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鍊和跳躍的特點。那麼你有真正瞭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藉助註解,理解詩句意思。

2、想象詩所描寫的情景,體會詩的意境。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詩文畫面課件或掛圖、懷舊音樂帶、相關古詩。

學生:蒐集思念家鄉的古詩,古詩作者的情況。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首古詩《小池》

(一)導入

1、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從1冊至今,我們已學過很多古詩,願意把記得的古詩背一背嗎?(抽學生背誦)這些古詩語言簡潔,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今天,我們將學習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一首古詩《小池》。(板書課題)

2、簡介楊萬里的情況。

3、老師出示掛圖或課件,旁白: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小池塘初夏時節的勃勃生機,表達出了對自然風光的一種喜愛之情。

(二)初讀詩句,學生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抽學生讀,分組讀,齊讀。

3、再讀詩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註釋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初知詩句大意。

(三)理解詩句,想象美景

1、說說你欣賞的詩句及欣賞它的原因。

2、交流品讀情況,師相機點撥,體會作者用字的準確及選取了哪些初夏時節的景物。

如:泉眼無聲惜細流中惜,

樹陰照水愛晴柔中愛。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

早有蜻蜓立上頭中立。

3、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注意交流、補充。

4、根據古詩和自己的理解想象美景,說說美景,畫一畫美景。

5、看到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怎樣?你的心情又怎樣?

6、品味讀古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詩歌。注意詩的停頓、節奏,試背,齊背。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泊船瓜洲》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1、上節課我們隨着楊萬里的描寫,欣賞了小池初夏時節的美麗景色,體會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節課我們將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體會詩人的另一種情感。

2、學生交流所瞭解到的王安石的情況,老師注意補充。

(二)初讀詩句,學生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反覆讀古詩,直到讀流利。

3、再讀古詩,談談自己疑惑的地方。

4、尋求組內合作,結合註釋討論解決提出的疑惑,粗知詩意。

(三)理解古詩,體會作者感情

1、試着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

2、反覆讀詩,體會詩所表達的感情,其中哪些詩句集中表現了這種情感?

3、品讀古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試背、全班齊背。

(五)課外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思念家鄉的詩句,讀給大家聽聽,要是能說出所選詩句出自誰的作品就更好。(也可查找資料,完成這個環節)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2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生字卡片:《夜書所見》詩句字條。

3、《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三首古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夜書所見》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學生自由背誦已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中的“書”是什麼意思。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出示掛圖,觀察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朗讀節奏參考: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深夜/籬落//一燈明。

5、藉助字典和詩後註釋,理解詩中詞語意思,並圈出不理解之處。

6、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視指導。

四、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範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畫面中的景象表現了哪幾句詩的意思。

2、學生討論,對上面的問題發表見解。

3、質疑:

還有什麼問題或哪些詞語不理解?老師重點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一是動思鄉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朗讀。

五、趣味活動

1、我說你讀。方法:

⑴ 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⑵ 老師點掛圖上的景物,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2、字條連詩。方法:

老師出示某句詩的字條,學生接續後面一句詩(多連幾次,讓學生基本會背)。

3、情境背詩。方法:

學生可自由下位,把詩背給最要好的同學聽。

六、當堂作業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

3、自己練習寫生字,同桌交換,改正不足。

七、拓展閱讀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

第二課時

一、課前遊戲,複習導入

1、說說知道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也可以以連線的方式出現節日、日期和習俗。)

2、小組比賽背誦《夜書所見》。

3、揭示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憶”的意思。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詩文,可輕讀、大聲讀,可獨自讀、同桌齊讀、小組合讀。

2、檢查朗讀,先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

⑴ 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⑵ 以指名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通古詩。

⑶ 讓學生憑藉已有的經驗和直覺讀準節奏。

3、自主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⑴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可以自學,也可幾個人合作學習;用、看註釋、看插圖等方法理解詩中詞語意思,並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 交流學習收穫。

⑶ 質疑:有什麼不懂之處?老師重點指導“異鄉”、“異客”的意思。

4、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動

1、卡片連詞背誦。方法:

請學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再連起來,試着背誦。

2、詩句連對。老師說詩句意思,學生背相應句子。

3、情境練背。學生當小小詩人,或加動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讀再上臺表演,達到背誦。

4、賽詩會。方法:

⑴ 集體賽:每個小組背一、兩首古詩,一首課內的,一首課外的,看哪一組背得既響亮又流利。

⑵ 個人賽: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四、當堂作業

1、出示生字卡片,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重點指導“異、插”的寫法。

3、學生練寫生字,同桌交換,改正不足。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3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8個生字。

2.朗讀、背誦並默寫兩首古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4.學習利用註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初步瞭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絕句》這首詩。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引導同學們背誦以前學過的古詩,由此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詩:9 古詩兩首

 (二)自學《絕句》

1.讀題、解題,作者簡介。

《絕句》是古代詩詞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爲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的叫“五絕”,每句七個字的叫“七絕”這首詩是唐朝另一個著名詩人杜甫寫的,當時唐朝開始衰敗,又發生叛亂,詩人歷盡艱辛才輾轉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間草堂,詩中描寫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麗的景色。

2.教師範讀。

強調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學字詞,理解詞語,教師檢查,學生質疑。

黃鸝:一種小鳥,也叫黃鶯,叫聲很好聽。

白鷺(lù):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細長,吃小魚,小蝦。

東吳(wú):古時候的東吳,就是今天江浙一帶。

鳴:這裏指鳥叫。

翠柳:綠色的柳樹。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嶺: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這時是虛指。“千秋雪”指終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萬里:指非常遙遠,不是實指。

4.檢查自學詩意情況,想像畫面。

(1)指名讀詩句。

(2)練說每句詩意。

(新綠的柳枝上一對黃鵬在歡唱,蔚藍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鷺從溪上飛起,向遠處天空飛去。遠處,西嶺上覆蓋着終年不化的積雪。這樣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戶裏一樣。門外停泊着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隻。)

(觀看彩圖,誦讀全詩,想像畫面。)

(整首詩描繪了草堂附近明媚秀麗的景色。)

5.反覆誦讀,體會感情。

(1)指導朗讀。

我們要以歡快的語調,來讀這首詩,讀詩時還要注意抑揚頓挫和輕重快慢。

(2)教師範讀。

(3)學生朗讀。

兩個/黃鵬//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幹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4)全詩表達作者什麼感情?(抒發了作者對平靜生活的嚮往。)

 (三)體會寫法

詩人爲什麼能描繪出這麼美的畫面呢?他運用了什麼方法?你們想知道嗎?齊讀全詩,仔細體會。

(教師總結:古詩是四個不相連屬的句子,一句便是一幅圖畫,短短四句寫景,有層次,有遠近,聲情並茂。而且黃翠白綠,衆彩繽紛,形象鮮明活潑,分而不散,從而充分表現了詩人恬靜開朗,躍躍欲歸的內心世界。同時這首詩語言清新質樸,對偶工整,朗朗上口,具有形式美和音樂美。)

(四)背誦全詩,體會美感

(五)佈置作業

1.練說詩意。

2.默寫全詩。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早發白帝城》這首詩。

 教學步驟 :

 (一)複習導入

1.背誦《絕句》。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二)創設情境,交代學習方法

1.給學生演示《早發白帝城》音樂鑑賞的視頻資料。

2.交代學習方法。

(1)今天,老師要教大家一種新的學習方法“五讀法”來學習古詩。什麼叫“五讀法”?又該怎樣運用“五讀法”來學習古詩呢?

(2)出示“五讀法”

一讀通,咬準音;二讀懂,知大意;三讀精,解詞義;四讀會,達意境;五會讀,有感情。

(三)指導學習《早發白帝城》

1.揭題,解題。

(1)“發”在這裏的讀音和意思是什麼?(fa)(出發)

(2)讀了這個題目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早上從白帝城出發)

(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去哪裏?怎麼走的?)

在學習這首詩時就會解決我們的疑問。

(3)這首詩主要內容是什麼?

2.學生按照“五讀法”開始學習詩句

(1)一讀通,咬準音。

①正字:朝(zhāo)還(huán)重(chóng)

②字形:帝(上中下結構),辭(左右結構),猿(左右結構)

(2)二讀懂,知大意。

朝:早晨。

辭:辭別、離開。

還:返回。

啼不住:不停地叫。

輕舟:輕快的小船。

萬重山:一重又一重的大山。

(3)三讀精,解詞義。

通讀全詩,根據每句詩所寫的內容,給詩分層。每層寫了什麼內容?

(這首詩分兩層意思來寫,第一層告訴我們詩人出發的時間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第二層寫長江兩岸的景色。)

①指名讀第一、二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知道了作者早晨從白帝城出發,一天的時間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城。)

②作者什麼時間離開白帝城出發的?從詩中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詩人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從“朝”和“彩雲間”這兩個詞語中可以看出來,當詩人離開白帝城時,天上彩霞一片。表示他心情是很愉快的。)

“彩雲間”一詞,除了寫出時間,還寫出了白帝城的什麼特點?(很高)

教師講解: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節縣城東白帝山上,所以作者講在“彩雲間”。

③從白帝城到江陵有多遠?詩人乘船走了多長時間?從詩歌的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來?

(從白帝城到江陵有1200多裏遠,詩人乘船隻用一天時間就到達江陵了。)

詩中的“千里”,“一日”都是虛指,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說明船開得很快。

④小結:這兩行詩,一是突出白帝城之高,二是反映了行船的速度快,朗讀時,除了要把順水行船速度極快的意思表達出來,還要表達詩人的心情同飛舟一樣輕快。

⑤指導朗讀。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⑥第二層是寫長江兩岸的景色,作者抓住了什麼來寫。

(抓住“猿聲”和“萬重山”來寫。)

⑦作者爲什麼要寫“猿聲”和“萬重山”?

明確:當年長江三峽,都是高山峻嶺,懸崖峭壁。猿猴的叫聲常常會在深山峽谷中引起回聲,一聲接一聲,聲聲不斷地傳播開去。李白乘船順水而下時,在兩岸猿猴的啼叫聲中,輕快的小船已經穿過一重又一重的大山。作者在這裏用猿猴的啼叫聲和重重高山突出行船的輕快和沿途景色的壯麗。

⑧指導朗讀(注意把“快”的意思讀出來)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每句的意思。(分組討論,指名說)

(早晨,作者離開了彷彿在彩雲中間的白帝城,遠隔千里的江陵,只要一天的時間就到了。兩岸猿猴的啼叫聲,一聲接一聲還沒停下來,輕快的小船已經穿過一重又一重高山。)

4.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

(1)學生邊看《早發白帝城》的影碟,邊聽師範讀古詩。

(2)談話: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偉大的詩人李白,當年他受到牽連,被判罪,流放到貴州的夜郎,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個白帝城的地方,忽然傳來皇帝要釋放他的命令,你們想想看,李白的心情怎樣?(十分高興)

李白在釋放後寫了這首詩,不但描寫了長江兩岸雄偉壯麗的景色,而且表達了自己經過艱難歲月之後,被釋放的喜悅心情。

(3)爲什麼說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①順水行船(客觀);②心情愉快,急切盼歸(主觀)。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我們再讀這首詩,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詩意,還要體會詩人的感情。

(5)學生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四)佈置作業

讀李白和杜甫的詩,然後利用隊會時間開一個班級詩會,看誰知道得多,理解得準確。

教案點評:

重點是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古詩,最後達到熟練背誦的目的。在背誦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讓學生結合對詞語的理解,自己去理解整首詩歌的意思。最後,老師再結合詩歌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寫作上的一些特點。針對這種教學思路,同時設計了配合教案的多媒體演示課件,用來輔助老師教學。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4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並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

2、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領悟“詩人借景抒情,對大自然神奇、偉大的贊頒,表達了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句,能夠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

4、背誦並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深刻理解詩文的含義,並能用自己的話講出詩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望廬山瀑布》

二、檢查“預習”,作者簡介

1、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麼是唐詩。

2、預習中哪些詩句讀懂了,哪些還沒讀懂,並劃下來。

三、讀《望廬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讀準:

廬紫川

四、出示第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理解詩意

1、提問:

這首唐詩是誰寫的?

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知詩人。

2、“望廬山瀑布”是什麼意思?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他在遊廬山時觀賞了瀑布,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

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二步:解詩題。

3、讀一讀古詩,弄懂詩句的意思:

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三步:明詩意。

逐詞逐句理解全詩,指導看圖: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太陽照射在香爐峯,高高的香爐峯上升騰起紫色的煙雲。

遙看瀑布掛前川:

遠遠望去,瀑布就像一條懸掛在山峯前面的大河。

飛流直下三千尺:

長長的水流,飛快地從山上直瀉而下。

疑是銀河落九天:

真讓人懷疑是天上的銀河流到了人間。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6、學習有關的生字,教師重點指導。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絕句》

二、檢查預習,作者簡介

三、讀《絕句》

把下面的字音讀準:

鳴行泊

四、出示第二首古詩《絕句》,理解詩意

1、提問:這首唐詩是誰寫的?

2、《絕句》是什麼意思?因作者興到筆隨,未事先擬題,於是以“絕句”標題,解釋“絕句”。

3、讀一讀古詩,悟懂詩句的意思:

逐詞逐句理解全詩,指導看圖:

⑴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自鷺上青天。

重點理解:

黃鸝:鳥名,也叫黃鶯。

鳴:叫。

翠柳:翠綠色的柳樹。

從“翠柳”一詞可以看出是什麼季節?

春天。

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吃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說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色的柳樹上鳴叫,一行白鷺飛上蔚藍色的天空自由飛翔。

⑵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重點理解:

窗含:從窗口看到。

含:包含在裏面,存在着。

西嶺:指草堂西北的岷山。

千秋雪:指千秋萬代積累下來,終年不化的積雪。

千秋:時間很長。

泊:停靠。

東吳:指江蘇一帶。

萬里船:船要行萬里路。

說句意:從窗口可以看到巍巍的岷山上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外停靠着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隻。

⑶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5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相關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挖掘積累:

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圖片導入:

出示課文插圖:

圖上畫的是什麼?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容。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現。

(板書課題)

先來學習《草》。

〖對話平臺

一、自學

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二、感悟

1、自由讀古詩,思考:

自己哪裏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2、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

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說說草長得怎麼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歲:可問學生幾歲了,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在幾年就是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說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4、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並讓學生說說草什麼時候是枯?什麼時候是榮?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自主品讀的基礎上交流學習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合作意識。

三、朗讀

1、自由讀:

你喜歡小草嗎?爲什麼?

(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

2、多種形式朗讀:

指名讀──配樂讀──競賽讀。

在充分地誦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四、背誦

1、情境背誦:

教師創設把《草》背給家人聽的情境,引導學生背誦。

如:離離原上草我怎麼聽不懂呢?怎麼不寫花,只寫草呢?

2、師生共同扮演媽媽、哥哥、爺爺等角色進行表演背誦。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情境表演背誦,既訓練了形義較難的字,又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利於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五、練習

1、填空:

離離______,一歲一____。野火______,春風______。

籬落疏疏一徑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飛入無處尋____。

2、按要求分類:

未 追 店 枯 徐 燒 榮 菜 宿

獨體字:

左右結構:

上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

半包圍結構:

六、書寫

1、學習書寫枯 、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

木: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回顧

背誦古詩《草》。

二、自學

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自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讀:

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2、想:

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裏還不懂?

3、說:

在學習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穫。

三、交流

1、學生先在組內說說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介紹詩人楊萬里的資料。

2、班級交流,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

四、朗讀

1、自由讀:

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色有什麼新的發現?

2、指導讀:

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麼心情?

(高興、喜悅)

找不到時又是什麼心情?

(失望)

引導學生結合插圖展開聯想,豐富語言積累,進一步體會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

3、競賽讀:

小組內比賽,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比賽。

4、評價讀:

誰讀得好?好在哪裏?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詩歌語言凝練,富於韻律感。多種形式的朗讀,利於學生體會詩人情感,培養語感。

五、背誦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戰背、齊背。

六、拓展

1、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2、以小組爲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給學生提供二度創作的題材,不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學交流自己蒐集到的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描寫的關於春天的.古詩。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裏的一棵奇葩,教師要激發學生背誦的興趣,培養課外積累的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七、寫字

學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

未──可以先複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宿──寶蓋不宜太寬。

八、評價

1、學生練習書寫,自我評價:

在自認爲寫得滿意的字上做標記。

2、小組內展示交流,互相評價:

根據組內建議把不滿意的字再寫幾個。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評、互評,使學生學會評價 ,在互相學習、借鑑、欣賞同進步。

〖詞語解釋

離離:草木長的得很茂盛的樣子。

枯:枯萎。

盡:完、全。

宿:投宿。

籬落:稀稀落落的樣子。

徑:小路。

尋:尋找。

〖相關鏈接

相傳《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十六歲時作的一首應考習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一定要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閱讀在線

《春日》(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遊園不值》(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

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說說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裏表示動作。禾:禾苗。“鋤未’是什麼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麼?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裏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麼?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着烈日在內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麼?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麼呢?你讀了之後有什麼感想?

四、指導寫字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幹”、“牛”相比較.

“粒”左窄右寬。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

2、師範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教學後記:學生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學會要愛惜糧食。

第二課時

一、 課前說說:

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平時要怎麼樣做?

二、指導看圖

問:這幅圖上畫了誰在幹什麼?

三、講讀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這裏讀第三聲,也指穀粒.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指導朗讀)

3、聯繫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精耕細作、千倉萬箱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爲什麼會出像詩句中的悲慘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閒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閒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怕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爲什麼”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麼?想問什麼?

8、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裏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着悲慘的生活。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7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學過很多的古詩,你還記得哪些?請背一背。這些古詩韻律優美,語言簡潔,好讀又好記。大家都喜歡讀古詩,今天我們要再學習一首古詩,題目叫《出塞》,板書課題。

2、這首詩飽含對出征將士的憐惜之情,表達了詩人渴望和平生活的思想感情。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二、初讀全詩

1、自由讀全詩,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分組討論、交流,弄懂字詞。

2、交流學習的情況。

三、理解詩句

1、讀你喜歡的詩句,再說說喜歡的原因。

2、交流學習,教師點撥。

注意體會但使、飛將、不教等詞的意思。

引導學生體會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意思。

3、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同桌互相說,然後全班交流。

4、學習有感情地誦讀全詩,通過互評交流方法,提升朗讀水平。

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瞭解時代背景,體會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詩的意思。

3、帶着憐惜邊關將士、渴望和平的感情再讀古詩。

五、背誦古詩

示兒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8

c 【學習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爲大家帶來一位小朋友,一起先聽聽他的自我介紹吧。

放錄音:嗨,我是古詩博士,非常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在學習之前,我想和你們進行一場背詩比賽。

小博士要求:

1、任意背一首詩,開火車背。

2、別人背過的不能得復背。

教師小結背詩比賽:同學們表現很棒,教師也想背了,想不想聽呢?

二、朗讀古詩,學習生字

1、詩背古詩,請同學評價後,讓學生自讀《春曉》、《村居》。

2、師:這兩首古詩的題目分別是──指名讀,區分“春、村”的讀音。

3、出示生字:

⑴ 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讀一讀。

⑵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⑶ 小組交流自學情況。

⑷ 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4、鞏固識字。

5、比賽背。

二、鞏固生字

1、出示詞語:

指讀。

搶讀。

同桌互讀。

2、比賽:

出示字卡,打亂順序,分別發給四個小組,讓小組合作,按詩句的順序擺一擺。

三、寫字

逐一指導書寫。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9

【學習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瞭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1、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

2、學生課前蒐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蒐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以前已經學了不少古詩,誰願意把自己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呢?學生自由背,教師充分肯定。

2、揭示課題: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兩首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二、共同學習《望天門山》

1、學生初讀《望天門山》。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遇到困難向老師同學請教。

2、說說通過朗讀體會到了什麼。

3、自由練讀,讀出詩的韻味。

4、誦讀展示。比一比誰讀得最好。

5、練習背誦。

三、練寫生字,抄寫古詩

1、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2、抄寫《望天門山》。

四、自主學習《飲湖上初晴後雨》

1、回顧上一首詩的學習過程,自學《飲湖上初晴後雨》。

2、交流展示:

⑴ 展示朗讀或背誦。

⑵ 說說你從詩中體會到了什麼。

⑶ 背出你最喜歡的詩句,說說爲什麼喜歡它。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指名背誦《飲湖上初晴後雨》,默寫《望天門山》。

2、配樂情境朗誦。

二、想象畫面

1、選擇最喜歡的一句詩,想象它所描述的畫面,與同桌相互說一說。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自己的想象。

可用簡筆畫畫出來,也可用幾句話描述。

3、交流各人想象的畫面。

三、拓展活動

1、交流蒐集的描寫祖國山河壯美的詩句。

2、召開祖國山河美古詩朗誦會。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10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3.理解事歌意思。

4.積累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詞,從中感悟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讚美自然之情

領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通過工具書、反覆朗讀、質疑理解詩歌意思,體會作者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讚美自然之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詩詞大意,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具:

錄音機、幻燈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教學流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這節課,我們學習《古詩兩首》的第一首,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通

1.學生試讀,誦讀。

2.聽錄音,學生邊聽邊想象:古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從哪知道的?

三、學法“引路”,自學古詩

1.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我們應該怎樣來學習古詩?

2.歸納如下學習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入詩境―悟詩情

四、“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

1.指名簡介蘇軾。說說詩題怎樣讀?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2.指名朗讀詩句,注意咬音準確。

五、“明詩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利用工具書理解詩意。同桌交流、討論。

六、“入詩境,悟詩情”

1.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從詩句中體會到的?彙報、交流。

2.誦讀詩句,體會情感,感受意境。

七、領悟作者巧用修辭,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1.詩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來描寫西湖景美的?

2.品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八、拓展延伸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板書課題

二、複習上節課的學法。

三、交流資料,瞭解詩人

四、自查釋疑,讀懂詩意

1.學生試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

2.學生試講,逐句理解。

3.觀察圖片,感受畫面之美。

五、討論探索,感受詩境

1.結合詩題,引導質疑:詩人遙望洞庭湖,望見了什麼?

2.討論探究,感受詩境。

“湖光秋月兩相和”(和諧之美)

“潭面無風鏡未磨”(朦朧之美)

“白銀盤裏一青螺”(藝術之美)

六、反覆誦讀,體會詩境

1.輕聲自讀,想象詩所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七、領悟作者巧妙的表達方法

八、拓展延伸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11

【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3、能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目的】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圖上都有些什麼?

2、仔細看圖,猜猜圖上的人在幹什麼?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揭示課題:有一個叫賀知章的人,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到了老了纔回來,這首詩就是他回到家鄉後寫的。(出示課題:“回鄉偶書”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用“□”標出生字,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順。

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由觀察生字,爲喜歡的生字組詞。

3、抽生說說記住了哪個字?是怎樣記住的?

4、遊戲:

教師讀一個生字的音,學生從卡片中找出這個字讀三遍。

三、再讀課文,瞭解詩歌大意

1、自由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讀文,看圖,理解詩詞大意。(教師適當點撥)

鬢毛衰:頭髮都白了。

3、教師範讀,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4、抽生說說。

5、生根據理解自由讀課文。

四、試背課文

1、老師敘述詩意,學生根據詩意練習背誦。

2、學生互背古詩。

3、抽生背、齊背古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啓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爲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藉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後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覆誦讀,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後兩行——懷古

1、提問:詩歌的後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後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着理解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詩、童、閉、林、黃、立”等6個字。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通過看圖和誦讀了解古詩的意思,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所見

一、複習導入,揭示課題

1、讀《識字4》中的兒歌。

2、夏天了,知了在幹什麼?知了又叫什麼?

(蟬)

3、出示圖:

認記“蟬”,理解“捕鳴蟬”。

4、揭題,讀題。

二、初讀古詩

1、出示情景圖:

師範讀(感知課文)。

2、自由讀《所見》:

要求讀準字音。

3、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4、同桌互讀。

5、指名讀,評議。

三、認記生字

1、出示“牧、閉、立、捕、蟬”。

2、認讀生字(各種形式)。

3、小老師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

4、組長考察大家。

5、說說用什麼辦法記住的。

四、精讀古詩

1、自讀古詩:

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

4、找自己的好朋友讀一讀。

5、當一當詩人(配樂讀)。

五、指導背誦《所見》

六、指導寫字“詩、閉、童、立”

這首詩我通過讓學生看多媒體課件,邊看邊說。學生較快理解,並能背誦。

第二課時

小池

一、背了《所見》

二、出示課題《小池》,讀題

三、自學古詩《小池》

1、個體自學:

⑴ 學生自主讀古詩。

⑵ 自主圈出生字,學一學。

⑶ 自主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合作學習:

⑴ 小組互相讀讀這首詩。

⑵ 請讀得最棒的小朋友帶讀有困難的同學。

⑶ 小組負責認記生字。

⑷ 討論組員中不明白的地方。

3、全班交流反饋:

⑴ 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⑵ 誇一誇,幫一幫:

① 各組派代表讀古詩,評議。

② 展示:

說說你們組自己學懂了什麼?

③ 幫一幫:

說出需要幫助的地方。

④ 點撥(結合指導朗讀)。

四、誦讀古詩

1、朗讀比賽。

2、背誦古詩。

這首詩前兩句學生較難理解,通過反覆的朗讀中理解。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14

教 學

目 標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 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知識點

梳 理理解古詩意境 背誦並積累春天的古詩

教 學

過 程第一課時(學習《詠柳》)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二、先學習《詠柳》,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絛"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絛”“妝”“裁”

3、根據註釋瞭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裏把什麼比作什麼?(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2)“綠絲絛”指什麼?爲什麼說柳技是“綠絲絛”?(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和柔軟)

(3)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巧整齊,體全大自然的偉大神奇)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麼比作什麼?爲什麼這麼比喻?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學習《春日》)

一、複習導入(指名背誦《詠柳》,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學習《春日》,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泗、濱”。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勝”“泗”“濱”

3、根據註釋瞭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旬,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麼?能想象都有什麼“煥然一新”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麼?能具體說說嗎?(藉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背誦古詩。

第三課時(複習舊知;指導書寫生字;交流古詩)

一、指名背誦《春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識字寫字 三、書寫練習。

四、拓展閱讀: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互相交流,背誦。

五、作業:背誦古詩給家人聽,默寫古詩。

課 後

反 思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爲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絃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15

教材簡析:

本課是唐代和宋代詩人寫的兩首描寫春天的詩,內容和觀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發現的特點,與本組教材主題非常吻合。

《草》是一首詠物詩,情景交融,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這首詩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會長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環,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樣無情地焚燒也不能把它燒盡,只要春風一吹,小草又會蓬勃生長。

《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詩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見的生機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運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與人物融爲一體,描繪了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極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悅之情也盡在對景物、人物的描寫之中。這首詩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樹上的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沒有長得茂盛濃密。一個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黃蝴蝶,這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花叢中怎麼也找不到了。

學情分析:

對於古詩,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所瞭解,教學本課,就是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因爲“感受不同時期、不同人物運用不同語言形式,表達同一種情感——熱愛春天”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難,因此,我把本課放在了本單元最後來學,主要就是爲了更好地突破這一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指導學生會認 7 個生字,會寫 9 個字。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引導學生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認 7 個生字,會寫 9 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瞭解古詩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感受不同時期、不同人物運用不同語言形式,表達同一種情感——熱愛春天。

教法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媒體輔助法、誦讀法、想象法等。

學法:誦讀法、勾畫圈點法、自讀自悟法等。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勵導入。

1.人們對春天有着特殊的感情,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2.不同時期、不同人物運用了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同一種情感——熱愛春天。

3.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古人所作的兩首贊春古詩。

4.板書課題:古詩兩首。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藉助拼音自己讀課文。

2.指名讀.

(1)注意兩個“一”的讀法,前一個“一”讀yí,後一個“一”讀yì。

(2)注意糾正錯音。

(3)注意讀出節奏。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四、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出示課件,整體感知詩的意境。

2.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互相談談對詩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師做重點指導。

離離:形容野草茂盛的樣子。

歲:年。

盡:完。

生:生長。

榮:茂盛。

4.質疑問難,深入理解詩句。

提問: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預設:

爲什麼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呢,

議答:野火只能燒掉草的莖葉,草根理在泥土裏,是燒不掉的,所以來年春天,草還會重新長出來,從而體會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白居易爲什麼要寫草呢?

議答:白居易讚賞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告訴人們要學習草頑強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學生邊想象詩意,邊練習背誦。

五、自學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內交流。

未: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宿:寶蓋不宜太寬。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溝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溝的拐彎處要圓潤

3.指導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