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李清照教案

李清照的《如夢令》,其中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肥紅瘦”,形容綠葉繁茂、紅花萎謝的情景。“應是”也包含着女主公複雜的心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如夢令李清照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夢令李清照教案

如夢令李清照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內在節奏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一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瞭解詞的有關知識,理解、領悟詞的內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寫出來。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吟誦詞,以“沉醉”爲切入點,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體會詞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1、以“沉醉”爲切入點,想像詞境,並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有感情地吟誦詞。體會李清照的詞作特色。

四、教學方法

詩歌教學重點應在讀上下功夫,因此,教學本詩重在教會學生讀,採用反覆誦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悟,讀中品,讀中感。再用比較的方法,提供另外一首李清照的詞作,瞭解詞的特點,感悟作者的寫作風格。 詩歌重在讀,學習本詩,要讓學生加強誦讀,適當加以指導,充分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 大家還記得《夏日絕句》嗎?(齊背)

2、說說你瞭解的李清照的相關情況。

3、 出示幻燈,簡介李清照

補充:古代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她卻被稱爲“一代詞宗”,詞史地位好比詩中李白。我們今天要學的《如夢令》(板書齊讀),就是她和你們差不多大的時候寫的。

3、今天我們學習李清照的一首詞《如夢令》

4、同時呈現詩與詞:輕輕地讀,你發現詞與詩在表現形式上哪兒不一樣?

5、簡介詞的特點

詞起與唐,盛於宋。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因此又叫長短句。每一句的字數、節拍,包括演唱的旋律都是靠詞牌來規定。這裏的詞牌就是(如夢令)。很多詞沒有題目,我們往往用第一句來當它的題目。所以這首詞的.題目也可以叫(常記溪亭日暮)數數它有幾行?

(6)再數數每一行有幾個字(教師手勢引導,學生讀一行報一行數字665646)?所有的如夢令,都是這樣的結構。

引讀,男生讀《夏日絕句》;女生讀《如夢令》,(節奏要特別有變化:平長仄短)。

二、 初讀全詞,理解詩意

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自由讀,指名讀讀,齊讀

3、默讀思考,圈畫出不懂的詞語,想一想詞的大意。

同桌交流

4、 交流詞語的意思。

常記:經常想起。

溪亭:小溪邊的涼亭。

日暮:太陽快要下山,時間不早了。

沉醉:形容醉的程度很深。

歸路:回來的路。

興盡:興致得到滿足。

5、 明確詞語解釋,先想一想這首詞的大概意思,然後再自己說一說。 全詞的大意:

經常回憶起在溪邊涼亭遊玩飲宴的情景,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別不出來了。一直到興致完了,天已經黑了,才掉轉船頭回去。結果卻搞錯了方向,船行到了藕花深處。

奮力地劃啊,奮力地劃啊,把棲息在沙洲上的水鳥驚得全都飛起來了。

6、朗讀體會全詞的意思。

三、 美讀全詞,領悟意境

1、請大家細細讀幾遍完成以下的問題。

(1)這件事發生在什麼季節?(教學“藕”字)

(2)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3)爲什麼會誤入?

(4)爲什麼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

2、其實整首詩就圍繞着兩個字來寫,哪兩個字?(板書:沉醉)

3、詞人因何而醉?(板書:美酒)

詞中強調喝酒的地點是(溪亭),所以要讀重音。

詞中強調喝酒的時間是(日暮),所以要讀重音。

詞中強調喝酒後的狀態是(沉醉),所以要讀重音。

師強調:讀重音不是單純的加重讀音,而是用它把前後的詞語意思都凝聚起來 (個人讀,齊讀)

4、作者喝着美酒不知不覺就醉了,醉到哪種程度呢?

5、讓作者沉醉的僅僅是酒嗎?作者從視覺、聽覺、嗅覺中告訴了你答案。 默讀在詞中找一找,想一想,批註一下

(視覺上,餘霞、荷葉、荷花、鷗鷺。關注色彩:綠、紅、白、金黃 )

(聽覺上,你的耳邊縈繞着(鷗鷺撲棱聲、鳴叫聲;水聲,驚叫聲、划槳聲) (嗅覺上,深深地聞一聞,沁入心脾的荷花淡淡的清香)

6、哪你說讓作者沉醉的除了美酒還有什麼?(板書:美景)

作者喝着美酒,欣賞着美景,心底瀰漫着一種什麼情緒?(歡樂的,輕鬆的,愉悅的,美好的,沉醉的

美酒加美景,給了她美好的心情,這種心情,讓我們讀着 ,看着,也跟着陶醉了。(板書:美好的心情)

7、再讀,感悟詞人不僅“沉醉”於酒,“沉醉”於“景”,還“沉醉”於“情”。

四、對比賞讀讀,延伸拓展

對照比讀兩首《如夢令》比較它們的相似之處,對詞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如夢令李清照教案 篇2

一、作者簡介: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人(今山東),父親李格非,是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爲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李清照與丈夫爲逃避戰亂來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詞人展轉於杭州,越州(今紹興),金華一帶,在孤苦生活中度過了晚年,但她一直關心國家大事,也從未停止過文學創作、

李清照擅長寫詞,前期以抒發對愛情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爲主,寫得曲折,含蓄,韻味深長,形象鮮明、後期的詞和前期迥然不同,國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詞風也充滿淒涼低沉之音、主要是抒發傷感懷舊,悼亡之情。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詞作大家、其詞的內容雖然沒有擺脫愛情與離愁別恨的傳統範圍,但在南渡後,她的詞更多的表現出對國家,人民和個人的深沉傷感,她的詞對女性內心世界的嚴肅而深刻的描繪,於委婉細膩中一洗以往詞作的嫵媚不實的氣氛,給詞壇帶來清高的意趣,淡遠的情懷,空》,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詞文賞析:

1、“昨夜雨疏風驟”中的“疏”字應解爲“疏狂”,側重於“狂”字。

2、結合杜甫《三絕句》詩句“不如醉裏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說說女主人公昨夜飲酒過量(睡醒了還有殘酒),到底是爲什麼?

昨夜酒醉是因爲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

3、儘管飲酒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院中的海棠經過一夜的狂風驟雨,現在怎麼樣了。

4、女主人公爲什麼不自己去看看,卻問卷簾人?“試問”的“試”字反映了怎樣的心理?

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經過風雨之後,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紅滿徑了。之所以試問,不是真有疑問,而是自己不忍親見落花的悲慘,一個“試”字,將這種複雜的心理委婉地傳達出來。貼切入微,曲折有致。

5、本來以爲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卻道”有豐富的內涵,請同學們說說看。

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

6、“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肥紅瘦”,形容綠葉繁茂、紅花萎謝的情景。“應是”也包含着女主公複雜的心理,你能替她就出來嗎?

你哪裏懂得,嬌嫩的海棠花怎麼能經得起狂風驟雨呀。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

7、“綠肥紅瘦”歷來爲人稱道,說說好在哪些方面?

“綠” 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由這四個字生髮聯想,那“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徵着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嗎?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歎爲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草堂詩餘別錄》評:“結句尤爲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

8、詞人爲什麼這麼惜花?

惜花實際上是惜春,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華。

三、板書設計:

雨疏風驟→借酒消愁→怕見落花→綠肥紅瘦。

如夢令李清照教案 篇3

教學設計xx初級中學

教學目標:

理解詩人曲折抒發的惜春之情

感受李清照言淺意深、含蓄曲折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理解詩人曲折抒發的惜春之情

教學難點:感受李清照言淺意深、含蓄曲折的語言風格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人稱“千古第一才女”,創“易安體”的李清照

記憶課下文學常識

2、介紹李清照的生平

南渡前多寫悠閒生活,韻調優美

南渡後多懷鄉憶舊,情調憂傷

二、理解意涵

1、朗讀這首詞,說說這首詞中出現了哪些人物、場景、對白?

人物:主僕兩人

場景:春雨後的屋中

對白:“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結合杜甫《三絕句》:“不如醉裏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聯繫下文,說說李清照昨夜縱酒的緣由可能是什麼?

不忍見花被吹落

3、李清照醒後第一件事是什麼?

瞭解經歷風雨後,庭院之中的海棠情況如何

4、既然如此關切,念念不忘,李清照爲什麼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了?“試”體現出她怎樣的心理?

很關切,又不敢於、忍心面對

5、從“卻道”的“卻”字,你能品讀出詩人怎樣的心緒?

她心中早已知曉海棠花的境況

對侍女粗心的不悅

6、“知否,知否?”怎樣朗讀才符合詩人當時真實的情感?

對侍女的粗心的嗔怪

自己的心境無人理解的無奈

7、“綠肥紅瘦”寫出了什麼?詩人的用字有什麼高妙之處?

寫出海棠花經歷一夜風雨後可能的景象。僅僅四字就形象可感。

用擬人的手法,更凸顯詩人的愛花惜春之情

8、作爲一名女子,詩人的惜春其實還有怎樣的一層含義?

惜青春時光的短暫易逝

三、朗讀與總結

1、理解女詩人惜春之後更爲細膩的心緒後,帶着這一份理解,再回過頭來看前文,你對李清照之前的迴避、躲閃、不忍有了怎樣的認識?

2、在跟深切的理解詩人內心曲折深藏的情感後,再一次朗讀詩歌,在朗讀過程中重讀並重點感受以下字詞:“試”“卻道”“知否,知否?”“應是”。讀出詩人內心複雜幽微的情感波瀾。

3、歸;納語言風格——言淺意深,含蓄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