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教師教學設計案例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課教師教學設計案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化學課教師教學設計案例

化學課教師教學設計案例1

教學重點:

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

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爲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裏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淨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第四節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於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於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於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爲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範圍。

過濾是用於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麼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裏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於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於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後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爲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裏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爲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裏。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裏(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課本142頁習題1、2、3

化學課教師教學設計案例2

課標要求】

知識與技能要求:

(1)掌握烷烴的分子組成、結構等的特徵。

(2)理解同系物、烴基等概念,學會烷烴的命名。

(3)理解同分異構體概念。

(4)瞭解烷烴系列的性質變化規律。

過程與方法要求

(1)基本學會烷烴同分異構體的分析方法,能夠書寫5個碳原子以下烷烴的同分異構體結構簡式。

(2)從甲烷的性質推導到烷烴的性質的過程中,學會從一種代表物質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機物性質的方法。

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通過實踐活動、探究實驗和多媒體動畫等,培養學生關心科學、研究科學和探索科學的精神,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探索新知識的慾望。

教學重點】

本課時的重點和難點都是烷烴的性質和同分異構體概念的學習。

教學過程設計】

[複習導入]

1、甲烷的分子結構有什麼特點?甲烷有哪些主要化學性質?

2、什麼叫取代反應?舉例說明。

[自主學習]

1、課本54頁"學與問"試歸納出烷烴在結構上的特點。

2、閱讀教材55頁,試歸納出烷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歸納小結]

化學課教師教學設計案例3

一.本週教學內容: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鹼性

二.重點、難點:

1.本節的重點是水的離子積,氫離子濃度、pH與溶液酸鹼性的關係

2.本節的難點是水的離子積,有關溶液pH的簡單計算

三.具體內容:

(一)水的電離

1.水的電離

2.水的電離程度

3.電離平衡常數

4.水的離子積

5.需注意的

6.影響水的電離平衡的因素

(二)溶液的酸鹼性與pH

在電解質溶液中的存在

2.溶液的酸鹼性與c(H)、c(OH-)的關係

3.溶液的酸、鹼性與pH的關係

4.溶液酸鹼性的表示

的測量

(三)pH的應用

1.醫療上

2.生活上

3.環保領域中

4.農業生產中

5.科學實驗和工業生產中

(四)酸鹼質子理論

A.溶液pH的計算方法

B.實驗測定酸鹼滴定曲線

1.實驗

2.酸鹼指示劑在中和滴定中的應用

典型例題

[例1]將pH=4的酸溶液與pH=10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後,溶液的pH可能是()

A.等於7B.大於7C.小於7D.無法確定

解析:考慮弱電解質電離的特點和pH的計算。

[例2]今有HA、H2B、H3C三種弱酸,根據強酸制弱酸的反應規律,它們之間發生下列反應:HAHC2-(少量)=A-H2C-;H2B(少量)2A-=B2-2HA;

H2B(少量)H2C-=HB-H3C,回答下列問題:

(1)相同條件下,HA、H2B、H3C三種酸中,酸性的是____;

(2)A-、B2-、C3-、HB-、H2C-、HC2-六種離子中,最容易結合質子(H)的是_____,最難結合質子的是_____;

(3)完成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H3COH-(過量)_______________;

②HA(過量)C3-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掌握酸鹼質子理論。

[例3]1體積pH=2.5的鹽酸與10體積某一元強鹼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該鹼溶液的pH等於()

A.9.0B.9.5C.10高中語文.5D.11.0

解析:考查與pH有關的計算。

[例4]有人曾建議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義爲AG=lgc(H)/c(OH-)。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在25℃時,若溶液呈中性,則pH=7,AG=1

B.在25℃時,若溶液呈酸性,則pH<7,AG<0

C.在25℃時,若溶液呈鹼性,則pH>7,AG>0

D.在25℃時,溶液的pH與AG的換算公式爲AG=2(7-pH)

解析:考查對溶液酸鹼性的認識和對定義的理解、運算。

[例5]pH=3的兩種一元酸HX和HY溶液,分別取50mL加入足量的鎂粉,充分反應後,收集到H2的體積分別爲V(HX)和V(HY),若V(HX)>V(HY),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可能是強酸

一定是強酸

的酸性強於HY的酸性

D.反應開始時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

解析:考查對溶液中弱酸的濃度和離子濃度的區別。

[例6]在25℃時,某稀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爲10-13mol/L,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溶液一定呈酸性B.該溶液一定呈鹼性

C.該溶液的pH一定是1D.該溶液的pH可能約爲13解析:考查對水的離子積的理解和影響因素。

[例7]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7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由強酸、強鹼等物質的量反應得到的溶液

D.非電解質溶於水得到的溶液

答案:B

解析:考查溶液中性本質的分析。

[例8]在25℃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1×10-12mol/L,則該溶液的pH可能是()

A.12B.7C.6D.2

答案:AD

解析:掌握溶液pH計算的根本原則。

模擬

1.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在室溫下,平均每n個分子只有1個分子發生電離,則n值是()

A.10-14B.55.6×107C.107D.55.6

2.如果25℃時Kw=1×10-14,100℃時Kw=1×10-12,這說明()

A.100℃時水的電離常數較大

B.前者c(H)較後者大

C.水的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

和溫度無直接關係

3.用溼潤的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不變的是()

溶液溶液2SO4溶液D.氨水

4.將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減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電離平衡向左移動

D.溶液的pH增大

5.用pH均爲2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中和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當氫氧化鈉恰好完全中和時,消耗鹽酸和醋酸溶液的體積分別爲V1和V2,則V1和V2的關係正確的是()

A.V1>V2B.V1

6.在313K時,水的Kw=3.8×10-14,若在313K時,c(H)=1.0×10-7mol/L的溶液()

A.呈酸性B.呈中性C.呈鹼性D.無法判斷

7.水的電離過程爲H2OHOH-,在不同溫度下其平衡常數爲:K(25℃)=1.0×

10-14,K(35℃)=2.1×10-14,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H)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時,c(H)>c(OH-)

C.水的電離度α(25℃)>α(35℃)

D.水的電離是吸熱的

8.準確量取25.00mLKMnO4溶液,可選用的儀器是()

A.50mL量筒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鹼式滴定管

=13的強鹼溶液與pH=2的強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則強鹼與強酸的體積比是()

A.11:1B.9:1C.1:11D.1:9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溶液中無OH-

溶液中無H+

溶液中既無OH-也無H+

D.常溫下,任何物質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c(OH-)=10-14

11.進行中和滴定時,事先不應該用所盛溶液潤洗的儀器是(已用蒸餾水洗過)()

A.酸式滴定管B.鹼式滴定管C.錐形瓶D.量筒

12.中和相同體積、相同pH的、NaOH和NH3?H2O三種稀溶液,所用相同濃度鹽酸的體積分別爲V1、V2和V3,則()

A.V3>V1=V2B.V3>V2>V1

C.V1>V2>V3D.V3

試題答案

3.C4.D5.A6.C7.D8.C9.D10.D

12.A

試題解析

1.根據每55.6mol水中有1×10-7mol水電離,而分子個數比與物質的量成正比,所以列比例計算即可。

2.溫度較高,Kw較大,所以選A;Kw較大,即水的離子積較大,說明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說明正向爲吸熱方向。

3.溼潤的pH試紙,相當於溶液被稀釋,使得酸性和鹼性存在誤差,但是C是中性溶液,不受影響

4.弱電解質溶液存在着電離平衡,加水稀釋,平衡發生移動,c(H)減小,而c(OH-)增大,pH增大,平衡右移。

5.因爲鹽酸是強酸,全部電離,醋酸是弱酸,部分電離,所以全部的氫離子(包括沒有電離的)醋酸中多,所以所需體積少。

6.根據水的離子積的公式,計算出c(OH-)=3.8×10-7mol/L,比氫離子濃度大,因此顯鹼性。

7.升高溫度,K增大,說明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都增加,但是是同等程度增加,所以離子濃度仍一樣,但電離程度增加,平衡正向移動,說明正向是吸熱反應。

8.由於量的體積精確度爲0.01mL,故應選用滴定管,而KMnO4是強氧化劑易腐蝕鹼式滴定管的橡皮管,所以選C。

9.混合前,鹼中c(OH-)=0.1mol/L,酸中c(H)=0.01mol/L,因爲算得溶液中OH-剩餘,爲10-3mol/L,其等於氫氧根離子的物質的量?D酸中氫離子的物質的量,再÷溶液體積(V1V2)。

11.錐形瓶裏的待測液,物質的量一定,如潤洗則多;量筒是粗量儀器,沒有必要潤洗。

12.因爲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還有一部分分子未電離,所以所需的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