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人民服務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下面給大家分享爲人民服務的教學設計,歡迎借鑑!

爲人民服務教學設計

爲人民服務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司馬遷、鴻毛、興旺、炊事員。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啓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爲人民服務”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繫前文,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對本組前兩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志士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英雄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歷史畫面。緬懷着革命先輩,我們心中涌動着深深的懷念。今天,我們繼續跟隨時空的轉換,到延安窯洞前去聆聽演講。(板書課題)

二、激發興趣,初讀感知

《爲人民服務》這篇演講稿你們的爺爺奶奶曾經背過、爸爸媽媽也曾經讀過,文中究竟散發着什麼樣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過課前閱讀“資料袋”和預習課文,你知道《爲人民服務》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做的演講?

2.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爲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讀收穫

認讀生字詞

指讀課文,校正讀音

交流討論:課文圍繞“爲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詞句,理解感悟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課文開頭明確提出誰爲人民服務,爲什麼爲人民服務?

出示句子:“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是徹底地爲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去掉“完全”、“徹底”兩個詞,比較讀,體會兩個詞語中包含的意思。

說說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爲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犧牲的事例。

四:教師點撥,突破重、難點

1.學習第3段。

(1)指名讀第三段。這段是圍繞哪句話論述的?識要我們爲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爲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2)是怎樣圍繞這句話論述的?(通過舉例和邏輯嚴密的一組句子加以論述。指名分別讀出這兩部分。)

(3)出示投影:上面這段話共有幾句?每句說的是什麼?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先說出這段話中的關聯詞,並在書上點上着重號。[因爲……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設)只要……就(條件)]

每句說的是什麼?

第一句講有了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

第二句講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

第三句講凡是符合“說得對”、“對人民有好處”這個條件,不管是誰的批評和意見,我們都要改正,都要照辦。

這段話一句緊扣一句,層層遞進聯繫非常緊密。先講不怕批評再講不講究批評的對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與非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通過這段學習談一下我們黨爲什麼日益壯大,從而成爲執政黨。

2.學習第4段。

(1)指名讀第四段。“共同的革命目標”是什麼?(解放全民族,完全、徹底爲人民服務)

(2)爲實現這一革命目標應該怎樣做?

(“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互相愛護”並分別把這三部分內容讀出來。)

(3)默讀這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第一層: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爲了一個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還要團結更多的人。

第二層:講怎樣對待困難,要看到成績、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不要灰心。

第三層:講正確對待犧牲。一是爲人民利益而犧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第四層:革命隊伍的人要互相關心、愛護、幫助。

3.學習第五段。

(1)我們要爲什麼人開追悼會?(做過一些有益工作的)

(2)開追悼會的意義是什麼?

2.文章的中心是什麼?這個中心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出來的?

(文章的中心是爲人民服務。全文圍繞這個中心,依次講了完全、徹底爲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爲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正確對待批評,爲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正確對待困難、對待同志,爲人民的利益團結互助;悼念爲人民而死的人,以團結全體人民等五方面的問題,思路十分清楚。這五個問題都是以爲人民服務爲標準,從不同側面說明怎樣才能做到完全徹底爲人民服務。)

五、課外拓展:學生學習《理想的階梯》並完成後面的練習題

爲人民服務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夠讀準“剝削、追悼”等10個詞語,學習“鼎”字的書寫和意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2、瞭解文章是演講詞,屬於議論性文章,能夠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及圍繞觀點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習引用、對比、舉例的論證方法,並嘗試運用。

4、抓住重點詞,理解中心論點的含義。理解死的不同意義,幫助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教學重點:

瞭解文章是演講詞,屬於議論性文章,能夠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知道圍繞觀點從哪幾方面寫的。學習引用、對比、舉例子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嘗試運用論證方法完成練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一篇演講詞。1944年,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針對這一情況,做了《爲人民服務》的演講。請同學們讀一讀課題。

“爲人民服務”這一信念從20世紀40年代一直到今天,經歷了七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但它依然經久不衰、深入人心,請同學們有力而響亮地再讀課題——爲人民服務。

二、檢查預習

文中有些不太容易讀準的詞語你能讀正確嗎?

1、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強調“剝削”等難讀的詞語。

2、指導“鼎”的筆順。

“李鼎銘”的“鼎”是能代表我們中國文化的一個字,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字。(出示鼎的圖片及字形演變)同學們你們看,象形字的“鼎”就像一幅畫記錄着這個字的本意。他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或者放在宗廟作銘記功績的禮器。後來“鼎”字又引申出多種意義(出示ppt),學生組詞。

這個字筆畫較多,筆順易錯,仔細看老師怎麼寫。

師範寫,生書空,寫一個帶“鼎”的詞語。

三、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同學們,既然這篇課文是演講詞,那麼演講是有目的的,演講者在演講中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讓聽衆形成共識。請幾位同學讀讀這篇課文

(哪裏直接提出並解釋了這個觀點?引出第一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爲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爲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去掉“完全、徹底”再讀,體會共產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

2、說說課文圍繞“爲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出示自學提示:

請同學們自讀2——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每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試着概括小標題。

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關鍵詞。

過渡語:現在請同學們看黑板,我們通過找關鍵句,提煉關鍵詞的方法,原來那麼長的一篇文章,現在只剩下這幾個關鍵詞了,簡單明瞭,一看就知道主席圍繞“爲人民服務”談了哪些方面,這就是把厚厚的書讀薄了。

提出觀點以後,要想讓別人認同你的觀點,還要以理服人,證明自己的觀點。主席圍繞觀點怎麼展開說、深入說,是我們這節課研究的重點。

四、重點研讀第二自然段

我們先來看第二自然段,“死的意義”這部分,主席在表達這一觀點時用了哪些寫作手法?

1、引用

課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1)爲什麼要引用司馬遷的話?(更有說服力)

(2)你還積累了哪些關於生死的名言?(學生交流)如: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像主席一樣引用名言,這樣可以增強說服力。

2、對比

“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1)這句其實就講一個字——死。爲人民利益而死,這個“死”能換個詞解釋它嗎?(犧牲、獻身、捐軀、就義)同樣是死,這些解釋能用在“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中的“死”嗎?學生說說自己的體會和理解,明白死的不同意義。

同樣一個字,卻寫出了不同的死法。一個表達了對爲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愛戴、敬佩,一個表達了對法西斯的憤恨。

(2)男女生對比讀出這種情感。

(3)你還知道哪些人的死重於泰山?哪些人的死輕於鴻毛?

3、舉例

“張思德的死是爲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爲什麼說張思德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結合課後資料袋去理解。

小結:運用引用、對比、舉例的方法對“死的意義”做出解釋。在這一自然段中,圍繞中心觀點發表了他的看法,我們來一起整體讀一讀這一段。

4、嘗試背誦

五、小練筆

我們來看這一自然段,圍繞自己的觀點,先引用名言,再用對比,最後用舉例的方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你們學會這個方法了嗎?讓我們試着用一用。

這個單元的習作是《我的理想》,習作的開頭,我們可以先談一談。請同學們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寫法寫寫自己對於理想的觀點。可以選擇一種方法,也可以選擇多種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寫完以後學生展示,教師點評。

小提示:

1、提出自己對理想的觀點

例如:理想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

2、引用名言警句(出示一些關於理想的名人名言供學生參考)

3、對比有無理想的區別

4、舉名人爲理想奮鬥走向成功的事例。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列夫·托爾斯泰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理想而奮鬥。——蘇格拉底

沒有理想,即沒有某種美好的願望,也就永遠不會有美好的現實。——陀思妥耶夫斯基

生活中沒有理想的人,是可憐的人。——屠格涅夫

如果不獻身給一個偉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無意義的。

——何塞·黎薩

結束語:

這節課我們學習的爲《人民服務》演講詞屬於議論性文章,議論性文章有三要素,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也來揭曉議論文三要素的祕密。

爲人民服務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七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徹底、司馬遷、鴻毛、興旺、目標、炊事員、送葬、哀思。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啓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這類以議論爲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啓蒙教育;難點是如何體會“爲人民服務”的思想;怎樣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設計意圖】

學生在本單元學習了一些關於革命英雄的事蹟,一定心有所感。讓學生課前準備,寫一篇演講稿或抒情散文,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一方面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另一方面也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課前寫好演講稿或抒情散文。

【教學過程】

請每一位學生都登臺演講或朗讀,並由同學自己做出評價。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簡介背景

同學們,《爲人民服務》(板題)這篇課文是*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中央直屬機關爲悼念張思德同志而召開的會議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爲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

請同學們結合時代背景走進這篇課文,理解課文的深刻含義。

二、朗讀課文,以讀悟情

1、教師範讀,請學生注意朗讀的技巧。

2、小組內讀,各小組可自由採取自己喜歡的形式,但是要求每一個人都參與進去,都有鍛鍊的機會。

3、指名讀,檢驗評價。

三、小組討論,自學質疑

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同學們自願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最本篇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後各小組將問題彙總。

同學可能提出的問題:

1、“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爲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爲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這句話中,“完全、徹底”兩詞可不可以去掉?爲什麼?

2、“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句話怎樣理解?司馬遷是誰?

3、“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爲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這個“目標”是什麼?

4、借追悼會發表演講,講了那幾個方面的內容?

四、抓住問題,深入理解

1、劃分層次,理清脈絡

*的這個講話圍繞什麼中心講?分幾層意思講?每層意思是什麼?師生通過討論,擬出層次提綱:

①宗旨:完全、徹底地爲人民服務

②死的意義: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③不怕批評,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④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努力奮鬥

⑤寄託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劃分層次時,也可以分成4層,把第四第五自然段合成一層:爲人民的利益搞好團結,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在文章的第一段中提出本文的中心,即中國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爲人民服務,後面四個段落圍繞這一中心展開論述。

2、逐層分析,深入理解

①這一層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請同學們劃出表示中心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爲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爲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啓發同學回答“完全”與“徹底”不能去掉,這兩個詞語說明,革命隊伍除了爲人民服務,再沒有任何別的目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應該爲人民謀利益。

②這一層引用司馬遷的話來說明生命的價值,樹立“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有的比泰山還重,有的比鴻毛還輕。

司馬遷是我國西漢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餘年時間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本文引用的話選自《報任少卿書》。

③指出爲人民服務就要正視缺點,改正錯誤。請同學找出這裏舉了一個誰的例子來證明上述觀點。

④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努力奮鬥。

這部分要結合時代背景來理解,這篇作品寫於1944年9月8日,當時抗日戰爭尚未結束,革命仍需艱苦奮鬥,爲了全民族的解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氣,不怕犧牲,要互相關心,搞好團結。

⑤這段是整個演講詞的總結語,再次號召人民要團結起來,抱成一個整體。

五、再讀成誦,以情激情

讓同學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給組內同學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