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四年級看不見的愛》的教學設計

板塊教材分析:

小學語文四年級看不見的愛》的教學設計

板塊以愛爲主題,共安排了三篇文章,分別是《看不見的愛》《聖誕老人的禮物》《地震中的父與子》。(學習完《聖誕老人的禮物》後還安排了一次表達——我想對你說。)

這些文章以描寫父母親情、人間真情爲主,描寫細膩,表達感情樸實真摯,讀起來都非常感人。選編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爲了教育我們感恩所有善待自己的人,用心去愛自己的親人、朋友和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課文在選材和語言文字上都是比較優美,讓學生在閱讀中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注意引導學生感受人物真摯的情感,體會親人刻骨銘心的愛。指導學生閱讀感悟時,要注意把握每篇文章的情感基調。《看不見的愛》是一種無聲的、深沉的愛的流露;《聖誕老人的禮物》是一種純真的愛的表達;《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首偉大的、永不放棄的愛的頌歌。

板塊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拼讀音節,養成藉助漢語拼音識字、閱讀的習慣。以學生自主識字爲主,一舉閱讀內容擴大識字量。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的內容讀出正確的語氣、語調。

3、在閱讀中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感基調,抓住人物的細節描寫,理解詞語、句子等在文中的含義;能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能背誦指定的段落。

4、能結合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復述。

5、通過閱讀,感受親人、朋友之間的真摯情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真誠相待。

板塊訓練重點:

本板塊的訓練重點是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感基調,抓住

人物的細節描寫,邊讀邊想,與文章表達的感情產生共鳴。另外,學習作者通過細緻描寫,突出人物情感的表達方法。

8-1 《看不見的愛》

一、教材解析:

《看不見的愛》是長春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板塊人間真愛中的第一篇課文,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雖然沒有驚天動地、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但是文中淡淡的情節、淡淡的語句,凝聚的是濃得化不開的,非同尋常的母愛。

這是一篇描寫細膩的文章,初看之下覺得很平常,隨着課文的發展,得知,打彈弓的孩子原來是一位盲孩子,可母親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的爲孩子撿石子,“那位婦女坐在草地上,從一堆石子中撿起一顆,輕輕遞到孩子手中,安詳地微笑着。”當孩子累了,“他母親並沒有說什麼,還是很安詳地撿着石子兒,微笑着,只是遞的節奏也慢下來。” 當“我’知道打彈弓的是一位盲孩子可他母親還讓他練習時完全糊塗了,“別的孩子都這麼玩兒。”“我”認爲這是盲人無法做成的事,可母親平靜地說“我告訴他,總會打中的。”“關鍵是他做了沒有。” 平凡的動作,從容的神情,簡樸的話語無不充斥着一位母親對孩子濃濃的執着的愛!這是一位慈祥的母親,她接納關愛鼓勵孩子;這更是一位睿智的母親,她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像對待一個正常孩子那樣對待自己有殘疾的孩子而不給予他過度的保護和寬容(給孩子機會去做一個盲人幾乎難以做到的事情,並允許他一次又一次失敗,在失敗的體驗中學會用腦用手去解決問題),她給予了孩子希望(一聲清脆的瓶子的碎裂聲),生活中有希望,就有追求,就有精彩燦爛的人生。

文中的母親在孩子打彈丸的過程中始終重複着一個動作——輕輕地遞石子,在於作者的交談時始終是“平靜地說”、“安詳地笑”。在母親“輕輕地遞石子”中,蘊含的是母親對孩子的.希望、鼓勵、支持、信任……在母親“平靜地說”和“安詳地笑”中,蘊含的是母親對孩子的寬容、理解……

愛,有許多種,有的是顯而易見的,但更深的愛是眼睛看不見的,只有用心靈體會,去感受,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見。文中的“愛”就屬於後者。如何理解課題中的“看不見”,如何感受母親非同尋常的愛,是需要教師引導細細體會的,也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本板塊的內容都是以愛爲主題的,文章描寫細膩,表達感情樸實真摯,讀起來都非常感人,訓練目標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物真摯的情感,體會親人刻骨銘心的愛”,有感受纔會有感情,有體會纔會有感情。

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本板塊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讓學生受到偉大母親的薰陶感染,接受一次“愛”的教育,又能提高學生理解文章,感受文章表達思想的能力。所以,當學生真能被文章打動,能感受到母親的愛,無需老師要求,自然會在朗讀中投入真情。

二、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中自主識字,積累詞語;

2、能從作者、母親、孩子的角度感受、體會母親的愛;

3、重點研讀描寫母親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母親不同尋常的愛,感受母愛的平凡與偉大。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透過課文樸實的語言,體會母親對孩子那份執着、堅韌的愛。

三、教學策略:

1.本課的生字多爲形聲字,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識字知識

自主認字。“率”字,要依照字理識字的辦法來教,既要強調其音,又要強調其形。此外,“怔”“疏”是翹舌音,要注意讀準。本課的“屏”“率”是多音字,要分別指導學生紮實掌握它們的兩個讀音和組詞。在理解字義和詞義方面,要指導學生結合工具書和課文的前後內容來進行。

2.這篇文章語言自然樸實,沒有更多的感情的渲染,隱含的母愛是作者一邊觀察一邊發現的,因此不需要感情飽滿地朗讀。要引導學生運用和緩的語氣來讀,讀中想象當時的情景,體會孩子、母親及“我”當時的心理。尤其讀好描寫兒子和母親的語言,感受兒子的那份自信與從容,母親那份寬容與信任,進而由內心升騰一種對這位母親的無限敬意。

3.重點品析下列語句:

(1)那位婦女坐在草地上,從一堆石子中撿起一顆,輕輕遞到孩子手中,安詳地微笑着。

這是對人物什麼方面的刻畫描寫?(神態)怎樣的神態?(安詳)安詳是怎樣的面部表情?(慈祥、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