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合集五篇

爲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衆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合集五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語文,講的是一位盲婦人,因爲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巴黎的街頭乞討,她身旁立着一塊木牌,上面寫着我什麼也看不見,可是沒人給她施捨,一位詩人在木牌上加了一句春天到了,情況就完成不同了,各種各樣的人都慷慨解囊,因:爲詩人的語言,用美好襯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引起了人們對盲婦人的同情。從故事中,人們可以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語文,瞭解課文內容,體會語言的魅力,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從故事中體會語言文字所產生的巨大力量,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體現課插圖的投影片

學生:前留意廣告詞,收集自己喜歡的廣告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我們的語言充滿着巨大的魅力,恰當地運用語言,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了《加了一句話》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板書課題、讀題、質疑。(學生可能會提出:加了一句什麼話?誰加了一句話?加了一句話有什麼作用?爲什麼要加一句話等。)

二、自讀課文,瞭解大意。

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要求:

1、藉助工具書,聯繫上下文或請教同學、老師,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看看通過自讀課文,弄清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在書上做上記號。

三、小組合作交流,解答疑難。

1、分小組合作交流自讀所得,討論疑難問題。

2、假如你當時就在場,你會怎麼想?

教師巡視適時檢查:

①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如:佝僂、衣衫襤褸、紳士、風燭殘年。

②對重點問題:爲什麼在我什麼也看不見前面加上春天到了就有這麼大的魔力的討論。

四、創設情境,採訪釋疑。

1、假如你是《巴黎時報》的一名記者,假如你當時就在現場,請你即興進行現場採訪,看看人們是怎麼想的,前後態度爲什麼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其他同學分別扮採訪對象:雙目失明的老婦人,法國著名詩人衣着華麗的紳士、貴婦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着寒酸的職員。

指導學生採訪問題要依對象而定,如:

(1)老婆婆,今天給你錢的人多嗎?

(2)先生,你爲什麼要給這位盲婦人加上春天到了這句話?

(3)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麼多乞討的人,您爲什麼要把錢給她?

(4)先生,看樣子您不是很有錢,爲什麼還要給她錢?

通過採訪,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春天來了,我什麼都看不見這句話的含義,感悟語言的魅力,指導朗讀課文最後一段,並談談讀了最後一段話的感想。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教師談話激情:春天,萬紫千紅,到處鶯歌燕舞,和風送暖。人們沉浸在對春天的美的享受中,而那位盲人卻看不到這人間最美好的季節,是多麼的令人同情。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感受人們思想的變化。

2、指導學生用抒情的語調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春天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老婦人什麼也看不見的不幸遭遇的強烈反差。

六、拓展訓練:

加了一句話後,人們對盲婦人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場面一定很感人,請把當時的場面描寫下來,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進行描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檐”“飾”等5個生字。會寫“棚”“飾”“冠”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裝飾”“和諧”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4.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5.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

【課前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課文掛圖及投影片。

3.蒐集有關農村生活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兩組投影片。

第一組:林立的高樓、漂亮的汽車、熱鬧的廣場。

第二組:低矮的磚瓦房、小河裏暢遊的鴨鵝、穿着樸素的人們。

(也可以用書上的幾幅插圖代替)

提問:看到這兩組圖片,你想到了什麼?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所瞭解到的鄉下生活是怎樣的。

3.有一位作家用非常細膩、優美的筆觸爲我們描述了鄉下人家的生活,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1課,一起走進鄉村生活,一起領略它那份獨特的美。

(板書:21鄉下人家)

二、自學生字、新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學指導”:

1.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作上記號。

2.練習將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找找課文哪一小節概括了鄉下人家的特點?用鉛筆作上記號。

三、彙報交流,瞭解自學情況

1.指明認讀生字、生詞。注意“巢”不要讀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雞冠花”一詞中讀“”。

2.指名部分同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儘量讀通順。

3.交流默讀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後一節)。

四、朗讀理解

1.全班齊讀最後一節,理解“獨特”“迷人”的含義,進而理解整段話的含義。

2.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獨特”是指“獨有的,與衆不同的”;“迷人”是說“吸引人”,這句話是說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着自己獨特的、很吸引人的美。讓學生讀一讀課文,從作者的語言描述中去發現鄉下人家“迷人”“獨特”的美。

3.自由讀課文,找出你認爲最能體現鄉下人家迷人、獨特之美的語句並做上記號,在旁邊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然後美美地讀一讀,在腦海中勾畫那美麗的畫面。

4.小組交流自學所得,爲全班交流做好準備。

五、指導書寫生字

1.生齊讀生字,並且說說在書寫時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教師重點範寫“冠”“率”“搬”三個比較難寫的字。注意字的結構,擺放要勻稱。

3.學生練寫:抄寫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出示生詞卡片,指名讀。

二、自主讀文

自由讀課文,想象文中描繪的畫面,回顧上節課自讀課文時獲得的收穫,爲交流做準備。

三、全班交流

你從課文哪些語句體會到了鄉下人家無論何時何地都散發着的獨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體會到的美用你的朗讀體現出來嗎?

(生交流過程中,師適時點撥,提示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美,並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他學生通過“評讀”的方式來參與學習。)

以第一節內容爲例,可以抓住以下兩個教學點進行。

1.“別有風趣的裝飾……”

(1)理解“別有風趣”和“裝飾”的含義。(、聯繫生活實際。)

(2)在這裏“別有風趣的裝飾”指的是什麼呢?(請學生讀一讀相關描寫。)

爲什麼說這些都是“別有風趣的裝飾”呢?

2.“比那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可愛多了……”

(1)“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一般是什麼地方能看到的?(城市裏)

(2)閉上眼睛,聽老師讀一讀課文中對鄉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寫,想象畫面,再想象一下“高樓門前蹲着一對石獅子或是豎着兩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說說你的感覺。

(3)通過比較,感受到鄉下人家的淳樸、可愛。

(4)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鄉下人家的“可愛”嗎?

(說明: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只是一個預設,實際教學中,應以學生的發言爲主線,教師的點撥、指導適當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牽着學生的鼻子走。)

四、整理回顧,想象拓展

1.剛纔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發現無論在屋前、院子裏還是小河裏,無論在春天,夏天還是秋天,鄉下人家的確具有它獨特、自然的美,現在我們再來齊讀課文的最後一節,現在,你一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師生齊讀最後一節。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鄉下別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吧,說給同座聽一聽。

4.全班交流。

五、激發興趣,佈置綜合學習活動的任務

1.讀了這篇課文,你是否感覺到了農村生活的詩情畫意?讓我們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學習活動吧!

2.讀一讀書上的提示,然後分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組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如鄉村圖片展、收集國內外農村生活資料、鄉村詩歌朗誦比賽等等)

3.各組交流,彙報自己小組開展活動的計劃。

4.教師統籌安排,確定活動日程。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認識電流的磁效應

②知道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相似

③理解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過程與方法:

①觀察和體驗通電導體與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初步瞭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繫

②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繫,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界的奧祕

二、教學重點: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電磁鐵特性。

三、教學難點:

通電螺線管磁場的極性與電流方向間的關係的得出;電磁鐵特性的得出。

四、教具:直導線一根、乾電池3節、螺線管、小磁針、導線、鐵芯、電磁鐵、圖釘、條形磁鐵、蹄行磁鐵、多媒體、實物投影儀、開關

五、學具:軟鐵釘二個、小磁鐵六個、漆包線一段、乾電池三節電池座、回形針若干個、開關一個、滑動變阻器一個、電流表一個、導線若干條。(共13套)

六教法:演示法、引導法、啓發法

七、學法:觀察法、探究法、分析法、歸納總結法

八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奧斯特實驗,引導學生觀察:

當直導線通電時,你看到了什麼現象?磁針發生偏轉這現象說明了什麼?(出示第一張圖片,展示課題----電生磁)

二、新課:

1、教師敘述電與磁聯繫發現的發展史,指出其重大意義。(出示圖片2奧斯特人像。

2、電流的磁效應:

重做奧斯特實驗,引導學做實驗、觀察實驗:把磁針放在導線的上方和下方,觀察通電時小針針N極指向有什麼變化?

改變電流方向,重做上述實驗,再觀察小磁針N極的指向有什麼變化?

從這個實驗現象中,你有什麼發現?

結論:a、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b、電流磁場方向與導線上電流方向有關。(出示圖片3)

3、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教師演示:將一段直導線繞在鉛筆上形成螺線管,瞭解什麼是螺線管。(出示第4張圖片螺線管圖和實物)

師演示:給螺線管通電,觀察放在螺線管兩端的小磁針有什麼變化?說明了什麼?(實物展臺展示)

探究實驗: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是什麼樣的?

①問:你認爲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會是什麼樣?(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師板書學生的猜想。

又問:如驗證你的猜想?

又問;如何用實驗研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可能與哪種磁體相似?(出示圖片5)採用什麼方法探究?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引導學生討論

②學生實驗操作,觀察現象,記錄現象

③引導學生從實驗現象入手歸納試驗結論。(學生討論後,師出示圖片6,展示結論)

2、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之間有什麼關係?

你認爲通電螺線管的極性會與什麼有關?(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師板書猜想。

②、如何驗證猜想?採用什麼方法進行驗證?

③、怎樣具體設方案?學生討論

④通電螺線管導線中有幾種可能的電流方向?根據觀察得出

⑤、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電流方向有什麼具體關係?請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引導學生閱讀P55頁圖8.2---6及旁邊“?”的文字後,讓學生說他們的方法)

⑥、小組間交流

⑦、教師出示結論(展示圖片六)安培定則

⑧、練習:p54中8.2----5圖甲、乙。(圖片7)學生答案實物投影展示。

4、探究實驗(二)研究電磁鐵:

問:如果將一鐵芯插入螺線管內通電後,磁針偏轉角度會發生變化嗎?你認爲會怎麼變?(學生猜想)

師演示實驗驗證,從這一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偏角變大,說明什麼?

師小結:一個帶有鐵芯的螺線管叫電磁鐵。電磁鐵的磁性比通電螺線管的磁性更強。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探究電磁鐵的特性:(學生討論)

問:電磁鐵的磁性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師板書學生的.猜想

怎樣用實驗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多個因素的關係呢?採用什麼方法探究?怎樣控制變量?

怎樣具體設計方案?怎樣判斷磁性的強弱?怎樣改變電流的強弱?怎樣對不同圈數的電磁鐵進行比較?觀察哪些現象?

實驗需要哪些器材?

學生實驗,師巡視指導。

引導學生根據現象得出結論,交流結論。師出示結論,出示圖片8。

5、電磁鐵的應用:①出示圖片9,介紹電磁起重機。②學生舉例。

三、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及本次實驗的情況。

四、作業:①P57頁1、2、3、②上網查查電磁鐵有哪些應用。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設計思路】

唐詩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唐詩素描”作文訓練旨在幫助學生感受和表達詩歌的形象和意境,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導寫過程】

一、出示“素描”含義

關於“素描”,《現代雙語大詞典》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①單純用線條描寫,不加彩色的畫,如鉛筆畫、木炭畫,某種毛筆畫等。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②文學上指文句簡潔,不加渲染的樸素描寫。”

二、明確“唐詩素描”的含義

1.教師向學生推薦兩篇唐詩素描的範文:《遊子吟》和《夜雨寄北》。

遊子吟

母親撥亮了那盞昏暗的油燈,溫暖頓時灑滿了簡陋的屋子。

燈光下,母親又顫顫地對準了針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親就這樣用那根細細的線,串起了一個又一個艱辛的日子。

每一針,都仔仔細細;每一線,都飽蘸深情。看着母親滿頭的銀髮和被歲月的風雨分割得溝壑縱橫的臉,淚水禁不住淌滿了我年輕的面頰。

縫好了,母親又比試着,覺得滿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釦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點一粒即將灑播的種子。母親哽咽着,用有點哆嗦的手輕輕拍着我的肩:“兒呀,要記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長的小草,一棵春天裏樸素的小草。母親陽光般的注視,將把我的一生覆蓋。

無論飄泊多遠,黑暗中的那盞油燈,永遠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牽掛。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夜雨寄北

點亮燈,展開家書。你的笑容就隱藏在文字的後面,燦爛着,溫暖着,還有些淡淡的淚痕。你的牽掛,你的思念,你的輕輕細細的話語,越過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過心,飛抵我寂寞的窗臺。

而我,卻總是把早已定好的歸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後仍說,不定哪一天可以走進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覺,春光早逝,一轉身,秋已到了。雨淅淅瀝瀝地落下來,擠滿了小池。這羣無家可歸的孩子,又將陪我度過一個孤獨的夜晚。

依稀是夢,你坐到了窗前,靜靜地看着我。燭光是一朵剛剛開放的小花,把你裝扮得那麼年輕,那麼美,就像許多年前掀起紅蓋頭的那個晚上。

朦朧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樂和幸福。

我擁着你,附在你的耳邊,溫柔地說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個展信的秋夜,那場淅淅瀝瀝的雨。

2.引導學生結合兩篇範文,選取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討論交流要點:

(1)形式新穎,耳目一新,兩篇文章都把唐詩改寫成了散文。

(2)語言優美,富有詩意,比如:雨淅淅瀝瀝地落下來,擠滿了小池。這羣無家可歸的孩子,又將陪我度過一個孤獨的夜晚。

(3)營造出優美的意境,塑造了生動的形象。《遊子吟》對母親真摯而熱烈的讚美和《夜雨寄北》那種纏綿而悠長的思念之情,在範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4)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唐詩的內涵。

3.師生共同歸納“唐詩素描”的含義。

“唐詩素描”以詩歌爲載體,通過準確理解詩歌內涵,把握詩歌感情基調,用自由活潑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營造優美的意境,描寫具體可感、極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詩歌具體化、形象化。它是一種作文的形式。

三、指導寫作,定期交流佳作

結合對“唐詩素描”含義的理解,教師選取唐詩,指導學生寫作,並定期交流佳作。在學生逐步熟悉這種寫作形式之後,由唐詩逐步擴展到其他古典詩文。

四、寫作總結

著名教育家於漪說過這樣的話:“帶領學生學習古往今來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寫成的佳作,猶如身入勝境,在無數瑰麗璀燦的珠寶中觀賞遨遊,美不勝收。讓學生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和表現力,那怕一首小詩小詞,也有無窮的趣味。”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人類文明之林,她的腳下必定有奔流不息、萬世不竭的民族文化的滋養。通過“唐詩素描”作文訓練,我們感覺到傳統在這裏昇華,文化在這裏更生,希望有更多的人,創造更多的藝術形式,將祖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客、何”2個生字,會寫“音、客、何”3個生字。

2、情感目標:理解領悟詩意,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能力目標: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景,體會作者思鄉之情。

教學重、難點:瞭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鄉之情,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1、談話、激發了興趣:同學們已經學了很多古詩,你願意背給大家聽嗎?(學生自由背誦)

2、導入新課:同學們背誦的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國詩歌是文學寶庫中一朵璀璨的明珠,徜徉在這藝術的河流中,我們心曠神怡,今天就讓唐代著名的詩人賀知章老爺爺帶領我們再一次走進古代詩歌中。

3、作者生平

賀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詩人,這位老爺爺年輕的時候離開了家鄉去外地求學,他克服困難用功讀書,因此他的書讀得非常好。後來他到京城去當了大官。他和唐代的另外一位著名的詩人的李白是好朋友,兩人常常在一起作詩,相處得十分融洽。八十三歲那年,賀知章邁着蹣跚的步子,回到了家鄉。他回到村口會遇到了一件什麼事呢?我們來學習古詩《回鄉偶書》就知道了。(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師:讀了課題你知道“偶”“書”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嗎?(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書:寫,偶書:隨便寫的詩。)誰能說說題目的意思?(回到家鄉,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寫下來。)

5、師:你真能幹!那麼詩人遇到了一件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去看一看吧。

二、自由讀詩,初步感知。

1、師: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翻到115頁,自由地大聲地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2、師:老師發現你們讀得可認真了,接下來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比比誰的字音讀得準。

3、師:好了是嗎?那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了,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讀準了。(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誰願意來試試?(2個)下面我請一位小老師來帶領大家讀,誰行?(1個)我們一起來準確地讀一讀。

4、師:小朋友們讀得太棒了,這回老師要把生字寶寶的帽子摘掉了,你還能認出他們嗎?(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開火車讀

5、師:把掌聲送給這列小火車。接下來生字寶寶和他們的朋友在一起了,誰來和他們打打招呼?(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

6、師:生字寶寶真想請它們的朋友來家裏做客,而我們今天學的古詩里正有這個“客”字,你找到了嗎?(生:笑問客從何處來)

(二)緊扣“客”字讀詩

1、師:請再讀讀這句詩,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麼疑問嗎?(“客”是誰?賀知章。“客”從哪裏來?板書“何來”“客”來做什麼?)

2、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提了不少好問題。老師也來問你們一個問題:詩句裏的“客”也就是賀知章是指從外地來這裏做客的客人的嗎?(板書“客?”)(生交流:賀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從詩歌的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3、師:他從小離開了家鄉,到老了纔回來。這五十年的時間裏發生什麼變化?

(生:鄉音無改鬢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