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綠記》教案彙編五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囚綠記》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囚綠記》教案彙編五篇

《囚綠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朗讀以悟情 品析以釋旨 續寫以練筆

教學方法:

整體感知 讀寫賞悟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並釋題

1、“囚”是什麼意思?

2、“綠”是指什麼?

明確:綠色的常春藤

3、那麼“囚綠”是怎麼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話回答)

明確: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裏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

二、選讀語段,體悟感情

1、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這樣做表現了他對“綠”有怎麼樣的感情嗎?

明確:喜愛

2、請你找出文中體現作者對綠喜愛的語段內容,並醞釀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讀出來。

(1)學生找出體現作者喜愛綠的語段,並輕聲地朗讀。

(2)小組內先交流朗讀,然後討論如何朗讀更好。

(3)全班同學交流朗讀,體會作者對“綠”的感情。

*教師可根據情況組織全班朗讀,並對朗讀予以指導。

三、圈畫語句,品悟文旨

1、通過剛纔的朗讀,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對綠的喜愛之情。那麼,作者爲何對綠有如此之情,請你從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語句。

明確: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我並不感到孤獨,……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囚住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齊聲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2、還有沒有其它的緣故呢?請你找出文中能體現作品。寫作背景時間的語句。

明確:盧溝橋事件發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連於烽煙四逼中的舊都,……終於在一天早晨……。離開北平一些年了。……

3、哪個同學能說說中國的這段歷史呢?

4、面對列強入侵,作爲一個愛國的作家,能無動於衷嗎?他寫這篇文章真得就沒“別有用心”嗎?請你從文中圈畫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語句,然後在文旁進行批註。

(1)小組先進行討論圈畫出“言外之意”的語句。

(2)然後各人再進行批註。

(3)朗讀交流批註情況,教師作好點拔小結。

(4)填寫句子:

作者通過寫在北平一段生活中“囚綠”的小故事,通過一株不屈於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寫,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續寫一段話,鍛鍊。寫作能力

1、作者離開北平之時: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向它致誠意的祝福,願它繁茂蒼綠。請你結合文意,接着這句話“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一下這一株被‘囚禁’多日的常春藤重見陽光的情態”。

2、交流。寫作情況。

3、師根據情況作好。

總結。

寫在後面的話:新的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來說,我認爲最重要一點是教給學生聽說讀寫的方法,教給學生品悟文章意旨的方法,指導學生怎麼樣地整體地把握文章的。寫作主旨,而不是把文章肢解,去一句句地分析,去一詞一詞地分析,搞得零零碎碎,文不成文,意不見旨,把文章的整體美破壞無形。到最後學生:聽文不清,說文不暢,讀文無情,寫文無意,到如此地步,實在是教者的悲哀!

《囚綠記》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學習象徵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題;

2.學習從品味關鍵句入手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3.理解中華民族和一切進步勢力不屈服於黑暗勢力、頑強抗爭、永不氣餒的民族精神。

【重點難點】

1.體會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理解託物言志的象徵寫作手法。

2.理解“綠”在本文中的象徵意義及作者賦予“綠”的深刻思想內涵。

【學法指導】

批註法與討論法

【知識鏈接】

作者簡介

陸蠡(1908—1942),現代散文家、翻譯家。大學畢業後,當過教師,做過編輯,業餘從事散文創作和翻譯。上海淪陷後,繼續留在上海從事進步的文化工作,後被日本憲兵逮捕,慘遭殺害,時年34歲。

陸蠡是現代文學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善於從瑣細的生活情節中,挖掘出某種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誠、淳樸心靈的閃光,作品大都關注現實社會和下層人民的貧窮疾苦,表現出作家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和可貴品格。出版的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和〈〈囚綠記〉〉。

【學習過程】

一、基礎訓練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piē見涸轍移徙急不xiá擇

婆suō猗鬱 蕈菌yà苗助長

(2)將文中體現作者對綠喜愛的語句畫上橫線,並仔細朗讀體會。

二、能力提升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爲什麼要“囚綠”?哪幾段是寫“囚綠”的?囚綠之前、之後各寫了什麼?請理清下列線索,並劃分結構層次。

綠→綠→綠→綠

(二)研讀課文,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

1、你最喜歡哪一部分?請用下列的方式研讀課文。

從字詞的妙用、句子的修辭方法、句子的表達方式(抒情)等多方面賞析本文優美的語言並記下你的閱讀體驗,做旁批。(不少於四條)

2、先獨立思考,思考不出的問題可求助你的夥伴。

①囚綠後,“綠”有哪些變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樣的變化?

②對囚綠的行爲你是怎麼理解的?說出你獨到的想法。

③對被囚的“綠友”的尖端總是朝着窗外的方向這一現象,你有什麼想法?

④在作者眼裏,綠枝條有着怎樣的性格特點?作者爲什麼那麼愛綠?

⑤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綠的象徵意義。

(三)拓展延伸

礁石

艾青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

它的臉上和身上

象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裏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

1、你認爲礁石具有哪些特點?

2、詩中的哪個字你最欣賞?爲什麼?

《囚綠記》教案 篇3

作者不惜筆墨描繪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僅爲了表達對綠的喜愛,有沒有更深層的涵義?文章還有哪部分值得我們品讀、挖掘,我們卻沒注意呢?請找到這些地方,深層挖掘文章主旨。(提示:我們再結合綠的生命特徵以及作者創作背景來挖掘文章主旨。)

盧溝橋事件發生了。點明寫作的特殊背景,表現了作者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使本文具有鮮明的現實感和深刻的思想性。

從歷史課上我們知道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更是中國人民全面抗日的開始。本文寫於抗日戰爭爆發一年之後。當時,北京淪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打敗日本侵略者,把他們趕出中國,爭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爲每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共同的心聲。作爲一個愛國的作家,陸蠡作者看到祖國命運想到一年前被自己囚禁的常綠藤,不免感慨萬千,寫下本文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大屏幕)

小結:文章以一株常春藤爲線索,牽出無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綠色生命之歌。綠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安寧。而我們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時刻,不僅通過寫綠枝條抒發愛綠的情感,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象徵意義——它象徵包括作者在內的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對自由光明的嚮往(象徵)。而作者最後的念綠,其實也是在懷念苦難中的北平人民(暗示)。我們從中也窺見作者渴望光明、自由,呼喚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崇高的靈魂”。在那抗日救國的年代,《囚綠記》一文也起到了照亮民族心靈的作用。

三讀,品味語言

本篇文章語言純樸、清新,並運用多種修辭方法,非常優美。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圈劃出自己喜歡的或能打動你的詞、句,細細咀嚼、體會。具體語句如下:

1、排比:“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

這句通過排比修辭,使句子生動富有氣勢,直接抒發了作者對綠的讚美,爲後文揭示主旨作好鋪墊。

2、比喻:“我懷念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着雨水!”

運用比喻,抒發了作者對綠的渴望和喜愛。

3、反覆:“我開始瞭解……我開始瞭解……”“我要借綠色來比喻……我要借綠色來比喻……”

4、擬人如:“有一天……會和我面生嗎?”“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等等

這句話表面上寫自己離開北平後還一直掛念曾被自己幽囚的綠色,極寫了對綠色的思念。其實這句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日寇鐵蹄下的同胞的惦念與牽掛,也表達了作者對勝利地無限期望。運用問句,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

5、臨行時我珍重地開釋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

比喻的修辭方法,由“綠色”到“綠友”到“囚人”,稱呼的變化含蓄地體現了作者感情的變化。“珍重”一詞,更是隱含了對頑強抗爭精神的敬重和對光明與自由的珍惜與嚮往。

各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增強了文章語言的表現力,使語言更加優美生動。優美生動的語言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表達的情感更爲真切感人。

作業: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是我們同學在作文時都比較欠缺的,我們要加以借鑑。下面我們做一個小練習。(看大屏幕:請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仿寫“我要借……來比喻……,我要借……來比喻……”或“我開始瞭解……,我開始瞭解……”

剩下時間請同學們大聲朗讀你認爲寫的最精彩的一段或你最喜歡一段。讀時注意語調的抑揚頓挫和重音,細細品味語言,體味作者表達的感情。

《囚綠記》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詠物抒情的寫法,瞭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2、瞭解本文的構思,體會它結構精巧、變化多姿的特點。

3、瞭解有關語句的深刻含義和表現手法,感受本文語言含蓄優美的特點。

教學設想:

1、這是一篇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優美。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2、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蹟的介紹,深入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常春藤盆栽。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一常春藤盆栽。)

同學們知道這種盆景植物的名稱嗎?(常春藤)這是老師喜歡的一種植物,老師喜歡它的原因有兩點,我先說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顏色——綠色。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芸芸衆生喜愛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之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喜愛綠色的現代散文家陸蠡寫的一篇散文《囚綠記》。

2、指明一學生上黑板寫上課題和作者名字。教師給作者名正音。

3、簡介作者有關情況。(學生圈劃、朗讀課文後面註釋中的有關內容)

二、 釋題:“囚綠”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

作者爲什麼要囚綠呢?要求學生帶着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讀課文。

教師明確要求:標註段落,圈劃疑難字詞。或結合課後註釋,或同學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也可當場求助老師。

三、 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線索

1、作者爲什麼要囚綠?(因爲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他後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教師歸納板書: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四、 研讀“戀綠”的部分(第1-7小節)

1、 學生速讀課文。指明學生找出表現作者愛綠感情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適當引導講解,在學生找出後,或組織學生齊讀,或組織分組讀,在讀中與作品直接對話,感知這篇散文的語言風格。

2、創設情境:假設學生是作者,要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與綠直接“對話”,要求學生以課文第五小節一段話“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爲例,變換人稱、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

五、 研讀“囚綠”部分。(第8-11小節)

1、 作者因爲愛綠而囚綠,課文那些語句寫出了他綠友的愛之深?指名朗讀文中有關語句。

2、 教師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學生觀察它的枝條向一個方向伸長即向着陽光方向生長的外形特點,揭示喜愛它的第二個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問:作者得到“綠”了嗎?找出文中的有關語句來說明。

《囚綠記》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把握文章抒情線索。

2、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重點、難點)

3、樹立積極的生命價值觀。(重點)

課前準備:

1、學生認真預習課文。

2、學生合作蒐集藝術家勇於面對苦難的例子。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

要求學生用成語說出看後的感受。

如心曠神怡、賞心悅目、生機勃勃、朝氣蓬勃、

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芸芸衆生喜歡的顏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的顏色。這樣充滿生命力的綠色,我們“求”之不得,可有人卻偏偏要“囚”住它。要想理清其中緣由,請讓我們一起走進陸蠡的《囚綠記》

二、研讀課文

第一塊:與陸蠡相識

學生根據自己蒐集的資料談作家作品。

巴金回憶一位作家時說,他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同他談話,“彷彿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爲,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

陸蠡是一位真誠勇敢的作家,也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現在讓我們一起研讀陸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綠記》,去接觸他那崇高的靈魂。

第二塊:走近那抹綠

1、綠是什麼?“我”爲什麼如此熱愛這抹綠?

(圓窗外面長着常春藤。當太陽照過它繁密的枝葉,透到我房裏來的時候,便有一片綠影。)

(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

我忘記了睏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

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

2、爲什麼要“囚”綠?

(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

3、我“囚”住了那抹綠嗎?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

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植物

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得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第三塊:評論那抹綠

聯繫當時的社會背景,對作者“囚綠”的行爲,對這位被囚的“綠囚”你是如何理解的?

前後四個人討論後回答。

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戰爭爆發一年後寫的,作者回顧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將窗關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

(因爲綠蓬勃向上,充滿生機;因爲綠永遠向着陽光,固執,堅持已見;因爲綠使處於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勵,所以,他深深地愛綠——一株常春藤。因而將它囚。

作者那份對綠的渴望,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的嚮往。常春藤的不屈不撓;顯示了生命不可侵犯。)

全班交流中明確,形成板書

蓬勃 生命、希望

綠 向陽 象徵 嚮往光明、自由

固執 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小結:作者借一株常春藤,抒發了對光明與自由的嚮往之情。作者以一株常春藤爲線索,牽出無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綠色生命之歌。綠色是自然給予人類的審美心理需求,它給人以和平安寧的象徵,給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詩詞中就有不少寫“綠”的名句,能背幾句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白居易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賀知章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白居易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這些詩句中寫到綠,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傳頌。綠在視覺上給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悅,安寧。這就是一般人都喜歡綠,愛綠的原因。而我們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時刻,不僅寫愛綠,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象徵意義——(齊讀板書。)我們從中窺見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喚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崇高的靈魂”。他確實有一顆——“黃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國的年代,《囚綠記》確實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民族的心靈。

第四塊:拓展“那抹綠”

其實我們每個人就是一抹綠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難和痛苦囚住。遺憾的是,有的沒有能夠永遠向着陽光生長,枯萎了!就以一些作家藝術家爲例吧……

你能舉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難“囚住”了但“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常春藤”嗎?

自由發言。應該知道的正面的有司馬遷、張海迪、史鐵生、海倫凱勒、保爾柯察金、蘇軾、李白等。反面的有海子、梵高、海明威、川端康成等

總結語:藝術家的心靈和靈魂大都是純淨、複雜、深邃又有很多有痛苦的,有一些人自殺了,原因雖然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對自己對人類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有一顆追求真善美之心,擁抱善良和純真,善待生命,珍視生命,善待他人和世界,像司馬遷、張海迪、史鐵生、海倫凱勒、保爾柯察金一樣,在人生的風風雨雨裏,讓生命之樹永遠向着陽光生長!

結束語(生齊讀):當我們的生命之綠被囚住時,我們不能失去生機,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遠向着陽光生長!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麗和輝煌!

第五塊:抒寫“那抹綠”

請同學們從表現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寫一段200字左右的鑑賞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