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爲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精選10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1

知識目標:

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內容。能夠聯繫實際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能力目標:

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掌握結合註釋及查字典理解重點字詞的方法,進而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畫謎,激發學生學寓言的興趣。(出示一些經典寓言故事的圖片)

2、教師引導學生:低年級時,我們學過不少寓言故事,還記得嗎?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淺顯而生動的小故事,向人們講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則寓言故事與以往的表達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麼呢?打開書,快速瀏覽,你發現什麼?——是兩則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以前我們學過一些古詩,怎樣才能將文言文讀準確,有什麼方法嗎?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矛、盾、銳利、堅固、祠、遂、弗”

請學生到黑板前,板書第一則寓言的題目。教師強調“矛盾”二字書寫並字面解題。

3、教師範讀課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學生讀第一句。

教師出示:楚人有鬻盾與矛者你知道了什麼?怎麼知道的?———“從前楚國有一個人賣矛和盾。”“鬻”的理解學生是通過書下的註釋瞭解的。在此提示學生學習文言文要善於運用書下注釋幫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麼?

①分別請學生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學生解釋句子大意。

——理解過程中“堅、利、於”等詞語學生在註解裏無法找到解釋,可引導學生翻閱字典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並給予肯定和鼓勵。

②學生帶着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③他爲什麼要這樣誇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麼?叫賣時的語氣、神態、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體交流,四人小組內可以演一演。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講一講小故事,並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人羣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於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應”:回答。“弗能應”:不能夠回答。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無言以對、啞口無言。

5、爲什麼“弗能應也”?——這個楚國人片面地誇大矛、盾的作用,結果出現了自己說話相互牴觸的情景。

6、那麼,你怎樣理解“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呢?——比喻說話、做事相互牴觸。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用現代漢語講一講這個故事。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捕撈、魚餌、魚鉤、小心翼翼、操縱、皎潔、沮喪、誘惑、告誡、實踐”等詞語。能正確抄寫描寫月夜美麗景色的句子和課文的重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並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3、理解父親沒有商量餘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啓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請同學們讀單元學習提示,看看從中可以知道什麼?

1、生活是一本書。

2、學習本組課文的方法。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注意有哪些生僻的詞語和不容易讀好的句子,一會兒和大家交流。

2、交流詞語和句子。

(1)交流字形詞意。

(2)屏幕出示詞語檢查。

(魚餌、鱸魚、操縱、魚鰓、翕動、皎潔、嘴脣、沮喪、抉擇、告誡、實踐)

(3)把課文中難讀的句子讀通順。

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

4、再來讀一讀課文,想一想“我”不願意把鱸魚放回湖裏,而父親卻爲什麼堅持要“我”這麼做。

(老師出示關於鱸魚捕撈開放日的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5、默讀課文的4-9自然段,看看我的心情是怎樣的?(提示:如果課文裏有合適的詞語能概括出作者的心情,你就把他畫出來;如果沒有這樣的詞語,你可以自己找出合適的詞語來概括,把這個詞語寫在書邊上。)

6、交流學生概括的詞語,指導朗讀相應的語句。

(重點指導讀出“急切、難過、依依不捨、沮喪”的語氣。)

7、完成書後練習題二。

三、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體會到了作者當年放掉大鱸魚時的那份無奈和沮喪。課文中還有一些含義深刻的語句,下節課我們交流這些句子的含義。

(提示學生抄寫本課要求寫的字,下節課聽寫。)

第二課時

一、聽寫

1、我小心翼翼地將魚竿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着。

2、當我一次次面臨道德的是與非的選擇時,就會想起父親告誡我的話。

3、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聽寫後對照屏幕自查改錯)

二、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1、指名讀課文第二部分(後三自然段)。

2、默讀思考,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自己試着體會其中的含義。

3、交流語句及自己的理解。

(1)體會第一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

引導學生思考: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麼?聯繫生活實際思考,誘惑人的“魚”指的可能是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2)體會第二句:當我一次次……

引導學生思考:就“釣魚”這件事來說,什麼是“是”,什麼是“非”?這裏的是與非簡單嗎?做起來難在哪裏呢?

“我擡頭……目光投向了父親”,結合這句話請學生想象,當時“我”的心理活動,以及父親面對孩子委屈的淚水時會說些什麼?

思考:“我”失去的是鱸魚,但“我”得到的是什麼?

(3)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不止一次遇到誘惑的時候,“我”會怎樣做呢?爲什麼?(引讀最後一句話:“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

三、總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穫呢?課文中哪些語句對你有啓示?請你把這些語句摘錄到筆記上,還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3

【教材簡析】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文章記述了史學家談遷兩次創作明史鉅著《國榷》的經過,突出表現了談遷在《國榷》被盜後,面對厄運,抱定信念,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將談遷治學的刻苦和信念的堅定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人物豐富而複雜的心理活動更使談遷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實可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品讀文字,感悟其豐富的內涵,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具體語言文字的朗讀品悟,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念,學習他矢志不渝的精神。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的道理。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感悟,理解課文第四節,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的道理。

【教學時間】二教時

第一教時

一、理解課題,導入新課

1、師生共寫課題,提示:端端正正寫字

2、教師設問:什麼叫“厄運”?在課文中指什麼事?談遷被厄運打倒了嗎?爲什麼沒有被打倒?(相機理解打不垮、信念)

3、指名讀題

二、自學探究,交流展示

1、引導學生圍繞學案自讀課文,並四人一小組合作探究,教師行間導學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⑴、引導學生選擇最受感動的一節讀課文,導讀課文第二、三節,指導學生讀通順,讀正確,嘗試讀出感情,相機理解“家徒四壁、一襲破衫、奮筆疾書”等詞語,引導用自己的話概括每節大意

(預設舉例:“疾”在字典裏的解釋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快,疾速。“積勞成疾”的“疾”應選第 種解釋;“嫉惡如仇”的“疾”應選第 種解釋;“奮筆疾書的“疾”應選第 種解釋。”引導學生學會根據詞語和句子的意思選擇合適的義項)

⑵、導讀第一節

設問:一篇好文章的開頭,像鳳凰的頭一樣的優美、精彩,所以有“鳳頭”一說,誰喜歡第一節?

讀第一節,相機正音“浙江、國榷”,說說第一節寫了什麼?

⑶、導讀第四節

設問:好文章的結尾往往又像豹的尾巴一樣有力度、響亮有力,因此又有“豹尾”的說法——反覆齊讀第四節

3、交流學案第四題

⑴、談遷寫的《國榷》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⑵、談遷是誰,說說你對他的瞭解。

⑶、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用幾句話概括。(不超過30字),通過引導,逐步讓學生用最少的字概括課文內容。(預設:談遷矢志不渝著《國榷》)

4、指導寫字

⑴、出示生字 浙 遷 博 抄 鎖 掙 誕

⑵、教師範寫 博 誕

⑶、學生完成課後第一題

三、質疑問難

初讀了課文,你有那些不理解或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引導完善學案第五題)

四、課堂小結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材繼續按照主題單元進行編排,共編排了八個單元,八個主題,分別是:“熱愛花鳥”、“我愛閱讀”、“民間故事”、“熱愛祖國”、“學習說明文”、“父母之愛”、“四時景物的動靜態美”、“書山有路勤爲徑”。全冊共安排課文26篇,其中精讀課文20篇,略讀課文6篇。每個單元包括單元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本冊是在前八冊教材的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有一定的繼承性,體現整套教材的延續性,同時又有發展變化。

二、學情分析

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大部分學生具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字詞等基礎知識,具備了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能正確規範地進行書寫,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對分析理解一些淺顯的文章,會運用通順的語句進行語言表達。但也有少部分學生的語文能力較弱,書寫、閱讀,表達等當面比較欠缺,需要進行不同層次的因材施教。

三、教學目標

1、生字認識200個,會寫220個,會使用字典、等工具書,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體會漢字的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默讀有一定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6、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學習瀏覽方法,會根據需要蒐集有價值的信息。

8、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5萬字。

9、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演講的基本方法。

10、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範、整潔。

11、學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12、在學習活動中,能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並能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指導學生練好鋼筆字。

2、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讀書能力。

3、學習聯繫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2、提高學生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習作能力;

五、教學措施

1、依據課程標準,認真備課,詳細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做到教學有的放矢。

2、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運用靈活地教學方法和多種形式進行教學,盡力做到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

3、教學中,注意對學生進行各種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各種學習習慣和語文能力。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實踐中運用語文,學用結合,提高語文素養。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我會讀會寫本課12個生字。

2、我會分角色朗讀課文,我會有選擇性地積累語段。

3、我能理解太陽路的深刻含義,樹立“不畏艱險,盡畢生的努力向光明攀登的”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分清主次。

2.弄清苗兒生長和太陽路的關係,懂得奶奶講的太陽路的含義。

教學難點:

課文最後一段奶奶講的話。理解太陽路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文章大意。

3、弄清楚奶奶是怎樣讓“我們“找到太陽路的。

方法指導:

1、“猜”是平舌音,“纏”、“柿”、“傻”、“順”、“誰”是翹舌音。

“誰”還有一個讀音“shuí”

2、“攀”與“葵”較難書寫,請看清字形再書寫。

3、自學理清文章思路,但是要準確填空,需動腦概括喲!

4、學貴有疑喲!請大膽質疑,我們會幫助你解決問題的。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自主學習:

1、我能讀課文,爭取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讀通課文。

掃除讀音障礙。

(1)瞧,本課的生字我都會注音了:

猜()懸()纏()柿()葵()核()

隔()截()傻()順()誰()攀()

(2)我能正確抄寫這些字,並組詞:

猜()懸()纏()

攀()傻()截()

隔()核()葵()

順()柿()誰()

(3)我能根據要求填空:

“攀”字一共有()筆,第12筆是(),按筆畫查字法,它應該查偏旁部首()。

“截”字一共有()筆,第一筆是(),第12筆是()

(4)下面這些詞語,我把能理解的詞寫在下面,把詞語的意思批註在課文中的相關詞語旁。

居然陸續莫名其妙攀登

2、我知道作者圍繞太陽路寫了這幾件事:

夢想太陽路→___太陽路→ ___太陽路→ ___太陽路

3、我有幾個問題想和大家探討:

問題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探究:

1、根據質疑的焦點問題,我們在小組內合作探究“奶奶用什麼辦法讓我們找到了太陽路?”

重點探究:孩子們和奶奶對話的部分。

(1)我們能找出第2自然段“我們”種園子的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們能找出的3自然段奶奶說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們知道苗兒這樣努力成長最終會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們知道不只是這些苗兒有通往太陽的路,我是從這些語句感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我會分角色朗讀課文,我會有選擇性地積累語段。

2、我能理解太陽路的深刻含義,樹立“不畏艱險,盡畢生的`努力向光明攀登的”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方法指導:

1、在文本中找關鍵句來分析理解,那樣體會文章主旨就很容易了。

2、仿寫句子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才能完成。

3、你的收穫也許是最獨特的,要大膽與大家分享。同事你在聆聽的過程中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

4、你會讀這篇文章,能否和大家合作來讀這篇文章呢,把握每個角色的感情,你一定會讀得很出色的!

教學過程:

一、小組討論,合作交流探究:

1、根據質疑的焦點問題,我們在小組內合作交流探究“太陽路是怎樣的一條路”?

2、我們知道文中這些句子告訴我太陽路是怎樣的一條路:

如:第18自然段“這條路太陡了。”

3、理解主旨,重點探究:

理解文章內容展示:第21自然段奶奶總結的那段話。

(1)奶奶說了幾句話?每句話是什麼意思?這段話是什麼意思?

(2)“在攀登中,西紅柿會長出果實,葵花會開出花結子兒,桃樹會張大成林”,我們會仿照這個句子寫句子。

朗讀文章展示:

我們這個組能把奶奶說這段話的語氣與感情讀出來。

二、全班共同探究主旨:

太陽路指的是:

我們學了這篇文章,我們的收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全班分角色朗讀展示:

1、分組分角色朗讀。選派讀得好的同學參加全班分角色朗讀。

2、班級分角色朗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攝氏”等13個詞語,會寫“繁”等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太陽的特點及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3、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並在學習過程中領悟說明方法,建立學習自信。

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識字寫字能力,在本課中爲了提高孩子的生字學習興趣,設計了識字闖關遊戲。

2、《太陽》是一篇說明文,採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與人類有着密切的關係。三年級的學生第一次學習說明文,爲了幫助學生能夠深刻領悟說明方法,本課運用多媒體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太陽的特點以及這樣說明的妙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太陽的特點,並體會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啓情導入

出示《后羿射日》的動畫。

提出問題:太陽能不被后羿射下來嗎?

活動2【講授】識字寫字闖關遊戲

第一關:讀詞語

出示9個生詞。

出示旭日東昇圖片。

第二關:讀生字

出示8個生字做后羿射日遊戲

出示太陽的真實圖片

第三關:選詞填空

出示問題:根據詞語意思選擇正確的詞語

出示九大行星的圖片

第四關:書寫生字

教師利用白板上的漢字筆畫功能出示“繁”字圈畫“每”部分的橫折鉤不出頭的寫法,並啓動筆畫順序功能,幫助學生書空筆順。

運用拍照功能出示學生書寫的生字,

出示太陽系圖片

朗讀課文

2、交流課文描寫了太陽哪些特點?

3、出示任務:畫出描寫太陽特點的相關語句。

4、全班交流彙報(隨機)

彙報太陽離地球非常遠。

a、出示句子:太陽離地球有1、5億公里遠。用圖片把1、5億公里遮蓋住。拖出列數字說明方法,並講解。

b、出示句子: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差不多要走3500年,坐飛機也要二十幾年。提出問題:從哪個詞語看出太陽的遠。

提出問題:二十年是7300天,那3500年呢?時間用的多,也說明太陽非常遠。

(2)彙報太陽的大

出示句子:130萬個地球抵得上一個太陽。

教師白板上的畫圖工具,按比例畫出太陽和地球,讓學生比較大小,體會太陽的大。

(3)彙報太陽的熱

a、出示句子:太陽的溫度有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2500倍。

b、出示句子: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

教師指導,這是用鋼鐵碰到太陽的一個例子來說明太陽的熱。

c、出示句子:太陽是個大火球。提出問題,把是字換一個詞,就是比喻句。在說明文中叫做打比方。爲了讓學生體會打比方的生動形象,出示了一張太陽的真實圖片。

活動3【活動】突破難點

出示問題:課文是怎樣描寫太陽與我們有着密切關係的,畫出相關語句。

全班交流彙報

鋼鐵的形成離不開太陽。

雨雪的形成離不開太陽。教師出示相關文字圖標,提出問題,你能擺一擺說一說,雨雪是怎樣形成的嗎?

風的形成,教師提出問題,冷熱空氣的流動性成了風,那麼風是怎樣流動的呢?教師通過畫圖演示風形成的過程。

活動4【練習】鞏固拓展

談談學習課文的感受

觀看視頻太陽黑子的相關資料。

作業:課後找到老師的博客學習更多的太陽的知識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隼、瀚”等5個生字,會寫“冠、俯”等10個生字,掌握“獵豹、鴕鳥”等詞語。

2、快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課文按照事物由慢到快的順序排列來安排寫作順序。

3、學習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及這些說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教學重點:

快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課文的寫作順序。

教學難點:

學習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及這些說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件2)

同學們,今天老師讓你們猜一個謎語:

似虎不是虎,

速度快過虎,

身披花點衣,

羚羊填飽肚。

——打一南非動物

生猜謎語。

同學們,我們知道,獵豹是動物界非常著名的運動健將,它奔跑的瞬間時速可達一百千米每小時。獵豹厲害吧?可是,還有比獵豹更厲害的呢?它們是誰?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吧。(板書: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二、讀文識字。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詞。

2、查閱工具書,理解生字、詞語。教師相機指導。

3、小組內交流,運用詞語造句,藉以理解。

三、速讀檢測。(出示課件5)

同學們,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要能把握文章內容。如果我們能加快閱讀的速度,那麼閱讀的效果是不是就會增強呢?下面,我們就進行速讀練習。

1、本文共700多字,我的閱讀速度爲_______分鐘。

2、討論、交流:如何才能加快閱讀速度?

3、速讀課文,你有什麼體會?

【設計意圖:設計速讀這個環節,有助於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效率。】

生讀課文,交流。(預設)

生1:我讀這篇文章,用了大概5分鐘。

在閱讀的時候,我先根據題目提出了一個問題,然後帶着這個問題讀,這樣讀得更快一些。

生2:我讀這篇文章用了4分鐘。

在閱讀的時候,遇到不明白的詞語,我也不糾結,而是直接越過,繼續讀下去。

生3:我讀這篇文章用了大概6分鐘。

我在讀課文的時候,用的時間比較多。因爲,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我會稍作停留,思索一下,這樣就拖慢了閱讀速度。

生4:我用了大概四分鐘多點,不到五分鐘。

在閱讀的時候,我抓住每段的重點句子,重點讀,其他的地方,我會加快速度。

師:同學們總結得非常好。那麼,速讀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生1:速讀課文,能儘快把握課文內容。

生2:速讀課文,能節省閱讀的時間,這樣,就能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對課文的理解上。

生3:在做題的時候,加快閱讀速度,能提高效率。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明白了速讀的好處後,要經常練習,這會讓我們受益匪淺。

【設計意圖:用表格的形式理解課文,使學生一目瞭然,方便學生總體把握。】

四、整體感知。(出示課件6)

1、指名朗讀課文,總結一下,這篇文章介紹了哪些事物的速度?由慢到快完成下列表格。

名稱速度名稱速度人二十四千米噴氣式飛機鴕鳥火箭獵豹流星體遊隼光聲音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課文內容,並且知道了速讀的好處,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運用速讀,提高學習效率。

六、佈置作業。(出示課件7)

1、熟記本課的字詞,掌握重點詞語的意思。

2、繼續閱讀課文,看看課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讀拼音,寫詞語。

1、鴕鳥善於奔跑,是鳥類中的奔跑guàn jūn( )。

2、他在超市的專櫃買了yì méi( )chì hóng( )色的胸針。

二、選詞填空。

輕易輕鬆

1、人不要( )做出承諾,做出了承諾就要做到。

2、面對考官的提問,他( )應答,沒有一絲慌亂。

三、填空。

文中提到的速度最快的事物是( )

A噴氣式飛機B聲音C光

【答案】

一、1、冠軍2、一枚赤紅

1、輕易2、輕鬆

C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8

一、導入

快要上課了,請大家聽一首歌,會唱的一起唱。(媒體—《好漢歌》)

1.誰知道剛纔聽的是什麼歌?

2.是的,這是《水滸傳》的主題歌作者施耐庵就用他那一枝生花妙筆塑造了一個個生動鮮明、有血有肉的英雄好漢的形象,演繹了一段段生動曲折、爲後人傳頌的傳奇故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其中的一個故事:讀題:林沖棒打洪教頭,讓我們一起跟隨着施耐庵的妙筆一起來欣賞人物的形象,體會他文筆的精妙。

通過早晨的熟悉課文,我們知道,這個故事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見面,第二部分是交手。

(板書:見面、交手)見面講的是(文鬥),交手講的是(武打)

二、學習第七小節

1.文章的第七小節直接寫了兩人精彩的武打場面,我們就先來欣賞兩人交手情景。

2.自由讀讀第七節,想想第七節寫了他們幾個回合的交手?(3個)

⑴板書:回合齊讀、什麼叫回合?怎樣做了才能算一個回合?課文共寫了幾個回合的打鬥?點清了嗎?幾個?是否找對了,我來檢查一下

⑵分別指讀三個回合(誰來讀第一個回合,看看他分得對不對?)

3.這場武鬥雖然只有三個回合卻扣人心絃十分精彩。那麼精彩在哪裏呢?我們來品讀一下。怎樣品讀呢?請看提示:指名清楚響亮地讀讀要求

1.媒體出示:

1.洪教頭打了哪三棒?用直線畫出句子讀一讀;說一說,每一棒的用意何在,從中可以看出洪教頭是個怎樣的人?

2.面對洪教頭的三棒,林沖回了哪三招?用曲線畫出(每招只能兩個字),說一說這三招妙在何處,想一想從中可以看出林沖是個怎樣的人?

要求看懂了嗎?請大家先圍繞第一個問題輕輕地讀讀,細細地想想,一邊讀一邊悟,一邊讀一邊想。

4.欣賞感悟體會

●⑴誰來做做洪教頭,通過朗讀來打出他的第一棒?

你打這一棒用意何在?何以見得?

(惱恨林沖——柴進對他的看重和款待。“想贏銀子”“使出渾身的功夫”。

他用了什麼招式呢?——把火燒天。齊讀,顧名思義,這個招式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把火”怎麼拿?燒天,天在哪兒?——誰來做做看?

請問洪教頭,你第一棒就使出了這個招式,想幹什麼?體會的真好,這個洪教頭第一招就是一個殺招,而且使出了渾身的功夫,擺明着要致林沖以死地,用心何其險惡何其毒也!)

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洪教頭的第一棒,讀出這個洪教頭的用意

⑵誰來代表洪教頭打出他的第二棒?

你這第二棒用意何在?從哪裏看出來?

“劈頭打來”——還是打腦袋,還是那麼用心險惡!看來,他就是要藉着比武把林教頭幹掉!

跳起來大喊,喊什麼?——“來!來!來!”讀讀看,這三個字怎樣讀好它?(來,讓我打!讓我打!讓我打!)

光說不練不行,一起來讀讀他這招險惡的第二棒。

⑶好,誰來代表洪教頭使出第三棒?請問,這一棒你用意何在?

(還沒站穩腳跟,又提起了棒——想快點早點,迫不及待搞定林沖,還沒有站穩就提起棒了。)

全班一起來迫不及待一下。這三棒下來,我們可以看出洪教頭是個怎樣的人?(魯莽、兇狠、殘忍)

⑷ 小結評點:洪教頭這三棒表面上看去僅僅是比武的三棒,但一棒緊似一棒,每一棒都欲置林沖於死地。作者施耐庵的一支筆是多麼了不起!名著就是名著,幾筆下來就把人物的形象勾勒的如此生動、傳神。下面,我們一起完整的讀一讀洪教頭這用心險惡的三棒。讀出他的用心讀出他的特點。齊讀課文。

●那麼面對洪教頭野蠻兇狠惡毒的三棒,林沖應了哪三招?這三招妙在何處?

大家做一下小林沖,在小組裏討論一下,說說你的回招妙在哪裏?

⑴首先第一招,誰來?(一橫)——你有“把火燒天”,我有“撥草驚蛇”。草在哪裏?伸出手來撥撥看。示範,這就叫一橫。有什麼好處?說不出來,指名錶演(我做洪教頭,使出什麼來的?用把火燒天攻,你做做撥草驚蛇的動作試試。我雙手舉起來了,破綻在哪裏?撥草驚蛇可以打哪裏?

這一招妙在哪裏?(攻其破綻)巧不巧?——板書:攻破綻

讓我們通過朗讀幫助林沖使出這高超的一着。

⑵“一退”。誰不會退,退又有什麼好?(敵進我退,避其鋒芒)——板書:避鋒芒。

林沖們一起來,靈巧的一退,避過洪教頭。

⑶“一掃”。看準機會,迅速出擊,洪教頭一個踉蹌,立腳未穩就急着進攻,破綻百出,渾身上下全都是弱點,這麼一掃,哪有躲開之理?正如歌裏所唱的“該出手時就出手!”

板書——攻弱點

來!拿起棒,打他的弱點。

體會了這三招之妙,你覺得林沖是個怎樣的人?(武藝高強、武德高尚)

引導:洪教頭的三棒,棒棒致命,而林沖,特別是在最後一棒時,卻僅僅是打了他的小腿,可見林沖的武德(高尚)

林沖這精妙的三招在施耐庵筆下僅僅只用了六個字——“一橫、一退、一掃”。卻是那麼生動傳神,這就是名著的絕妙之處、這就是名家的風範所在。讓我們完整地欣賞一下這名家的風采。(男生:讀洪教頭的三棒,招招致命。女生:讀林沖使出的三招,招招精妙,最後兩句全班一起讀。)

5.小結、指導學法

在第七節中,施耐庵就是這樣通過對人物言行的細節描寫給我們展示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讓我們通過品讀言行就瞭解了人物的個性,感悟了人物的內心。像這樣精彩的描寫,文章中比比皆是。讓我們用剛纔的這種品讀方法自學課文其他的部分。今天因爲時間關係,我們先重點來學習他們的見面——第三小節

三、學習課文3節

1.提出要求:

請大家默讀文章的第3節,一邊讀一邊想,林沖是個怎樣的人?洪教頭又是個怎樣的人?你是怎樣體會到的?讀的時候劃劃有關的句子。你覺得初次江面的洪教頭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林沖呢?

2.先討論洪教頭

三個主要部分,靈活掌握(a.人物神態b.人物語言c.人物動作)

A.人物神態描寫

邊彙報邊板書:

挺胸歪戴

全不理睬神態描寫

也不相讓

(一介武夫、高傲、驕橫的形象躍然紙上。)

這就是神態描寫。一起來讀讀這三個詞語體會人物的個性。

B和C用媒體交互

交流後彙總提高

作者就是這樣抓住了神態寫出了傲慢、驕橫的洪教頭

●人物語言

施耐庵運用了人物的語言,體現了洪教頭的特點,這些語言都相當精妙。還有哪些?

媒體演示:有道是鑼鼓聽聲聽話聽音結合上下文,讀讀洪教頭的話,想想這三句話用意何在

①指讀第一句

(評:讀的外表上像,內心卻不像。不理睬林沖,只對柴進說了這句話,他有什麼用意?

如果說不出,聽老師來讀——強調“犯人”。——這是對林沖的嘲笑、譏笑)

齊讀,讀出譏笑

②那麼第二句的用意又是什麼?誰來讀讀說說?

(僅僅還是譏笑嗎?犯人儘管是犯人,但還有人格,然而這裏用了“依草附木”、“冒稱”、兩個“騙”,僅僅是嘲笑嗎?這是對他人格的——侮辱)貶低。

誰來做做這心高氣傲的洪教頭,貶低一下林沖?

③第三句呢?誰來讀讀看,體會到了什麼?(逞兇好強,藐視他人,對林沖的緊逼)

④初次見面,他先譏笑再貶低最後逼迫,步步(緊逼),用意(邪惡)讓我們一起做一回洪教頭,把他言語中的譏笑、貶低、侮辱、逼迫都讀出來。

⑤面對洪教頭的傲慢無禮,步步緊逼,作爲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讓了幾次?躬身施禮、起身讓座、”不敢不敢“。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爲人謙和)

書上寫得十分精彩,想不想看看電視連續劇水滸中的這段有趣的情節?

齊讀第三節,讓我們一起完整地體會一下人物的形象和作者描寫的細膩。把人物的特點讀出來

四、總結:

今天,我們瞭解了一個故事——林沖棒打洪教頭,結識了一位好漢——林沖,還認識了一個社會小丑——洪教頭,我們更領略了一位名家——施耐庵的妙筆生花。關於水滸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後我們可以像今天一樣細細讀,慢慢想,緊緊抓住人物的言行,品味人物的內心,體會人物的特點。

五、作業

1.全文對洪教頭的描寫是濃墨重彩,而好漢林沖卻只有寥寥幾筆,但他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了我們心中,揮之不去十分仰慕,這是什麼寫作方法?

2.有聲有色的把這個故事講給低年級的小朋友聽。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9

教材解析

《松鼠》是部編版新課標第九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說明方法,教學重點解決的問題有:一是通過學習本文了解說明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領會說明文的表達方法;二是繼續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感情,增強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目標

1.會認“馴、矯、歇”等8個生字,會寫“鼠、秀、玲、瓏”等11個字,正確讀寫“松鼠、乖巧、清秀、玲瓏”等13個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把握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瞭解本文運用的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等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4.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松鼠的特點是什麼,課文寫了松鼠的哪些習性;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把握重點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興趣,養成熱愛觀察的好習慣;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生字詞,朗讀課文。蒐集松鼠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種小動物?請你用簡潔的語言介紹這種小動物的特點。

生充分答。

師: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種小動物,請看圖片。請大聲說出它們的名字。

師:根據課前的預習情況,你覺得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能用你的話來說一說嗎?

(生充分答。)

師:同學們說得很精彩,那麼,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封筆下的小松鼠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進入松鼠的世界,去認識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吧!

板書:松鼠

認識作者。

瞭解科學小品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字詞學習。

學生小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2)教師課件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

會寫字:鼠、秀、玲、瓏、歇、窩、滑、拾、狹、勉、梳

詞語:松鼠、乖巧、清秀、玲瓏、歇涼、追逐、警覺、觸動、光滑、狹窄、勉強、脫落、梳理

教師指導寫生字:重點強調如“鼠、滑、梳”的書寫,教師要強調寫這些字的時候要注意的是:“鼠”的下邊是豎提、點、點、豎提、點、點、斜鉤;“滑”的右上邊的裏邊是橫折;“梳”的右下邊是撇、豎、豎彎鉤。

(4)檢查讀課文,可以抽查、可以輪讀。生生互相糾正,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評價。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想一想: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試着在括號裏填上詞語。

討論:(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討論:如果把課文分成四部分,該怎樣分?爲什麼這樣分?

全班交流,總結

第一部分(1):先總寫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再分別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進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介紹松鼠的形體特徵。

第二部分(2):主要從松鼠的活動範圍和活動時間兩個方面介紹松鼠的性格特徵。

第三部分(3、4):從松鼠的行動、儲備食物過冬和搭窩寫出了松鼠聰明、警覺、乖巧的特點。

第四部分(5):介紹了松鼠的繁殖、換毛及愛乾淨的生活習性。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課文中哪一句話概括了松鼠給人留下的整體印象?

(2)你認爲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松鼠的特點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

2.掌握生字、詞;

3.仿照課文第一段的寫法,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介紹它的外形。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創造性複述故事、續編故事,讓故事情節更加生動。

2、體會相同意思的不同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3、學習擴寫段落。

4、積累古詩詞。

教學重點:

1、學習創造性複述故事、續編故事,讓故事情節更加生動。

2、體會相同意思的不同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3、積累古詩詞

教學難點:

學習擴寫段落。

教具準備:

課件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完了這一單元,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語文園地,去汲取裏面的營養吧。

板書:語文園地三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能激發學生興趣,激發他們一探究竟的慾望。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交流平臺(出示課件2)

同學們,你給別人講過故事嗎?你講故事的時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內容?是不是對故事進行了創編?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樣創編故事。

板書:創編故事

(1)師:同學們,你知道怎樣創編故事嗎?你知道創編故事的要求嗎?現在,老師就跟大家談一談。(出示課件3)

A、可以換一種人稱講。根據講述的需要,我們可以改變原文的人稱。

B、可以對故事“添油加醋”,爲故事增加合理的情節,這樣會讓故事更加生動。

C、可以大膽想象,續編故事。這樣會使情節更加完整。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故事的方法,指導他們的習作,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2)請同學們根據前面的要點,把課文中的例子說一說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在自學的基礎上把握詞語、段落的特點,提高他們對詞語運用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2、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體會左右兩組詞語在表達效果上有什麼不同。(出示課件4)

A、大聲朗讀詞語。

B、尋找左邊詞語和右邊詞語的差別。

C、體會表達效果。

生總結、彙報

(出示課件5)

左邊的詞語是俗語,比較口語化;右邊的是成語,較爲簡潔。在表達效果上,口語化的語言更貼近生活,顯得更爲生動。

板書:口語化的語言更生動

成語較爲簡練

如:一毛不拔鐵公雞

膽小怕事顧慮太多杞人憂天

拿不定主意舉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織女初次見面的情節說得更具體。(出示課件6)

A、讀44頁兩段文字,比較二者的不同。

師:我們讀文中給出的例子,發現原文比較簡潔,而改寫的文章較爲生動。這是因爲在改寫過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對話描寫得非常詳細。但是小羊的結局並沒有改變,這說明改寫的同時也要忠於原文。

B、師總結:我們在寫牛郎織女初次見面的時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們的語言、動作描寫得詳細一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意思,從而達到對詩歌的理解。】

3、日積月累

學習《乞巧》這首詩。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度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1)指導朗讀這首詩。

(2)簡介作者。

(出示課件7)

林傑(831-847):字智周,唐代詩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六。《全唐詩》存其詩兩首。《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3)板書:說說詩句的意思。

(出示課件8)

七夕晚上,望着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着“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4)學生讀讀背背。

(5)測試學生背誦。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明白了俗語和成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樣進行創編故事,還學習了古詩。希望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板書內容:

板書設計

創編故事

語文園地三口語化的語言更生動成語較爲簡練

說說詩句的意思

教學反思: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抓住詞語、句子的重點,讓學生在品味詞語的基礎上,體會俗語和成語的表達效果;在“故事創編”這個環節上,我引導學生髮現原文與新作的不同,從而讓他們明白創編故事的要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我在“日積月累”的授課中,摒棄了以往的以“教師講解”爲主的舊模式,鼓勵孩子們自己學習,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同時,讓孩子們多讀,達到當堂成誦。效果較好。

美中不足之處在於,對《乞巧》這首詩的背景介紹得不夠詳細,致使同學們對我國這個傳統的節日瞭解得不多。在今後的教學中,我盡力做到講解詳細,讓同學們獲得更多的知識。

備課素材

古詩相關資料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這首詩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乞巧:中國古時風俗,是七夕節最普遍的風俗。農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爲“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民間各地乞巧的傳統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麪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