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課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微型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微型課教學設計

微型課教學設計1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同學們,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奮,筆耕不輟,給我們留下了190多萬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毛主席曾讚揚他是最有骨氣的中國人。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對,他就是朱自清先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24歲時寫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理解“匆匆”——急急忙忙的樣子。那麼這篇文章講的什麼匆匆呢?讓我們一起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二、檢查預習,感受作者用詞的魅力

1、同學們,在課前預習時,你們一定會發現這篇課文讀起來郎朗上口、富有節奏感,其實它是有原因的。因爲文中的詞語有個特點,大家發現了嗎?沒錯,就是使用大量疊詞。

2、相信大家在課前已經預習過生詞,我們一起來讀讀這組疊詞吧,並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頭涔涔淚潸潸茫茫然赤裸裸

來,請你說說從這些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哦,你從頭涔涔、淚潸潸這兩個詞中感受到作者認爲自己在過去的八千多個日子裏虛度了光陰,作者爲虛度光陰而感到惋惜和自責。從茫茫然、赤裸裸這兩個詞中感受到作者面對時光流逝感到悵然失措和無奈。

我們一起將這樣的感受帶進句子去讀一讀吧。

3、如果說剛纔那組疊詞作者是說自己的,那麼這一組疊詞又是說什麼呢?你從這組詞中又感受到了什麼?

漸漸默默匆匆輕輕悄悄伶伶俐俐

誰來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好,請你來。

這組詞是描寫時間的,描寫出了時間流逝之快和毫無痕跡。

你想來補充,好請你說——從輕輕悄悄伶伶俐俐這兩個詞,讓你感覺到時間像個小精靈一樣,很輕巧,好像看到了時光流失時的身影和姿態。

原來疊詞中蘊含着這麼豐富的滋味和情感呢。來,我們把這組疊詞帶進句子去讀一讀吧。

4、同學們,這篇文章除了這些疊詞以外,還有6個需要我們會寫的字呢。藏的第6筆是豎折,第8筆撇的起筆要在第7筆的中間。書寫“蒸”字時不要忘記“丞”下面的橫,這一筆不要寫得過短。

三、品讀感悟,體會寫法

1、同學們,這篇文章在句子上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問句特別多,現在同學們再來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那兩處使用了一連串的問句,這些問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內心感受,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2、好,課文讀完了,誰來說一說你找到的句子。

(1)哦,你找到的是第1自然段。

請你來說說,從這一段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請你來說,對!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與時間流逝進行比較,寫出了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

(2)嗯,作者用四個反問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

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

(3)你還想說呀?好,請你說一說。

對,用一連串的問句,可以更暢快地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並且能吸引讀者的目光,引發讀者思考。

(4)好,同學們,這一段寫出了作者對時間的無比留戀不捨、對時光逝去的無奈,我們一起把這種情感送進去問一問吧。問出你心中的不捨和無奈。燕子去了,讀——

3、誰找到了第二處一連串的問句?

好,你的手舉得高高的,那就請你來說吧。

嗯,你找的是第4自然段。他找的對不對?嗯,非常棒。咱班同學都是非常會讀書的孩子。

我們來看第4自然段。請你來說一說這些問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內心感受?

請你來說。請你來說。

嗯,在這一段中,作者也是用了一連串的問句,直擊心靈的追問,表達出了作者對時間的無比留戀不捨、對時光逝去的無奈。但是同時也表達出了作者不甘心於沉淪、不願意虛度時光的的真實感情。

4、同學們,文章的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都是使用了連串的問句,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呢?

教師小結:對,這樣寫,暢快、直接、能夠緊緊吸引讀者的目光,具有撼動人心地力量。

5、同學們,在朱自清先生的筆下,八千多個日子,像針尖上的一滴水。請大家讀一讀第2自然段,說說你有什麼感受,試着從內容情感和修辭手法的.角度來說一說。

嗯,同學們都講的非常好。作者把無形的時間化作有形,運用比喻和誇張的手法讓看不見、摸不着的時間變得具體可感,也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惋惜。同學們,請用舒緩低沉的語調來讀一讀第2自然段,讀出作者的無奈和惋惜。注意輕重音,讀出散文的節奏和韻律。

6、1922年,正值五四運動低潮時期,24歲的朱自清先生苦悶無奈、感嘆八千多日子匆匆過去。具體到每一天又是怎麼過的呢?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思考:八千多日子,具體到每一天,作者都寫了哪些事情?

對,作者寫了洗手、吃飯、默默、遮挽、躺在牀上、嘆息,

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讓敘事更加清楚,增強了語氣。情感表達更加強烈。

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段話,讀出這份強烈的感情。

作者把時間擬人化,靈活多變的運用動詞,“跨過、飛走、溜走、閃過”,作者筆下的時間像個頑皮的孩子,有了人的靈性。就讓我們讀出時間的靈性活動。讀——

教師小結:朱自清先生運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靈活運用不同的動詞,賦予時間靈性,讓原本看不見摸不着的時間變得具體可感,這就是文學大家呀!來,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來感受作者的語言藝術的魅力。

7、請同學們齊讀第2——3自然段。

8、同學們,我們來看,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處,作者都運用了一個問句: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這種寫法就叫首尾呼應。這樣的寫法能使結構更加完整和嚴謹,使情感更加強烈,從而加深讀者印象,引起讀者共鳴,提高表達效果。

四、探究課文,感受寫法

同學們,時間的流逝本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爲什麼作者能寫得如此感人呢?

請你來說。

對,作者直接把心裏想說的話寫出來,抒發了自己真實的情感。

請你來說。

是呀,我們寫文章,就要像說話一樣,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同學們,直接把心裏想說的話寫出來,抒發出了自己的真實感情,這種寫作方法就叫——直接抒情法。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讓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

五、讀寫結合,學生練筆

1、時光匆匆,24歲的朱自清感嘆八千多個日子匆匆而過,12歲的你們也有四千多個日子從手上悄悄溜走。那麼,同學們,你們的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呢?請大家學着朱自清先生的寫法,

()時,日子();

()時,日子();

……

也抓住自己身邊的小事,賦予時間生命,讓我們感覺到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流逝的?看誰寫的最有朱先生的風格。

2、學生自由仿寫練筆。

3、學生寫完後,朗讀交流,師生及時評價。

六、佈置作業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到這裏了。課下,請同學們繼續研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全文。此外給大家推薦《毛毛》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時間盜賊和一個小女孩的不可思議的故事,讀完它,相信你們會對時間有更深地理解。

微型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詞語。

2.朗讀與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啓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法的人。

4.檢驗學生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的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啓示。

教具準備

1.重點句子的課件、掛圖.

2.蒐集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有關道德實踐方面的點滴小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詹姆斯是誰嗎?他是美國的一名著名的建築師。他爲我國的廣大讀者所瞭解,並不是因爲他的建築成就,而是因爲他寫了一篇短文,叫《做的對做的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情做的對做的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篇短文在選入我們的課本時,題目改爲《釣魚的啓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新課文。(板書釣魚的啓示)

生:釣魚的啓示

師:同學們齊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生:啓示是什麼意思?課文中作者受到了什麼啓示?爲什麼釣魚會使我從中受到啓示?師:同學們提出了啓示是什麼意思?課文中作者受到了什麼啓示?爲什麼釣魚會使我從中受到啓示?這節課我們就圍繞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閱讀課文,解決問題。

二、初讀理解

師:首先我們看一下,“啓示”的意思是什麼?誰能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

生:啓發、啓迪

師:同學們真聰明!啓示的意思就是啓迪,啓發,醒悟,覺醒,豁然開朗。

這個問題解決了,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受到了什麼啓示?讀出這個句子。

生:(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師:同學們都找到了,就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那爲什麼“我”在釣到魚、放走魚的過程中受到這樣的啓示呢?

三細讀感悟

師:在我十一歲那年的一個夜晚,和往常一樣我和父親來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島上釣魚,而三十四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卻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啓示.這是爲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3自然段,然後想想,你讀懂了什麼?

生:作者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誘人的大鱸魚。

師:同學們說作者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誘人的大鱸魚。那這條鱸魚是怎樣的誘惑人呢?哪些語句可以體現出這是一條誘惑人的魚?

生:“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xī)動着。”

師:對從“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條誘人魚,它又大又漂亮。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這兩句中體會到作者調到這條大魚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生:得意

師:對,課文中已經告訴我們了作者釣到大魚時是得意的。(板書得意)

多誘惑人的魚呀!我和父親是多麼興奮、得意呀!可父親卻讓我把這條鱸魚放回湖裏去。請默讀第4自然段,同桌說一說,這是爲什麼?

生:因爲父親看了看錶,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剩2個小時。父親爲了教育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定要我把鱸魚放回到湖裏。

師:對了,因爲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剩2個小時,父親爲了教育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定要我把鱸魚放回到湖裏。

讀5~8自然段,思考:11歲的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卻要我放回湖裏去,我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聯繫上下文,與小組同學合作、討論,一起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生:討論、交流。

師:小組彙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急切、委屈難受、祈求、依依不捨

師:首先是急切,哪句話體現了我急切的心情?“爸爸!爲什麼?”我急切的問道。(板書急切)之後是委屈、難受的心情。“‘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哭出了聲。”(板書委屈)

委屈、難受之後是“乞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板書乞求)最後於是在那樣放回湖裏的?對,“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到湖裏。”所以最後“我”是無可奈何、依依不捨、遺憾的把魚放走了。

34年前,父親的嚴格教育是我做出了道德的選擇,那麼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默讀10、11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

同學們一定都注意到了這句話“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裏的“魚”指的還是那條大鱸魚嗎?

生:不是。“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師:不是,其實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經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誘惑,也就是像這位作者所說的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遇到過誘惑嗎?遇到誘惑時怎麼做的?

比如:在家裏: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采,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

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

選舉班幹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回家路上,你揀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你?

我相信我們每個同學都會像我們文章的作者詹姆斯一樣遵守道德規則。下面請同學們齊讀本文的啓示並用心記住它。

師: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我和大家一樣,深受感動,我想把孟德斯鳩的一句名言送給大家。(板書: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生:齊讀黑板上的格言。

四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我的內心不僅充滿了對文中那位父親的崇敬之情,更爲作者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而成長爲著名的建築設計師感到高興。同學們,積跬步而至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河,正確對待每一件小事吧,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個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歷練自己,你們必將會成爲有道德的人,讓我們一起努力,好嗎?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啓示

釣魚大漂亮——驚喜得意

放魚急切——委屈——乞求——無可奈何——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