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法在中專教育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育學原理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案例教學法在中專教育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有利於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矛盾。教育學原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着教與學的矛盾。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通常採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向學生講解教育學原理知識。但是,由於教育學原理知識抽象性較強,學生對教育學原理的學習興趣有限,部分學生因爲教育學原理的抽象性而產生厭學心理,不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導致教與學無法相互轉化。而運用案例教學法能讓學生接觸真實的教學案例,避免抽象理論知識的灌輸,且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加快教與學的轉化,解決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矛盾。

(二)有利於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學習過教育學原理課程後,學生雖然對教育學原理知識有一定的瞭解,但並不能深入理解。這是因爲學生並沒有實際的教學經驗,不瞭解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理論知識。而運用案例教學法,能爲學生列舉真實的教學案例,進而加強學生對現實教學活動和理論知識的認識,幫助學生內化教育學原理知識。

(三)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和創新能力。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高校教學的重中之重,教育學專業也十分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只能完善學生的理論基礎,無法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的培養。而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加強學生對實際教學活動的分析與探索,強化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協作,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教育學原理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的培養。

(四)有利於增強教育學原理的實踐性。教育學原理是教育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其主要圍繞教育學領域的相關理論知識對學生開展教學。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在進行教育學原理教學時,對理論與實踐教學比重的把握難免有失偏頗,更多會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理論方面,而案例教學法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這是因爲,案例本身就極具實踐性,其可以作爲對理論知識的輔助。因此,通過對案例的探究,有利於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教育學原理教學運用案例教學法的原則

(一)真實性原則。案例最重要的特點是真實性,這是因爲案例來源於現實生活,其是真實存在的。此外,案例是情景的記錄,具有客觀性的特點。同時,教育學原理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應遵循真實性原則,使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案例,讓學生接觸現實生活中的教育活動,進而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準備工作中,根據教學需要,引入可靠的.案例材料,編寫有價值的教學案例,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二)問題性原則。問題是案例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案例本身就是對問題的表述,教育學原理教學應遵循問題性原則,保證案例中存在着一個或多個衝突與矛盾。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對案例中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進而加強其對知識的掌握。因此,教育學原理教學應重視案例的問題性,選擇富含問題和矛盾的案例。

(三)典型性原則。典型性原則主要指案例的特殊性和代表性,即案例能夠反映教育活動的本質。典型性是案例的關鍵,如果案例缺乏代表性,學生將無法有效進入情境,進而影響案例教學效果。因此,教育學教師應重視案例的典型性,重視案例與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繫,以使學生能夠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四)實用性原則。實用性原則主要指案例符合當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學活動的需求,能爲教學活動提供時效性信息。如果案例內容陳舊,無法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將嚴重影響教育學原理的教學效率。因此,教育學原理教師應重視案例的實用性,選擇符合時代發展和教育發展的案例開展教學活動,並不斷更新案例知識結構。

三、案例教學法在教育學原理教學中的應用過程

(一)精選教育案例。在開展教育學原理教學之前,教師應精心選擇教育案例,保證案例的真實性、典型性、實用性和問題性。首先,教師應積極關注當前教育界的熱點問題,並將教育熱點問題製作成案例,提高案例的典型性;其次,教師應深入瞭解本校的教學實踐,開發本土案例,根據本校教學問題和教學現狀編寫案例;再次,教師可以蒐集、整理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報告和相關文獻,並向學生展示;最後,應加強與中小學一線教師的合作,共同發掘教育學案例。

(二)在課堂教學之前將教育案例發放給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需要將預先準備好的案例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案例的內容。將案例發放給學生便於學生的課前預習,也有利於加強學生對學習重點的掌握。此外,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分析案例教學的主題、教學過程和教學背景,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並對學生在案例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三)組建合作小組。案例教學法需要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對案例進行分析和探究,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特長,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建合作小組。首先,教師應充分考慮小組成員的性別,平衡小組之間的性別比例;其次,教師應充分了解小組成員的現實生活,讓小組成員扮演類似現實生活的角色,減少小組成員的適應時間;最後,應重視組員的能力和特長,讓組員在小組內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激發組內成員的責任感,提高組內成員的參與積極性。

(四)案例討論。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深入探究,深化學生對教育學知識的理解;第二,教師應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及時爲學生提供學習資源,指出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不足,並幫助學生及時改進;第三,教師應豐富討論方式,在小組討論之後可以開展集體討論,集中學生的智慧;第四,教師應積極爲學生營造平等的討論氛圍,鼓勵每一名學生都能主動發言,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五)歸納總結。首先,教師應對學生的案例討論結果進行歸納總結,迴歸教材知識,並在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構建知識框架;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案例討論過程進行總結和歸納,找出學生在案例討論中的優點和不足,並針對不足提出相關改進建議,以優化下一階段的案例教學。

作者:李向羣 單位: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黃衛國.案例教學模式在教育學課中的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S1):102-103.

[2]鄧雲洲.案例教學:一種可供教育學教學移植的範例[J].教育發展研究,2001,(4):40-43.

[3]王麗霞.案例教學法在教育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4,(12):47-49.

[4]郝思涵,李鳳麗.案例教學法在教育學原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3):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