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數學《等式的性質》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數學《等式的性質》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數學《等式的性質》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作爲初一學生(132班和137班)在小學時已經對等量關係和等式的性質有所瞭解,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目的是要使學生從天平的特點中歸納得出等式的性質。

二、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新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是:掌握等式的性質。在前面一節課的學習中,學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初步應用後,需要解決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節內容藉助於等式的性質這一工具來解一元一次方程。首先,通過天平的實驗操作,使學生學會觀察。嘗試分析歸納等式的性質。然後,利用等式的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通過解方程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理解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究等式的性質,並能利用等式的性質進行等式變形、解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培養學生探索能力、觀察能力,歸納能力和應用新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探索等式性質過程的挑戰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建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教學重、難點

爲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等式的性質,能根據等式性質進行等式變形、解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難點:利用等式的性質把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變形爲x=a(常數)的形式;正確理解等式性質2中除數不能爲0。

4、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三、說教學策略

(一)教學手段: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演示擬計劃進行如下操作:

1、讀(看)——議——講結合法。

2、圖表分析法。

3、讀圖討論法。

4、教學過程中堅持啓發式教學的原則。

(二)教學學法分析

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原則。即“以學生活動爲主導,教師講述爲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後”的原則。根據初一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聯繫實際安排教學內容,採用學生參與高度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師生交談法、圖象信號法、問答法、教學課堂討論法,使學生動口、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互動合作、歸納概括、形成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

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有表現的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有效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能力求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啓發學生。在教學中要積極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學習目的,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實際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教學過程分析

(一)導入新課、展示目標

首先我出了一些可以看出方程解的題目,讓學生回答,由易到難,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緊接着就引入等式的定義,從而使學生明白解方程先要研究等式,從而引入課題。

(二)自主探索、分組合作

由於學生的認知結構是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分兩個方面來教學:等式的性質1由老師課件演示,學生觀察歸納概括。

等式的基本性質1

1、具體情境,感受天平平衡

我利用多媒體依次展示天平圖的各個操作。讓學生通過觀察,用語言來描述發現,與同桌交流。這樣由具體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

2、總結抽象,認識規律

通過上面的觀察,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用算式表示實驗結果?學生交流後,教師進行課件演示。

然後學生抽象概括出:等式兩邊同時加上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教師指出這是等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質。板書:等式的基性質

本節課,讓學生經歷一種從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過程,體驗變化是怎樣產生的',怎樣從打破平衡,又怎樣達到新的平衡。從而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出假設,驗證規律

我接着提問:如果天平兩邊減去相同的質量,天平會有什麼變化?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教師課件演示。你又發現了什麼規律?怎樣用等式描述?得出等式兩邊同時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並且由以上兩條規律得出: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4、再次設疑,深入驗證

如果在天平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不同的質量,天平會有什麼變化?

學生經過思考得出:等式的兩邊加上或減去的必須是同一個數,才能使等式成立。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實踐認識,再到實踐認識的過程。

學習等式的性質2

教師再用課件展示天平圖,學生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數不能爲0),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基本性質2的推導在性質1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探究,運用知識的遷移得出,這樣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一)彙報導學解疑釋難

等式的性質:

(1)若a=b,則a±c=b±c

(2)若a=b,則ac=bc,

注意:

(1)等式兩邊都要參加運算,且是同一種運算。

(2)等式兩邊加或減,乘或除以的數一定是同一個數或同一個式子。

(3)等式兩邊不能都除以0,即0不能作除數或分母。

在這個環節中把等式的兩個性質展示出來,我特別提到了三個注意:因爲這是在等式性質解方程中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希望同學們認真細心,正確利用性質解題。

四、當堂訓練達標測評

我在練習中設計了三道題,從簡單的填空到判斷變形對錯,到最後的解方程,方程的四道題也是有簡單到複雜,總之練習題的設計,低起點,小臺階,循序漸進,符合學生接受知識的特點,是那些平時不舉手的同學也積極參與,竟然問題也答得很好。從這些方面培養了學生的靈活性,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小結:

用簡單的知識結構圖小結等式的性質

作業設計:

PPT投影出課本第83頁習題3.1第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