸崖半腰”,作什麼?“摘虎耳草,”“選頂大的葉子作傘。”這裏就照應了前面祖父爲翠翠講她的父母唱歌相戀的情節。這個情節還與課文最後寫的“祖父唱了十個歌,翠翠傍在祖父身邊,閉着眼睛聽下去,等到祖父不作聲時,翠翠自言自語說:“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遙相呼應,文章材料似乎由歌聲串了起來。

②思想內容的表達。前面寫祖父講翠翠父母的相戀之歌,既寫出了湘西男女戀愛的特點,寫出了湘西風情,又交待了翠翠的`父母之事,使人解一懸念:爲何翠翠依着祖父。又如後面寫翠翠愛聽不知誰唱的歌,寫出了翠翠愛情的萌動,歌聲對她的愛情真像催化劑,越唱越濃,越唱越激,越唱越悲。

③推動情節的發展。如兄弟倆爲愛情而“決鬥”,兄自知唱不贏弟,所以自覺退讓,離鄉、下駛,於是失足落水。無疑,這裏的唱歌唱得故事不斷向前發展。

解答 文章多處寫到唱歌,這樣寫有三個作用。一是使情節上有照應。文章處處有歌聲。二是表達了重要的思想內容,歌聲唱出了一個愛情悲劇。三是推動了情節發展,故事在歌聲中波瀾起伏地推進。

二、基礎能力測試

1.下列判斷中,有一項是有錯誤的,請找出來( )

A.《邊城》的主旨是通過一個充滿淒涼的愛情悲劇,揭示了人物命運的神祕,讚美了湘西人民淳良的心靈。

B.文章中幾次提到“祖父”的可能死亡,這樣寫,是爲後文老人在雷雨夜猝死而作好鋪墊,也是“祖父”暗示翠翠要作好思想準備,要她堅強一些。

C.文章中幾次提到翠翠的夢境,寫她摘虎耳草,是表現她已暗戀儺送,希望聽見他的歌,喜歡他歌裏的韻味,寄託了她對美好愛情的憧憬。

D.“老船伕把那個蘆管豎在嘴邊,吹了個長長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軟了”,這其中的“柔軟”裏有一種薄薄的淒涼,有青春的煩惱,有一種對爺爺吹的曲子中暗示的東西的不滿。

2.下列句子中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

A.草木爲白日曬了一整天,到這時節各放散出一種熱氣。

B.翠翠看着天.上的紅雲,聽着渡口飄來鄉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淒涼。

C.祖父夜來興致很好,爲翠翠把故事說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二十年前唱歌的風氣,如何弛名於川、黔邊地。

D.一個在半山上竹篁裏砍竹子,一個在溪面渡船上拉船,這些事也說到了。

答案

1.D 2.C

邊城【三】

學習目的:

瞭解小說主旨。提高學生閱讀文段的能力

學習重點:

1.小說主旨。

2. 學生閱讀文段的能力

學習難點

文章內容理解

學習方法

閱讀、分析、解答

學習過程

一、閱讀下面文章,回答文後問題

“美”和“愛”構築的理想王國

--讀《邊城》

沈從文先生的名作《邊城》敘述了一個情節簡單的故事:一個山水如畫的古渡頭,有一戶獨處的人家,住着擺渡的老船工和外孫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孫女翠翠情竇初開。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都那麼好,那麼俊,都愛上了翠翠。大老託人說媒,老船工滿心歡喜,可翠翠不高興,翠翠對二老動了情。大老下船跌進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誤會中大病一場,在風雨之夜歸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畫的古渡頭。

故事結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綠,人依然那麼美。如果要用兩個字來概括《邊城》,那就是:“美”和“愛”。

[邊城中無處不美,山美、水美、人美。“小溪流下去,繞山阻流,約三裏便匯入茶峒大河……小溪寬約二十丈,河牀是大片石頭所爲。靜靜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都可計數。”作者用簡簡單單的文字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美麗的桃源。在這樣美的環境中孕育出來的人自然更美。“翠翠在風日裏成長着,皮膚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撫養着她,教育着她。”翠翠天真善良,淳樸活潑,具有大自然賦予的活力。在讀者面前,她是這樣一個生動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撐船擺渡,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端陽龍舟,令人神往,他卻忠於職守,寂寞地守着渡船。過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熱誠盡責,饋贈他,他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口糧,三鬥米七百錢,夠了。”“他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靜靜地忠實地在那裏活下去。”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顯現出與衆不同的“美”。邊城中的人都那麼美,慷慨好義的順順、熱誠質樸的楊馬兵……]

正由於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們,才形成了邊城淳厚的民風,安靜和平的空氣。

可是沈從文說:“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花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牽在一處時,各人應有的一分哀樂,爲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邊城》中的“美”是集中通過“愛”來表現的。兩性之愛、兄弟之愛、親子之愛、朋友之愛。

《邊城》本來就是講述翠翠的愛情,儺送放棄了碾坊,“意思還在渡船”。翠翠在儺送走後,靜靜地等待,“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他們的愛是純潔無瑕、忠貞不渝的。天保、儺送兄弟情深,天保寧願犧牲自己成全弟弟,儺送願意代哥哥對歌。雖是愛情的競爭對手,卻也襟懷磊落。順順對兒子的愛和讚賞也溢於言表,順順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儺送能氽水捉鴨子時,這做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說:“好,這種事有你們來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們爭顯本領了。”老船工對翠翠的關心自然是無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後,楊馬兵主動來照顧翠翠:以及老祖父與過河客、賣肉的爭執謙讓,都顯示了邊城人以誠相待、相互友愛的美好情懷。

《邊城》雋永的文字瀰漫着邊地山村的濃郁氣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囂的都市閣樓上,沈從文無限深情地爲我們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風俗畫,畫中是一個海市蜃樓般飄渺美麗的桃源,那是沈從文的夢中世界,理想王國。

①以下不屬於作者對沈從文先生《邊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項是( )

A.文章的主旨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愛”與“美”。

B.文章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由於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分哀樂。

C.《邊城》中的“美”是集中通過“愛”來表現的。兩性之愛、兄弟之愛、親子之愛、朋友之愛。

D.文章中的“愛”與“美”是被一件事牽在一處,那就是講述翠翠的愛情故事。

②以下不屬於作者闡明《邊城》‘‘愛”與“美”所用的證據的一項是( )

A.靜靜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都可計數。

B.翠翠在風日裏成長着,皮膚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

C.正由於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們,才形成了邊城淳厚的民風,安靜和平的空氣。

D.過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熱誠盡責,饋贈他,他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口糧,三鬥米七百錢,夠了。”

③對原文第三段中有關內容的闡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溪流下去,繞山阻流,約三裏便匯入茶峒大河”,這片大自然是美麗的桃源。

B.翠翠天真善良,淳樸活潑,具有大自然賦予的活力。在讀者面前,她是這樣一個生動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C.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撐船擺渡,忠於職守,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這也是個“美”的化身。

D.天保、儺送兄弟情深,天保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儺送願意代哥哥對歌。雖是愛情的競爭對手,卻也襟懷磊落。這也是“美”的化身。

答案

1.B。“由於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分哀樂”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據。

2.C。“正由於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們,才形成了邊城淳厚的民風,安靜和平的空氣”是議論的觀點而不是論據。

3.“天保、儺送兄弟情深,天保寧願犧牲自己成全弟弟,儺送願意代哥哥對歌。雖是受情的競爭對手,卻也襟懷磊落。”不屬於第三段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