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遊戲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配建議

快樂的遊戲教學設計

課 時

感受與鑑賞

音樂表現

音樂創造

音樂與相關文化

第一課時

①唱歌《阿西里西》

②堂鼓、小鈸、木魚的基本演奏方法堂鼓、小鈸、木魚的其他演奏方法彝族風土人情

第二課時

欣賞《轉圓圈》①隨着欣賞曲《轉圓圈》哼唱部分詞句

②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①隨着《轉圓圈》的音樂,即興表演動作

②用堂鼓等爲《阿西里西》作伴奏

第三課時

欣賞《踢踺子》唱歌《拔河》

①用人聲、打擊樂器爲《拔河》製造氣氛

②合着音樂表演踢踺子的動作①歌表演《拔河》

②用人聲、打擊樂器爲《拔河》設計伴奏

第四課時

①欣賞《布老虎》

活動《士兵進行曲》用拍手、拍腿、踏腳等動作表現《士兵進行曲》的節律另行設計動作表現《士兵進行曲》的節律布老虎的民俗

二、教學要求

(一)單元總要求

1.繼續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鼓勵學生對所聽的音樂作出評價。

2.繼續引導學生經常注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並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3.隨音樂做動作時能與音樂協調一致。

4.繼續培養學生表現音樂時的自信心。

(二)具體要求

1.學會歌曲《阿西里西》《拔河》,並能隨歌聲作表演。

2.認識堂鼓、小鈸、木魚,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併爲歌曲作伴奏。

3.聽賞《轉圓圈》、《踢踺子》和《布老虎》,能隨音樂作出相應的反應。

4.用人聲和打擊樂器爲《拔河》製造氣氛,爲《士兵進行曲》設計動作。

三、教學準備

(一)教具

1.錄音機、錄音帶《阿西里西》、《轉圓圈》、《拔河》、《踢踺子》、《布老虎》、士兵進行曲》。

2.投影儀。

3.堂鼓、小鈸、木魚等打擊樂器。

(二)文字圖片材料

1.圖片、各種布老虎、彝族山寨的圖片。

2.節奏卡片。

四、教材分析

(一)編寫意圖

本單元由《阿西里西》、《拔河》兩首唱歌曲目、欣賞曲目《轉圓圈》、《踢踺子》、《布老虎》及音樂活動《士兵進行曲》組成,其主題是兒童們快樂的遊戲。這一貼近兒童生活、易爲兒童所接受和表現的題材,必將激起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能歌善舞,這在兒童遊戲歌曲中也充分地表現出來,《阿西里西》和《轉圓圈》都是十分典型的遊戲歌曲,定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本單元繼續使學生在演唱、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諸方面得到鍛鍊,特別在創造力的培養方面更是處處有空間和機會,例如探索堂鼓、小做木魚的非常規演奏方法就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練習,學生們很可能想出一些連教師也想不到的演奏方法來。例如《拔河》中的領唱和齊唱;音樂活動壯兵進行曲》,不僅要求學生的動作與音樂的節律吻合,而且還要求學生反應靈敏,動作協調,這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是很有利的。

(二)重點與難點

本單元的重點:

1.進一步引導學生勇於參加各項音樂活動,繼續培養活潑、開朗、樂觀的性格和與同學們友好相處,相互合作的能力。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3.在各項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本單元的難點:

1.《拔河》中領唱與齊唱的相互銜接與配合。

2.同時學習堂鼓、小鈸和木魚三種打擊樂器,少數學生會感到困難。

3.《士兵進行曲》的動作變化較多,且要合拍,容易發生手忙腳亂的情況。

4.《踢踺子》和《布老虎》這兩首管絃樂小品雖然都比較形象,但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欣賞時仍然有一定困難,主要是他們對音樂的表現要素尚沒有較多的感性積累。

(三)音樂材料分析

1.《阿西里西》

《阿西里西》是一首貴州的彝族兒童遊戲歌曲,“阿西里西”爲“我們是好朋友”的意思,“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歡樂情緒的襯詞。

這首歌曲從結束音上來看是宮調式,但從第1、3樂句來看,顯然具有微調式的特點,因此,這首歌曲具有調式交替的特點。

2.《轉圓圈》

這是雲南少數民族撒尼人(彝族的支系)的童謠,表現了撒尼兒童在皎潔的月光下,歡歌跳舞轉圓圈時的生動情景。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個音,(只有兩處用了 la音),但結構完整,表現力豐富,表達了熱烈、質樸、歡快的情緒,而且曲調的進行又有着鮮明的民族特點,有別於外國大調歌曲中主和絃的分解進行。

歌曲開始的領唱猶如一位先出來的兒童在召喚小夥伴們出來玩,接着是大夥的呼應“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了。”然後,歡樂的舞蹈開始了,速度越來越快,力度越來越強,表現了歌聲越唱越歡,舞步越跳越快的情景。

3.《踢踺子》

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管絃樂曲,是老一輩作曲家王義平於1979年爲聯合國國際兒童年而作,全曲取名《中國兒童玩具》,由《踢踺子》、《抖空竹》、《放風箏》、《布老虎》四首短小的管絃樂曲組成。《踢踺子》是其中的第一樂章。

樂曲的主題由木琴奏出,輕盈活潑,將孩子們踢毯子的'神態生動地勾畫出來:

由大軍鼓、三角鐵、鈴鼓、木梆子、馬鑼組成的節奏音型更增添了活潑歡樂的氣氛,小提琴用跳弓、頓弓,在不同的音區重複這一主題,既統一又富於變化,接着主題由木管樂器演奏,並加以變化,表現了熱烈歡快、相互據戲的場面。最後,在絃樂的長音和絃上,結束了這一樂章。

4.《布老虎》

這是管絃樂曲《中國兒童玩具》的第四樂章,描繪了民間玩具布老虎的生動形象,布老虎既有威嚴的一面,也有溫柔動人的一面,音樂很好地描繪了布老虎的雙重形象。樂曲開始時由大管奏出威嚴的老虎主題:

隨後出現的打擊樂聲,描寫布老虎在孩子們的擺佈下做出種種勇猛威嚴的動作。接着就出現了一段由雙簧管奏出的溫和的曲調,表現了布老虎被馴服後的溫柔:

一聲吊鈸聲過後,又出現了布老虎威嚴的主題,隨着提琴的撥絃聲,布老虎邁着穩健的步伐越走越歡。全曲在一聲大鑼聲後結束。

5.《拔河》

這是一首富有民族風格的兒童遊戲歌曲,一領衆和的演唱形式猶如民歌中的號子,數板“一二三、一二三”和“加油加油加油!”的運用更增添了身臨其境的生活氣息。

除了第一樂句外,其它各句都是領唱與齊唱各唱兩小節,既方整又富有規律,並符合拔河的節奏,但領唱的最後一個音與齊唱的第一個音都不是同一個音,這可能會形成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6.《士兵進行曲》

這是德國作曲家舒曼的名作,選自《兒童曲集》。表現了一羣木偶兵神氣地操練的情景。全曲的旋律進行幾乎都是級進,加上八分休止符的多次使用,塑造了既神氣可愛又小心翼翼地前進的木偶兵的生動形象。這首樂曲雖然不長,但與作者的《快樂農夫》一樣,是享譽世界的鋼琴小曲,成爲鋼琴初學者的必彈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