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學微課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小學微課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小學微課教學設計

語文小學微課教學設計1

微課是近幾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非常熱門的教學形式。那微課的定義是什麼?在國內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國內較早提出微課概念的是廣東佛山教育局研究員胡鐵生,他將微課定義爲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爲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與學活動的各種資源有機組合。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認爲微課程是與“課”相對應的概念,是從翻轉課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將微課定義爲“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內容,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主要使用“微視頻”作爲記錄教師教授知識技能的媒體。

從不同學者對微課的界定我們可以看出:微課的核心是一個“微”字,微型。即針對一個小的知識點、以較短的時間、微型視頻的形式呈現的一種教學手段。有效的微課能夠有效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華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課的四個特點:微型化、優質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網絡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時代,微課自身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微課成爲現代社會尤其是網絡社會中普遍歡迎的的教學手段。

微課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某個知識點的講解,這樣的教學形式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會有許多的不同之處。

一、巧選題,題小而精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選題是製作微課的關鍵,科學的選題也是微課成功的前提。在微課網觀看老師們的獲獎微課時,我發現老師們的選題都非常細小,如《標點符號運用—提示語的三種位置》、《作文指導——“介紹自己”的三種方式》、《認識田字格和學習基本筆畫“橫”》……觀看獲獎微課的經驗告訴我,微課的選題一定要小,要針對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的細小知識點,學生理解不透徹的,易錯的問題進行微課選題。根據選題小而精的特點,結合現在不管是入學之初還是中段或高段的學生,很多學生的握筆姿勢都是錯誤的情況,筆者把微課題目定爲《握筆姿勢》。與學生的實際結合,把握筆姿勢細化,旨在讓這個細化的握筆姿勢使學生通過微課的形式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二、智選材,字簡而明

微課的成敗除了要選好題外,精心的選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課教學手段的採用是以提高教學效率爲目的,它的表現形式決定了微課教學不能以大篇幅發揮,詳盡說明的手段來實現教學。而語文微課的製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燈片的形式錄製,由於幻燈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燈片的形式呈現的話,就會給人密密麻麻的感覺,那觀看者就連看的興趣都沒有。

此外,幻燈片的張數也不宜多,因此,在選材時,要善於提取、取捨相關內容,以關鍵詞的形式呈現在幻燈片上,讓人一目瞭然。在製作《握筆姿勢》的微課時,筆者主要圍繞“握筆”爲中心,抓住學生的握筆姿勢選擇所需的材料:握筆步驟的圖片、正確的握筆姿勢圖片和在實際書寫過程中學生易犯的錯誤握筆姿勢圖片。然後用十張幻燈片來講解,讓學生跟着視頻操作,以實際操作的形式讓學生領會和實踐握筆姿勢要領。幻燈片點到哪裏,學生就操作到哪裏。這樣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爲有了操作性的實踐,學生聽課的時候便可集中精神。成功的微課可以使學生領會知識點的要領,進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三、活設計,設計巧妙

好的教學設計是成功的一半。受微課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點限制,一個微課所包含的內容必定是有限的。因而,在設計微課時,切入課題要簡潔明瞭,迅速與主題相關聯。重難點的設計也要簡單清晰。讓學生能夠通過5到15分鐘的微課學習進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識點。如本文例,《握筆姿勢》設計如下:

課程重點爲: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課程的難點爲:改掉錯誤的握筆姿勢。

突破方法:通過實踐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以及對錯誤握筆姿勢的判斷進一步加深正確握筆姿勢的印象。

在微課的設計中,小結要科學快捷。好的微課小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本節微課知識點的印象,還可以達到鞏固知識點的效果。

四、 精錄製,視頻清晰

視頻的錄製直接影響到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錄製視頻錄製的過程中要畫面清晰、聲音動聽。在學校的微課製作培訓課時,聽了微課獲獎老師的經驗分享。很多老師爲了能夠錄得滿意的視頻,他們選擇了在凌凌晨時分錄制。錄製過程中一旦出現口誤就得重新錄製,所以最艱難的還是微課的錄製。

由於學校沒有專門的微課製作室,要錄得高質量的`視頻需要一個特別安靜的環境。筆者在錄製《握筆姿勢》微課時也是選擇了晚上十二點以後,緊鎖門窗。在錄製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語速、語調,聲音的質量也會影響觀看微課的心情。整個微課的錄製時間只有五分多鐘,但是花了幾個晚上的時間反覆錄製和修改。錄製好以後,還要把多餘的部分請技術人員裁剪。經過剪切合並的微課沒有多餘的東西,觀看起來清晰流暢。

總之,在微課的製作過程中,認真把握微課的概念,掌握微課的製作要點,把微課設計得簡潔明瞭,讓學生從看中學,學中悟,快捷掌握該知識點。作爲教師應該掌握微課製作的技巧,把微課資源的優勢充分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語文小學微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幫助學生認識提示語在人物對話描寫中的作用。

2、 瞭解並掌握變換提示語的位置後,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律。

教學重、難點:

1、 瞭解並掌握變換提示語的位置後,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律。

2、 熟讀、背誦“提示語”童謠。

教學準備:

1、 ppt教學課件。

2、 編寫“提示語”童謠。

時間安排:8分鐘左右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出示課件,激發學習興趣,揭示學習內容。

二、 實例講解

1、 課件出示學生學過的課文《珍貴的教科書》中的一組人物對話。

2、 指名分角色朗讀。

3、 認識對話描寫中的提示語及它的作用。

4、 用形象化的語言具體分析提示語在句中的位置變化,發現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律。

三、 昇華提煉

1、 課件出示老師編寫的“提示語”童謠。

2、 讀一讀、背一背,點撥理解。

四、 練習鞏固

1、 課件出示另一組人物對話描寫,默讀。

2、 引導運用“提示語”童謠給這組對話加標點符號。

五、 佈置作業

六、 小結拓展

希望同學們能熟練背誦“提示語”童謠。大家平時在寫自己的小文章時如果有人物對話描寫,也可以試着變換提示語的位置,運用我們學習的童謠準確地加上標點符號,這樣小文章就更加生動活潑啦!

教學反思

給人物的語言描寫加標點符號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特別是遇到整組的`對話描寫,隨着提示語在語段中的位置不斷變換,其中的標點符號也會跟着相應地發生變化,這時,學生往往一籌莫展。針對這種現狀,我設計了《“調皮”的提示語》微課教學,希望能幫助學生掌握含有提示語的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律,進一步在習作中準確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