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設計(彙編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鍊和跳躍的特點。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彙編15篇)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

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2、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詩句中對伏句的特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詩的內涵。

2、從平淡的描寫中領悟濃厚的情味。感受語言美和情境美。

教學用具:小黑板、錄音機

教學用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人與人之間存在着很多感情,其中友情是非常值得留戀的。我國的古代詩人爲了表現彼此之間的友情,留下許多千古名句,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兩首古詩,這兩位詩人用不同的筆法表達了朋友之間的濃厚情誼。讓我們一首一首來欣賞。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贈汪倫》

1、初讀古詩。

(1)自讀《贈汪倫》,要求讀準字音。

(2)標出停頓的符號,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檢查自讀情況。

a、指名讀古詩,相機正音。

b、指名標出停頓。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學習古詩的學習方法。

師:我們學習古詩一般可以分爲四步進行。(1)釋詩題,(2)知詩人,(3)明詩意,(4)悟詩情。

3、用這四步方法自學《贈汪倫》。

交流。

(1)釋詩題。

贈:贈送。

(2)知詩人。

作者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李白。汪倫是他的朋友,這首詩是汪倫爲李白送行時,李白送給汪倫的。

(3)明詩意。

a、交流難解的字詞。

欲:將要。聞:聽到。不及:比不上。踏歌:用腳步打着拍子唱歌。

b、朗讀詩句。

開火車讀。

齊讀。逐行朗讀,理解。

c、指名說說詩意。

李白我乘船要走的時候,忽然聽到岸上傳來腳

打節拍唱歌的聲音。即使那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4)悟詩情。

a、李白描寫自己要走了,汪倫來送行的一件事,從詩中的哪些語句你體會到他們二人比潭水還深的情誼?

b、如果你是李白,你看到這感人的情景,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嘆與感激之情。你能來朗誦一下這首詩嗎?

指名朗讀,體會情感。

有感情地試背。

三、總結全詩

李白運用誇張的寫法,向我們表達了他與汪倫之間深厚的情誼。一個“忽”字既表現了詩人吃驚的心情,也緊緊抓住了我們讀者的心。全詩濃烈奔放,是李白的傳世名作,現在更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話來表達朋友之間的濃情厚意。

再讀全詩。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齊背《贈汪倫》。

2、《贈汪倫》的作者李白運用誇張的手法,奔放的語言,抒發了自己與汪倫之間濃厚的情誼,而《過故人莊》這首詩的作者孟浩然則用細膩的語言,平淡的詞彙告訴了我們與人交友于平淡中見真情的真諦。

二、初讀古詩《過故人莊》

1、自讀,注意讀準字音。

2、劃出詩中不理解的詞語,準備交流。

3、指名讀詩,正音。

三、再讀古詩《過故人莊》

1、釋詩題。

“過”:訪問,“故人”:老朋友。

訪問村莊裏的老朋友。

2、知詩人。

簡介作者孟浩然。

3、明詩意。

(1)自讀,畫出難理解的詞語。

(2)交流。

具:準備。黍:煮飯的小米。郭:外城。

軒:窗子。話桑麻:閒談農家生活。就:親近。

(3)朗誦。

“開火車”朗讀。

齊讀。

逐行朗讀,逐行理解。

(4)指名試說詩意。

老朋友備辦了豐盛的飯菜,“我”接受邀請來到農家探望;只見綠樹將村舍環繞;青山在城牆外蜿蜒起伏;打開窗戶對着屋旁的園地,舉着酒杯閒談農的生活;等到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我會乘菊花開時再來探望。

4、悟詩情。

(1)這首詩非常平淡,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與友人之間的感情的?

(2)你喜歡讀讀詩中的哪些句子,爲什麼?

四、總結全詩

這首詩用詞清雅,彷彿拿出了一幅水墨畫放在了我們面前,畫中最濃的是友人間彼此惜別,不忍離去的畫面,讓我們再好好品味一下這優美的詩句。

訓練學生讀好古詩。

齊讀古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課由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絕句》兩首古詩組成。兩首詩均爲七言絕句,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和讚美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詩句情景交融,詩中形象生動逼真,是古詩中寫景名作。兩詩雖然都是寫景,但手法各異。《絕句》則以樸實自然的語句,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彷彿一幅生機無限的早春圖。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帶講,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進而受到美和感染,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深切熱愛和讚美。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並背誦古詩。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古詩詞就是一個萬紫千紅的百花園,多少文人墨客在這裏揮灑筆墨,留下許多優秀的詩篇。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古詩園,走進南宋詩人楊萬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種怎樣的境界,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板書課題。介紹作者楊萬里。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句

(一)初讀

1、自由練讀

2、指名讀(注意斷句,讀出古詩的韻律美)課件出示古詩

3、齊讀

(二)理解詩句

1、讀了詩句你看到了什麼?

2、詩中有哪些詞語不理解?(畢竟、四時)相機理解前兩句詩的大意

3、理解後兩句詩的大意。出示圖片說一說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受?(引導學生說出荷葉綠得充滿生機,綠的無邊無際。荷花格外紅豔,紅得另有一種模樣)

小結:這“無窮的綠”和“別樣的紅”給作者的視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怪詩人走出淨慈寺就脫口稱讚:“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4、齊讀古詩課件出示

三、體會詩情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古詩的大致意思。(討論)

2、體會作者的感情。(引導說出作者是通過對西湖的極度讚美,婉轉地表達對朋友的眷戀之情。)

3、齊誦古詩。(創設情境:同學們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

四、拓展學習

1、回顧古詩。相機板書:送別詩西湖荷花

2、小組爲單位。上網查閱,自主學習

3、交流彙報師生互動

小結:同學們我們今天不但學習了一首新的古詩,還利用網絡瞭解到更多的知識,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善於利用身邊的學習資源,多發現,多查找,吸收更多的知識,來促進我們的學習。最後讓我們再把這首古詩美美的吟誦一番吧。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絕句》,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背誦《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讀《絕句》

1、按自學四步驟讀一讀古詩。

2、交流自學所得:

卡片認讀生字──說說自己用什麼辦法記住生字(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擴詞──展示讀,正音。

三、朗讀感悟

1、默讀古詩,如果用詩配畫的方式學習古詩,你覺得該畫哪些畫?

2、交流理解,說理由,教師相機簡筆畫: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引導學生在賞畫、評畫的過程中瞭解詩句的大意。

3、感悟語言之美:

再讀古詩,說說詩中的語言又什麼特色?

如: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學生髮現後再讓學生拓展。

在語言的比較中,讓學生明白這首詩對仗工整、樸實自然、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爲我們展現了杜甫草堂周圍多姿多彩、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觀。

四、美讀成誦

1、自讀、小組合作推薦讀。

2、配樂讀。

3、背誦。

五、書寫指導

書寫剩下的字,強調“含”與“嶺”,一個不要多點,一個不要漏點,重點指導“窗、柳”。

板書設計: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課文插圖,錄音),學生自帶水彩筆,做風箏的材料(棍子、彩薄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指名說)

2、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下面我們學習第一首古詩,誰能讀準?

(板書:春曉,指導讀準“春”的讀音)

二、初讀感知

1、老師範讀。

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分小組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4、誰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家長聽聽?

(可多請幾位學生讀)

三、再讀感悟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

⑴ 你看到了什麼?

(指名說)

⑵ 詩中哪裏講了鳥?讀給大家聽聽。

(處處聞啼鳥)

⑶ 同學們,瞧(師指畫面:動畫演示鳥飛,鳥叫),你想說什麼?

(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

⑷ 哪裏講了花?

(學生讀出:花落知多少?)課件演示花落地的過程。

⑸ 學到這裏,一個疑問難住了老師:花怎麼頑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請小朋友讀讀整首詩,用一句詩來告訴我。

(夜來風雨聲)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風吹雨打的原因。

2、這麼美的畫面,大家一定很喜歡吧!那該怎樣讀這首詩呢?

3、指導朗讀。

四、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1、把眼睛閉上,聽老師讀古詩,你的眼前浮現出什麼?

2、指導背誦。

五、擴展活動

這麼美麗的畫面,拿出你們手中七彩的筆,畫出七彩的春天吧!

第二課時

一、猜謎激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面:

一隻蝴蝶輕輕飄,

順着風兒上九霄。

一心向着雲外飄,

可惜繩子栓住腰。

2、這是什麼?

(指名說)

3、大家經常放風箏嗎?覺得有趣嗎?

(指名說)

二、揭題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

瞧,圖上的幾個小夥伴正玩得帶勁呢!

2、詩人把他們寫進一首詩中,大家想讀讀嗎?

三、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指名讀,齊讀。

四、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1、看圖,幾個小夥伴在幹什麼?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

(指名回答: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全班齊讀。

3、看看圖中的景物怎樣?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4、詩中是怎樣寫的?

(引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5、小夥伴在這麼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趣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五、讀詩想畫畫,指導背誦

1、師配樂朗誦,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再說說剛纔彷彿看到了什麼。

2、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六、擴展活動

有條件的班級可小組合作製作風箏,開展放風箏活動。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瞭解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習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熟讀背誦兩首古詩。

【學習難點】

領悟春天自然景物的美,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課老師佈置的一樣特殊的作業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爲什麼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嗎?因爲,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讚美柳樹的古詩。

(板書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叫做……

(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讚美鵝的意思,那麼詠柳是什麼意思?

6、出示課件中的圖,你們右圖中看到了什麼?

7、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賀知章。

(簡介詩人生平)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讀一讀,邊讀古詩邊把課後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4、從讀“詠、碧、妝、裁、剪“要求學生會讀,讀準。

5、指名讀,請其它學生正音,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瞭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⑴ (放遠處看到柳樹的照片)你看到了什麼?

⑵ 詩人從遠處看到了柳樹,發生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麗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的多好,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麼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讚美。

2、自讀第三、四句:

⑴ 接下來,詩人又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請同學樣和同桌去讀第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⑵ 學生自讀,指名讀,讀到第三句時,讓全班看着採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⑶ 讀到第四句時,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讚美柳樹,也讚美了春的創造力”。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讚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讚美柳樹嗎?大家去和小夥伴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和同桌說。

3、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

4、講評學生的小綠筆。

五、指導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學生提出難寫的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筆順要多次書空,記準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要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別開來,一捺改成一點。

“剪”字下面是刀。

2、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六、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檢查作業

1、背誦《詠柳》。

2、讀春,積累詞句。

(開火車,每人說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說一個含有“春”的詞語,看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

3、課前蒐集的有關“春”的佳句名詩,你們都蒐集了多少?

4、學生把自己蒐集的材料講出來。

5、老師出示課件(收集的詞語、成語、名詩佳句)請學生來讀。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讚美。他們對春天是那樣欣賞,那樣癡情,真可謂是把春天描摹的絢麗多彩,古人讚美春天的詩很多,我們今天學的是南宋詩人朱熹《春日》。

2、今天咱們學的這首詩,誰知道它們題目是什麼意思。

3、簡介詩人朱熹。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朱熹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後,你能猜一猜詩人在寫《春日》時的心情嗎?

(高興、喜悅、歡快、舒暢……)

(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6、猜測終歸猜測,大家能從詩文中找出明確的詞句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

(說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老師點拔如下: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設得、東風面、總是春

萬紫千紅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師範讀一次。

8、說一說古詩的大意。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詩人朱熹在泗水濱春遊,心情爲何如此快樂?

原因之一是因爲朱熹欣賞到了萬紫千紅的春色;原因之二,請聽我細細說來(出示)《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板書“勸學”)勸告大家多讀書,因爲“泗水”在山東地區是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鄉和他講學的地方,“尋芳泗水”就是說孔子在書籍中尋找知識,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像是原野上美麗的春色使詩從耳目一新,深感快樂。

試想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有春日尋芳與書海求知的聯繫嗎?我們大家要在書海中求知識,因爲書的海洋裏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5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的十三個認讀字和六個會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兩首古詩。

3、學習古詩《春曉》,感悟意境,練習背誦。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詞卡,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談話引入

1、學習了前面的幾篇課文,同學們覺得春天怎麼樣?

2、古時候的人們也很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很多的詩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兩首古詩的題目是什麼?看──看書,誰能讀準確?

板書:春曉 村居(區分“春、村”的讀音)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藉助拼音自讀古詩,畫出本課的生字。同桌之間互相認讀。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引導學生認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3、交流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⑴ 加筆畫、加偏旁組字

自──首 十──古 古──居 亡──忙 因──煙 口──知

⑵ 換筆畫,換部分組字。

讀──詩 對──樹──村 睡──眠 閃──問──間──聞 屋──居

醒──醉 親──童 外──處 歲──多 放──散

4、讀詞語鞏固讀音

兩首 古詩 冬眠 到處 見聞 鄉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

三、正確流利的讀古詩

1、自由讀。

2、同桌互讀,能背的可以背給同學聽。

3、自願到前面讀或背,讓大家欣賞。

四、重點理解《春曉》,感悟意境

1、許多同學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誦《春曉》這首詩了;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唐代詩人:孟浩然)

2、再談談這首詩,說說你哪兒讀懂了,還有哪兒不懂?根據學生質疑可適當引導:

⑴ 曉:是天剛亮的時候。“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

⑵ 眠:就是睡覺的意思。

⑶ 聞:就是聽的意思。

⑷ 啼:就是叫的意思。

3、請學生們看着課文中的圖畫,聽老師範讀古詩,聽聽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字音拖長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⑴ 學生自讀,體會感悟。

⑵ 教師描述,引領大家讀。

教師:在春天裏睡覺真好,不知不覺天就亮了,爲什麼?

學生:春眠不覺曉。

教師:剛一醒,就聽到四處傳來鳥兒叫聲,聲音真好聽。

學生:處處聞啼鳥。

教師:昨天夜裏颳風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麗的花兒又被風吹落了多少,被雨打落了多少。

學生: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⑶ 自由練習背誦。

⑷ 學做小詩人,到前面朗誦,教師爲學生配上音樂。

⑸ 集體背誦。

四、板書設計

4、古詩兩首

春曉 村居

五、課堂作業設計

1、找朋友:

詩 村 首 醉 出 散

chu shou san zui shi cui

2、讀一讀,說一說:

詩:詩人

聞:見聞

古:古往今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古詩《村居》,練習背誦。

2、指導寫字。

3、學習積累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

〖教具準備〗

實物展臺,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抽讀生字卡,複習生字讀音。

2、背誦《春曉》。

3、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誰已經背下來了,可以背給大家聽。

二、理解古詩,感悟意境

1、誰告訴大家這首《村居》是誰寫的?(唐代詩人:高鼎)

2、這首詩寫的是春天裏的什麼景象呀?(春天裏,同學們放學後,一起放風箏的景象)

3、古人管風箏叫什麼?(紙鳶)

4、頌讀古詩,練習背誦。

⑴ 自己讀一讀這首詩,看看跟讀《春曉》有什麼不一樣?(停頓不一樣,這首詩是在每行的第四個字後面稍作停頓)

⑵ 同桌互相聽讀,鼓勵學生邊讀邊表演。

⑶ 上臺背誦,展示。

三、指導寫字

1、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要寫好哪幾個字?讀一讀。

古 聲 多 處 知 忙

2、學生描字,說──說哪個字最難寫?教師具體指導。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寫時要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寫成一左一右。

處:強調是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捺要拉長包住上面的筆畫。

3、其餘的字學生自己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利用實物展臺評說。

古:橫要寫長稍鼓一些。

聲:要注意上面是“士”不是“土”。

知:右邊的口要寫得稍低一些。

忙;強調“忄”筆順。

四、課後延伸

1、以小組爲單位,親手做個風箏放一放。

2、也可以將現成的風箏拿來和大家一起放一放。

3、課外讀背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與大家交流。

推薦:徐俯《春遊湖》 朱熹《春日》

蘇軾《春宵》 韓愈《晚春》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圖片、錄音朗誦、古箏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傳說白居易16歲時自江南赴長安應試舉人,拿着自己的詩作去拜訪當時的大名士顧況。顧況看了他的姓名,笑說:“長安米介正貴,在這裏居住可不太容易啊!”等到展開白居易的詩作,讀到《賦得古原草送別》不由得讚歎道:“能做出這樣的詩語,居亦易矣?”白居易自此名聲大振。這節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的《草》(板題)。這是從原詩中截取的一部分。

二、範讀課文,學生領會

師範讀古詩,生認真聽生字讀音。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古詩,要把字音讀準。

2、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指讀古詩,要求把字音讀準。

2、幻燈出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⑴ 生誦讀詩句。

⑵ 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把“枯”和“榮”分別貼在相應圖片的下面,並說出理由。

⑶ 用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離離”。

⑷ 誰知道“歲”是什麼意思?

⑸ 指導朗讀。讀出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

⑹ 生練讀、指讀、評價讀。

3、幻燈出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⑴ 你怎麼理解“燒不盡”、“吹又生”?

⑵ 指導朗讀,讀出野火的無情、野草的頑強。

4、配樂誦讀全詩:

個人讀;

評價讀;

小組比賽讀。

5、背誦詩句。

(男女生比賽讀。)

五、指導書寫

1、認讀“枯、榮、燒”。

2、練習組詞,並用“光榮”造句。

3、觀察每個字在書寫時應注意什麼?

4、講解、示範、指導。

5、學生描紅、臨摹。

六、你還知道白居易的哪些詩作

七、課堂總結

(略)。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插圖:

你看到了什麼,用完整、連貫的話說一說。(指名說),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當時看到這一情景又是怎麼說的吧!

(聽錄音誦讀全詩)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板題,生齊讀課題)

2、學習生字:

宿 徐

3、組詞:

宿: 住宿 宿舍 宿營

徐:請姓徐的同學(或認識姓徐的人的同學教大家識記這個字)

4、你知道課題是什麼意思嗎?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古詩,要把字音讀準。

2、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指讀古詩,要求把字音讀準。

2、幻燈出示“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蔭”:

⑴ 生誦讀詩句。

⑵ 新市徐公店周圍景色如何?你是從哪個詞體會到的?

(小組討論交流)

⑶ 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請同學們畫一畫再現新市徐公店吧!

(生畫畫)

⑷ 指導朗讀,生認真體會。

⑸ 生練讀、指讀、評價讀。

3、幻燈出示“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⑴ 生誦讀詩句。

⑵ 此時此刻,你眼前又呈現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學生先說一說,再畫一畫,最後讀一讀詩句。)

4、配樂誦讀全詩,體會感情。

5、你能把古詩編成一個連貫而完整的小故事嗎?小組合作試一試。

6、背誦詩句。

四、指導書寫

1、認讀:

宿、徐、店、未、追、菜。

2、正音:

“宿、菜”是平舌音。“追”是翹舌音。

3、同桌互相練習組詞。

4、用“追逐”造句。

5、觀察每個字書寫時應注意什麼?

6、師講解、示範、指導。

7、生描紅、臨摹。

五、課堂總結

(略)。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7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妝、剪、裁”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景象,瞭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 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到來時,天氣轉暖,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又飛回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滿着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讚美春天的詩。

2.釋題:“詠”即用詩歌來歌頌和讚美。“詠柳”即是讚美柳樹。那麼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詞。

(1)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釋詞:

碧綠:翠綠色的玉石。

妝: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根柳條。

絲滌:用絲織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二句詩。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二句,思考:這兩句是是什麼意思?

(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麼?(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着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麼?(像用絲織成的帶子)

(3)理解句意。

誰能試着說說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如同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萬千條柳枝好像垂下來的綠色絲帶)

(4)指導朗讀。

一要讀出對詩人的讚美,二要讀出節奏感。

引導:詩人從柳樹寫到柳枝,又從柳枝寫到柳葉,詩人看到這細嫩的柳葉,是怎樣想的呢?

2.學習第三、四句詩。

(1)指名讀第三、四句。

(2)交流彙報:詩人是怎樣想的?

(柳葉怎麼這樣細這樣尖,好像是人裁剪出來的)

(3)詩人又想到是誰裁剪的呢?

(二月春風)

(4)詩人爲什麼會想到二月春風呢?

(因爲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

(5)投影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理解。

(6)誰能說說這兩句的詩意。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教師範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

4.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試着背誦。

五、小結

在春天裏看到吐出新綠的柳樹,就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所以許多詩人都寫是讚美楊柳。詩人讚美楊柳更爲奇特,從“樹——枝——葉”聯想到“碧玉”“綠絲滌”,最後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彷彿是二月春風把這剪刀裁出滿樹又細又嫩的柳葉。

六、擴展昇華

詩人描寫的柳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麼你眼中的柳樹又是怎樣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唱一唱……)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並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麼?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說說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裏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裏。詩人寫得多妙啊!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要輕鬆,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穫。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瞭解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習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熟讀背誦兩首古詩。

【學習難點】

領悟春天自然景物的美,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課老師佈置的一樣特殊的作業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爲什麼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嗎?因爲,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讚美柳樹的古詩。

(板書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叫做

(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讚美鵝的意思,那麼詠柳是什麼意思?

6、出示課件中的圖,你們右圖中看到了什麼?

7、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賀知章。

(簡介詩人生平)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讀一讀,邊讀古詩邊把課後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4、從讀詠、碧、妝、裁、剪要求學生會讀,讀準。

5、指名讀,請其它學生正音,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瞭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⑴(放遠處看到柳樹的照片)你看到了什麼?

⑵詩人從遠處看到了柳樹,發生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麗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的多好,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麼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讚美。

2、自讀第三、四句:

⑴接下來,詩人又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請同學樣和同桌去讀第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⑵學生自讀,指名讀,讀到第三句時,讓全班看着採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⑶讀到第四句時,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讚美柳樹,也讚美了春的創造力。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讚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讚美柳樹嗎?大家去和小夥伴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和同桌說。

3、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

4、講評學生的小綠筆。

五、指導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學生提出難寫的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筆順要多次書空,記準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要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別開來,一捺改成一點。

剪字下面是刀。

2、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六、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檢查作業

1、背誦《詠柳》。

2、讀春,積累詞句。

(開火車,每人說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說一個含有春的詞語,看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

3、課前蒐集的有關春的佳句名詩,你們都蒐集了多少?

4、學生把自己蒐集的材料講出來。

5、老師出示課件(收集的詞語、成語、名詩佳句)請學生來讀。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讚美。他們對春天是那樣欣賞,那樣癡情,真可謂是把春天描摹的絢麗多彩,古人讚美春天的詩很多,我們今天學的是南宋詩人朱熹《春日》。

2、今天咱們學的這首詩,誰知道它們題目是什麼意思。

3、簡介詩人朱熹。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朱熹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後,你能猜一猜詩人在寫《春日》時的心情嗎?

(高興、喜悅、歡快、舒暢)

(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6、猜測終歸猜測,大家能從詩文中找出明確的詞句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

(說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老師點拔如下: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設得、東風面、總是春

萬紫千紅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師範讀一次。

8、說一說古詩的大意。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詩人朱熹在泗水濱春遊,心情爲何如此快樂?

原因之一是因爲朱熹欣賞到了萬紫千紅的春色;原因之二,請聽我細細說來(出示)《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板書勸學)勸告大家多讀書,因爲泗水在山東地區是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鄉和他講學的地方,尋芳泗水就是說孔子在書籍中尋找知識,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像是原野上美麗的春色使詩從耳目一新,深感快樂。

試想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有春日尋芳與書海求知的聯繫嗎?我們大家要在書海中求知識,因爲書的海洋裏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瞭解詩的內容和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人抒發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通過學習,體會詩意,並能從內容想開去。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並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涕淚、洛陽。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中所表達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四、學生準備:

課前查閱收集有關杜甫的資料,瞭解他們的生活年代的情況。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六、投放時間:

20xx年9月15日。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揭題。

1、我們再來學習另一位愛國詩人杜甫寫的一首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板書課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3、解題 :聞:聽。

二、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資料。

指名彙報,對了解信息較多的學生可追問信息的來源並及時表揚鼓勵。教師出示相關課件。

三、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四、檢查自學情況。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2、指名讀詩,正音。

五、再讀詩,理解詩意。

1、自由讀,藉助字典、結合書上的註釋,同桌互相合作,說說詩句的意思。

2、彙報交流。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初:剛 聞:聽

劍門關外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剛聽到這個消息,眼淚就灑滿了衣裳。

(2)“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卻看:回過頭來看。

妻子:夫人和孩子。

漫卷:胡亂捲起。

回過頭來看看夫人和孩子,哪裏還有一絲憂愁?胡亂捲起詩書,我高興得快要發狂。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盡情飲酒。

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

在大晴天裏放聲高歌,暢飲美酒。趁着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鄉。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即:就

我立刻就乘船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嶂,一路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一直奔向洛陽。

學生口述句意,教師出示課件作點評和補充。

3、引導學生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1)讀了這首詩,你感到詩人當時的心情怎麼樣?原因是什麼呢?

(2)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

4、引導學生從詩中想開去。

(1)如果當時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聽到這種好消息,你會怎樣表達你的心情?

(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和《示兒》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聯繫詩的內容說說你的體會。

5、配音,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出示《春夜喜雨》讓學生齊讀。

2、出示《春望》,指名朗讀。

七、小結、佈置作業。

悲之切是因爲國家未統一,失地未收復;喜欲狂是因爲國家收復了失地。一悲一喜,讓我們鮮明地感受到兩位詩人的拳拳愛國之心。他們的確是著名的愛國詩人,留下了許多愛國詩篇,請同學們課外收集來讀一讀,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陶治愛美情趣,受到愛國主義精神影響。

2、理解詩句意思,瞭解古詩敘述的內容,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薰陶。

3、結合學詩,培養學生的自學、想象、表達、創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默寫課文。

二、教學重點:

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三、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引導學生回憶李白寫的一首思念牽掛故鄉的詩——《靜夜思》。

過渡:今天我們學習宋代詩人陸游寫的一首牽掛祖國的詩。(板題)

2、引導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並自主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教師點撥。

(以舊引新自然,自主確定目標民主。)

二、提示詩題,介紹背景。

1、讀題質疑。示:告知,告訴。

引發思考:誰告訴兒子?告訴了兒子什麼?爲什麼要告訴?

2、結合蒐集的材料,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三、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試讀,要求正確流利。

2、讓學生結合註釋,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四、細讀體會,理解內容。

運用掌握的學詩方法:讀查連疑,弄清詩句內容,體會詩句的文字美。

五、想象畫面,吟誦玩味。

引導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充分練讀;想象詩人臨危時,遺憾之至,叮囑兒子時的情景,教師可通過放音樂,用語言描繪,啓發學生閉目想象,深悟詩情。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課堂練習。

1、默寫《示兒》,互相檢查。

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想象的畫面及人物的語言。

教學反思:

《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的臨終絕筆。全詩文字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似乎不費時力,就能讓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一腔愛國熱情。但是理解詩意並不難,學生讀上幾遍,再疏通一下幾個字的字義,如“元”、“但”、“定”等的意思,學生就能理解個八九不離十了。但學古詩詞,遠不止理解詩意那麼簡單。體悟詩人能過短短的二十八個字所表達的詩情,纔是重中之重。這首詩,以“悲”爲感情基調,抒發了詩人對收復失地,祖國統一的渴強烈望,愛國熱情一表無遺。但是要讓學生真正地懂得陸游的拳拳愛國心,豈是一首詩所能做到的。陸游一生追求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雖多次遭受排擠、打壓、卻仍不改其報國之心。他一生寫下了大量的愛國詩篇,抒情言志。

所以,在學完《示兒》後,爲了讓學生更多更深入地瞭解陸游的性情、陸游的志向,我又向學生出示了他的另兩首詩: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 三萬裏河東入海, 五千仞嶽上摩天。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遺民淚盡胡塵裏, 南望王師又一年。

三首詩,寫於不同的時期,寫的內容也不盡相同;人老時,做夢時,乃至臨終時,詩人都在憂國憂民。三首詩表達了詩人同一個情懷:一心爲國、渴望祖國統一。

三首詩學下來,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爲陸游強烈的愛國情懷深深震撼了。陸游也成了學生心目中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詩人。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能借助圖畫,想象古詩的場景。

3、感受古詩文學和意境的美,從中懂得求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同時能理解課文所表達的道理。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求知的道理。

教學方法:熟讀成誦,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課前蒐集有關朱熹和陸游的材料,相互交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示兒》。請一個學生來背背,誰願意自信地站起來呢?

我佩服第一個敢於站起來的同學。對於第二首古詩的作者陸游,相信同學們已經有所瞭解。那麼下面誰願意來向同學們介紹一下這位偉大的詩人呢?(你真是一個會收集材料的學生)

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一首陸游所寫的詩。教師板書詩的題目:《冬夜讀書示子聿》,誰能來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呢?如果覺得有困難的同學,(冬天的一個晚上,陸游教他的小兒子怎樣讀書。)不知道“示”在此處的具體意思是什麼呢?(指示、訓示之意。)

二、猜一猜

同學們,你們看着這個課題時,你能猜出陸游會對他的兒子子聿說些什麼呢?

同學們都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那麼下面我們就要來看看你與陸游是否是知已呢?

三、出示古詩,進行教學。

1、同學們打開書本128頁,先把這首古詩讀通。

2、請一個學生來彙報自己的朗讀情況。集體再讀詩歌。

3、同學們,我們要理解古詩句的意思,有哪些方法呢?

(聯繫上下文來理解,通過熟讀課文理解)

同學們看來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老師爲大家提供了幾個詞語的意思,大家可根據友情提示呢,更好地理解古詩之意。

(始:才。終:畢竟。絕知:深入透徹地理解。躬行:親自實踐。)

同學們可以自己通過喜歡的方式來理解古詩,不懂的也可同桌之間互相討論。

4、同學們經過學習,相信詩句之意已經有所理解了。前面有猜對作者詩中所寫意思的同學請舉手,你剛纔猜對了哪一句?學生彙報。

結合學生說的過程中,導出第二句中:少與老相對。第四句中的:知與行相對。

同學們你看這團體的力量就是大,剛纔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咱們就把這首的意思也理解了。理解了詩意,相信同學們背起詩來更容易了。

5、請學生背誦,展示自己所得。背好了古詩,你們誰能說說陸游都告訴了他的兒子什麼道理呢?說到這裏,我不禁有個問題想向同學們請教:陸游是在告訴兒子,書上的知識無用呢?

四、自學《觀書有感》

同學們下面來我們再學習一關於學習方面的詩,同學們也可用上剛纔學習古詩的方法,來學習。出示古詩《觀書有感》

五、佈置作業

課外蒐集一句你最喜歡的名言、警句,作爲自己的座右銘,時刻勉勵自己勤奮讀書,長大有所作爲!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字詞卡片。

2、收集作者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偶

1、誦詩導入: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呀?(學生背誦古詩)古詩爲我們呈現出美的意境,讓我們獲得美的感受。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看看詩中寫了哪些內容?

2、看圖導入:

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麼?你想到了什麼?那麼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詩兩首》。

二、對話平臺

1、初讀:

⑴藉助拼音自由讀古詩,把字音讀正確。

⑵同桌互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⑶小組合作學習,輪讀交流自己的理解。

2、研讀:

⑴教師範讀,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想像畫面。

⑵看畫面,重點引導學生弄清“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⑶自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意。

⑷彙報交流詩意。

⑸多種方式朗讀。

3、誦讀:

⑴出示圖畫,指名配樂朗讀。

⑵學生自由練讀。

⑶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4、寫字:

⑴出示要寫的字:

首、劉、枝、記,學生認讀。

⑵學生觀察字形,交流怎樣書寫。

⑶教師示範,學生評價。

⑷學生練習,小組展示,欣賞評價。

(寫字訓練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樂於寫字。)

5、拓展:

你喜歡哪個季節,說說爲什麼?

不使學生的思路受到束縛,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發學生熱愛生活。

第二課時

一、對話平臺

1、複習:

多種方式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挑戰背誦古詩(一)。

(活潑多樣的複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進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2、自學:

⑴出示《山行》,引導學生說說用什麼方法來學習。

⑵按自己的喜歡的方法來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⑶彙報:

說說學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

⑷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3、細讀:

⑴學生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⑵指名讀,讀後評價。

⑶教師有感情地範讀,學生評點。

⑷學生找學習夥伴一起練讀。

4、誦讀:

⑴讓學生感受楓葉滿山的美麗情景。

⑵挑戰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⑶觀看插圖,練習背誦。

5、寫字:

⑴出示生字:

楓、於,學生認讀,

⑵觀察字形,說說怎樣識記和書寫。

⑶教師示範,提示重點筆畫,如:

“楓”字的“木”字旁的捺變成點等。

⑷學生練習,小組點評。

觀察、交流能幫助學生掌握寫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6、練習與拓展:

⑴出示課後“我會填”,引導學生填寫。

⑵誦詩會,學習夥伴還會背別的古詩,你們也一定行!把自己積累的古詩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們聽。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古詩,理解字詞,讀懂詩意。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作者與朋友的深厚友誼。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並學會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運用誇張、比喻的方法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贈汪倫》,出示古詩: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你知道“贈”是什麼意思嗎?

3、請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二、學習古詩

1、初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

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送別)

2、再讀古詩,想一想,誰送誰,誰別誰?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有誰知道李白是誰、汪倫是誰嗎?

學生介紹有關背景。

教師過渡,他們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怎以聯繫起來的呢?(學生說故事)

4、是啊,天下沒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別,同學們再讀一讀詩句,看看分別時的情景怎能樣?

5、自讀,說詩意。

你認爲哪一句還可以怎麼說?(修正詩意、注意關鍵字詞)

6、你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學生質疑)

(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

朗讀。

7、小結:這首詩是以歌聲來送別朋友,其實古時候還有許多詩,我們看一下,古人還會以什麼來送別朋友?

三、帶讀古詩

1、出示以下三首詩,引導學生自讀理解,古人又是以什麼來送別朋友的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朗讀、小結:無論以什麼送別,都有可以概括爲以“真心”送別。

四、課外練習

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生字卡片:《夜書所見》詩句字條。

3、《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三首古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夜書所見》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學生自由背誦已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中的“書”是什麼意思。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出示掛圖,觀察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朗讀節奏參考: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深夜/籬落//一燈明。

5、藉助字典和詩後註釋,理解詩中詞語意思,並圈出不理解之處。

6、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視指導。

四、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範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畫面中的景象表現了哪幾句詩的意思。

2、學生討論,對上面的問題發表見解。

3、質疑:

還有什麼問題或哪些詞語不理解?老師重點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

(一是動思鄉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朗讀。

五、趣味活動

1、我說你讀。方法:

⑴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⑵老師點掛圖上的景物,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2、字條連詩。方法:

老師出示某句詩的字條,學生接續後面一句詩(多連幾次,讓學生基本會背)。

3、情境背詩。方法:

學生可自由下位,把詩背給最要好的同學聽。

六、當堂作業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

3、自己練習寫生字,同桌交換,改正不足。

七、拓展閱讀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

第二課時

一、課前遊戲,複習導入

1、說說知道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

(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也可以以連線的方式出現節日、日期和習俗。)

2、小組比賽背誦《夜書所見》。

3、揭示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憶”的意思。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詩文,可輕讀、大聲讀,可獨自讀、同桌齊讀、小組合讀。

2、檢查朗讀,先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

⑴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⑵以指名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通古詩。

⑶讓學生憑藉已有的經驗和直覺讀準節奏。

3、自主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可以自學,也可幾個人合作學習;用查字典、看註釋、看插圖等方法理解詩中詞語意思,並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交流學習收穫。

⑶質疑:有什麼不懂之處?老師重點指導“異鄉”、“異客”的意思。

4、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動

1、卡片連詞背誦。方法:

請學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再連起來,試着背誦。

2、詩句連對。老師說詩句意思,學生背相應句子。

3、情境練背。學生當小小詩人,或加動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讀再上臺表演,達到背誦。

4、賽詩會,方法:

⑴集體賽:每個小組背一、兩首古詩,一首課內的,一首課外的,看哪一組背得既響亮又流利。

⑵個人賽: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四、當堂作業

1、出示生字卡片,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重點指導“異、插”的寫法。

3、學生練寫生字,同桌交換,改正不足。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會認識10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地背誦兩首古詩,理解詩中所表現的秋天的煥然生機,再反覆誦讀中,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3、培養孩子樂於背誦古詩,積澱經典文化底蘊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識字寫字

1、自主認讀生字條裏的所有生字,不認識的藉助拼音解決。

2、小老師領讀。

3、同桌互相聽讀。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5、同桌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6、擴詞練習。

7、寫字:

⑴分析字形,掌握規律。

⑵師範寫“枝”“劉”,提醒此二字的第四筆均是“丶”。

⑶描紅、臨寫,評出優秀。

二、朗讀感悟

1、《贈劉景文》。

2、整體感知:

⑴自讀兩首古詩,讀準字音。

⑵同桌之間聽讀。

⑶小組合作交流,通過讀詩,你知道了些什麼?還有哪些不明白之處?

三、啓發想象,感情朗讀

1、師配樂範讀兩首古詩,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2、生說說自己“聽詩”的感受。

3、生自由練讀──邊讀邊想象詩的意境美,感受詩的韻律美。

4、配樂賽讀、評讀。

5、指導背誦。

四、實踐活動

1、從兩首詩中選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進行“詩配畫”活動。

2、開古詩朗誦會,每組出兩個節目,一個集體朗誦,一個個人朗誦。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能借助註釋理解生詞;

2、讀懂詩句意思,體會作者詩中的哲理;

3、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課時目標】

〖第一課時〗

1、藉助字典弄請詞句的意思;

2、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

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3、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4、通過學習古詩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並能默寫詩中的名句。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並根據需要蒐集信息,擴大知識面。

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

4、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5、學會一類生字豚。

(設計理念:樹立問題的探究觀,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和啓發學生善於以現問題,勇於提出問題,勤於分析問題,樂於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愛動是他們的天性,老師要允許學生動一動、說一說、想一想。學生纔會從自己的實踐中學會知識,也會從實踐中得到創新。)

【教學重點】

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教學準備】

風景畫、錄像、實物投影儀、實物三棱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複習古詩的學習步驟及學習方法

學習步驟:初讀感知→理解詩題→理解詩句→品讀悟意境→熟讀成誦

二、按學習步驟學習《題西林壁》

1、初讀感知,讀通讀正確:

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讀通讀正確,然後抽讀。

2、瞭解作者,理解讀題:

⑴讓學生課前查閱蘇軾有關資料,課上互相交流。

⑵結合註釋理解讀題目的意思

3、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讀句意思。

4、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⑴分組合作學習,在組內各自交流自己對詩句的理解,理解詩句時,既要藉助註釋,又要聯繫上下文,既要聯繫課文插圖,又要補充詩中沒有的一些詞句。

⑵全班交流。

5、品讀悟意境:

⑴啓發談話悟意境:作者瀏覽了廬山,不只是看,而是細心觀察廬山的特點: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爲什麼同樣是廬山,卻有不同的面目呢?經過思考,作者發現其中的奧祕: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寫了廬山的千姿百態,身處山中也難以看清它的真實面目,你從中悟出了一個什麼道理?

⑵對於比較複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確認識這個事物。

三、品讀詩名,讀書讀意

1、反覆練習古詩。

2、指名朗讀,讀後評價。

3、學生齊讀。

4、熟讀成誦。

第二教時

一、複習第一首古詩

1、指名背誦讀詩。

2、指名說詩。

二、讀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指導檢查讀詩情況。

2、個別讀。

3、組內讀,並在組內說說自己是怎麼理解的。遇到不會的字查字典。

4、完成課後練習1:

提問:你有哪些字還不太清楚具體意思?可以什麼方法解決:查字典諮詢老師,同學討論。

三、再讀詩,感語交流

1、仔細讀詩,試着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2、重點理解: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學習先抑後揚的寫法:

山重水複疑無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揚。

4、感情讀詩,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感受,並能用連貫,正確的語言表述。

四、熟讀成誦

採取小組競賽,組內競賽等不同方式背誦。

五、合作,探究學習再次感悟詩的意境

1、小組內討論《遊山西村》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詩的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出了山西村豐收之年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農家款待客人的熱情和民風的淳樸。表達了作者對農家豐收景象的由衷讚美之情。

詩的次聯描繪了山間水畔的美景,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範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傳幾百年,是因爲這不是詩人單純描繪景物,而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到體會,是面對困難,迷茫的另類人生體驗。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不必求同。

2、結合資料豐富對陸游的認識組內口頭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⑴生卒年代;

⑵生活時代人品介紹;

⑶著名作品;

⑷自己的見解。

3、班內交流提升對詩的認識:

說說你找到的有關本課,作者的一切資料。要說得儘量流利,完整,不羅嗦。針對同一類話題,相互補充。訓練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師針對學生髮言作適當說明,要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相機點撥即可。

六、製作“陸游小檔案”

教師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不要拘泥課本中的形式。可配畫,編目錄,題寫前言,後記,也可做成本週的綜合學習資料。

第二教時

一、複習第一首古詩

1、指名背誦讀詩。

2、指名說詩。

二、讀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指導檢查讀詩情況。

2、個別讀。

3、組內讀,並在組內說說自己是怎麼理解的。遇到不會的字查字典。

4、完成課後練習1:

提問:你有哪些字還不太清楚具體意思?可以什麼方法解決:查字典諮詢老師,同學討論。

三、再讀詩,感語交流

1、仔細讀詩,試着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2、重點理解: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學習先抑後揚的寫法:

山重水複疑無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揚。

4、感情讀詩,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感受,並能用連貫,正確的語言表述。

四、熟讀成誦

採取小組競賽,組內競賽等不同方式背誦

五、合作,探究學習再次感悟詩的意境

1、小組內討論:

《遊山西村》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詩的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出了山西村豐收之年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農家款待客人的熱情和民風的淳樸。表達了作者對農家豐收景象的由衷讚美之情。

詩的次聯描繪了山間水畔的美景,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範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傳幾百年,是因爲這不是詩人單純描繪景物,而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到體會,是面對困難,迷茫的另類人生體驗。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不必求同。

2、結合資料豐富對陸游的認識組內口頭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⑴生卒年代;

⑵生活時代人品介紹;

⑶著名作品;

⑷自己的見解。

3、班內交流提升對詩的認識:

說說你找到的有關本課,作者的一切資料。要說得儘量流利,完整,不羅嗦。針對同一類話題,相互補充。訓練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師針對學生髮言作適當說明,要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相機點撥即可。

六、製作“陸游小檔案”

教師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不要拘泥課本中的形式。可配畫,編目錄,題寫前言,後記,也可做成本週的綜合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