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

1.通過“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認識“吵、胖、現、歲、票、交、弓、甘”等8個漢字,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能力

2.辨析形近字的字音和字形,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

3.通過想象練習用詞語說話,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練習用詞語說話。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激趣導入

1.學生交流在識字加油站和以前的學習中有哪些識字方法。

師小結:看電視識漢字、在身體名稱中認識漢字、逛街時識漢字、看食品包裝袋認識漢字。

2.師過渡:認識漢字的方式有很多,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種有趣的方法:加法和減法。要想知道這種神奇的方法,就趕緊開始今天的學習吧!

二、學習“識字加油站”

1. 學習“加法”識字:

(1) 師出示第一組通過“加法”組合成的漢字,指名學生讀一讀這些“漢字加法算式”。

(2) 出示漢字“吵、胖、歲、現”,指名學生認讀,相機正音:“吵”是翹舌音,“歲”是平舌音。正音後再次指名學生認讀漢字。

(3)  鼓勵學生爲這四個字口頭組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鞏固對漢字的理解。

(4)師小結:通過漢字與漢字的相加,也可以組成新的漢字。組成新漢字的兩部分大部分是左右結構,也有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等。

(5)  鼓勵學生回憶,學過的漢字中有哪些也可以通過“加法”來識記,指名學生交流。

師適當板書:姓、李、晴、因、夢

2.學習“減法”識字:

(1)生自主學習第二組通過“減法”得到的漢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 出示漢字“票、交、弓、甘”,指名學生認讀,相機正音,正音後再次指名學生認讀漢字。

(3) 鼓勵生爲漢字口頭組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強對漢字字義的理解。 指名學生說說這些漢字是如何通過“減法”得到的。

(4) 師小結:利用認識的漢字去掉一部分而形成新的漢字,這種識字方法也很常見。師鼓勵學生說說還有哪些漢字也可以通過“減法”來識記。根據學生的交流師適當板書。

3、鞏固識字:出示八張漢字卡片,指名學生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鞏固識字成果。

(1)小遊戲:通過摘蘋果遊戲讓學生鞏固生字,激發學習興趣。

4、師小結:漢字中有很多都可以通過“加法和減法”這種方法來學習,希望小朋友們熟練掌握這種學習漢字的方法,以能認識更多的漢字。

三、學習“字詞句運用”

1、 學習第一部分:

(1) 師過渡:在我們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會發現有很多漢字就像雙胞胎一樣長得很像, 我們把這樣的漢字叫做“形近字”。

(2) 出示課文中的四組形近字,指名學生認讀,發現其讀音上的不同。

(3) 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形近字的字形,指名學生說說每一組的兩個字在字形上的細微 差別。

(4) 進一步鼓勵學生用什麼巧妙的方法可以區別這些形近字,師在生交流的'基礎上適當 進行指導:可以抓住漢字的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繫加以區別。如:“牛”字第四筆出頭的“豎”表示的是牛頭;“已”表示完成了一部分,所以第三筆豎彎鉤半出頭;“人”是一個象形字,從字形上看像一個人昂首挺胸,而“入”就像一個人彎腰低頭走進房子的樣子。(師適當出示相關圖片,使學生形成直觀感受。)

(5) 生自主完成填空練習,並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答案。

(6) 指名學生彙報自己所填的漢字,師生共同評議訂正。

(7) 鼓勵學生說說在已經學過的漢字中還有哪些形近字,師適當板書。(如:萬—方;爲 —辦;樂—東等)

(8) 師小結:我們在辨析形近字的時候,不僅要從外表上發現它們的細微差別,更要從 字形與字義的聯繫上去區別,這樣才能區分得更加徹底。

2、 學習第二部分:

(1) 出示六個詞語,指名學生認讀。

(2) 鼓勵學生說說讀每一個詞語的時候,頭腦裏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

(3) 指名學生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師適當出示相關畫面,給予學生直觀的欣賞。

(4) 生自主練習說話,並用上所給的詞語。

(5) 指名學生交流,師生共同評議,在評議中師給予方法引導:說話時句子表達要完整 清楚,句子與句子之間要有一定的聯繫。

(6) 再次指名學生交流,鼓勵學生把自己說的幾句話寫下來(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又掌握了一種認識漢字的方法,而且還區別了幾組漢字雙胞胎,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將詞語變成了有趣的句子,收穫可真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