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9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准備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1個生字,會寫4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感悟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領悟課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話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課題質疑

1、導入課題;齊讀課題。

2、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3、默讀課文,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進行交流。

三、研讀課文,訓練朗讀

1、去年的樹和鳥在一起是怎樣的情形?自由讀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麼?

重點體會:天天唱、天天聽;分手時的約定。

指導學生朗讀。

2、鳥是怎樣尋找大樹的?你的體會是什麼?

默讀7~14自然段,概括鳥的尋找過程,反覆朗讀小鳥詢問的話,體會小鳥的心情。

3、(教師範讀最後三個自然段)生說感受或疑問:

⑴ 鳥兒爲什麼睜大眼睛,盯着燈火看?她看到了什麼?學生帶着各自的體會朗讀。

⑵ 鳥兒唱完了歌,又對着燈火看,它在想什麼?

四、總結昇華,佈置作業

1、結合學生髮言,師進行小結。

2、根據學情,設計作業。

【板書預設

大樹(圖) 小鳥(圖)

珍惜友情

信守諾言

第二課時

一、談話激趣,複習鞏固

1、談話激趣。

2、小結上節課情況。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組自由分角色讀。

2、指名一小組上臺表演。

3、全班進行評價:

你認爲誰讀得好,好在哪兒?你認爲誰讀得還不夠,你能讀讀嗎?

三、指導四個生字的書寫

1、指導觀察字形,說說寫時要注意什麼?

2、學生自由書寫。

3、小結書寫情況。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雪松在逆境中得以生存的原因。

3、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

4、通過雪松這一形象初步感悟既要敢於抗爭,也要學會退讓的道理。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悟既要敢於抗爭,也要學會退讓的道理。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山谷雪松圖、錄音機、課文朗讀磁帶、朗讀配樂

[課前活動]

1、猜謎。

2、過渡:猜謎語還是比較簡單的,同學們經過思考,大都能揭開謎底。但世界上也有許多謎卻並不那麼容易解開。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個山谷中就有一個謎,(板書:山谷中的謎)這山谷中的謎是什麼?謎底又是什麼呢?(板書:底)

2、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山谷中的謎底》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都已經預習過了。接下來,請同學們再快速地閱讀一遍,然後來說說這山谷中的謎是什麼?謎底又是什麼?

2、學生讀。

3、交流。

⑴山谷中的謎是什麼呢?

指名說(出示圖)

再請一個同學說,其他同學一邊看圖一邊聽他說。

⑵那麼,謎底又是什麼呢?

指名說(出示謎底)

三、自主探究、精讀感悟

1、山谷中的謎我們知道了,謎底也揭開了,那是不是我們這篇課文就學完了?還要學些什麼?

指名說。

2、咱們先來看看謎底是怎麼被揭開的。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

⑴大家好好地讀讀這一段,我們比比誰讀得仔細,能字字入目。在你感受特別深的地方,多讀幾遍,做些記號。

⑵交流,隨機指導朗讀。

3、這雪松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瞧!他們傲立於風雪之中,是那樣的蒼翠挺拔,讓我們再一次去感受它吧,可以看着圖,也可以輕輕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在腦海中想象。

⑴聽課文錄音。

⑵剛纔,在你腦海中出現的雪松是什麼樣兒的?

指名說。

4、同學們說得真好,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把這段話讀好。

自由練讀。

指名讀。教師適當點撥。

齊讀(配樂)

5、剛開始讀這段話,雪松在書上,再讀,它彷彿出現在我們眼前,而現在,我聽出來了,你們已經把它讀在了心裏。你想對雪松說些什麼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有靈感的也可以寫寫小詩。

⑴學生自己寫。

⑵在小組中互相讀讀,把自己寫的意思讀出來,多讀幾遍,發現問題自己改,也可以請教別人。

⑶交流。

四、總結提問,延伸課外

正如同學們說的那樣,雪松不僅能頑強地與大風雪抗爭,而且能夠適時地彎曲和反彈,始終保持自己的蒼翠與挺拔。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一種生存的技巧,它還是一種智慧、一種胸懷。這對於我們會有些什麼啓示呢?那兩位旅行者又會從中明白些什麼呢?請同學們繼續思考,我們下一節課再來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預設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自、己、東、西4個字,認識新偏旁。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製作課件、準備頭飾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在學習中領悟要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難點:

懂得媽媽爲什麼要讓小鴨、小鷹自己學習本領的道理。

第一教時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都已經長大了,一定能做許多力所能及的事,誰來說說你們最近學會做哪些事情了?你是怎麼學會的?在學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你是怎樣解決的?

二、今天,我們來認識兩位朋友,他們也想學本領。

(課件演示:小鴨、小鷹)想不想知道他們想學什麼本領?(課件動畫,並出示部分課文內容:小鴨說: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媽媽說: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遊吧。小鷹說:媽媽,我想去山那邊看看,您帶我去好嗎?媽媽說:山那邊風景很美,自己去看吧。)

三、自學這兩句話

1、自由朗讀,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和小夥伴交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隨機指導生字:正音、記形)適時評議,指導朗讀。

2、書寫生字。

五、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受這兩句話。(任選一項)

1、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句話有感情地讀一讀。

2、找學習小夥伴合作朗讀。

3、和小夥伴一起演一演。

4、…………

六、彙報朗讀、表演。

第二教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個朋友,他們要學本領,還記得嗎?(課件演示)

二、出示課文中的前兩句話。

自由朗讀、分角色朗讀……

三、學習新課

1、提問:那麼小鴨、小鷹有沒有學會呢?

2、出示課文句子,讀一讀。

3、提問:

1)媽媽爲什麼要他們自己去?

2)你想象一下,他們會怎樣學?會遇到什麼困難?(任選一個說一說)交流。

4、指導朗讀。

5、你們爲什麼讀得那麼高興?

6、他們學會了本領爲什麼會這麼高興?它們回怎麼想?怎麼說呢?媽媽又會怎麼說呢?

7、了小鴨、小鷹你會對他們說什麼?

四、拓展(準備頭飾)

1、選擇一段課文進行背誦。

2、選擇一段課文用講故事的形式講一講。

3、小夥伴合作,把故事演一演。

五、交流,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①認識本課8個生字。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異國的田園風光。

③揣摩課文中優美的語言,並摘抄下來。

課前準備

①蒐集查閱有關荷蘭的圖片及資料。

②實物投影儀。

A案

●導題

荷蘭以鬱金香、風車、牧場和運河而聞名天下。同學們,你們瞭解荷蘭嗎?

(請2~3名同學交流有關荷蘭的圖片或資料)

的確,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讓我們隨作者一同走進這優美、恬靜的地方吧!

●讀文

①邊看插圖,邊讀導讀。

②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說說“牧場之國”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③默讀課文,重點讀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想一想爲什麼這都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畫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如:課文第一自然段與全文是什麼關係?這樣寫有什麼好處?作者爲什麼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交流

①小組交流。

②全班交流。

③指名板書。

●品味

①帶着你個人的感受讀一讀你喜歡的部分。

②試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積累

抄寫你最喜歡的詞句,並試着背一背。

●運用

①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②用“是……也是……”“彷彿”“悠然自得”寫一句話

③找一篇優美的文章讀給爸爸、媽媽聽。

(內蒙古包頭市 姜傑)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材簡說

《贈劉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鬥霜。一年最好的景緻你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時節。這首古詩是寫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敗、菊殘,寫出了秋末的特徵。接下來詩人以橙子的金黃與橘子的青綠,把深秋的景色點綴得色彩鮮明而富有生氣。詩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調子,突出了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擎雨蓋指荷葉。第二行詩讚頌了菊花的殘枝有傲霜凌寒的氣概。

二、學習目標

1、會認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三、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

看圖,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二)初讀感知,瞭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夥伴體會讀,讀完後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後再讀。

4、教師範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啓發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想一想,議一議

你認爲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爲什麼?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課文的兩幅插圖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內容。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知道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學方法

講授 交流 表演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是講一個關於三個小夥伴的故事。

2、板書課題:三個小夥伴

3、讀題,講解:夥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4、提問:你有好朋友嗎?你們經常一起幹什麼?

5、過渡:故事裏的三個小夥伴是誰呢?它們在一起要做一件什麼事呢?

二 課文學習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挖坑施肥培土澆水嘴巴鼻子拱就把

2)指名讀生字詞。

3)指名讀課文。

指導寫字

1、指名讀:同拉麼把巴沒有要

2、根據筆順集體書空。

3、師範寫生字,學生觀察字形結構、筆畫。

左右結構的有:拉把沒寫時左窄右寬。沒,右上不是“幾”。

上下結構的有:要上下部分寫扁些,要緊湊。

4、學生在書上描紅,在《習字冊》上練寫。

5、作業:熟讀課文。

四 齊讀

五 小組合作學習

四人爲一個小組,先讀讀3-5自然段,互相說說:“是誰解決了第二個和第三個困難的?用了什麼方法解決困難的?”(學生合作學習,約5分鐘)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道樂音由音調、響度和音色三個特徵。

2、常識性的知道音調的高低與聲源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的大小與聲源振動的振幅和距聲源的遠近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的音色不同。

3、能從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樂音有音調、響度和音色的區別。常識性知道音調的高低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響度的大小與聲源振動的振幅和離聲源的遠近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的音色不同。

4、通過觀察聲波的圖形,初步學習利用儀器進行探究,觀察圖形進行分析的方法。

5、通過觀察波的圖形,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科學探究不能光憑人的感觀,還要藉助於儀器,初步建立利用儀器進行測量的觀念。

教學重點: 音調及響度的概念

教學難點:

1、音調及響度的區分

2、音色

教具選擇: 刻度尺 橡皮筋 鉛筆 音叉 紙盒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聲是怎樣產生的?

2、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比較聲在固、液、氣三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3、人耳的聽聲頻率範圍以及頻率的有關知識。

二、新課教學

1、情境創設,提出問題

⑴ 播放兩段音樂的片段,其中一段爲音樂歌曲,一段爲機械噪音。讓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是哪一些,由此提出樂音和噪音的區別。

⑵提出問題:其中音樂歌曲都屬於樂音,那他們同樣是歌曲,又有什麼區別?啓發學生自己提出聲音又大小,高低之分。同時,不同的樂器,不同的人的聲音各有什麼區別。

⑶總結樂音的三個特徵。

並提出問題:這些特徵又與什麼有關係?有怎樣的關係呢?

2、過程展開

A、音調:聲音的高低。

實驗探究音調的高低,組織學生用刻度尺做此實驗。然後進行討論: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所發生的振動現象有什麼不同?由此聽到的聲音有什麼不同?主觀感受的音調高低和刻度尺振動的快慢有什麼關係?記錄下表

伸出長度

振動的快慢

振動的頻率

發聲的音調

1/4

1/3

1/2

3/4

再次提出頻率的概念,並複習其單位。強調一下音調決定於聲源振動的頻率,一般情況下聲源振動的頻率大,主觀感受的音調就高。

學生閱讀書43頁“一些聲音的頻率表”,

總結:音調由聲源的振動頻率決定,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頻率越小,音調越低。

一般說,兒童的音調比成人的高,女同學的音調比男同學的高。

實驗探究:探究吉他絃線在以下哪種情況下彈撥時發出的音調高?

讓學生用橡皮筋模擬吉他弦來做這個實驗。

結論:越細、越短、越緊的聲源發出的音調更高;

越粗、越長、越鬆的聲源發出的音調更低。

B、響度:聲音的大小(強弱)叫做響度,也叫音量。

提問:如果你想要聽到更響的聲音,你會怎麼辦?那你覺得響度又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學生活動:把直尺的一部分伸出桌子,保持伸出桌子的部分長度不變,分別用不同的力度撥動直尺。

注意觀察 1、 刻度尺的振動幅度有什麼不同?

2、 聽到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

(1)結論:力度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老師活動:敲擊音叉,前面和後面的同學聽到的聲音有什麼差別。可以讓同學到教室外邊或者更遠的地方來聽。

(2)結論:響度與人與聲源的距離有關。

總結:響度的大小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振幅)、距聲源的距離等有關。

C、音色:又叫音品。

兩個同學同唱一句歌詞(或者同說一句話),讓學生區分分別是哪位同學演唱(說)的,進而向學生提出問題:你是憑什麼區分出他們呢?學生會感性地認識到不同聲源發出聲音的不同就是音色的不同。

①、不同人的音色不同

D、聲波的圖形 (書中第44-45 頁分別介紹)

波形圖有:波峯、波谷。頻率的高低:圖形曲線中,波峯(波谷)出現的個數多少,表示頻率的高低。

振幅的`大小:對應着聲源振動幅度的大小.

三、小結:樂音的三個特徵、定義、決定因素

A、振動越快,頻率越大,聲音越尖銳,音調越高

B、越細、越短、越緊的聲源發出的音調越高

教學反思

1、以聽聲爲主線,恰當的使用了農村教學的實驗器材,讓學生在豐富的聽覺體驗中反覆感受聲音的三個特徵,使學生的認識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很好地突破了“音調與響度這兩個易混淆概念、聲波圖”等的教學難點。

2、以學生參與爲主線,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討論等方式,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分工協作、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使不同展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提高了學習效率。

3、學生對樂音三個特徵的認識和展示實驗探究過程,學生代表的準確描述、學生間的密切配合,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很好的做到過渡自然、流暢、科學、有效展示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合作學習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

4、教學過程中討論交流、聽聲、實驗探究等,都緊緊圍繞教學重點來展開,讓學生在體驗、合作和探究中學習聲音的三個特徵,氣氛熱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考慮到學生已經學習了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對函數的學習、研究有了一定的經驗和基本方法,所以教學流程又分兩條線,一條以內容爲明線,另一條以研究函數的基本內容和方法爲暗線,教學過程中同時展開。

學生思考,作答,教師引導學生敘述語言的邏輯性。

訓練學生用函數性質進行解釋,強化學生邏輯意識。其中第④小題是利用指數函數性質解決,注意區別。

⒁請學生考慮可以如何驗證上述答案的正確。

學生實踐。使用計算器驗證,提高學生使用學習工具的意識。

⒂簡單應用2:冪函數=( -3-3)x 在區間 上是減函數,求的值。

學生思考,作答。教師板演。對冪函數定義進一步鞏固,對函數性質作初步應用。同時訓練學生對初步答案進行篩選。

⒃簡單應用2:

已知(a+1) <(3-2a) ,試求a的取值範圍。

學生思考,作答。教師板演。

訓練學生靈活使用性質解題。

數學交流⒄小結:今天的學習內容和方法有哪些?你有哪些收穫和經驗?學生思考、小組討論,教師引導。 讓學生回顧,小結,將對學生形成知識系統產生積極影響。

數學再現

⒅佈置作業:

課本p.73 2、3、4、思考5思考5作爲訓練學生應用數學於實際的較好例子,應讓能力較好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幾點說明:

⑴本節課開始時要注意用相關熟悉例子引入新課。

⑵畫函數圖象時,如果學生已能夠運用計算器或相關計算機軟件作圖,可以讓學生自己操作,以提高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和能力,並提高教學效率。

⑶由於課程標準對冪函數的研究範圍有相對限制,故第11個問題要求較高,建議視具體情況選擇教學。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灰雀》這篇課文記敘了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病期間愛護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寧愛鳥,更愛誠實的孩子。

全文共13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講列寧在郊外養病期間,每天都到公園散步,他非常喜歡公園裏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講有一天,列寧發現那隻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以爲它凍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只是堅定地說,灰雀會飛回來的。第11~13自然段講第二天,列寧果然又看見了那隻灰雀,但他沒有再問那個男孩,因爲他已經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課文以人物對話爲主線,既寫出了列寧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又寫了小男孩心理認識過程。人物的內心活動外化爲語言,二者相互交錯,推動情節發展,並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爲什麼說小男孩是一個誠實的孩子,體會列寧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及小男孩的認識過程。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質疑。

1.出示課題。

2.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有幾隻灰雀?灰雀什麼樣?圍繞灰雀爲什麼用灰雀作課題?)

二、初讀課文。發生了什麼事?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聯繫上下支理解詞義。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特別注意以下讀音。

白樺 胸脯 麪包渣 惹人喜愛

(2)字形難點。

散:左下月的第一筆是/。右邊的反文要寫小一些

惹:上中下結構。中間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邊一撇不要丟掉。

(3)理解詞語。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誠實: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

歡蹦亂跳:形容健康、活潑。

默讀課文,思考課後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情景引入,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體演示: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2.教師說: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人喜愛。你看它們可愛嗎?

3.自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描寫灰雀的語句並填空。的灰雀來理解。)

4.朗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多媒體演示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

二、學習課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默讀課文,畫出小男孩的語言。

(1)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2)男孩看着列寧,說: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

(3)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的。

2.指導學生讀小男孩的話,再說說他心裏是怎麼想的。

(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認識過程:吞吞吐吐一想說不敢說一決心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

3.課中質疑,讓學生體會列寧育人過程。

(1)列寧聽到小男孩的話,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帶走。如你是列寧,這時你會對小男孩說什麼呢?

(2)文中列寧是怎麼說的?畫出列寧的話。分組討論,通過讀列寧的話,讀懂了什麼?

A.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丁。天氣嚴寒,它怕冷。

(飽含着對丟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啓發男孩自己覺悟,以情育人。)

B.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自言自語實際上是說給小男孩聽的。可惜表達了列?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

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着灰雀的命運。)

(3)創設情境,進行對話。老師爲列寧,學生爲小男孩進行對話。老師用責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

(4)指導學生再讀書上列寧的話,體會列寧育人的過程。

三、學習課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題。

(1)小男孩爲什麼低着頭?

(2)列寧爲什麼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後微笑?

(3)列寧爲什麼不問愛說話的男孩,而問不說話的灰雀?

(4)列寧爲什麼不問那個男孩,就知道他是誠實的?

(因爲男孩能認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

2.分組讀書、討論思考題。

3.小組代表發言。

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1.文章寫了第1天、第2天、那麼第3天、第4天以後圍繞列列寧、小男孩、灰雀,還會發生什麼有意思的事呢?請學生小組討論。

2.請學生評價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內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 )外 ( )步 胸( ) ( )孩

一( ) ( )者 ( )是麪包( )

二、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詞語。

( ) ( )

( ) 地說 ( ) 地歌唱

( )/ ( )/

三、填空,再想想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

1.灰雀在枝頭( )唱歌,( )惹人喜愛。

2.列寧( )說:多好的灰雀呀,( )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四、給下面的句子加標點符號。

1.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2.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五、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公園裏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隻灰雀。兩隻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非常( )惹人喜愛。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隻歡快的灰雀,還經常( )給它們帶來麪包渣和穀粒。

1.給文中帶點詞換上一個意思相近的詞。

2.寫出文中的數量詞:

3.從哪些地方看出列寧非常喜歡這三隻灰雀?

4.你喜歡哪些動物呢?爲什麼?

我喜歡,因爲它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