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綠記》教案彙編5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囚綠記》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囚綠記》教案彙編5篇

《囚綠記》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體味作者對“綠”的情感變化,學習反覆、比喻等修辭方法的運用。

2、過程與方法:反覆誦讀法學習本文主題,圈點批註法品味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對光明、自由的嚮往,學習綠色所象徵的高貴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綠,是生命的舞蹈者,是大自然的天使,是瀕臨絕境的希望。它是多麼使人迷醉,讓人嚮往!中國現代散文家陸蠡,他對“綠”情有獨鍾,癡心的想把“綠”囚禁起來,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他的優美散文《囚綠記》,感受作者的囚綠情結。

二、作者介紹:學習新課內容之前,我們先簡單瞭解下作者情況

陸蠡(1908~1942),浙江天台人,他1933年開始散文創作,前後共出版了三部散文集,即《海星》《竹刀》和《囚綠記》。1942年4月被捕。在監獄裏,面對刑審,他大義凜然,堅貞不屈,不久即慘遭殺害,年僅34歲。陸蠡的人生和創作生涯均極短暫,作品也不豐盛,但他卓異的人格和獨特的文格都將魅力長存。

三、檢查預習情況: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給《囚綠記》的生字注音

嵌(qiàn)瞥見(piē)了(liǎo)截爽直涸轍(hé zhé)移徙(xǐ)揠苗助長(yà)婆娑(suō)猗(yī)鬱蕈菌(xùnjùn)

四、研讀課文

從字詞的掌握情況看,同學們預習的情況還是不錯的。下面我們來研讀課文。

當老師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腦海裏馬上產生一個疑問。我們在第一模塊學過“優美的漢字”,知道“囚”是會意字,本意是把一人關起來,它使用的對象一般是人,但作者在這卻給文章起名爲《囚綠記》是不是有些欠妥,動賓搭配不當?還有疑問就是:他爲什麼囚綠?當同學們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有什麼想法?(找同學們回答)

這節課,我們就用反覆誦讀法來學習這篇文章,解答同學們心中的各種疑惑。

一讀:快速瀏覽課文,通過解決大屏幕上的三個問題,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感情基調

1、文章題目是“囚綠”,那文章哪幾自然段是寫囚綠呢?

2、作者在囚綠之前、之後又各分別寫了什麼內容?請用類似“囚綠”這樣動賓結構的二字詞語概括文章其他部分內容,理清全篇思路。

3、通過瀏覽課文,同學們體會到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綠懷有怎樣的情感?(感情基調)

(1——4段):“遇綠”;

(5——7段):“賞綠”;

(8——12段):“囚綠”;對綠的喜愛之情。

(13自然段):“放綠”;

(14自然段):“念綠”。

二讀,找出“綠”的特點,體味作者對綠的感情變化

請同學們帶着感情大聲朗讀課文,通過回答下面問題體味文章感情變化。

1、綠有什麼特點使作者對它如此喜歡?

  生命、希望

  美、青春

  綠色、愛、幸福

  渴望光明自由

  倔強固執、堅貞不屈

  永不屈服

2、這種喜愛之情,文章通篇如湖水般平靜還是有層次的變化?有什麼樣的變化?文章每一部分是如何體現這種情感變化的?喜愛之情逐層加深,不斷變化的。

第一部分,因綠而毫無猶豫地選擇了一個矮小潮溼的房間。

第二部分,從作者“懷念着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天天望着窗口常綠藤的生長……·(細節描寫)作者像對自己孩子一樣時刻關注常春藤每一個細微變化看出作者對綠的喜愛。

第三部分,作者對綠已經愛的着魔,於是產生自私的念頭,想把它獨自佔有,於是因愛而囚綠。

第四部分,放綠並向它致誠意的祝福,願它繁茂蒼綠,體現喜愛之情。

第五部分,一年後仍對其念念不忘體現喜愛之情。

 教師小結:同學們找的非常好,文章感情把握很到位,我們把同學們的發言梳理下做個小結:

文章表現的對常綠藤的喜愛之情,自始至終緊扣一個“綠”字,遇綠、賞綠、囚綠、放綠、念綠,作者每一個意念與行動都體現着對綠的愛。文章最後,一年後還在懷念並“期盼再見”曲折有致地表現了我與綠色生命的生活經歷和心理經歷。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步地把喜愛綠色生命的浪潮向前推進。

還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那就是作者對這綠常春藤的稱呼的變化:綠影——綠色——綠友。這稱呼的變化也充分體現出作者對綠的感情在不斷加深。到“綠友”,作者已經把這常春藤枝條賦予靈性,把它人格化,當做自己的摯友,可見作者對它的愛之深。這也回答了我們剛上課時的疑問——爲什麼題目叫《囚綠記》。看來課文題目不但沒有問題,而且很有新意——起的很別緻,吸引讀者閱讀下文。這種寫法值得大家寫作文時借鑑。

《囚綠記》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詠物抒情的寫法,瞭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2、瞭解本文的構思,體會它結構精巧、變化多姿的特點。

3、瞭解有關語句的深刻含義和表現手法,感受本文語言含蓄優美的特點。

教學設想:

1、這是一篇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優美。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2、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蹟的介紹,深入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一常春藤盆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一常春藤盆栽。)

同學們知道這種盆景植物的名稱嗎?(常春藤)這是老師喜歡的一種植物,老師喜歡它的原因

有兩點,我先說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顏色綠色。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芸芸衆生喜愛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之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喜愛綠色的現代散文家陸蠡寫的一篇散文《囚綠記》。

2、指明一學生上黑板寫上課題和作者名字。教師給作者名正音。

3、簡介作者有關情況。(學生圈劃、朗讀課文後面註釋中的有關內容)

二、釋題:囚綠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

作者爲什麼要囚綠呢?要求學生帶着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讀課文。

教師明確要求:標註段落,圈劃疑難字詞。或結合課後註釋,或同學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也可當場求助老師。

三、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線索。

1、作者爲什麼要囚綠?(因爲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他後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教師歸納板書: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四、

研讀戀綠的部分(第1-7小節)。

1、學生速讀課文。指明學生找出表現作者愛綠感情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

情。教師適當引導講解,在學生找出後,或組織學生齊讀,或組織分組讀,在讀中與作品直接對話,感知這篇散文的語言風格。

2、創設情境:假設學生是作者,要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與綠直接對話,要求學生以課文第五小節一段話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爲例,變換人稱、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

五、研讀囚綠部分。(第8-11小節)

1、作者因爲愛綠而囚綠,課文那些語句寫出了他綠友的愛之深?指名朗讀文中有關語句。

2、教師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學生觀察它的枝條向一個方向伸長即向着陽光方向生長的

外形特點,揭示喜愛它的第二個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問:作者得到綠了嗎?找出文中的有關語句來說明。

《囚綠記》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

瞭解本文的構思,體會它結構精巧、變化多姿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瞭解有關語句的深刻含義和表現手法,感受本文語言含蓄優美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本文詠物抒情的寫法,瞭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這是一篇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優美。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三、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蹟的介紹,深入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方法

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圖片)

同學們知道這種盆景植物的名稱嗎?(常春藤)

這是老師喜歡的一種植物,老師喜歡它的原因有兩點,我先說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顏色——綠色。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芸芸衆生喜愛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之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喜愛綠色的現代散文家陸蠡寫的一篇散文《囚綠記》。

2、指明一學生上黑板寫上課題和作者名字。教師給作者名正音。

3、簡介作者有關情況。

(學生圈劃、朗讀課文後面註釋中的有關內容)

(二)、釋題:“囚綠”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

1、作者爲什麼要囚綠呢?要求學生帶着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讀課文。

2、教師明確要求:標註段落,圈劃疑難字詞,或結合課後註釋,或同學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也可當場求助老師。

(三)、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線索。

1、作者爲什麼要囚綠?

(因爲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

(他後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

(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教師歸納板書: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四)、研讀“戀綠”的部分(第1-7小節)。

1、學生速讀課文。

指明學生找出表現作者愛綠感情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適當引導講解,在學生找出後,或組織學生齊讀,或組織分組讀,在讀中與作品直接對話,感知這篇散文的語言風格。

2、創設情境:

假設學生是作者,要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與綠直接“對話”,要求學生以課文第五小節一段話“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爲例,變換人稱、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

(五)、研讀“囚綠”部分。(第8-11小節)

1、作者因爲愛綠而囚綠,課文哪些語句寫出了他對綠的愛之深?指名朗讀文中有關語句。

2、教師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學生觀察它的枝條向一個方向伸長即向着陽光方向生長的外形特點,揭示喜愛它的第二個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囚綠記》教案 篇4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知道這種盆景植物的名稱嗎?(常春藤)這是老師喜歡的一種植物,老師喜歡它的原因

有兩點,我先說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顏色——綠色。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芸芸衆生喜愛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之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喜愛綠色的現代散文家陸蠡寫的一篇散文《囚綠記》。

2、指明一學生上黑板寫上課題和作者名字。教師給作者名正音。

3、簡介作者有關情況。(學生圈劃、朗讀課文後面註釋中的有關內容)

二、釋題:“囚綠”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

作者爲什麼要囚綠呢?要求學生帶着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讀課文。

教師明確要求:標註段落,圈劃疑難字詞。或結合課後註釋,或同學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也可當場求助老師。

三、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線索。

1、作者爲什麼要囚綠?(因爲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他後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教師歸納板書: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四、研讀“戀綠”的部分(第1—7小節)。

1、學生速讀課文。指明學生找出表現作者愛綠感情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

情。教師適當引導講解,在學生找出後,或組織學生齊讀,或組織分組讀,在讀中與作品直接對話,感知這篇散文的語言風格。

2、創設情境:假設學生是作者,要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與綠直接“對話”,要求學生以課文第五小節一段話“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爲例,變換人稱、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

五、研讀“囚綠”部分。(第8—11小節)

1、作者因爲愛綠而囚綠,課文那些語句寫出了他綠友的愛之深?指名朗讀文中有關語句。

2、教師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學生觀察它的枝條向一個方向伸長即向着陽光方向生長的

外形特點,揭示喜愛它的第二個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問:作者得到“綠”了嗎?找出文中的有關語句來說明。

【學習目標】

1.積累字詞,瞭解文章結構,把握主旨。

2.反覆讀文,體會作者的情感,感知散文的語言風格。

作者簡介

陸蠡(1908—1942),原名聖泉,浙江天台人。現代散文作家、翻譯家。1931年畢業於上海國立勞動大學,後與友人創辦泉州語文學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學教書,同時開始寫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編輯,業餘從事散文創作和翻譯。1938年創辦科學、文化綜合性雜誌《少年讀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駐上海租界,由於在淪陷後的上海堅守文化工作崗位,他於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轉到虹口日本憲兵拘留所,刑審數月,慘遭殺害,時年34歲。

陸蠡是現代文學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詩集《海星》步上文壇,嶄露頭角。後來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綠記》。他的散文從瑣細的生活情節中,挖掘出某種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誠、淳樸心靈的閃光,作品大都矚目現實社會和下層人民的貧窮疾苦,通過對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淳樸的優良品質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的頌讚,表現出作家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和可貴品格。在藝術上,那鄉野泥土的氣息,憂鬱動人的故事情調,優美清麗的文筆,嚴謹的構思,形成他自己獨特的風格。其文筆縝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誠摯、樸實。

背景資料

本文選自《中國現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寫於1938年秋,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時期。

【問題說明】

“囚綠”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過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條牽進作者居室。因爲常春藤是綠色的,故簡稱“囚綠”。本文通過寫作者賞綠、囚綠、放綠、思綠的過程,表現了作者對光明和自由的嚮往之情。

【課文分析】

這是去年夏間的事情。

段解:交待事情發生的時間(1937年夏天)。單獨成段,說明這事情讓作者難忘。

我住在北平①的一家公寓②裏。我佔據着高廣不過一丈③的小房間。磚鋪的潮溼的地面,紙糊的牆壁和天花板,兩扇木格子嵌④玻璃的窗,窗上有很靈巧的紙捲簾,這在南方是少見的。

段解:作者介紹所住公寓的大小、地面、牆壁、天棚、窗戶、窗簾,突出其簡陋的特點。

窗是朝東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點鐘左右太陽便照進我的小屋,把可畏⑤的光線射個滿室,直到十一點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熱。〔句解:光照時間長,小屋內炎熱。〕這公寓裏還有幾間空房子,我原有選擇的自由的,但我終於選定了這朝⑥東房間,我懷着喜悅而滿足的心情佔有它,那是有一個小小理由的。〔句解:屋簡陋、狹小、炎熱而作者卻選擇了它,並且感到喜悅而滿足,給讀者留下懸念,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囚綠記。。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這房間靠南的牆壁上,有一個小圓窗,直徑一尺⑦左右。窗是圓的,卻嵌着一塊六角形的玻璃,並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個大孔隙,手可以隨意伸進伸出。圓窗外面長着常春藤⑧。當太陽照過它繁密的枝葉,透到我房裏來的時候,便有一片綠影。我便是歡喜這片綠影才選定這房間的。〔句解:選定此房的原因。〕當公寓裏的夥計替我提⑨了隨身小提箱,領我到這房間來的時候,我瞥見⑩這綠影,感覺到一種喜悅,便毫不猶疑地決定下來,這樣了截爽直使公寓裏夥計都驚奇了。〔句解:作者這樣熱愛綠色,讓夥計感到非常驚奇。〕

段解:作者因爲窗外有常春藤而選擇了此房居住。

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句解:作者喜歡綠色的原因。〕我懷念着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歡喜看水白,我歡喜看草綠。我疲累於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我懷念着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擇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綠也視同至寶。當我在這小房中安頓下來,我移徙小臺子到圓窗下,讓我面朝牆壁和小窗。門雖是常開着,可沒人來打擾我,因爲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的。〔句解:作者喜歡綠色的原因。〕但我並不感到孤獨。我忘記了睏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我望着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我瞭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瞭解我的語言一樣。段解:“我”懷着喜悅與滿足的心情選擇了這狹小而潮溼的房間是因爲有一綹(liǔ)青藤爲伴,不再孤獨,陌生的“我”與綠葉“對話”,忘記了不快;象徵生命、希望、快樂的綠色滋潤“我”那顆等焦了的心。這一部分爲下文寫“囚綠”作了充分鋪墊。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過了一個月,兩個月,我留戀於這片綠色。我開始瞭解渡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我開始瞭解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漂來花草的莖葉的歡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

段解:綠色讓“我”快活地度過兩個月,讓“我”感悟到了綠色對處在逆境者的重要性。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長。看它怎樣伸開柔軟的卷鬚,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看它怎樣舒開摺疊着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下雨的時候,我愛它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

段解:觀賞常春藤伸須展葉,變青變老、雨中擺舞,“我”感到慰安與希望。

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裏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

段解:爲了這綠色裝飾簡陋的房間,撫平抑鬱的心情,點燃心靈的希望,“我”自私地囚住了這綠色藤的兩枝柔條。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並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我好像發現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的喜悅。從前我有個時候,住在鄉間的一所草屋裏,地面是新鋪的泥土,未除淨的草根在我的牀下茁出嫩綠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長,我不忍加以剪除。後來一個友人一邊說一邊笑,替我拔去這些野草,我心裏還引爲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句解:作者酷愛綠色是有淵源的。〕段解:“囚綠”後,綠色枝條旺盛地生長景象,給“我”帶來了空前的喜悅。

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句解:由“綠色”到“綠友”,稱呼的變化體現了作者感情的變化。〕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植物是多固執啊!它不瞭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我爲了這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爲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繫住它,仍舊讓柔弱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句解:對“綠友”愛之深,惱之切。〕

段解:“綠色”固執地向陽方向生長,辜負了“我”的愛撫與善意,損害了“我”的自尊心。惱恨後,我決定仍囚住它。

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漸漸不能原諒我自己的過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鎖到暗黑的室內;我漸漸爲這病損的枝葉可憐,雖則我惱怒它的固執,無親熱,我仍舊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長了。〔句解:“魔念”是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靈。〕

段解:青藤失去陽光後嫩黃、細瘦、嬌弱,“我”雖然產生了惻隱之心,但魔念佔了上風,我仍不肯放綠。

第二部分(8~11):囚綠。作者着(zhuó)意表現他囚綠的固執和青藤不甘被囚的執著。

我是原打算七月尾就回南京去的。我計算着我的歸期,計算這“綠囚”出牢的日子。在我離開的時候,便是它恢復自由的時候。

段解:作者原先打算七月末回南京離開北平時,恢復青藤的自由。

盧溝橋事件發生了。〔句解:點明寫作背景。〕擔心我的朋友電催我趕速南歸。我不得不變更我的計劃;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連於烽煙四逼中的舊都,火車已經斷了數天,我每日須得留心開車的消息。終於在一天早晨候到了。臨行時我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句解:發自內心的對自由、光明的呼喚。〕我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向它致誠意的祝福,願它繁茂蒼綠。〔句解:祝願天下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永久幸福。〕

段解:第三部分(12~13段):放綠。作者“放綠”的同時是呼喚自由與光明。點出了文章的主題。

離開北平一年了。我懷念着我的圓窗和綠友。有一天,得重和它們見面的時候,會和我面生嗎?

段解:本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思綠。含蓄表達了作者對日寇鐵蹄下的同胞的惦念與牽掛。

《囚綠記》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朗讀以悟情 品析以釋旨 續寫以練筆

教學方法:

整體感知 讀寫賞悟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並釋題

1、“囚”是什麼意思?

2、“綠”是指什麼?

明確:綠色的常春藤

3、那麼“囚綠”是怎麼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話回答)

明確: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裏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

二、選讀語段,體悟感情

1、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這樣做表現了他對“綠”有怎麼樣的感情嗎?

明確:喜愛

2、請你找出文中體現作者對綠喜愛的語段內容,並醞釀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讀出來。

(1)學生找出體現作者喜愛綠的語段,並輕聲地朗讀。

(2)小組內先交流朗讀,然後討論如何朗讀更好。

(3)全班同學交流朗讀,體會作者對“綠”的感情。

*教師可根據情況組織全班朗讀,並對朗讀予以指導。

三、圈畫語句,品悟文旨

1、通過剛纔的朗讀,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對綠的喜愛之情。那麼,作者爲何對綠有如此之情,請你從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語句。

明確: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我並不感到孤獨,……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囚住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齊聲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2、還有沒有其它的緣故呢?請你找出文中能體現作品。寫作背景時間的語句。

明確:盧溝橋事件發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連於烽煙四逼中的舊都,……終於在一天早晨……。離開北平一些年了。……

3、哪個同學能說說中國的這段歷史呢?

4、面對列強入侵,作爲一個愛國的作家,能無動於衷嗎?他寫這篇文章真得就沒“別有用心”嗎?請你從文中圈畫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語句,然後在文旁進行批註。

(1)小組先進行討論圈畫出“言外之意”的語句。

(2)然後各人再進行批註。

(3)朗讀交流批註情況,教師作好點拔小結。

(4)填寫句子

作者通過寫在北平一段生活中“囚綠”的小故事,通過一株不屈於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寫,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續寫一段話,鍛鍊。寫作能力

1、作者離開北平之時: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向它致誠意的祝福,願它繁茂蒼綠。請你結合文意,接着這句話“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一下這一株被‘囚禁’多日的常春藤重見陽光的情態”。

2、交流。寫作情況。

3、師根據情況作好。

總結。

寫在後面的話:新的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來說,我認爲最重要一點是教給學生聽說讀寫的方法,教給學生品悟文章意旨的方法,指導學生怎麼樣地整體地把握文章的。寫作主旨,而不是把文章肢解,去一句句地分析,去一詞一詞地分析,搞得零零碎碎,文不成文,意不見旨,把文章的整體美破壞無形。到最後學生:聽文不清,說文不暢,讀文無情,寫文無意,到如此地步,實在是教者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