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百年孤獨》教學設計

(1)、引領學生了解《百年孤獨》的主要故事內容,感受作品的藝術美,培養閱讀興趣。

(2)、結合作品故事情節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認識《百年孤獨》魔幻現實主義“變現實於幻想而不失其真”的基本特徵。

(4)、理解小說題目的含義,探討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進而探求拉丁美洲孤獨的原因。

[教學重點]:1、引領學生了解《百年孤獨》的主要故事內容。

2、結合作品故事情節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1、理解小說題目的含義,探討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

2、瞭解魔幻現實主義的基本特徵。

[教學過程與內容]

一、導入:

提問:請幾位同學來說說你見過、看過或聽過哪些神魔作品(如文學、影視作品)等?

參考:《西遊記》、《封神榜》、《鏡花緣》、《指環王》、《哈利波特》等

教師補充:近日,被國內媒體稱爲“中國魔幻小說第一少年”的邊金陽總共創作了自稱是“超現實小說”的3本60萬字的魔幻小說《時光魔琴》《秦人部落》和《頭重腳輕》,受到文學界的關注。

導出:同學們好!這些作品在寫法上給你的啓示是什麼?與《百年孤獨》有何相似之處?

二、瞭解作者及魔幻現實主義

1、簡介作者

明確: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8~)哥倫比亞作家,生於一個醫生家庭。18歲入大學攻讀法律,後輟學從事新聞工作和文學創作。1955年發表了系列中短篇小說,如《伊莎白爾在馬貢多的觀雨獨白》(1955)、《枯枝敗葉》(1955)、《週末後的一天》(1962)等。1967年作家發表了其代表作——長篇小說《百年孤獨》,達到了他的創作的輝煌時期,而且也奠定了他在拉美文學界的重要地位,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還有《家長的沒落》、《霍亂時期的愛情》等。他的作品主要特色是幻想與現實的巧妙結合,反映社會現實生活。

2、魔幻現實主義

明確:20世紀20年代末期誕生於拉美的一種文學流派。代表作家有加西亞馬爾克斯等。魔幻現實主義在描寫現實、敘述故事時,總是插入許多離奇怪誕的情節和各種超自然的現象,將現實與幻象、常人與鬼魂交織一體,使作品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和象徵意味。在技巧方面,大量使用象徵、比喻、借代、暗示、渲染等手法,常常使作品顯得玄奧詭祕,變幻莫測,甚至隱晦艱澀,結構上多采取“戲中戲”手法,大故事中套小故事,具有多層次特點;有時也突破時間順序,採用意識流手法,便情節顛倒、跳躍,具有隨意性和偶然性。

3、提問:請學生簡單介紹全書內容:

明確:故事發生在馬貢多(這是作家多次寫過的地方),描寫了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的發展、動亂、衰亡的歷史,反映了哥倫比亞乃至整個拉丁美洲大陸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生活。第一代霍塞阿卡迪奧與他的表妹烏蘇拉私自結婚,離家出走,來到了馬貢多,帶着一批人墾荒耕種,過着安居樂業的日子。後來,大批外來移民遷來,外國資本侵入,政府派來鎮長,布恩地亞家族和馬貢多人便災難不絕。他們的第七代生下了一個長豬尾巴的嬰兒,全世界的螞蟻一起出動,把它拖進了蟻穴。馬貢多也被一陣颶風颳得無影無蹤。小說人物衆多,內容複雜。運用了神奇魔幻的傳說故事、極度誇張的手法以及象徵性形象表現了印第安人的傳統意識和信仰,描繪出色彩斑斕的拉美現實生活的巨幅畫卷。

三、啓疑(亦可讓學生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如:(1)、“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

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是馬爾克斯精心構思的《百年孤獨》的著名開篇語句,它在整部作品的時空拓展、情節安排、人物關係、氣氛營造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課外結合對整部作品的閱讀,具體分析這一開頭的語言結構與表達效果。

(2)、作者曾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儀式上說,《百年孤獨》這部小說

主要是表現“拉丁美洲的孤獨”。作者通過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充滿神奇色彩的生活經歷及馬貢多的開拓、發展和毀滅,寫出哥倫比亞及整個拉丁美洲的愚昧落後、與世隔絕和被殖民者入侵的屈辱歷史。你認爲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才能擺脫這種孤獨的境地?

四、鑑賞作品

1、思考:“百年”和“孤獨”在作品中的寓意是什麼?

討論、明確:作家運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通過革命軍總司令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一家七代人的經歷,描繪了小城鎮馬貢多從荒漠的沼澤地上興起到最後被一陣旋風捲走,布恩地亞家族的最後一代被螞蟻吃掉,以至完全消亡的100年曆史演變過程。該書描寫的歷史長、人物多、場面大,堪稱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世界文學鉅著。“百年”也是“漫長”的意思。

哥倫比亞位於南美洲西北部,西瀕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地處熱帶,盛產咖啡、可可、香蕉、橡膠,蘊藏着石油、煤、黃金、鈾等豐富的地下資源。16世紀淪爲西班牙的殖民地,1819年正式獨立。1903年原屬哥倫比亞的巴拿馬省在美國的慫恿下宣佈獨立,美國勢力從此侵入漸深。1830年後的70年間,哥倫比亞爆發過幾十次內戰,使數十萬人喪生。本書通過主人公的傳奇生涯描述了這方面史實。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虛僞的政客、殘忍的統治者、盲從愚昧的民衆等性格鮮明的衆多人物,描繪了布恩地亞家族的孤獨精神。在這個家族人與人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儘管很多人爲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辦法而最後均以失敗告終。這種孤獨瀰漫在布恩地亞家族和馬貢多鎮,並滲入了狹隘思想,成爲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作家寫出這一點,是希望拉美民衆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脫孤獨。《百年孤獨》的主要內涵是對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現代文明世界的進程之外的憤懣和抗議,是作家在對拉丁美洲近百年曆史及這塊大陸上人民獨特的生命力、生存狀態、想像力進行獨特的研究後形成的倔強的自信。

2、討論:作者塑造兩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

明確:霍塞阿卡迪奧布恩地亞:他富於幻想,敢於實踐,具有驚人的毅力和智慧。他帶領人們創建了馬貢多鎮,建立了幸福的生活。他嚮往外來的科學與文明,癡迷於各種科學實驗,即使失敗或受傷,也從不氣餒,終於靠觀象儀證實了“地球是圓的,像一個橘子一樣”的科學真理。在閉塞落後的馬貢多,布恩地亞代表着馬貢多人對科學與文明的嚮往,代表着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只是這種嚮往和進取隨着布恩地亞後來的發瘋而夭折。

烏蘇拉:她是一個勤儉能幹、善良寬厚的拉丁美洲勞動婦女形象。她是馬貢多的創建者,也是馬貢多理性秩序的中流砥柱和維護者。她終日操勞,任勞任怨。她意志堅定,疾惡如仇,不僅阻止了布恩地亞的搬遷計劃,而且扭轉着一切使布恩地亞家族混亂的傾向,是家族的守護者。因此,她去世後,布恩地亞家族也迅速地走向了衰落。烏蘇拉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3、思考:吉卜賽人在作品中的用意是什麼?

討論、明確:吉卜賽人在小說中是作爲外來科學與文明(儘管這種科學

與文明還帶有巫術的色彩)的使者而出現的。他們每一次帶來的新鮮玩藝兒,如磁鐵、望遠鏡、地圖、航海儀器以及鍊金實驗室等,都深深地吸引着還處於原始、停滯的自然形態中的馬貢多人,尤其令富於幻想和進取心的布恩地亞着迷。布恩地亞癡迷的不僅是這些物件,更是這些物件所代表的科學與文明。正是受了這些物件的影響,他纔要率領馬貢多的人們開闢一條通向外界文明的道路。

4、問題:閱讀作品後給你印象最爲深刻的是什麼?

討論、明確:

(1)奇幻與現實相交織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變現實爲幻想而不失其

真”是它的基本特徵。如課本選文真實地描繪了吉卜賽人的到來給小鎮帶來的熱鬧景象,逼真地描述了布恩地亞一次次做科學實驗的情景,還有烏蘇拉帶領孩子們在菜地勞動、布恩地亞教孩子們知識的場面等。與此相交織的還有許多奇幻的因素,如“當吉卜賽人拽着兩塊磁鐵走家串戶時,磁鐵就會使“鐵鍋、鐵盆、鐵鉗、小鐵爐紛紛從原地落下,木板因鐵釘和螺釘沒命地掙脫出來而嘎嘎作響,甚至連那些遺失很久的東西,居然也從人們尋找多遍的地方鑽了出來,成羣結隊地跟在墨爾基阿德斯那兩塊魔鐵後面亂滾”。再如遠征隊的人“一個個像夢遊病人似的,藉助着螢火蟲微弱的閃光,在這惡夢般的天地中行進。他們不能往回走,因爲有一種新的`植物轉眼間就會長大起來,不一會兒就會把他們邊走邊開的小路封閉了”。還有“奧雷良諾是第一個在馬貢多出生的人,到三月份就滿六歲了。他好靜而孤僻,在娘肚子裏就會哭,生下來時睜着眼睛。給他剪臍帶時,他就擺動着腦袋辨認房間裏的東西,還以好奇而並不驚慌的神態察看着人們的臉龐。然後,他不再理會前來看望他的人們,卻專心致志地盯着那棕櫚葉蓋的頂棚,房頂在雨水的巨大壓力下眼看就要塌下來了”等等。爲了寫出馬貢多人的迷信和落後,作品中大量借用印第安人的信仰。老布恩地亞與鄰人口角,把人刺死,從此那人的鬼魂便時常出現,烏蘇拉幾次發現他在用蘆葦堵刀口。那鬼魂追蹤到馬貢多,冤家變成朋友,經常通宵達旦聊天。在作品中,鬼魂、預言、徵兆等等神祕因素層出不窮,充分襯托出拉丁美洲這片土地的神祕色彩。神話傳說是構成這部小說魔幻特徵的最重要的根源。作家把古代神話和印第安神話互相結合。神話作爲一種文化積澱,引發了讀者的文化認同感,使作品中的歷史反思、現實描寫都具有縱深感,使表現更富有藝術感染力。這些奇幻的因素與真實的描寫水乳jiao融在一起,使作品呈現出一個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增添了許多神祕氣氛和拉丁美洲的地域色彩。

(2)、象徵手法的獨創。譬如,黃色是一種不祥的象徵。老布恩地亞臨死時,天上下起了黃花雨;老人假牙的縫隙中生出黃花,不久就死去;當布恩地亞家的水泥裂縫中長出黃花時,這一家族就開始衰敗;馬貢多通火車時,第一輛進村的列車的車頭是黃色的;當黃色的水果——香蕉在馬貢多普遍生長的時候,大罷工、大屠殺的災禍就隨之降臨。黃色實際上暗示黃金。作家用象徵手法來說明金錢的禍害。馬貢多人害集體健忘症的情節也是一種象徵的手法,作家用這種手法諷刺馬貢多人的愚昧,他們生活在渾渾噩噩之中,不知總結歷史的教訓,圖謀國家民族的新生。

(3)、側重在塑造人物,描寫人物心靈,刻畫人物羣體中的不同個性以及他們的總體特徵——孤獨。作家以簡練的筆法,直接刻畫人物的多種意識層面和心理活動,甚至有意忽視外形的描寫,捨棄那些對錶現人物心理無關的細節。因此,那些人物,就其外形和經歷來講,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而就其心理和性格特徵來講,卻是極其鮮明而突出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百年孤獨》是一部描寫拉丁美洲人的心靈歷史的小說。

五、總結

《百年孤獨》是加西亞馬爾克斯最重要的作品,同時也是拉丁美洲文學史上一部難得的傑作,是公認的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典範作品,被公認爲拉丁美洲“爆炸文學”最優秀的作品。它的發表,被認爲是拉丁美洲的“一場文學地震”。名著是“具有推崇價值的有名的作品”。經典名著的價值在於典範語言,在於精彩的故事,在於典型的人物,在於深刻而獨到的主題。它給予心靈的滋養。今天,我們一起在經典名著的殿堂裏領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淨化了心靈,豐富了精神,愉悅了人生。今天我們只從作家、流派、內容、藝術手法等方面引領大家去領略這部名著的幾處美好的景緻,但它還有更廣泛、更深刻的內涵等待我們去發掘。隨着年齡的增長,文學修養的提高,再讀這部書,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更多更深的感受的!

六、課後作業:

1、寫一篇讀後感或感悟式小論文

2、比讀名著:(《百年孤獨》與《堂吉訶德》)

(1)請學生簡單複述《堂吉訶德》故事內容。

(2)請學生談談一談這兩部作品的異同?

討論、明確:

西班牙語爲世界奉獻了兩部不朽的鉅著——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百年孤獨》。前者刻畫了當時西班牙社會生活的廣闊圖景,表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具有進步意義的人文主義思想;後者虛構了—個叫做馬貢多的小鎮,描繪了在這個奇特的地方生活的布恩地亞家族百年的盛衰史,他把讀者引入到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交錯的生活之中,不僅讓你感受到許多血淋淋的現實和荒誕不經的傳說,也讓你體會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驚的情感,甚至有人認爲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深刻得令人覺得害怕。它被譽爲“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

二者都運用了一對對既相互對立又相互關聯的矛盾,如:生與死、鬥爭與愛情、真實與想象、智慧與愚蠢、崇高與荒唐、勇敢與怯懦、誠實與虛幻、理性與瘋癲等。人物的基本手法十分相似。堂吉訶德的瘋與不瘋和布恩迪亞的死與不死都是明顯的例子,所不同的是,布恩地亞的瘋是生與死之間的一個令人恍惚的層次,而堂吉訶德的瘋卻是與理性遙相呼應的。布恩迪亞最後是在迷宮中漫遊,在死人的迷宮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