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 教案教學設計

 《馬說》教案

《馬說》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教學要求 

1把誦讀作爲本課教學的重要環節,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鼓勵學生自讀,認真看註釋,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於難詞難句,學生理解就行,不搞機械的串講。 

教學重點 

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教學難點 

1難句譯註 

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世:世上、世間。 

然後,這以後。 

世上有了伯樂,這以後 (才)有千里馬。 

②“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這、這種。 

也:語氣助詞,在這裏表示語氣的舒緩停頓,可譯爲"啊"。 

雖:即使。 

能:能力,本領。 

才美:才能美質,指馬的能力和長處。 

外見:表現在外面。 

常馬:普通的馬。 

安:怎麼,哪裏。 

也:語氣助詞,用於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爲“呢”。 

這樣的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領,(卻)因爲吃不飽,力氣就不充足,(因而)出衆的本領也就不能顯露出來。想要它和普通的馬一樣 (跑)尚且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課時安排 

第1課時:通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明確“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 

第2、3課時:翻譯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介紹作者 

    韓愈 (768~824)字退之,南陽 (現在河南南陽縣)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韓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屬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貶官降職,很受壓抑。他的散文創作實踐也體現了這種精神。他是我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散文家之一。 

    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許多中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都懷才不遇。韓愈本人遭遇也是這樣,因此他對埋沒人才不但不滿,而且加以揭露和抨擊。本文便是他這類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題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雜文,屬論說文體。本文是作者《雜說四首》中的第四首,“馬說”這個標題,是後來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這篇文章以馬爲喻,談的是人才問題,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四、簡介伯樂相馬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 

五、通讀課文 

  1教師帶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難字的讀音。 

  2學生讀課文,並且討論瞭解全文大意。 

  3討論: 

  ① 文中千里馬指的是什麼?     明確:比喻人才。 

  ② 伯樂指的是什麼?     明確:比喻識人才的人。 

  ③歸納:本文就是通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才的人的。 

六、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1段 

  1朗讀課文第l段。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相馬       祗      駢死      槽櫪 

  3教師補充講解詞義: 

     伯樂善於相馬的“相”字怎麼解釋? 

     明確:察看,仔細地看。 

    “ 相馬”就是仔細審視、察驗馬的優劣。 

     駢,並。  駢死,並死,成雙成對地死、一個接着一個地死。 

     槽,是放飼料的食槽;櫪,是繫馬、拴馬的馬棚、馬廄,這兩個字合起來可以不分開解釋,用槽櫪借指馬食宿的整個環境,即養馬的'處所。 

    介詞“於”,都可作“在”字講。    介詞“"以”,可以作“因爲”講。 

  4學生逐句讀、譯。 

  5教師歸納講析 

    提問:世上到底是先有馬還是先有對馬的認識? 

    明確: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羣中識別出來,只有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裏,識馬就成爲前提了。所以作者劈頭就提出:“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連詞“然後”,表示兩件事情的聯繫,後事續前事而起,沒有前事就沒有後事。 

    齊讀第1段。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朗讀第2段。 

     2正音、析義 (或辨形): 

     3逐句讀、譯。 

     4教師歸納、講析: 

    第一句:一天能跑千里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說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由於沒有識馬的人,只由餵馬的將它一般地餵養,便顯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領來。“而”字是連詞,表示順接,聯繫“不知”和“食 (喂)”兩個動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裏而一般地餵它。“也”字表陳述語氣,“是馬也”,“也”字表句中語氣的停頓。“且欲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應譯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馬一樣尚且不可能達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問:跟常馬一樣都達不到,豈不是千里馬不如常馬了嗎? 

    明確: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於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5齊讀第2段。 

(三)學習課文第3段。 

 1朗讀第3段。 

 2學生讀、譯第3段。 

 3歸納、講析: 

    提問:“策之”“食之”“鳴之”是什麼句式? 

    明確: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問:這裏的三個“之”字,用法是否一樣? 

    明確:前兩個“之”,代詞,指千里馬,分別作動詞“策”(驅使)、“食”(喂)的賓語。第三個“之”卻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如同我們在第一冊中讀到的“久之”的“之”一樣。(見蒲松齡的《狼》)這裏“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