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教學設計

篇一:正比例的意義教案人教版

素質教育目標

正比例教學設計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通過引導學生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使學生進一步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啓蒙教育。

2.進一步滲透函數思想。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發現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即它們相對應的數的比值一定,從而概括出正比例關係的概念。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用投影逐一出示下列題目,請同學回答:

1.已知路程和時間,怎樣求速度?

2.已知總價和數量,怎樣求單價?

3.已知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怎樣求工作效率?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這些都是我們已經學過的常見的數量關係。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這些數量關係中的一些特徵。

2.教學例1

(1)投影出示:一列火車1小時行駛60千米,2小時行駛120千米,3小時行駛180千米,4小時行駛240千米,5小時行駛300千米,6小時行駛360千米,7小時行駛420千米,8小時行駛480千米??

(2)出示下表,並根據上述內容填表。

(3)邊填表邊思考:在填表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交流時,使之明確。

①表中有時間和路程兩種量。

②當時間是1小時,路程則是60千米,時間是2小時,路程是120千米??時間變化,路程也隨着變化,時間擴大,路程隨着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着縮小。

教師點撥:像這樣,時間變化,路程也隨着變化,我們就說,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

兩種相關聯的量)

③如果學生沒有問題,教師提示:請每位同學任選一組相對應的數據,計算出路程與時間的比的比值。

教師問:根據計算,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得出: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都是60或都一樣,固定不變等。

教師指出: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的比值都一樣或固定不變,在數學上叫做“一定”。(板書: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

④比值60,實際就是火車的速度。用式子表示它們的關係就是:

(4)教師小結:

剛纔同學們通過填表、交流,我們知道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路程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間擴大,路程隨着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着縮小。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總

3.教學例2

(1)出示例2:在一間布店的櫃檯上,有一張寫着某種花布的米數和總價的表。

(2)觀察上表,引導學生明確:

①表中有數量(米數)和總價這兩種量,它們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②總價隨米數的變化情況是:

米數擴大,總價隨着擴大;米數縮小,總價也隨着縮小。

③相對應的總價和米數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④比值3.1,實際就是這種花布的'單價。用式子表示它們的關係就是:

(3)師生小結:通過剛纔的觀察和分析,我們知道總價和米數也是兩種什麼樣的量?(兩種相關聯的量)爲什麼?(總價隨着米數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米數擴大,總價隨着擴大;米數縮小,總價隨着縮小。)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怎樣的?(總價和米數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的。)

4.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義。

(1)比較例1、例2,思考並討論,這兩個例子有什麼共同點?

(2)學生初步交流時引導學生明確:

①例1中有路程和時間兩種量;例2中有米數和總價兩種量。即它們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 ②例1中時間變化,路程就隨着變化;例2中米數變化,總價也隨着變化。

教師點撥:像這樣,我們就可以說: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板書)

③例1中路程與時間的比的比值一定:例2中總價與米數的比的比值一定。概括地講就是: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學生答不出來時,教師引導、點撥,並補充板書:兩種量中)

(3)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兩例的共同點: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

(4)教師指明: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 (補充板書:如果這 成正比例的量 正比例關係)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正比例的意義”(板書課題)

(5)看書11、13頁的內容,進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6)教師說明:在例1中,路程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比的比值(速度)保持一定,所以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

(7)想一想:在例2中,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爲什麼?

(8)教師提出:如果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係怎樣用字母表示出來?

(9)教師提出:根據正比例的意義以及表示正比例關係的式子想一想:構成正比例關係的兩種量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5.教學例3

(1)出示例3:每袋麪粉的重量一定,麪粉的總重量和袋數是不是成正比例?

(2)根據正比例的意義,由學生討論解答。

(3)彙報判斷結果,並說明判斷的根據。

教師板書:麪粉的總重量和袋數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所以麪粉的總重量和袋數成正比例。

6.反饋練習

讓學生試做第13頁的做一做,並訂正。

三、鞏固發展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先想一想成正比例的量要滿足哪幾個條件?再算出各表相對應數的比的比值。如果相等,列關係式判斷。第(3)題不成比例,訂正時要學生說明爲什麼?

2.完成練習三第2題的(1)-(9)

先讓學生自己判斷,再訂正。

四、全課小結(師生共同進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麼?怎樣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篇二:最新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成正比例的量精品教案

教學內容:成正比例的量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徵,並能根據圖像解決有關簡單問題。

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計算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養成驗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你以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在教師的此導下,學生會舉出一些簡單的例子,如:

1、班級人數多了,課桌椅的數量也變多了;人數少了,課桌椅也少了。

2、送來的牛奶包數多了,牛奶的總質量也多了;包數少了,總質量也少了。

3、上學時,去的速度快了,時間用少了;速度慢了,時間用多了。

4、排隊時,每行人數少了,行數就多了;每行人數多了。行數就少了。

5、這種變化的量有什麼規律?存在什麼關係呢?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成正比例的量。板書: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小黑板。問:你看到了什麼?

生:杯子是相同的。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體積也不同,高度越高體積越大;高度越低,體積越小。

(2)、出示表格。

問: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不難發現: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是25立方厘米。

板書:50100150200 ?......?252468

教師:體積與高度的比值一定。

(3)、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明確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因爲杯子的底面積一定,所以水的體積隨着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水的高度增加,體積也相應增加,水的高度降低,體積也相應減少,而且水的體積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板書出示:像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子量也隨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

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你是怎麼理解正比例關係的。

要求學生把握三個要素:

第一、兩種相關聯的量。

第二、其中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增加; 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減少。

第三、兩個量的比值一定。

(1)、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比例關係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Y?K(一定) X

(2)、想一想: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學生舉例說明。如:

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質量一定,牛奶袋數和總質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單價一不定期,購買衣服的數量和應付錢數成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