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詩兩首》教學設計範文

高一語文《詩兩首》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高一語文《詩兩首》教學設計範文

〖知識目標

1、積累字詞,能讀會寫“嗅、疊、匿笑、花瓣、沐浴、禱告、妄棄、驚訝、倘若、無端、至愛”等詞語。

2、瞭解兩首詩歌中所表現的感人至深的親情。

3、熟讀背誦兩首詩。

〖能力目標

1、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繼續提高朗讀能力。

2、學習和借鑑兩首詩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

〖德育目標

兩首詩展示、歌頌母愛。學習它,激發我們關愛母親、回報母親的熾熱情懷,把獨特的歌喉獻給我們至愛的母親。

【教學重點】

1、準確領悟詩歌所抒發的感情,把握詩歌託物言情的寫法。

2、熟讀背誦兩首詩。

【教學難點】

深層品味詩句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如《金色花》中“作者爲什麼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紙船》中“疊紙船爲什麼含着淚?爲什麼除了愛還有悲哀?”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借朗讀傳情,活現作品情感。朗讀形式多樣,個體大聲朗讀,學生示範朗讀、教師示範朗讀、聽讀磁帶等。

2、採用詩歌五步教學法。知詩(知內容)──說詩(說詩意)──想詩(想意境)──悟詩(悟情感)──品詩(品特色)。

【教具準備】

多媒體 CAI 課件、兩幅掛圖(泰戈爾、冰心像)、錄音機、示範朗讀帶、打印好的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兩首詩歌,整體把握詩意;重點研讀《金色花》;指導學生自讀《紙船》。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教師出示掛圖(泰戈爾、冰心畫像)。

泰戈爾是印度著名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他的創作有五十多本詩和散文詩集、十二部中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二十多部戲劇。他著名的散文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小說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泰戈爾用孟加拉文寫作,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爲印度國歌。

泰戈爾對中國詩(特別是散文詩)的影響是廣泛的,惟獨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藝術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畢肖的泰戈爾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爾來華》)。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們的兩首精巧的詩歌,一首是泰戈爾《新月集》的代表作《金色花》,一首是冰心的《紙船》。

二、學生朗讀兩首詩,教師給予必要的朗讀指導

1、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得通順流暢。

多媒體顯示:

⑴ 下列詩句加粗字字形正確的是(錯的訂正在橫線上)( )

A、你會溴到這花香 B、我暗暗地在那裏匿笑

C、我從不肯忘棄了一張紙 D、有的被海浪打溼,粘在船頭上

⑵ 解釋下列詞語並造句:

A、匿笑 B、無端 C、至愛 D、沐浴

教師任選幾個學生回答,明確:

⑴ B(A、嗅; C、妄; D、沾)

⑵ 匿笑:偷偷地笑。無端:沒有來由,無緣無故。至愛:最愛。沐浴:洗澡,又比喻受潤澤,比喻沉浸在某種環境裏。造句略。

2、要求學生美讀課文,讀出語調、語速、重音、節拍,讀出情感。

教師作朗讀技巧提示(多媒體顯示):

朗讀詩歌,須注意以下幾點:

⑴ 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如《金色花》輕鬆活潑,應讀出兒童特有的調皮。《紙船》詩行較長,語調宜慢,應讀得深情、憂傷,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調。

⑵ 根據情感的需要,確立語速。詩歌誦讀的語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如果表現的內容是歡快的、激動的或緊張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現的內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現的內容是平鋪直敘的,速度採取中等爲宜。”如《金色花》可稍快一些,《紙船》就要稍慢一些。

在同一首詩歌當中,語速並非一成不變。詩歌情感有發展,語速隨之有變化。如《金色花》中媽媽責怪的語句“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語速宜稍快一些。

⑶ 根據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詩歌誦讀,有輕有重,有音長音短,才能將詩歌情感強調出來,才能將詩歌的韻味體現出來,字詞句的輕重及音長音短,要根據詩歌內容、意境來判斷。

⑷ 根據語境的關係,確定詩句的停頓。詩歌誦讀,需要正確處理好停頓。節奏自然鮮明,詩歌才富有韻律美。“一般說來,頓號後的`停頓最短,逗號後的停頓長一點,分號和冒號後的停頓再長一點,句號、問號、感嘆號和省略號的停頓再長一些。”對於標點符號處的停頓,我們容易判斷,那麼無標點符號的地方,又如何停頓呢?我們要明白的是,詩歌有其特定的節拍,現代詩一般是兩個音節一拍或三個音節一拍,如“我/從來/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着──留着”。有時也需根據詩歌內容和語意關係來斷定。

現代詩歌誦讀,不同於一般的課文朗讀,它具有很濃的表演性,需要讀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將情感投入其中,反覆吟詠,方能漸入佳境,最終達到“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教師範讀,學生放聲朗讀。

4、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三、師生共同研讀《金色花》

1、學生齊讀《金色花》,整體感知詩意。

2、學生談讀詩的整體感受,說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⑴ 把學生分爲六組,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談讀詩的整體感受。

⑵ 各組選代表全班交流,概說詩意。

明確:全詩展現了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我”突發奇想,變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時間裏與媽媽三次嬉戲。“我”天真稚氣,卻藏着自己的祕密,不讓母親知道,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感情。

3、教師選一個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讀詩歌,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想像詩歌描繪的內容和意境,體會詩的詩情幽意。

4、教師可設置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意,體味詩情:

投影顯示:

⑴ 爲什麼“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爲了好玩嗎?爲了跟媽媽捉迷藏嗎?爲了實現自己小小的心願,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嗎?

⑵ “看着你工作”“你會嗅到花香”“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都是爲了什麼?

⑶ 媽媽爲什麼反而責怪孩子?還罵“你這壞孩子”是什麼口吻?孩子爲什麼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學生分組討論,全班交流,明確:

⑴ “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是爲了實現自己小小的心願,爲媽媽做點事,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

⑵ 媽媽爲全家付出了很多,媽媽的奉獻是無私的。我在一天時間裏,與媽媽嬉戲,看着媽媽工作。在媽媽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讓媽媽沐浴在花香中;在媽媽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媽媽所讀的書頁上,替媽媽遮陽。這都是爲了回報媽媽的關愛,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

⑶ 詩歌第二節,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裏呀?”可以想像,不見了孩子,媽媽多麼着急,這種驚慌緊張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孩子,自然又驚又喜,嗔怪孩子。嗔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愛。

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誇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着媽媽。天真稚氣,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媽媽的感情。

5、悟讀詩歌,進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向較高的理性層次靠近:

提問:詩人爲什麼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結合註釋,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思考,明確:金色花,印度聖樹,開金黃色碎花。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詩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是在讚美孩子的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着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金色花是詩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6、品讀全詩,學習借鑑本詩的手法:

這首詩詩人想像“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來表達純真的母子之愛,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來抒情是本文的獨特手法。請同學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表現對父母的愛。

(如時間不允許,課後完成也可)

四、指導學生自讀《紙船》

1、教師分發已打印好的文字資料,人手一份。資料內容如下:

⑴ 關於冰心:

冰心(1900~1999),現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1900年生於福建閩侯一個思想開明的海軍軍官家庭,幼年廣泛接觸過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和漢譯外國文學作品。她1923年於燕京大學文科畢業後赴美留學,1926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回國。冰心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涌現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於1921年參加由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的文學研究會,努力實踐“爲人生”的藝術主張。冰心的著作豐富,小說有《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詩集有《繁星》《春水》等。創作最顯功力的是“冰心體”散文,它們以細膩溫柔而又微帶憂愁的情調,輕倩靈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筆調寫童心、母愛和自然,語言清新雋麗,耐人尋味。既有白話口語的樸素流暢,又兼備文言特有的簡潔凝練。

⑵ 關於冰心《紙船──寄母親》的創作背景:

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燕京大學,獲得了金鑰匙──“斐託斐”名譽學位的獎賞,並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學校──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赴美留學。1923年8月17日,冰心離開融樂和美的家庭,乘船赴美。離鄉背井的生活使冰心萬分苦惱。《紙船──寄母親》是在太平洋舟中寫成的。詩的構思是將懷念母親的至情寄託於童心復歸的天真行爲之中:她疊成許多小小的紙船,拋到海里。

冰心在去國的三年中由於遠離母親,常常沉浸在母愛的懷念中,所以她這三年中爲母愛放歌,佔了她這一時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爲世界文學中抒寫母愛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

2、學生朗讀全詩,整體感知詩意。

3、按照《金色花》的研讀思路,指導學生自讀《紙船──寄母親》。

按照知詩──說詩──想詩──悟詩──品詩的學習步驟,以小組爲單位,共同研討,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也可提出以下問題,指導學生自讀:

⑴ 詩人爲什麼要用紙摺疊成小船拋進大海里?

⑵ 詩人疊紙船時,情態、心境、感情怎樣?

⑶ 詩人疊好的紙船有的被風捲進窗子裏,有的被海浪打溼了,沾在船頭上,可她爲什麼仍然不灰心的每天疊着?

⑷ 全詩的點睛之筆是哪一句?此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爲什麼除了愛還有悲哀?

⑸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用紙船做題有什麼好處?

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教師酌情給予指導。一定要注意適度適量,不可越俎代庖。

明確:

⑴ 詩人在太平洋舟中,無法與母親通音信,惟有幻想紙船能載着她的一顆永愛母親的心飄到母親的懷抱中。

⑵ 情態:含着淚;心境:不灰心;感情:愛與悲哀。

⑶ 因爲詩人心中存着永遠的希望。

⑷ 本詩寫“紙船”的文字佔了大部分篇幅,但“紙船”只是一個情感的寄託物,本詩的主旨在於抒發遊子對慈母的深切眷戀之情。因此點睛之筆是:“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着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着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淚”和“悲哀”是由於深愛母親卻又不得不與母親離別,遠隔千里不能與母親朝夕相處,對母親日夜思念的滋味是難受而痛苦的。這句詩直接抒發了女兒對母親深情的愛,表達女兒思念母親的痛苦和悲哀的。

⑸ 這首詩抒發了熱愛母親、思念母親的情感。詩人以孩子般的純潔和天真,從兒童的遊戲世界中找到了一個可以寄託對母親無限思念的中介物──紙船,並以此展開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感情變得具體可感,且富有稚氣,適合表達子女的心態。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遊子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

4、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創設情境,誘導學生想像,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假如,今天冰心奶奶決定再次修改《紙船》,她老人家邀請同學們參加這次詩歌評改會,你如果在被邀之列,你準備說些什麼呢?

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聚焦於“從舟上拋下在海里”一句,“拋”能否替換爲“放”?“舟”能否更寫實些,換成“大輪船”?有的認爲“載着她的愛和悲哀歸去”一句中,“愛”和“悲哀”過於直露,應換成形象的詞語,等等。

教師以鼓勵爲主,不必動輒評判。重在參與,重在自主。

五、課堂小結

《金色花》是一首着重從描繪孩子動作、心理的角度來表現母子親情的散文詩,全詩想像豐富、新奇而美妙,抽象的母子深情物化爲美好可感的具體形象,給我們留下了鮮活而深刻的印象。《紙船》是來自遠離家園的遊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親愛的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兩詩主題相近,手法相似,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燦爛的金色花,輕盈的紙船承載着濃濃的親情。同學們,沐浴在母愛中的我們,該選擇什麼來寄託樸實純真的母愛呢?

學生齊背《金色花》《紙船》。

六、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依據提示默寫《金色花》中的部分詩行,並嘗試着仿寫一節。

當你沐浴後,______________

當你吃過午飯,_______________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

答案:略

七、佈置作業

課外閱讀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爾的《新月集》《飛鳥集》,吟誦其中表現母愛的詩篇。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1、關於組織“詩歌朗誦會”的設想:

以小組爲單位,每組蒐集整理2~3首吟誦表現母愛的詩篇(以現代詩爲主),每組選舉代表參加朗誦比賽。

2、寫作活動設計:

⑴ 沐浴在濃濃的母愛中,我們幸福而陶醉。請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寫一段話或一首詩均可。

⑵ 你有過遠離父母隻身在外漂泊流浪的經歷嗎?當你想念母親時,你想用什麼來承載你的“愛與悲哀”?

⑶ 在小時候,我們肯定有過美好的心願,想幫助媽媽減輕勞苦,以表示自己長大了,結果卻適得其反,引來了媽媽的嗔怪以至責備。歲月的沙灘積澱了人生中至爲寶貴的黃金般的記憶,採擷一瓣心香,獻給我們的媽媽,好嗎?請寫一篇文章,借鑑《金色花》的寫法,不少於500字。

3、開放探究:

閱讀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問題。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

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

⑴ 這首詩所用的修辭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詩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詞,對不同時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⑶ 這首詩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⑷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中“嫩綠”“淡白”“深紅”等色彩詞彙,巧妙點明瞭時間正在向前移動,事物也在運動變化。

B、詩中表現了詩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時的願望和理想。

C、“芽兒”“花兒”“果兒”其實是作者的化身。

D、這首詩共三段,句式結構基本相同。

〖參考答案

⑴ 排比 擬人

⑵ 發展 貢獻 犧牲

⑶ 鼓勵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獻、自我犧牲。

⑷ C(“芽兒”“花兒”“果兒”是青年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