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錯位,一份遺憾

k12. 網友

她曾經是我的學生,那時我是她的高中班主任。從“初中畢業生登記表”上反映,成績中等,但“職務”和“獎勵”欄內,填得滿滿當當,如“優幹”、學生會副主席、團支部書記、演講比賽一等獎等等。

她的才幹,很快就顯露了出來。在班級,她熱心助人,關心集體,衛生值日是人前忙到人後;在校園,她時常出沒於團委呀、德育辦、教室辦公室之間;在市裏、省裏,她的演講、辯論令許多語文老師都自嘆不如;出身工薪家庭,回回捐款帶頭,出錢往往最多。

不久,在選舉中,她先後當上了校學生會主席、年級團總支書記等等。班級管理中,生活委員是一個不大受同學重視的職位,她當仁不讓,做起來得心應手,教室被她料理得既乾淨又整潔。每每看到她應付自如地在班裏、在全校學生集會上佈置工作,老師們看在眼裏,贊在口中。她是我的好幫手,我也順着少操心。

像我們這樣的重點高中,同學也好,家長也罷,對就讀的`願望幾乎完全的一致:升學!上好大學!高中三年,起先是數着學期過,後來是“月月考”,最後是老師領着學生倒計時。做大量的社會工作,哪怕是學生會工作,並沒有許多同學熱心。多數的學生幹部,也只是順手做些工作,越是往後,尤其是到了高三,基本就不做事了,都一門心思應考。

有這樣熱心社會工作、能力強的同學,自然是學生支持,老師開心,領導滿意。所以,她跟着不停地拿獎。什麼校園“管理幹部之星”、“鋼城之星”、“市優秀團幹”、“省優秀團員”,一一囊括。只是,爲了學生工作和比賽,她可以毫不猶豫地犧牲上課時間,可以理直氣壯地一大早到校補做作業,學業成績甘居中游,正因爲如此,她沒有得過“三好”。

三年的高中,彷彿轉瞬即逝。高考就到了眼前,因爲她是上海知青後代,戶籍在上海,得提前返滬迎考。臨走,她笑盈盈地與熟悉的領導、老師一一道別,大家當然也送她不少“祝好運”、“考好”之類的鼓勵話。

沒想到,就這一別,就很久沒了她的消息。說好了,“錄取通知書”拿到就回來報喜的,她一定不會忘記。一直記得畢業評語中送給她的一句話“給你一個大舞臺,你就是主角”。莫非……

過年了,那一班畢業了的學生們紛紛從高校返回,一撥一撥地到我家來拜年。自然,我就打探起了她的消息。同學們,有的說她在復讀,有的說她上班了,報了她的考分,都說反正是離分數線尚很遙遠。說起她往日的風華,今日的落寞,是如此大的反差。我訝然……

從某種程度上講,她是我班甚至是我們學校的一大驕傲啊。因爲她,我可沒少受表揚,她上電視,上報紙,學校可沒少沾光。

我不認爲考上理想的大學是唯一的成功,可當今社會就業壓力與人才競爭如此激烈。上大學,對大多數中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條最便捷地獲得競爭力的好出路。況且像她這樣的“優幹”,只要有一個大學爲她提供舞臺,她可就是“主角”啊! 這人生的第一次抉擇,於她,雖然不能說就此落敗,但至少是一次挫折,於我,平添了一些思考和遺憾的牽掛。

社會活動能力與文化課程的學習能力,在她的身上錯位。她的挫折,獨自承受;爲師者我,追悔當初未能多教她“平衡術”之餘,留下了一份永遠的遺憾。

其實,你要有心觀察,會發現在我們的校園裏,爲數不少的學生,學習一般,其它方面甚至樣樣能行。不禁要問,我們的中小學,在學生幹部管理方面,有沒有問題?是挑選有管理特長的人做幹部,還是創造出讓更多同學體驗社會活動的機會? 

從大的方面講,基礎教育屬於國民素質教育,其目標應立足全體,其原則須遵循民主與公平。學生管理活動中,“班幹輪流制”,甚至“無班乾製”的推廣,我以爲,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