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鳥》課文優質教學設計

【簡介】

《珍珠鳥》課文優質教學設計

本節課的主題:《珍珠鳥》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我和珍珠鳥一家三口從相識、熟悉、親近,到相依相伴的關係變化過程。表達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想。使學生在體驗閱讀,賞析文章的過程中,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領悟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品味學習文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通過學生探究、遷移訓練,抓住動作、神態描寫進行寫作。

【關鍵信息】

1、以教材爲出發點。學習這篇散文,不僅可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深入體驗人與動物間的摯愛真情,還能讓學生領略到散文的語言美。因此指導學生閱讀、品味課文的語言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導語的設計,使用優美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如詩如畫的境界;然後通過聽錄音、自讀等,學生進行體驗性閱讀。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讓學生蒐集作家作品的有關資料;讓學生自己談閱讀體會,當堂進行遷移訓練;採用集體激勵策略,使學生髮揮主動性,探究人和動物關係的話題。

【學習者分析】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發達,有想象力,好勝心,邏輯思維不足,對於含蓄語言的理解有一定的障礙。本班學生情感較豐富,能夠比較積極的回答問題,但閱讀、寫作的基礎較差,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較差,進入初中,初次接觸古關於動物題材的文章,對於作者馮驥才及散文的接觸很少,對散文的把握能力不強。

所以本節課教師在發揮學生的形象思維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體驗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由教師主導,學生爲主體分析課文,並通過課堂交流評價寫作片斷,重點提高語言表達力和寫作能力,然後通過焦點問題的設置,引起學生爭論,深入把握課文內涵。

2、在學習本課之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瞭解作家作品,散文特色,具備一定的閱讀散文的技巧,方法。掌握描寫的幾種類型,並能夠很好的`加以區分,又有一定寫作運用這些方法的經驗。

3、學習者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已經具備的水平:

能夠初步感知課文,具備一定的閱讀技巧,能夠初步使用描寫的幾種方法。

【教學/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1、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領悟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

2、品味學習文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抓住動作、神態描寫進行寫作。

3、引導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

1、師生互動:

教師是主導。由於本課目標是學生比較薄弱的環節,並且學生對散文的把握不足,在本節的備課和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爲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供機會,並且設置好教學板塊,便於引發學生探索,主導課堂,創設問題情境,及時鼓勵評價學生,指導片斷寫作,引導每一位學生質疑,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充分發揮師生關係融洽的優勢。

學生爲主體。教師的課堂設計一切以學生爲出發點,學生在課堂上調動自己的個性體驗參與學習。通過體驗閱讀、聽讀、品讀、合作討論、探究研讀、寫作,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有所學,有所獲。

2、以整體感知──重點研讀──拓展延伸──練筆反思爲框架。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討論、小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教學評價方式:

⑴通過課堂觀察,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程度與合作交流意識,及時給與鼓勵、指導。

⑵通過課後訪談和作業分析,及時查漏補缺,確保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⑶學生自評。

【教學媒體和教學技術選用】

本次教學需要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在各個教學環節中,使學生可以更好的感知課文、把握課堂。

【教學和活動過程】

1、教學準備階段:

⑴佈置學生閱讀有關資料,瞭解作者的基本情況。

⑵熟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字詞。

⑶提出值得探究的問題。

2、教師製作課件。

3、整個教學過程敘述:

本節課主要爲一課時,需45分鐘完成。

根據經驗,在品味賞析,寫作訓練時學生易發生問題,探究不深入,運用不合理。需要教師課堂指導、點撥。

爲順利實施本節課,教師除應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教育理念外,還應會操作多媒體。

具體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導入新課

南朝江總對自家樑上燕子的描寫二月春暉暉,雙燕理毛衣。銜花弄藿蘼,拂葉隱芳菲。或在堂間戲,多在幕上飛。寫小燕銜泥弄草,拂葉啄花出入廳堂,扯動簾幕。活象自家頑皮的兒童,這首詩體現了人鳥之間和諧,信任的關係。譜寫了人和動物之間的一曲讚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代作家馮驥才的一篇清新活潑的散文,從中我們還可以體會到人與動物相依相賴的美好境界。

說明:以詩引入課題,用美的語言感染學生,使他們進入學習狀態。激發他們關愛鳥類、關愛動物的思想意識。滲透人文素養,滋養下一代。

二、整體感知

1、讀目標、檢查預習:

作家簡介:馮驥才(1942~

),當代作家,擅長小說,也寫散文。代表作中篇小說《啊》、《神鞭》,短篇小說《雕花菸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作品構思精巧,語言機智,以描摹都市生活風情見長。

說明:明確學習任務。

2、教師範讀、或者聽錄音。

思考:

1、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我從鳥兒的相處中得到了哪些感受?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主題。

這些問題比較簡單,讓學習一般的學生來回答,使學生基本熟悉課文內容。

說明:

讓學習一般的學生來回答,使學生基本熟悉課文內容,探求文章新知識。

三、重點研讀

自由朗讀課文後,小組討論。

1、歸納我爲鳥兒做了哪些事?

(重新爲它們加工鳥巢;按時添食加水;按捺自己的好奇心決不輕易打擾它們的生活。)

2、鳥兒對我有什麼反應?找出依據(小鳥活動範圍的變化)

(由膽小──漸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相信我)

怕人,不信任:

⑴它們就像躲進深林中一樣安全;鳴聲也格外輕鬆自在。

⑵陽光透過,鳥影閃動,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分明,只見小嘴兒伸出來

(小鳥活動範圍的變化:籠子四周──書桌、杯子上、筆尖、稿紙上──手指、肩上)

3、說明:

通過這個教育環節,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課文,瞭解珍珠鳥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關係的。學生自由交流讀懂的內容,氣氛熱烈。這個教育環節主要告訴我們:

⑴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時始終要作好學生和教材的介紹人,讓學生和教材真誠地對話。

⑵要充分相信學生,給他們創設自己探究學習的機會,他們的潛能便能驚人地發揮。

4、讀讀你喜歡的段落。作者通過哪些描寫,來表現感情與主題的?

第8自然段

動作:落、站、啄、撞、逃、飛。

神態:神氣十足、立即。

第11自然段

動作:挨、喝、瞧、跳、蹦。

神態:放開膽子。

第12自然段

動作:啄。

神態:索性友好。

心理:放心。

第14自然段

動作:落、趴、睡。

神態:睡的好香、呷呷嘴。

說明:教師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領悟、讀中欣賞,善於積累的學習過程。新大綱特別強調背誦,強調語言的積累,爲寫作訓練做準備。同時變教師生硬的講爲學生主動體驗,教師適當指導。學生的回答,只要合理,要充分的肯定。

5、讓學生提出值得探究的問題,讓學生質疑、自評。

說明:強化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四、拓展延伸

討論題《由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想開去》

請大家看一組畫面,圍繞論題展開討論。

1、《驚弓之鳥》頑劣的彈弓,猙獰的槍口對着鳥的世界。

2、《炮火紛飛》戰爭破壞人類文明的場景。

 要求:聯繫現實社會生活、人類處境等方面的具體情況,談談體會。

說明:語文教學貫徹以人爲本的思想,關注全體,突出學生爲主體,努力引導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問題的提出具有探究價值,易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明確主旨: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人類只有親近自然,關愛自然中的花鳥蟲魚,與自然和諧、靜謐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保持頭腦的清醒,內心的寧靜,從而享受到無以名狀的快樂,領略到生活的樂趣和真諦。

人類的殘忍和貪婪使我們失去了鳥兒對我們的信賴,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什麼才能使信賴永駐人間呢?我認爲是愛!讓愛之泉流淌在我們心田,流淌在萬物之間吧!

說明:教師又一次抓住課文的知識內容與人文因素的聯結點,通過交流、談體會,進一步深化了學生,人類愛護鳥類,愛護動物的意識。

五、練筆反思

請模仿把感情融注到對客觀事物狀寫之中的語言特點,進行片斷練習。

童年是美好的,是值得令人回味的。你的童年中有過小動物相伴相隨嗎?請拿起筆來寫出你與它相伴的經歷,記錄下人生中難以忘懷的一段舊時光吧?

記敘文,題目自擬,字數600字左右。

說明:使學生當堂消化習得的技巧。

七、佈置作業

完善練筆。

說明:將課堂知識進一步延伸運用。

【課後反思】

1、充分的運用教育策略,根據教學規律,教學條件,確定教學方法,及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步驟。關注了文本意蘊的人文素材。善於挖掘教材人文因素來滲透教育,讓學生在感知形象中受教育;其次,在語言文字品味中與人文教育有機整和,善於抓住情節和敘述的內容來讓學生體會、感悟人文內涵。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善於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教育點,巧妙滲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悟、感化、吸收,直至內化,最後變爲自覺行動。

2、充分體現了教師引導者和組織者。主要表現在教師善於把握教材和學生的聯結點,善於引導學生用自己的體驗來感悟文章,達到與作者的交流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導相結合,使學生的學有據可依,學得紮實,悟得深刻。注意了作文方法的指導。這中方法的指導是在事實在在的教學中讓學生領悟到的,而不是照本宣讀的。因此,學生的掌握程度是較高的。

3、這堂課設計是按中等學生水平設置的,在調動落後生方面不足,對於學生差異的把握,今後在備課過程中,應備兩頭這一部分學生。

4、這堂課學生的發現性學習較少,因此,如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成爲後期教學的一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