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化互聯網教學

 

主題化互聯網教學

作者:武健 北京市丁香衚衕小學

 

美國學者比爾來看,體現當前科學新動向的教學法應包括三個步驟:第一,講完一般的背景後,接着進行本門學科的訓練;第二,運用本門學科的知識,解決這一領域的大量問題;第三,各門學科通過共同的問題,互相聯繫起來。他稱此爲"三層塔",即試圖探索各門學科的相互關係,從而給課程確定一個簡明的、系統的結構。

根據計算機本身的工具性,我認爲比爾的三層塔教學法,適用於絕大部分的信息課教育,尤其是適用於互聯網部分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互聯網的教學不僅僅是對窗口、界面、操作的教學,更是使用工具獲取信息的教學;不僅是獲取信息的教學,還是過濾、處理、分析信息方法與手段的教學。它的教學方法是應當完成對本學科知識的探究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是解決相關學科知識的共同問題。

比爾同時認爲,將會各門學科的教學對概念化的強調將有所減弱,甚至會調和它們之間的區別對概念化的強調將有所減弱,甚至會調和它們之間的區別。

因此,互聯網的教學的實際上應當是計算機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結合。對於計算機知識的認知過程應當是從知識到應用;從課堂中是使用計算機知識獲取其他學科知識的過程;從學生來講是學習利用計算機技術手段得到各種信息、過濾分析處理各種信息的過程。

因此,信息課的教學,尤其是互聯網的教學中,相當的一部分內容應當是在其他學科知識的背景下完成的。這些學科的知識也就是一個個在互聯網教學中的主題。

主題化互聯網教學就是在相應的知識主題下,完成一個個主題帶來的大量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知識的過程。這是計算機學科提供的工具性與其他學科的知識性相結合的一種模式;這是使學生掌握整個學習過程的一種模式;也是培養學生使用合適的工具、利用合適的學習方法得到知識的一種模式。在主題化教學中重點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生對學習的方法、使用的學習工具探究與掌握。

一、主題化網絡教學模式

主題化互聯網教學的課堂模式有四大步驟:設置情景--提出主題--完成主題--總結與成果展示交流。

設置情境 設置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學生了解知識主題的必要性,激發學生的興趣,產生完成主題的動機。例如:在互聯網教學"用網絡做研究--我們的環境"這個互聯網主題教學中,首先要提出研究"環境"這個主題的必要性,是人類的活動直接影響到環境的變化。出現了不利於人類的環境如風沙、沙漠化等。這樣,可以將學生引入到要進行研究的主題之中。

提出知識主題 提出學生研究主題的作用是使學生能夠明確自己將要在一個什麼樣的主題範圍內、什麼樣的框架下進行學習或者研究。提出主題後應當立刻構思完成主題的方法與手段。一般要根據學生的情況或者對主題進行一定的說明,或者對一些大型主題進行分解,分解成幾個小的主題以便於學生們的分別專項研究。在此教師會揭示一些新、舊知識之間的關係。

完成主題 完成主題是主題化互聯網教學過程的重要過程,其中主要包括五個步驟。

●首先,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使用計算機利用已經提出的方法與手段獲得相關的信息。當出現的可能的方法不能達到得到需要信息的目的時,需要教師引導完成。例如在"搜索網站--用IE看世界(首都北京)"主題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們無法自主學習並使用搜索網站的技巧時,教師引導、設問下一種可能完成任務的方法或技巧。

●根據信息課的特點,獲取信息後,要利用或嘗試使用合適的方法對得到的各種信息進行過濾、分析、處理,使學生對知識形成一定認識。例如,"搜索網站--用IE看世界(首都北京)"主題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利用網站搜索引擎找到衆多的關於首都或者關於北京的網站信息後,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們或分頭查尋,或共同學習,保留有用的信息,去除無用的信息,得到大致結果。在這個階段,可以使用瀏覽、分析、討論、交流等方法使學生掌握處理信息的方法。如在前一主題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由學生分別過濾有用網站,然後再交流有用網址。進行相關學習。

●第三步是每個學生根據自己得到的不同信息初步形成自己的、初步的學習體會或者研究成果。並且以論文、電子投影片或者主頁等形式將這種初步成果具體體現出來。例如:使用新浪等網站的"紀念抗美援朝50年"部分資料進行的"用IE看世界--我所認識的朝鮮戰爭"主題。在學生們各自看到不同的網頁,得到不同的知識點,形成不同的觀點。這種初步的觀點與成果,在小學中低年級往往以一句話或者幾個標題表現出來,在高年級的學生往往可以用小的論文表現出來。一些優秀的小學生往往可以用相當長的一些文章來表現自己的觀點,例如,六年級學生韓*所完成的"危及中國的朝鮮戰爭"一文就是代表。這些觀點雖然不完善,甚至不太正確。但是,這些學生將在不斷的長大、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完善、修改自己的認識。而完成這個初步的認識與觀點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使用信息的過程正是我們要教給學生的,是現代信息技術課中最重要的內容。

●第四步,對形成的初步成果進行研討。教師利用多種形式來完成對成果的研討,或者編成羣組、或者班級內交流、或者利用遠程交流等方法、手段對初步形成的成果進行合作的研究與討論。教師身爲組織者、引導者要在討論中設法把問題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要啓發誘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自己去糾正和補充錯誤的或片面的認識。例如:"用網絡學習--海洋生物"主題教學中,原四年級三班的三名同學翟**、欒**、吳*三人合作在初步研討階段僅使用Word列出12個標題(附2)。在經過1節課的研討與課下一週時間的繼續交流、補充後。將初步研究後得到的只有12個標題的文字材料,擴展成具有20張投影片、有故事情節、有科學小知識、有自我的觀點的PowerPoint演示輔助材料(見附件文件:危險的海洋生物(吳、欒、翟).ppt)。

●第五步,經過充分的研究、討論後,再根據收集到的新信息,完善自己的成果,形成最終的學習體會或者研究成果。在此時,不再固定於一種信息來源。因此,學生此時得到的成果,往往不僅僅是由互聯網網站上得到的。有時還有從各種途徑得到的,象電視、報紙、雜誌、書籍、收音機、訪問等等手段,驗證自己的結論與成果。例如前面提到的學生主題作品"危險的海洋生物(吳、欒、翟)"的參考資料有參考書籍,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少兒動物百科》、知識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生物趣聞》、小卡片等。參考網站有:等。我認爲只有在衆多的信息來源的使用對比中,學生才能夠得到充分的體會到,互聯網的優點與缺點。

完成主題過程中的`幾個步驟,在教學活動中往往是在不斷重複着的。無論是階段性完成的主題,還是一個沒有完成的主題,都在不斷地得到新的信息、不斷地進行研討、不斷地完善、修整形成觀點與成果。觀點與成果也將繼續補充、繼續研討、繼續完善……。這樣,學生的觀點與成果纔不斷地由錯誤走正確、由簡單走向複雜、由幼稚走向成熟逐步趨向完美。信息課、互聯網的教學也從課堂擴展到了學生課外的學習活動。

成果的展示與交流: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形成觀點與成果、修改觀點與成果,完成了階段性的成果並不是主題化教學的結束。學生還會學會展示、推銷自己的成果,對完成的主題可以利用各種形成進行展示與交流。教師既可以指導與組織學生使用Email形式將自己的成果發送給自己的師長、友人;也可以將成果打印出來形成小論文;可以將其做成主頁的形式在網上發表;還可以製作成電子投影片在課堂中與同班同學交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爲了使學生展示和交流成果,我們嘗試過幾種形式:一種是將文章在學校內部櫥窗內展示;一種是利用電子投影片在課堂教學中向大家演講交流。兩種方法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相當一部分學生有了充分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主題化互聯網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一般,學生要通過使用探索法、發現法去探索、發現相關的信息與知識;要求學生主動去搜集並分析有關信息,提出假設、驗證假設;把當前的學習內容儘量與自己知道的事物相聯繫,並對其中的聯繫認真思考;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過程,協作學習達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得到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是在得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與研究的方法、過程與手段。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在成果的展示中獲得了成就感。主題化互聯網教學實質上是建構主義在信息課教學中的一種具體化。

在主題化網絡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然後,通過對主題的分析或者分解,幫助學生分析知識之間聯繫的線索與完成可能的途徑。在學生的自我學習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以幫助學生高效、高質地完成成果。

主題化的互聯網教學是以建構主義爲理論基礎,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爲主,教師從中加以組織、指導。這種教學是以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爲學習工具,以網絡作爲重要的信息來源,強調獲取信息、過濾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方法、強調學習的全過程和各種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爲重要手段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主題化教學區別於計算機課任務驅動式教學

主題化教學與任務驅動式雖然外表上很象,一個是以完成某一主題,一個是以完成某一任務。但是,兩者在本質上是不同的。

●主題化教學基於認知學習理論,更加強調學生做爲學習主體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在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中學會方法、得到知識;強調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形成與完善知識。主題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也是學生交流的組織者、還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激勵者。而任務驅動式教學主要基於行爲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在教學過後,完成練習任務,從而鞏固教學效果。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強調的是教師的主導地位。

●主題化教學的主旨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任務驅動式教學中重要的是對知識的教學。在主題化教學中,學生掌握利用計算機、互聯網得到信息、分析加工信息、形成成果的整個學習或者研究過程。也許在整個主題化教學中學生形成的成果或觀點有可能不完善,但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心在於利用相關學科知識學會學習方法、手段,瞭解學習過程。而任務驅動的主要手段是設置練習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教師所教的知識。任務驅動式教學的核心主要是利用學習過程學會知識。主題化教學的核心不僅僅是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學習與研究的方法、手段與工具。

●主題化教學是一種探究性的教學。它強調學習過程的學生主體性,它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不斷探索新的學習或者研究內容、不斷嘗試使用新的方法、不斷嘗試利用新的工具……。主題化教學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遵循嘗試--失敗--總結經驗--再嘗試--直至成功研究與學習過程,是一種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教育,是從知識個性到共性的一種教學過程。而任務驅動式教學強調教--練過程,再根據知識完成某一種任務,這一種以教爲主的教學活動。它在教的基礎上進行個別化練習,是一個共性到個性的教學過程。

●主題化教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以學爲主,爲了提高自學效率與質量,教師的將引導學生完成學習與研究,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協作學習。主題化網絡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某一主題。在完成主題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引導、組織。如果出現學生的學習困難時,學生也要經過自我研究、學生間協作學習或者研究後,教師再進行適當的引導等過程全面促進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力鼓勵協作學習,尤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促進。而任務驅動式教學的過程主要是先教會學生知識,然後在佈置利用已有知識完成的任務,強調學生個體完成學習任務即可。

●爲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與協商成爲重要手段。主題化教學中將努力營造學生交流的機會,這種交流主要既可以是學生之間交流與協商,也可以是師生之間的協商;既可以是面對面的交流,也非常鼓勵遠程協作學習或者研究。而任務驅動式並沒有特別強調協商學習與合作研究。

主題化教學強調對學習結果或者研究成果的展示。在主題完成後,使學生學會如何展示自己,以獲得更大的成就感。主題化教學希望將成果的展示可以利用口頭總結的意義、規律進行語言上的交流展示,也可以用Word、PowerPoint或者製作成主頁在互聯網上進行展示。這樣可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完成學習或者研究成果後的成就感。而任務驅動式教學中任務的完成只表示一部分學習內容的結束。

主題化互聯網教育與任務驅動式有很大不同。主題化互聯網教育的將發展主體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之間、師生協作學習能力、教師指導學生羣組學習,利用遠程交流的手段與更多的學生共同研究、共同學習,培養學生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它與任務驅動式教學有一定的差別。

三、主題化教學與互聯網課堂嘗試與研究

根據主題化教學模式與思路將整個互聯網教學分成幾個部分進行教學嘗試:

第一部分:初步認識網絡。主題包括:我能上網了、我用IE看世界等等。

第二部分:在線交往:

    1奇妙的鯉魚溪。我想在網上發言(網上論壇)。

    2我們的直接談話--網上聊天室。

    3在線交往的意義(討論與研究)。

第三部分:豐富多彩的網上世界。

    網絡基本知識(網站、網頁、地址、鏈接等知識)、

    使用網站(以介紹政府、聯合國、商業網站、新聞、體育等網站)爲主題,

        1瞭解網上聯合國(學習網站與網頁,網絡的地址)

        2我看電子圖書、我看網絡新聞等主題(內部鏈接與外部鏈接)。

        3我是科普大學生(科普城網站)、我做小花臉(花臉道網站等有意思的交互式網站)

        4在線考試(下一代網站)

第四部分:電子郵件。主題活動:

         致網友的信:第一封信,我

               第二封,我的家庭

               第三封,我的學校

               第四封,我所在的城市。

第五部分:用網絡來學習、研究

    1搜索信息的方法

    (搜索引擎,搜索專題主題: "搜索網站--用IE看世界之首都北京"、

             "互聯網與學習--奇妙的鯉魚溪"、"網絡研究--我們的環境"等主題。

第六部分:我來做主頁。將原先的研究成果與自己的觀點、論文做成簡單的主頁形式。

在主題化互聯網教學過程中,每一個主題所佔用的課時將是有長有短的。往往小的主題可以1至2課時完成,象"瞭解網上聯合國"這樣的主題,而大的主題需要5至6節課甚至更多才能完成,象"網絡與研究--我們的環境"、"網絡與研究--海洋生物"、"網絡與研究--天文現象"等主題。根據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們所體現的特點來看,當主題活動的時間過長時,學生興趣與熱情容易下降,不利於主題化教學活動。因此設好相關知識主題也是重要研究內容。

在對主題化互聯網教學進行分解後,在教學中嘗試的方法是,先以4至6年級計算機小組(沒有經過優選、共16人,以男生爲多)的學生爲對象進行教學嘗試。在2、3個月的時間內學生形成自己的成果,利用互聯網的研究報告二十餘篇(有合作完成)。當效果比較滿意後,再將簡單的教學主題加入信息課互聯網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良好效果,在2個月的教學過程中,全體學生均完成的成果有"致網友的一封信--我"、完成了"用IE看世界"等主題,學生的獲取信息、過濾、分析、處理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時,在小組中進行的"決戰朝鮮"遊戲與朝鮮戰爭的主題化活動:遊戲、網絡與學習--決戰朝鮮與我所認識的抗美援朝。已得到成果數篇。

這種主題化互聯網的教學開始實驗階段,使一部分其他學科的"差"生活躍起來,能夠或合作或者單獨完成學習與研究。在試驗與實踐中說明,這種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具體化的教學模式是完全可以進行進一步研究的。現代信息技術課與其他學科的的主題化教學整合也將是可以進一步研究的。

附件一:小學六年級完成的主題研究成果:遊戲、互聯網與研究--危及中國的朝鮮戰爭。(見磁盤中附件)

附件二:初步形成成果階段的學生作品提綱(學生作品):

海洋生物   丁香小學四年級三班欒尚元、吳爲、翟文淵。

1鰻的外形  2繁殖方法  3生活習性  4小資料盒  5魟的外形  6生活習性

7小資料盒  8水母外形  9捕捉食物  10小資料盒  11種類   12圖片

附件三:磁盤中的文件"危險的海洋生物(吳、欒、翟).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