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材料作文亟待解決的幾個重要問題

周道寶

高考新材料作文亟待解決的幾個重要問題

      

提起高考材料作文,我們自然想到1990年高考作文“玫瑰花園”材料和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梯子不用橫着放”材料,考生面對此類材料,一頭霧水,無從下筆,最終卻大都能“自選角度”,當場完篇;至於這兩次考生作文到底如何評判,閱卷人也一直諱莫如深。面對社會的一片吐槽聲,當年的語文高考、閱卷竟能有條不紊地進行,這不能不讓人佩服,也不能不讓人揪心。隨着時間的推移,因高考作文題而引發的不大不小的風波也就“石沉水平”了。以後會不會因高考材料作文題而“一石激起千層浪”呢?不好說。不管怎麼說,2012年高考過去了,“新材料作文”也許會考上一段時期,爲了高考能平穩、健康進行,高考材料作文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一、新舊材料作文有無本質區別?

什麼是新材料作文?它與舊材料作文到底有何區別?有無本質區別?

要弄清這些問題,我們得把話題作文、舊材料作文與新材料作文放到一起比較一下。

所謂“話題”,就是談話的題材,話題作文就是給出一個寫作題材範圍的作文。因話題作文文體不限,僅給考生寫作文範圍,讓考生有較大的發揮空間,這也就有了“話題作文是個筐,青菜蘿蔔往裏裝”的譏諷,它給投機取巧的考生以可乘之機,套作、抄襲文章氾濫,問題越來越大,考了近十年的話題作文漸漸淡出高考試卷。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整個九十年代,高考作文幾乎都是材料作文。例如1990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分爲大小作文,我們選大作文題):

閱讀下面材料,請你就第一個小姑娘的說法,聯繫生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展開議論。不少於600字。(40分)

一對孿生小姑娘走進玫瑰園, 不多久, 其中一個小姑娘 A 跑來對母親說

“媽媽,這是個壞地方!”

“爲什麼呢,我的孩子?”

“因爲這裏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會兒,另一個小姑娘 B 跑來對母親說:

“媽媽,這是個好地方!”“爲什麼呢,我的孩子?”

“因爲這裏的每叢刺上面都有花。”

聽了兩個孩子的話,望着那個被刺破的指頭的孩子,母親陷入了沉思。

很顯然,第一個小姑娘說話內容可分爲三個角度和立意,第一,玫瑰花--美好的事物,皆優點無缺點的人;第二,玫瑰花下的刺--醜惡的事物,皆缺點的人;第三,玫瑰花園是個壞地方--要辯證地看待事物或人。

我們再看看高考新材料作文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車間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爲了防止梯子倒下傷着人,工作人員特意在旁邊寫了條幅“注意安全”。這事誰也沒有放在心上,幾年過去了,也沒發生梯子倒下傷人的事件。

有一次,一位客戶來洽談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條幅並駐足很久,最後建議將條幅改成“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這是2012年高考所有新材料作文中最遭人貶斥的也認爲最難的一道作文題。那麼,此材料可以有哪些角度?可確定哪些立意呢?

從“某公司車間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這句話(角度)看,此梯子一直豎放的,這裏便有多個立意:工作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工作不能忽略安全;單位管理要精細化等。

從“爲了防止梯子倒下傷着人,工作人員特意在旁邊寫了條幅‘注意安全’”這句話(角度)看,工作人員明明知道梯子倒下會傷人,他不隨手將梯子橫放在地(舉手之勞的善舉),卻“特意”寫了條幅“注意安全”,這是漫畫式的滑稽畫面,遺憾的是,這樣的滑稽劇在現實生活中時常上演:老人摔倒,人們只希望(喊)別人拉一把,有人落水,只希望(喊)別人去救一救,“知行”矛盾,故而,這裏的立意應是,善舉貴在行動!

從“這事誰也沒有放在心上,幾年過去了,也沒發生梯子倒下傷人的事件”這句話(角度)看,可確定這樣立意:人們對安全隱患比較麻木;人們缺乏主人翁精神。

從“有一次,一位客戶來洽談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條幅並駐足很久,最後建議將條幅改成‘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這句話(角度)看,可確定這樣立意:人應該關注身邊生活瑣事,要勤于思考,善提建議。

從整體(角度)上看,抓住梯子安全的警示語從“注意安全”到“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一比較,我們便得知,前者是空話,套話,搞形式,故而,我們可以確定這樣的立意:工作要務實,形式主義要不得,以人爲本要落到實處。

通過對1990年高考作文題和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新舊材料作文題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但是,時下很多人對卻是這樣看待新舊材料作文的:舊材料作文就是緊扣住材料整體含義(主旨)來談的作文,作文的行文的具有八股式:“引-議-聯-結”,舊材料作文的實質就是讀後感。新材料作文,顧名思義,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材料作文基礎上發展的一種作文題樣式,本質上是材料作文,表現形式上是話題作文,它給定材料,不給出話題,要求不像老材料作文那樣“過死、過窄”,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活,過寬”,新材料作文實際上是舊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的交集。 

這樣的分析似是而非。新舊材料作文題的區別可以從下面的表格一目瞭然了。

材料形式 體載要求 立意角度 擬定標題 材料體現

材料作文 單則或多則 議論文 要求相同 要求相同 未要求

新材料作文 單則或多則 文體不限 要求相同 要求相同 未要求

可見,除體裁外,新舊材料作文要求一模一樣。所以,新舊材料作文並無本質的區別!也就是說,材料作文就是材料作文,並無“新”“舊”之分。

二、高考材料作文是考作文還是考審題?

恢復高考以來,高考作文大致經歷了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新命題作文(引導語加題目)等幾個階段。2012年高考,除江蘇卷外,其他省份卷都考新材料作文,所以,可以這麼說,高考作文已進入新材料作文時期。但是,在以《玫瑰花園》爲代表的材料作文出現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我們高考作文便進入話題作文時期,現在再考材料作文,我們必須對作文題的材料進行深刻的反思,一些問題必須儘快加以解決。其中一個重要問題是,我們高考材料作文到底是考學生的作文(表達能力),還是考學生審題能力?

人們會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考學生的作文能力嘍。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還是以2012年高考安徽作文題爲例,一位考生寫了篇《梯子的聯想》,該文內容充實,思路清晰,立意深刻,語言曉暢,但是,很明顯,該文脫離所提供材料的實質,結果僅得了36分;還有一位考生寫了篇《形式主義要不得》,該文內容空泛,思路較混亂,立意一般,語言也不太通暢,但是,該文能緊扣所提供材料的實質,結果得了51分!這種情況絕不是個案,而是普遍存在的事實!試問,這樣評判考生的作文水平不是太荒唐了嗎?我們高考作文到底是考學生的表達能力呢,還是考學生的審題(審材料,閱讀理解材料)能力呢?

不錯,審題能力是寫作能力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高考作文不可能避開審題這個環節,但是,我們擬定作文題目以及評判斷考生作文豈能讓很多寫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難以跨越審題這道坎?這樣做不是本末倒置嗎?

所以,我們絕不可以隨心所欲地擬定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擬定材料之前必須弄清楚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到底起什麼作用。

三、高考作文題的材料能否隨心所欲地擬定?

高考作文題的材料到底起什麼作用呢?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選拔性考試必須強調公平公正。就語文試卷來說,閱卷理解題主要考學生的思維和理解能力,作文主要考學生的思維和書面表達能力。既然要考查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那就寫作文唄。寫什麼?總要給孩子一個範圍,一個方面,一個由頭,這就有了話題,有了材料,有了題目。所以,高考作文題中的材料僅僅起了讓孩子寫哪方面內容的作用,此外,再沒有其他什麼作用了。

既如此,材料作文所供材料便有了優劣之分。什麼是好材料呢?那就是能讓幾乎所有考生一看就懂的材料,反之,就是糟糕的材料。也就是說,命題人必須下決心讓絕大多數考生能輕易讀懂材料,從而引導一線教師的作文教學在思維和表達下功夫,而非在審題上過多地花時間。

這樣,擬定高考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便有了以下幾個原則:(1)材料主旨理解的淺顯性;(2)材料主旨的唯一性;(3)材料主旨的現實性。(4)材料主旨與學生共鳴性等。只要我們命題人堅持命題所供材料的原則,把握準心,命題就會平穩。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在審題上不爲難孩子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梳理一下高考所供材料的類型。高考材料作文所供材料不外乎以下幾類:寓言故事型,生活實例型,就事論事型,漫畫圖表型。不管哪種類型,命題人應先確定讓考生寫哪方面內容的作文,可採用擬定或改動相關的材料方法,外加適當的議論抒情等提示語的辦法,讓考生輕易明白題意。比如,我們想讓孩子寫一寫家庭教育子女的問題,這方面材料現實性、主旨與學生共鳴性等是具備的,但是,材料主旨理解的淺顯性和唯一性則不容易做到了。請看下例: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還鄉,功成名就之後,便想在老家長沙大興土木,爲子孫後代留下豪華府第。但是,他總怕工匠偷工減料,親自拄着柺杖到工地督工,這兒摸摸,那兒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說:大人,放心吧。我活了這麼大一把年紀,在長沙城造了不知多少府第,從來沒有倒塌過,你完全可以對我們的建房質量放心。但是,我看到屋主易人卻是經常的事。左宗棠聽了,不覺滿面羞愧,嘆息而去。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該材料就不符合主旨理解的淺顯性和唯一性,是談晚節的呢,談信任的呢,還是談培養、教育孩子的呢?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主要是材料旁枝內容沖淡了材料的主旨,影響了學生對材料主旨的把握。 

如果命題人將材料這樣改動一下,材料的主旨便很容易讓考生把握了:

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還鄉,在長沙大興土木,想爲子孫後代留下豪華府第。他親自拄着柺杖到工地督工,這兒摸摸,那兒敲敲,對子孫府第的建造十分用心。有位老工匠看他爲子孫這樣用心不以爲然,就說:大人,何必在意子孫的府第呢,我造過許多豪華的府第,我更見過屋主易人啊。

左宗棠聽了,不覺滿面羞愧,感嘆道:“不留給子孫本領光留下家財又有何用呀!”

是啊,如何培養、教育孩子,到底給孩子留下什麼財富,這不是值得人們深思嗎?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修改材料,讓其主旨更集中的辦法讓考生輕易讀懂材料;另外,還可以增加最後一段的提示語來降低考生對材料主旨的理解的難度。

我們爲什麼僅僅說材料的主旨,而不談材料理解的角度呢?這涉及下面一個問題。

四、一個省的高考作文題是一個還是多個?

這個問題乍提出來顯得很荒唐:每個省每年的高考作文題目不就一個嗎?哪來多個?--是嗎?你看上面舉的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題,它包涵了有多少個角度和立意?實質上,不就是多個話題作文、多個作文題嗎?

如果把形式去掉,直接把本質展現給世人,即將那麼多的高考作文題呈現在某一年某個省份的高考語文試卷上,那麼,勢必將引起軒然大波!人們定會質問:怎麼能把這麼嚴肅的高考試卷當成兒戲呢?高考的公平競爭表現在哪裏呢?但是,這種荒誕滑稽的本質卻被“材料作文”的形式所遮掩了,有些人竟粉飾說:材料作文好,多給考生自由發揮的空間!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呢?一是命題人沒有弄清所供材料的作用及擬定材料的原則,隨心所欲、自鳴得意地擬定材料,讓所供材料的內涵豐富,主旨不夠明確;二是高考材料作文“要求”中一直有“坑生害題”的“自選角度”這一項!

“自選角度”爲什麼會“坑生害題”呢?原因很簡單,自選角度審視材料,必然導致考生多角度解讀材料,必然有“橫看成嶺側成峯”的立意,如上面所說的,你從材料的整體(角度)想到“形式主義要不得”,我從材料的側面(角度)想到“梯子的聯想”,我是嚴格按照“自選角度”要求去做的,你爲何將“我”打入“冷宮”?命題人、閱卷人還講不講道理?你這不是坑害考生嗎?!一個材料作文題,因爲“自選角度”的要求,一下子變成多個作文題,爲什麼不把“自選角度”這一要求換成“整體、準確把握材料的`含意”呢?所以,所供材料淺顯,又要求考生整體把握其含意來寫作,這樣的材料和要求才不會出現問題。

五、高考作文閱卷到底該關注什麼?

我們先看某地高考模擬卷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天,主人問籠子裏的畫眉鳥:“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嗎?”

畫眉說:“爲什麼呢?我住在籠子裏,吃喝不愁,每天還可以唱歌,曬曬太陽。”

主人說:“可是森林裏有美麗的花草、清新空氣,還有廣闊的天地。”

於是主人打開了籠子,把畫眉放回了森林。

一年以後,主人在森林裏遇到了畫眉鳥。

主人問:“森林裏的生活怎麼樣?”

畫眉說:“好是挺好,就是這籠子太大了,怎麼也飛不到邊兒。”

要求: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②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④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我們用上面所說的所供材料標準來檢驗一下,可以看出,該材料是不太好的。考生的反映也是如此:故事有趣而寓意不明!

命題者提供的閱卷角度和立意有:1.內心的限制是最大的束縛;2.打破慣性思維;3.適應新環境;4.安於現狀;5.主觀願望與客觀實際。

我們暫不說以上立意好不好,客觀情況是,一個材料作文題目像孫猴子一樣,搖身一變,成了五道話題作文題:“談束縛”,談慣性思維,談適應環境,談安於現狀,談主客願望與客觀實際。

這樣,考生的作文一下子分爲兩大類,一類是圍繞五道話題作文中的一道來寫的,即所謂緊扣材料含意、審清題目的,這一類文章的得分自然不錯;另一類是不屬於這五道話題內容的,即所謂的偏題、走題的,這一類文章的得分便可想而知了!

分清了兩大類後,材料作文的閱卷便相當快,爲什麼呢?因爲閱卷老師眼中只有“意”沒有“文”:一看標題和開頭,便知該文的立意或話題是不是符合以上的“五意”之一,便知該考生是不是“五類分子”!至於文采、文章是等而次之的。

試問,高考閱卷能與這種情況有本質的不同?是閱卷老師不負責嗎?不是。是考生不按照要求去作文嗎?也不是。那問題出在哪兒呢?問題仍出在作文題上!如果材料作文題的擬題、批閱存在的這些重大問題得不到及時糾正,高考材料作文題會將我們的中學作文教學帶向何方?

總之,高考材料作文存在的以上幾個重要問題迫切需要引起有識之志的高度重視,儘快研究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樣,我們的高考作文、我們的作文教學才能健康、平穩地發展。

 

敬愛的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