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學會勸阻》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二年級語文下冊《學會勸阻》教學設計

《學會勸阻》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第八單元的口語交際練習,是勸阻不文明行爲用語技巧的訓練。這次練習的訓練要求是:再現生活情境,指導學生在情境中練習勸阻,學會勸阻;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社會責任感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時,應重點指導學生掌握勸阻要領,練說勸告用語,勸阻的對象是生活中不正確的行爲,行爲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爲不當,在勸阻時應指出行爲錯在何處,使勸阻更有說服力,這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根據圖意和提示,先練說勸告用語,再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在練習勸阻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勸阻的技巧。

2.通過練習讓學生懂得,對別人正確的批評意見要樂於接受,對別人及時的提醒和幫助要表示感受。

教學準備:

課件、表演用的道具。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憶生活,激發學習動機

1.交流生活經歷。

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哪些不正確的行爲?你們是怎樣想、怎樣做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學生交流。

2.揭示“勸阻”概念。

由學生的回答自然引出“勸阻”一詞,並引導學生簡要地講一講自己的理解。

3.激發學習動機。

有的同學反映勸阻有時無效,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勸阻,讓我們的勸阻更加有效。

二、研討案例,探究勸阻要領

1.提示要求。

2.呈現案例。

以教材中第一幅圖爲素材,製作一段錄像。

案例:張明和李響在高壓電線旁放風箏,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江曉寧急切地跑來,對他們說:“喂,你們不能在這兒放風箏!”張明不服氣地說:“我說班長大人,你管得也太寬了吧!”江曉寧着急地嚷起來:“在這兒放風箏是非常危險的,快離開這裏。我是好心好意,你們怎麼不聽我的話呢?”李響說:“不就是放風箏嗎,值得你大驚小怪嗎?”說完,他們再也不理江曉寧,專心地放他們的風箏。

3.討論案例。

先展開小組討論,再組織全班交流,得出結論。

4.換位思考。

(1)如果你和同桌就是錄像中的張明和李響,你們會接受怎樣的勸告?

(2)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有效勸阻的要領:

①總的要求:態度誠懇,表達清楚,語氣恰當。

②講清三個方面的內容:

稱呼和禮貌用語,自己的建議,能說服人的理由。

三、運用知識,嘗試勸阻練習

1.提供閱讀材料。

有不正確行爲的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錯了,所以在需要講清的三個方面的內容中,能夠說服別人是重要的。爲了做到這一點有時必須講一些能夠促使被勸人醒悟的知識,讓他聽了心悅誠服。在激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後,向學生提供一篇有關電學常識的文章。

2.師生配合表演。

指名扮演勸阻的同學。教師故意不輕易聽從勸阻,“逼”學生將理由基本說清楚、說到位後,才表示願意接受。其餘學生邊看邊做好評價的準備。

3.評價師生的表演。

評價的重點內容:學生的勸阻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怎樣改進?

四、合作學習,參與勸阻實踐

1.學生互相請教有關消防、環保和用水衛生的常識,爲小組學習做好鋪墊。

2.小組合作表演。

學生從教材的其餘三幅圖中選擇一幅,在小組內進行角色分工,然後表演。組內其餘學生當導演,負責指導本組同學的表演,重點指導勸阻的同學。

3.自願上臺表演。

以小組爲單位到講臺前表演,全班同學對照勸阻的要求,對每小組的演練,肯定優點,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

五、擴展訓練,體驗成功樂趣

1.師:課本上只列舉了四種不正確行爲,生活中類似的行爲還有很多。我們要通過努力,勸告人們改正自己的錯誤。

2.學生回憶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學曾經有過的不正確行爲,徵得當事人的同意,與他(她)合作表演互相勸阻。

3.勸阻的學生彙報自己的體會。在彙報時不涉及具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