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書所見》的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舟夜書所見》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舟夜書所見》的教學設計

《舟夜書所見》的教學設計1

學目標:

1、讀通詩句,理解內容,體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通過詩句展開想角。

3、背誦、默寫詩文。

教學重點:

根據詩句領略作者所描寫的美麗景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多媒體課件出示幾首古詩及所表現的畫面並伴隨舒緩的音樂。)師述: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古詩。大家知道,古代詩詞是我國文化歷史上一顆璀燦的明珠,詩人常常用短短的幾句話、幾十個字就把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一處處迷人的景緻生動地再現於我們的眼前。隨着詩人的筆,我們今天將進入一個什麼樣的情境呢?讓我們來學習《舟夜書所見》。請把課本翻開到79頁。

2、出示課題,學生讀題。

二、解題,簡介作者。

1、你知道“舟夜書所見”是什麼意思嗎?爲什麼這樣理解?(根據學生答強調“書”在這裏是寫、記的意思。)

2、你能爲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作者嗎?你怎樣瞭解到的?

三、學習《舟夜書所見》。

過渡:詩人能將他在黑夜裏見到景色寫成一首小詩,這景色是否別有一番情趣呢?

1、讀通全詩。(將讀落到實處,讓學有困難的學生獲得幫助。)

(1)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正音。

(3)請同學之間互相聽讀,指出對方的錯誤並幫助他(或她)改正。

2、在讀的過程中,你有不懂的地方嗎?如果有,看看這幅圖能幫幫你嗎?

3、小組研讀,品味詞句,感悟詩情。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調控,指導讀懂詩意,讀好詩句。重點扣住漁燈從“一點螢”到“滿河星”的變化讓學生領略詩中情境的美妙與神奇,體會詩人比喻之精妙。

4、美讀詩文。

過渡:看到這樣一幅絕妙的水上夜景圖,我情不自禁地跟着詩人一起吟誦

(1)師範讀。

(2)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先由學生推薦班上讀得最好的學生讀,然後鼓勵其餘學生向他挑戰,儘自己所能達到最優化,以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四、開拓思維,發展、積累語言。

過渡:古人尚且能夠寫出精妙的小詩,我們之中一定也不管文人大家,一定有人可以用自己的話把這樣一幅水上夜景圖描述得更美。

(1)指名說。

(2)師:給個機會讓我也來說一說,好嗎?(多媒體課件出示動態畫面及音樂)我看到這如詩如畫的江上晚景,不禁詩興大發,賦上這樣一首小詩。(師朗誦:江上晚景)(附詩詞)

(3)師:如果你喜歡我這首小詩,可以和我一起朗誦。(重複一遍)

(4)師:查慎行和你的同學還有我都描述了這水上的夜景,你最欣賞誰的描述,爲什麼?

(5)給學生配上音樂,學生自由讀或說。(選擇《舟夜書所見》或《江上晚景》配樂讀,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五、作業。

過渡:詩人筆下的景緻是如此的具有詩情畫意,(展示事先準備好的詩配畫圖片)遺憾的是,我這兒還有一幅畫只有詩情,沒有畫意,試着爲這幅畫上《舟夜書所見》這首詩吧。

(1)要求學生試着默寫詩文,忘記了可以看一看,不會默就認真地抄下來。師巡視、評價,挑選最好的作品剪貼後讓大家欣賞,把畫送給這個學生以示鼓勵。

(2)提出課外作業要求。

夜裏看長江,別有一番情趣。去看看現代的水上夜景,用你生花的筆寫一寫或畫一畫當時的景緻,倘若你寫的是詩,可以給它配上一幅畫,倘若你畫了一幅畫,請爲它題上一首詩。

《舟夜書所見》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愛美情趣,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理解詞句意思瞭解古詩敘述的內容。

教學重難點:理解詞句,想像詩歌內容。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回憶古詩《所見》解釋“所見”的意思。

2、通過課前預習,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對他有什麼瞭解。

二、觀察畫面、解題。

1、出示圖畫,指導觀察。

2、解題。

3、師配樂範讀古詩,學生思考。這首古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指導自學

1、你們有什麼學習方法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四、師生交流

1、看第一句詩句,你們讀懂了什麼?

2、學生質疑。

3、指導朗讀。

4、過渡:此時詩人又看到了什麼景色呢?

5、在這一句中你讀懂了什麼?

6、學生質疑你最喜歡詩中哪一句或哪個詞。

五、感情朗讀、激活畫面、練習背誦。

1、齊讀,同桌互相說說你腦海中出現了哪些畫面。

2、自願上臺描述。

3、背誦古詩。

六、佈置作業。

《舟夜書所見》的教學設計3

一、激情導入談話

同學們,真高興我們又一起學習了,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句話,想聽嗎?那就是“文章不是無情物”,(老師邊說邊板書,板書完畢,師深情地、略帶沉思地吟誦着這一句話,以激發學生對這個語句產生美感,爲學習新知識創設濃郁的詩意氛圍!)

師:同學們,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老師,我知道,這句話就是說每篇文章都是包含着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的。

師:真不錯,說得真棒。一篇文章裏面不包含着某種思想感情,它就不是一篇真正意思上的文章了,這樣的文章是不會打動人的,不會有人看的,那麼你們能不能從已經學過的文章中舉個例子來說明呢?

生1:《荷花》一文所展現的就是一種生命的激情。

生2:《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表達的是作者對故鄉楊梅的喜愛之情。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你們知道這一篇篇飽含深情的文章是怎麼來的嗎?

生1:老師,我認爲是作者把他平時所看到的東西寫了下來。

師:對,文章就是作者在生活中對自己所經歷過的事物有所感悟,然後飽含深情地把它寫下來的,因此,老師現在繼續送你們一句話了,來,老師邊板書,同學們邊猜這句話的內容好嗎?(老師板書:“文章源自生活來”,“生活來”三個字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出來。)學生有所感悟的齊讀這兩句話。過渡:那些作家、詩人正是抓住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後用真情去寫作,才創作出那麼多好的文學作品。今天,我要學的這一篇詩歌也不例外。現在我就一起來學習清代詩人查慎行的一首詩《舟夜書所見》。

二、初讀課文

1、聽詩文錄音,學生練讀,正音。

2、解題:用先分字詞理解,後連起來理解的方法理解題目的意思:夜間乘船所看到的景色。

3、齊讀古詩,找節奏,初步體會感情。填空:這是_________(誰)在_________(時間)在_________(地方)看到的美麗景色。

三、想象畫面,訓練說話,品讀詩文,深度感知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把這樣一幅夜晚的湖上美景畫下來。

1、學生想象說出要畫出什麼景物,由老師畫在黑板上。(要求學生說得具體如:畫月亮要說成,在天上畫一輪被烏雲遮住的月亮……)學生補充畫面內容,師生共同完成畫面。

2、看完成後的圖畫,說說畫面內容。試着說出自己的想象和內心感受。

3、師:剛纔我們不是說:“文章不是無情物”,你們現在說一說你從這首詩中體會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是怎樣一種感情?

師:(深情投入品誦詩句,給學生一個積極的暗示)

生1:老師,我從詩句中體會了一種感情,那就是作者覺得漁民很勤勞,你看,從“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這句詩中,我就想到了漁民這麼晚了還正在一網一網的打着魚,打到魚後那去賣錢,用來養家。

生2:老師,我從詩句中體會到漁民是辛苦,你看漆黑的夜晚,大家都去休息了,他還在打魚,這多累啊!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4、師生共同吟誦古詩,品讀。

師:剛纔我在讀詩的時候有一種突然心頭一亮的感覺,不知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呢?如果有你覺得是那一個字或是哪一個詞給了你這樣的感覺,讓你特別關注呢?學生討論交流並進行發言,教師根據發言指導朗讀。

師:“孤光”是什麼意思?像什麼?這麼黑的夜晚,這樣微弱的燈光,你想到了什麼?你的體會是什麼?(指導朗讀)

師:這是吹來了一陣風,是怎樣的風?會引起河面什麼樣的變化?學生試回答想象。

師:你知道“散作滿河星”是什麼意思嗎?

生:是天上的星星倒映在河面上。師:(故意)這倒奇了,難道星星原來簇擁在一起,然後因爲要做廣播體操了,便四散開來,成了滿河星了?

生:(大笑,繼而恍然大悟)(很多學生搶着說)老師,老師,我知道了,這裏是指漁燈映射在小河上,河面被微風吹起了波浪,便把這燈光弄碎了。散來了,變成了滿河的星星似的。教師在畫面上表現變化。師:這時候你有什麼感想?你的體會是什麼?(指導朗讀)

四、總結全文,誦讀古詩。

這首古詩是作者夜晚乘船出遊看到的景色,他看到了_________的月亮,_________的漁光,微風吹來_________(什麼樣的情景)燈光被_________就像_________。

五、分析寫作特點,提高寫作能力。

1、師:詩人爲什麼能把這景色寫得這樣生動,除了他仔細觀察,用心體會,還有他在寫作上的一個手法,那就是“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誰能找出古詩中那些是靜態描寫的詩句,那些是動態描寫的詩句?(學生找到並讀出來)這樣寫有何好處?(自由發言)

2、寫法訓練:想象情境,把句子寫完整。(可以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使表達更準確、生動、完整)湖面平的好像一面大鏡子,這時一顆石子落入水中,只聽“咚”一聲_________。蝶兒們靜靜的停在五顏六色的花朵上,有人經過,驚動了它們,它們_________。春天柳樹發出新芽,千萬條柳枝垂到水面上,一陣微風吹來_________。學生練習,老師指導拓寬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