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愛我家》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1

圍繞“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人物造型能力”這一主題。針對平時上課常遇到的一些評價方面的問題,教學中重點解決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生欣賞美術繪畫作品的能力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要熱愛自己的家,珍惜每一份親情,懂得表達對全家人的愛。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二年級的教學要求,圍繞要解決的問題,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於以下幾點:

1、利用課件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展開回憶,說一說自己家的物品及其擺放的樣子,或自己的家人及其生活的某個場景,並試着用線描把它畫出來;2、引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學會恰當選材,掌握構圖的基本方法與要求,表現出畫的美;3、通過說一說、賞一賞、畫一畫、展一展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家人愛生活的情感。

在教學中我不斷探索、不斷積累、不斷提高,在每一次反思中記錄下自己成長的足跡。在“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再實踐—再反思”的這樣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創作部分,留給時間,讓學生畫一畫時,我使畫面不斷出示優秀的學生作品,並播放歌曲讓學生沉浸於家庭世界中,能有感而發,表現家的美好。

評價環節中,我搭建平臺 讓學生展一展。挑選了一些

作品讓學生互動評價,有意識的從最差的作品中讓孩子們說起,再不斷地改進,激勵,最後利用較優秀的作品拓展延伸;並進行了導行思想教育,使學生能進一步愛家、愛家人,行成感恩的心理。

在《讓愛住我家》的音樂聲中結束這節課,和導入新課前後呼應,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情感。讓本課進一步昇華。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課件展示人物線描動態的環節,每個環節停留的時間不夠長,如果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慢慢欣賞,效果會更好。

2.欣賞家居環境圖、評議繪畫作品時,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多說一些繪畫性的語言,比如:構圖的大小,色彩的運用、線條的組織等。多啓發引導學生用美術專業語言,對提高學生欣賞繪畫作品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3.展示評議學生作業時,應先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再開始評論,展示好的作品是爲了啓發其他的學生畫得更好,如何更好的激勵性的評價,值得深思.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2

【確定主題】

對於初一同學來說,寫作教學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寫作素材。

我們作文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擇寫作的材料,寫自己最熟悉的、最感興趣的、感受最強烈的、自己最想寫的文章。家庭生活,正是同學們寫作的重點。

爲此,我們確定了《我愛我家》的寫作設想。

【寫作目標】

1、細心觀察生活,寫自己最熟悉的東西。

2、用心感悟生活,寫自己最動情的東西。

3、精心描繪生活,寫自己最真誠的東西。

【寫作過程】

一、感悟與積累

要求學生利用國慶節期間作如下事情:

1、蒐集一篇描寫家庭生活的、關於親情的優秀文章。

2、與家人聊談,瞭解爸爸或媽媽過去的一件難忘的事情。

3、在家裏爲爸爸、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有意義的事情。

4、寫一篇日記,記錄過去家庭生活中最難忘的事情。

二、交流與合作

利用開學之後,拿出一節閱讀課,學生共同交流假期做的事情:

1、推薦親情作品賞析。

2、交流爸爸、媽媽過去的事情。

3、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作事情的感悟。

4、交流自己在家庭生活裏面最難忘的事情。

三、寫作與表達

以“我愛我家”爲話題,選取最感動自己的細節,選擇最典型的材料;表達最真誠的情感。

寫一篇文章,字數:600字以上。

四、反思與評價

1、作文完成後,自己對文章寫一個“文後隨感”,談一談自己寫這篇文章的體會;

2、將自己的文章帶回家,請爸爸或媽媽閱讀,自己觀察爸媽閱讀文章時的體會,然後請爸爸、媽媽給自己作評點;

3、以《爸爸(或媽媽)讀了我的文章》爲題目,寫一篇文章,特別是寫出自己在觀察過程中的見聞感受;

4、教師批閱,小組交流、大組交流。

【展評發表】

1、選出優秀作品進行班內展評。

2、推薦優秀作品網上發表或報刊雜誌發表。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認識刮畫紙,體驗繪畫創作的樂趣。

2.學會在討論及欣賞作品中借鑑學習並啓發想象與創作思路。

3.通過我愛我家內容感受家庭的溫馨場景及學會表達對家人的愛及尊敬。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可愛活潑,對於新鮮的刮畫紙有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在前幾課學習了點、線、面的相關知識與技法,這節課需引導學生如何靈活運用,難度加強,尤其在神態和形態表現上。重點結合運用“點、線、面、”進行創作出一幅“我愛我家”的畫面。難點能大膽描繪手勢、人物,用繪畫和刮畫的形式表現“我愛我家”的內容。教學過程

二、導入新課1.擺出“黑”寶貝

師:同學們,老師這裏有一個寶貝,我想放在手上保護它。

(學生猜出相片,引出家庭。)

2.問題導入

師:同學們愛你們的家嗎?有哪些家庭成員?談談在這個家中最愛誰?爲什麼?

家庭成員:我、爸爸、媽媽、姐姐,哥哥,弟弟...

接着,對你最愛的人外貌特徵進行描述!

師:老師先來說說,我愛我家,在這家中我最愛我的媽媽,我媽媽有一頭烏黑的長頭髮,一雙黑黝黝的大眼睛,白白的小臉,笑起來特別甜。

師:老師已舉例了,現輪到同學們來說說看,在你眼中的家人都是怎麼樣的。

大家都互相說到了自己的家人外貌特徵等等,現在進入本節課內容。

—— 我愛我家

談談家庭的成員及對家人的外貌特徵進行闡述。

趣味導入,引起學生興趣。

讓學生對家庭成員及最愛的家人進行外貌特徵描述,引入本節課內容。三、合作探究1.討論(2分鐘)

師:在剛纔大家都描述了家人的外貌特徵,現在若要同學們把家人的外貌特徵畫出來,想一想要怎麼畫?一起來看看以下人物特徵。我們最常見到情緒有哪些?

常見四種:

喜:高興、欣喜

怒:生氣

哀:悲傷、難過

樂:愉悅、快樂

2.繪畫練習

(1)欣賞作品

(2)出示繪畫要求

師:我們現在用掛畫紙畫出來。請結合運用“點、線、面、色”進行創作出一幅“我愛我家”的畫面。

(3)微課欣賞,學習觀看刮畫過程步驟。

(4)學生聽音樂,繪畫練習。

觀察人物特徵人,認識4種最常見的情緒特徵。

學習如何通過運用“點、線、面、色”進行創作出一幅“我愛我家”的照片畫面。

培養學生懂的觀察人物表情特徵,認識4種常見的情緒及所表現出來的特徵,爲後續繪畫做鋪墊。

講解如何運用“點、線、面、色”如把家庭趣事通過繪畫生動形象的展現及表達出來,培養學生懂觀察懂借鑑學習。四、提升學習1.“拿起”照片

討論怎麼“拿”接下來(1分鐘)

2.先來欣賞優秀作品

3.繪畫步驟欣賞,微課視頻播放

4.學生結合運用“點、線”進行創作。學習如何通過運用“點、線”進行創作出“手”。培養學生動手創作作品的能力。五、展示

師:請相互之間分享“我愛我家”的作品,談談自己作畫想表達的意義並互相給予評價。

(感受到家庭生活當中的美好時刻。)談談個人觀點及感受。鼓勵學生主動分享其創作感受。六、課堂小結本節課通過回想家庭生活及遊戲、繪畫等方式進行內容的講解,目的是想讓同學們重新認識自己家人,能感受到與家人一起生活的美好,知道愛家人並尊敬他們,學會用適當的語言及行爲表現出來。

希望學生懂得家庭給予的愛,學會表達對家人的愛,同時懂感恩。七、拓展製作相框記錄生活中的美好。引導學生課後拓展探索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本課書通過展示全家福,讓學生回憶一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引導學生抓住每一個家庭成員的主要特徵,描繪出一家人一起的快樂場景,同時培養學生關注父母長輩、熱愛家庭的感情,培養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情分析:

1、學生由學前班轉入小學,這是學生心理的一大轉折,在心理接受能力與學習方法上要有一個大的轉變

2、學生在前幾課學習了點、線、面、色相關知識與技法,這節課需引導學生如何靈活運用。但涉及形態和神態的表現,難度較高。

教學目標:

2、知識與技能:運用“點、線、面、色”創作“我愛我家”的畫面。

2、過程與方法:交流和介紹“全家福”照片過程中,激發難忘的回憶,爲創作打下基礎;在欣賞評述過程中啓發想象與創作思路;在多種材料工具的選擇中,培養個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家人不同愛好、特徵;從“關注自我”發展到“關注父母長輩、熱愛家庭”。

教學重點:

表達創作內容,運用“點、線、面、色”大膽描繪人物、景物。

教學難點:

選擇能表現“我愛我家”的內容。

教學準備:

全家福照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播放音樂《讓愛住我家》,提問,你們聯想到了什麼?

二、新課講授:

1、老師出示全家福的照片,讓同學們觀察一下全家福都有哪些家庭.

2、觀看PPT,仔細觀察他們的全家福。

提問:他們一家人都在幹些什麼開心的事情呢?

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形象,特別是他們的表情,並告訴學生一家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在做什麼,氣氛怎麼樣,總結出照片上反映了全家人的幸福生活,自己很愛家裏人,同時說明爲什麼愛他們。

提問:你們愛自己的家裏人嗎?爲什麼愛他們?

3、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給其他同學認識,概括他們外貌特徵,並說說自己愛家人的原因

4、總結:說一說,爸爸媽媽在(臉型、髮型、表情、衣着等)方面有什麼特徵?

爸爸:高大的、短頭髮的、表情嚴肅的、經常穿工作服的……(同時欣賞圖片)

媽媽:皮膚白白的、頭髮長長的、愛笑的、溫柔的……(同時欣賞圖片)

5、繼續欣賞全家福的照片,引導學生回憶一家人聚在一起經常做什麼事情,如吃飯、旅遊、逛街購物、過生日會等,當時的情景是怎麼樣的?他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6、欣賞學生作品,拓展學生思維。

三、課堂練習

動一動手:

畫一幅全家福或全家人在一起難忘的場景。

思考:

你準備在畫面上描繪家中的什麼人?他們都有些什麼特徵?一家人在一起幹什麼?

要求:

1、構圖飽滿。

2、刻畫出家庭成員的外貌特點。(例如:卷頭髮、戴眼鏡、鬍鬚等)

四、課堂小結

組織作品展覽,學生相互交流體會,自我評價。

五、課後作業

教學拓展: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爲家裏人畫了一幅畫,我們怎麼樣才能使我們的畫變得更漂亮呢?我們可以給我們的畫做一個相框,那小朋友們回家後,可以試着用顏色筆、卡紙、膠水等等,給我們的全家福做一個美麗的相框。

教學反思:

啓發時間不要太長,要避免條條框框,作畫時,教師糾正不規範的作畫方法。啓發不用太過於精細,要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後,讓學生彙報討論後的結果。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以“親情”爲主題,綜合性學習中要求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鑑,寫一篇表現“我愛我家”的親情作文。針對很多學生覺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麼動人的東西,寫作時缺少素材或不會積累素材,沒能從平常的生活中選擇材料表現自己真情實感,我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寫作評價建議,交給學生蒐集素材的方法,啓發誘導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他們真情實感的流露,說真話、訴真情,並讓學生對作文進行自評、互評,在此基礎上由學生推選代表講評自選範文,我在各階段進行指導和最終進行評價,進行了一堂親情作文指導課。

【教學準備】

思考回顧: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風箏》《散步》《詩兩首》和《〈世說新語〉兩則》等,理解親情是人間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搖籃,濃濃的親情不只在作者筆下,更縈繞在每一位同學身邊。

指導訪談:提前一週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家庭實際狀況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媽媽的嘮叨”三項活動中任選一項,作具體的訪談指導,讓學生將訪談、聆聽的親情故事記錄下來,在班裏交流。

①選擇“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學,應在活動前與父母聊一聊相應的話題。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舊相冊,聽他們講講照片後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興趣的物品,問問父母它的來歷。

②選擇“媽媽的嘮叨”的同學,應靜下心來聽聽媽媽嘮叨的內容,和爸爸談一談關於“媽媽的嘮叨”的話題。

③尊重長輩,文明禮貌,與父母交流自己的內心感受。

歌曲賞悟:下載欣賞《讓愛住我家》《感恩的心》《懂你》等歌曲,理解親情可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①圍繞一事一物寫一篇作文,具體生動,融入真情實感。

②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做到有條理、有中心地說話。

過程與方法目標:養成愛思考、愛探究的興趣和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悟親情、尊敬親人,養成熱愛家庭的情感和對家庭的責任感。

【教學過程】(2課時)

一、我唱我家,親情流淌

放歌曲《讓愛住我家》,學生跟唱――唱着這首歌,看着這一家人,各個臉上洋溢着愛的喜悅,感覺非常熟悉和親切。愛我們的家吧,每個人愛它,家就有光彩,每個人付出,家就不孤獨,每個人珍惜,家就有甜蜜,每個人寬恕,家就有幸福,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點擊課件出示歌詞,理解親情可歌,讓親情在教室內流淌。)

二、感悟親情,拋磚引玉。

誰家的影集裏都有很多珍貴的照片,誰家都有一件值得永遠保留的珍品,別看是一件不起眼的小東西,但是它們記錄着生活,記錄着我們的過去和現在,不管他是枯澀,亦或是甜蜜,都將是我們心中永遠珍藏的記憶。(點擊課件,展示照片)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我的家》這篇文章,瞭解照片背後的故事。(課前將中國人民大學附中趙晶晶同學的《我的家》這篇文章打印成稿發給學生)

我的家

我家三口人,爸爸、媽媽和我。

我家住六層頂樓,冬冷夏熱,兩間臥室一個小廳,廚房不大廁所很小。

爸爸很勤奮,總是見他伏案工作。可家裏沒人時,他也會偷懶看電視。

媽媽很懶惰,連備課也躺在牀上,她嫌她的寫字檯光線不好,我和爸爸不敢說她,怕她惹急了不給我們做飯吃。

我最幸福,有單間兒,有寫字檯有書架有鋼琴有牀有牀頭櫃有大笨熊。我最喜歡一邊抱着熊,一邊聽音樂,一邊吃冰淇凌,一邊趴在牀上看小說,可惜這只是我的生命狂想曲。

爸爸媽媽愛吵架,並以此爲樂(至少我是這麼認爲),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能吵20分鐘。一般一天有這麼幾場:早上起來吵一架,晚上回家吵一架,廚房裏面吵一架,飯桌上吵一架,茶餘飯後再吵一架,晚上關燈睡覺之前還要吵一架,也許連做夢都要吵架。好在二人都是君子,只動口不動手,所以我家的傢俱器皿比較安全。但吵架歸吵架,真要有誰病了,另一位則端茶倒水關懷備至。憑心而論,爸爸媽媽還算是一對模範夫妻。

我和爸爸平時是“鐵哥們兒”,互相叫外號。我們惟一的衝突是在吃完飯決定誰刷碗的時候,都犯懶,就只好猜拳決定。我一向主張一局一勝,速戰速決。而爸爸老玩五局三勝,還要玩三盤,很會給自己留後路,狡猾狡猾的。平常雖好得沒話說,但我若真犯了錯,爸爸也會嚴厲起來,狠狠批我一頓,絲毫不留情面,不講“哥們兒”義氣。

媽媽老對我嘮嘮叨叨,而且嘮叨的範圍極廣。這兩天她心血來潮看起了佛教書。每看完一章,都要發發感慨:“哎呀,佛說得真對!”飯桌上,經常引用佛的話教育我。可以總結爲:“佛說了……”“佛又說……”“佛接着說……”“……佛還說……”“佛繼續說……”“佛最後說……”“佛總結說……”“佛強調說……”“佛順便說……”“佛補充說……”話雖有些多,但都能說到點子上,不乏精闢之語,令我大徹大悟。

三個人真是一個奇妙的組合。冤家間的互愛,“鐵哥們兒”的斥責,嘮叨碎語的教誨,組成了一個溫暖而不乏幽默的家。

配樂朗讀,討論交流讀後最感人最動情的語句或情節,研討感人動情的原因。(學生討論發言,各抒己見。)

(教師小結並點擊課件)“說真話,訴真情”是文章的靈魂。

“說真話”(板書)在我們作文時極其重要,只有敢說真話,肯吐心聲,真正做到像巴金所說的“把心交給讀者”,即篇篇寫的'都是“掏心窩子”的話,那樣,才能使讀者感到真誠,感到可信,才能使你寫出的那些話產生巨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我們寫作時堅持“說真話”,實際上是把生活和寫作,把做人和作文這二者真正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它不僅對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寫作者個性的發展、完善,對其健全人格的培養、形成,也有着重大的影響。

“訴真情”(板書)也很要緊。“訴真情”才能使人感動,引起共鳴。人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這是先天的稟賦,不學而能。所以,情貴在真:發自天性,出於自然。從這一點說,虛情、矯情、煽情、造情等等,都是不可取的。寫文章之所以一向都強調寫“真情實感”,道理也正在這裏。

三、我憶我家,真情寫作

一週的訪談、觀察、記錄讓我們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都能體現親情的偉大,要是我們在寫作時能儘可能地抓住真實、生動的細節進行定格放大,運用多種手法將細節寫真實、寫具體、寫生動,用我們最美的語言將自己的對親情的體會、理解和感悟真實地表達出來,那麼我們的作文便是成功的。

下面,就請同學們用最真實、最感人的語言描敘“家”的故事,題目自擬,500字左右。

(點擊課件,出示寫作要求。寫作的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教師不多說一句話。這段時間看似寂靜,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活動都高度緊張的時刻。)

四、互動評改,推薦展評

讓學生細心閱讀自己的作文,發現和修改錯別字、病句,根據評分細則對自己的作文逐項評價,同桌互閱作文,訂正錯別字,共同商討文中病句的修改,再四人一小組共同評點交流,評定成績,最後大組評議,各大組選出講評範文一篇及主講人,準備朗讀和評點交流。

(教師點擊課件:提出評分細則和對學生自評、互評的具體要求,讓學生對作文的基本原則、要求和寫作技巧有切身的體會,自行完成本次作文評價,自己發現作文的優點和問題,促進作文水平的提高。)

學生以大組爲單位選出講評範文和主講人之後,主講人上臺朗讀並結合本次作文訓練要點做講評。(教師此時指導學生結合作文中的語句、段落進行評價,如“我覺得這編作文文從字順,如‘……’一句就寫得很美。”)各大組主講人總評之後,教師適時組織和動員其他同學發表意見,補充講評。最後,教師進行過程評價,着重對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和作文評改、講評過程進行評價,肯定作文前的有效準備,表揚他們認真評改,對己、對人負責的處事態度。

五、結課拓展,悟道踐行

家是溫馨的港灣,當你受傷時,會想到它;家是心情的驛站,當你鬱悶時,會記起它。家中有嘮叨的母親,嚴厲的父親,當然還有一個調皮懂事的你。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從家庭中得到過深深的母愛,濃濃的父愛,都從家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小物品中感受過家庭的溫馨,當然也有一些同學認爲,家中也少不了煩惱的變奏曲,在家裏每天都會發生普通而又感人的故事。課後,請同學們繼續以“家”爲話題,敞開心扉,談談對家庭的看法和新的認識,說說準備爲家庭做些什麼以表達對家庭的愛?回家後,寫一封信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說藏在心裏很久卻沒有機會表達的愛與感激吧。

(課件出示寫作要求:不寫錯別字,能正確使用標點;條理清晰,敢說真話,肯吐心聲,有真情實感;交給父母閱讀、點評反饋。)

最後,讓我們走進“大家庭”宣讀“感恩宣言”,唱首《感恩的心》,獻給我們最親最愛的人。(齊唱《感恩的心》結束,情感達到最高潮。)

【教學反思】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一直以來,作文就是絕大多數學生最頭疼的東西。一提起作文課,學生就會心生“厭煩”,對於上課也就沒有了興趣,一旦寫起作文來,搜腸刮肚、東拼西湊,要麼仿寫範文、編織故事,使文章顯得乾巴巴的,缺乏真情實感。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他們割裂了作文與無限廣闊的生活的關係,沒能很好的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在作文中表達出來,沒能說真話,訴真情。本次作文指導訓練,我按第五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我愛我家”這一主題而展開,由於“家”是活動的環境和感情的“載體”,跟學生密不可分,很易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擇真實寫作的材料,培養學生真情作文。爲此,我把寫作要有“真情實感”作爲切入點,提前安排、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家庭實際狀況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媽媽的嘮叨”三項活動中任選一項進行訪談,聆聽和記錄親情的故事。這樣,既使學生認識到“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張揚自我、以心換心”,又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我突出了寫、議、評、改四個字,力求做到隨着學生寫作過程的發展,思維的訓練也步步推進。上課伊始,先讓學生欣賞跟唱《讓愛住我家》,讓學生感知真情以作文的必要,讓親情在教室內流淌。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充分創設情境,配樂讓學生朗讀範文,欣賞照片,鼓勵學生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意見,拋磚引玉,激發寫作慾望。學生寫作階段,我沒多說一句話,以“能交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去做”爲原則,另據新課程標準的寫作評價建議,在學生完成作文後,我讓學生對作文進行自評、互評,並在此基礎上由學生推選代表講評自選範文,我僅在各階段進行指導和最終進行評價,真正讓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使得學生在一個民主合作的氛圍中,形成多向的信息的交換,把學生的作文訓練引向高效健康的軌道上。最後的結課拓展,意在讓學生走進“大家庭”,懂得感恩,懂得理解、關愛他人;課後訓練讓學生完成作品後,交由父母閱讀、反饋,讓家長們也參與到此次作文中來,品味一下自己孩子的文章,瞭解一下自己孩子對親情的感悟。事實證明這一舉措也是可行的,從許多家長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們被孩子的細心、懂事所感動,有的甚至沒有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舉動會對孩子有這樣大的影響,這無疑拉近了他們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距離。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聽清錄音裏的小朋友是怎樣用事實誇爸爸媽媽的。

2、學習舉列說明爸爸媽媽愛自己,表達自己對父母、對家的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愛我家

齊讀課題

二、聽一聽

聽聽錄音裏的小朋友是怎樣誇爸爸媽媽的。

三、說一說

1、再聽,學說。

要求:用上“一路上,爸爸……媽媽……。在醫院裏,爸爸媽媽……..。等我醒來,爸爸媽媽…….”等詞語來說。

2、評議。

3、大面積練說。

四、聯繫實際,練習說話

你的父母是怎樣愛你的?舉個例子說一說。

1、思想上的循循善誘、諄諄教導。

2、學習上的嚴格要求、望子成龍。

3、生活上的悉心照顧、體貼關心。

讓學生隨意從一個方面介紹父母對自己的愛,老師在聽取時,隨時改正學生用詞、語法等錯誤。

五、總結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回顧本單元課文故事,談自己的感受。

2、觀察、訪問家庭成員,瞭解他們爲家庭幸福、孩子成長付出的艱辛。

3、大膽地陳述自己的觀點,錶帶、表達自己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交際情境,調動學生交際的積極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加深對家庭、親人的感情。

重點難點

重難點:把自己的感受表達清楚。加深家庭成員的相互理解,昇華對家的熱愛。

教法與學法

師:引導、點撥、講述、討論。

教學準備

準備家人之間發生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從已經學過的課文入手,瞭解口口語交際的環境。

同學們,本單元的幾篇課文,描述了人間真情,一定感動了我們。今天,我們就來開展幾項活動,表達我們對家人的愛,讓我們的家因爲有我而更美麗。

二、進入情境,幫助學生選擇活動方式

1、瞭解爸爸媽媽一天的工作、生活中所做的事情,與爸爸媽媽談談你的感想。

2、愛就是無怨無悔地付出和奉獻。你曾經或準備用哪些實際行動去愛家人?與同學交流。

3、當你得到家人的關愛時,試着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謝意。

4、想想怎樣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

5、還可以介紹一下家中人的其他情況。

6、個人練習與雙向互動結合。

三、評比優秀家庭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8

【教學設想】

“綜合性學習”爲學生在“課堂”與“生活”之間架起了一個平臺,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勝利的喜悅。

本次綜合性學習採用採訪家人這種形式,給學生與家人創設心靈溝通的機會,爲學生與學習提供合作的機會,不時探究如何完善採訪,最終深入瞭解家人,達到情感共鳴。

通過此次活動,主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喚起學生對家人的愛,對社會的關注。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家人的採訪,與家人的溝通,深入瞭解家人,激發起對家的愛。

2、學生通過“設計採訪方案、對採訪的結果進行整理編輯”這一活動過程,初步體驗完整的採訪過程,發展口語交際能力。

3、在整個活動中,培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合性學習以活動爲主要陣地,在活動中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

【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一週)

1、提出活動主題,確實活動形式:書信採訪、錄音採訪、攝影採訪、攝像採訪。

2、學生根據家庭、個人等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活動形式,全班學生自由組合爲四個小組,選出組長。

3、學生分組討論確定各自的採訪中心,教師指導學生設計採訪方案,完善採訪方案,準備好所需器材,指導學生使用各類器材。

二、採訪活動的實施(一週)

1、書信採訪組:寫信給自身的家長,將自身和小組成員最關心的問題寫入信中,等待家長的回信。

2、錄音採訪組:預先設計一組問題,“記者”根據採訪的實際情況調整問題的結構,由“錄音師”用錄音機錄下整個採訪過程。

3、影採訪組:預先設計一組問題,“記者”採訪過程中由“攝影師”拍下最有意義的幾個瞬間。照片衝出來後,給每張照片配上一段文字說明。

4、攝像採訪組:預先設計一組問題,“記者”與被採訪人事先溝通,由“攝像師”用攝像機記錄下採訪過程。邀請攝影老師、電腦老師協商完成影象資料的處置。

(學生在組內明確分工,懂得自主與合作,瞭解並實踐整個採訪過程)

三、採訪效果的交流與彙報(一課時)

1、教師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

2、小組組長交流各自小組活動的情況(包括活動的開展、問題的發現和解決方法、收穫與體會等),小組內“記者”展示採訪效果(包括信件、照片、磁帶、光盤,通過實物影像、錄音機、電視機、VcD機等展示),組內其他成員談自身的發現。

3、組成員對採訪過程、效果做自評,其他小組成員也可做點評,教師適時點評。

4、教師對學生在活動中表示出來的自主意識、團結合作意識、交流意識給予充沛肯定,對本次活動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完善學生情感方面的意義作總結,鼓勵學生將這一活動繼續下去,關注更廣泛的人羣、團體。

(這一階段主要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是一次“過程的在現、效果的展示”活動,每一個參與活動的學生都會獲得勝利的體驗、認識轉變,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9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一、教養方面

能運用“點、線、面、色”創作“我愛我家”的畫面。

二、教育方面

從“關注自我”發展到“關心父母長輩、熱愛家庭”。

三、發展方面

在欣賞評述過程中啓發想象與創作思路。

教學重點:

能運用“點、線、面、色”大膽描繪人物、景物。

教學難點:

選擇能表現“我愛我家”的內容。

教學準備:

全家福照片、多種材料工具。

作業要求:

能用點、線、色畫出“一家親”的畫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啓動主體

說說自己和家人一起最開心的時候,激起的興趣。

二、發揮主體

1、播放投影,欣賞小朋友收集的與家人的照片,感受一家親的喜悅。通過互相介紹,激發尊敬長輩、熱愛家庭的情感。

2、說說爸爸媽媽的特徵(臉型、髮型、表情、衣着等),引導學生抓特徵,師示範不同臉型與髮型、表情的畫法。

3、學生開始創作,提醒構圖與畫面色彩的搭配,注意線條流暢。

三、發展主體

讓學生運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自由發揮、激發個性選擇。

第二課時

一、啓動主體

複習上一節課所學,檢查學習效果。

二、發揮主體

1、播放課件,欣賞大師作品與學生作品。說說自己畫面的優缺點,準備怎樣修改。

2、給畫面塗色,注意背景的表現與五官、動作的刻畫。

3、學生接着完成作業,師指導。

三、發展主體

說說你畫面的故事。

課堂總結:

總結兩節課所學的內容,小結小朋友們作畫情況。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情感,,認識家庭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通過活動鍛鍊學生與家長溝通的能力,鍛鍊學生運用知識和分析判斷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體會父母撫養我們的辛苦。認識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並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增強學生熱愛家庭和父母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父母的愛心與親情,學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教學難點:

如何真正認識自己在家庭中應承擔的責任,如何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 課前準備

收集相關的音樂,讓學生準備自己與家人之間發生的故事。

教學方法

探究學習教學法法,討論學習教學法,點撥指導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家是我們每個人永遠依戀的的地方,那麼我們愛自己的家嗎?

學生回答:我愛我家

老師板書課題《我愛我家》

活動一:我講我家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個家又是不一樣的,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自己的家裏都發生了那些讓你難忘的事呢?請同學們互相分享一下。

(找幾個有不同家庭狀況的學生講自己家裏發生過的故事,這樣更具有代表性) 聽了幾個同學家裏的故事,我們每個同學有什麼感想呢?是不是更愛自己的家了呢?對家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呢?

學生髮言交流。得出家庭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意義。

老師總結:家是一個港灣,是第一所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使我們盡情享受親情和溫暖。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講述與傾聽的結合來感受家庭的快樂和趣味

活動二:愛的無悔

播放韓紅演唱的歌曲《天亮了》,並講述歌曲背後的故事。

聽了這一故事同學們有什麼感想?

(學生討論,老師提問,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想)

老師總結:父愛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不計回報的。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聽音樂和聽音樂背後的故事,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活動三:聽“丟丟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但是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是幸福的,每個孩子都是快樂的。下面我們聽丟丟的故事。

播放故事內容,老師提出問題

1、你認爲丟丟有家嗎?

2、丟丟的媽媽愛他嗎?

(聽了這個故事,先由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再回答)

老師總結:愛一種責任,父母撫養孩子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規定,不履行撫養義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讓學生認識愛是什麼?愛是一種責任

活動四:說說我的責任

我們每個同學都是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對家庭又有哪些責任呢?

(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老師總結:我們要理解父母,熱愛父母,和父母共同努力創造我們幸福的家。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在相互交流中,認識自己在家庭中應承擔的責任 小結

我們今天的題目是《我愛我家》,通過學習,我們理解了“家”是什麼,又通過丟丟的故事感受了“愛”是一種責任。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溫暖的同時,不要忘記獻上自己的一份愛,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教學反思:本節教學內容較簡單,學生以理解,學生參與性較強,討論激勵,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感受家的溫暖的同時,着重培養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和與家人溝通的能力。通過故事的講解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了家的含義和家人的重要性。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課堂語言組織不夠規範,課堂活動把握的不夠好,教學方式不夠靈活。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在學生的生活範圍裏,最熟悉的環境莫過於是自己的家,每一個物品都承載着他們的情感。《我愛我家》這一課就是在這樣一個情感基礎上編排的,因而對於它的學習與表現具有特別的意義和諸多內容,有較大的教學拓展餘地。本課是單元課,整個單元活動的意義在於要大家熱愛自己的家,珍惜每一份親情,懂得表達對家人的愛。教材在編排上考慮到家的空間秩序和情感的由淺入深,安排了三個活動:活動一、 家居環境的繪畫表現;活動二、 給家人畫像或畫家庭生活場景;活動三、 厚紙製作全家福相框。這三個教學活動內容密切相連、一脈相承,但又相對獨立,教學時可自主合理變序。

總體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觀察與記憶,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環境,發現其中的美。

2、引導學生學會恰當選材,憑記憶有感情地畫出自己家的一隅或是表現家人生活場景的畫。

3、培養學生更好地熱愛生活與家庭,孝敬長輩,珍惜快樂幸福的童年生活。

課時安排:活動一 (2課時)

活動二 (2課時)、活動三 (1課時)

活動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瞭解自己的起居環境,描述自己的家,發現其中的美。

2、學會選材,憑記憶畫出傢俱環境的一隅。

3、培養學生對家及家人的熱愛,珍惜幸福的生活。

活動一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畫出自己熟悉的家居環境

教學難點——對家中陳設的細節描繪

活動一教學準備:

教師—— 玩具猴、課件、收集到的學生家居照片、

將房屋框架圖事先貼在黑板上作爲板書的一部分

學生—— 繪畫工具(水彩筆、油畫棒、黑色勾線筆)

教學過程:

活動一:描述自己的家,畫出家居環境的一隅

第1課時

情景導入

1、出示小猴,故事導入:

小猴蓋了一座房子,又搬進了許多傢俱,把自己的新家裝扮得可漂亮啦!可是沒住幾天,小猴就開心不起來了。這是爲什麼呢?

2、教師引入:

一座房子,有漂亮的傢俱,可是隻有小猴一個人,孤零零的,這能算是溫暖的家嗎?

提問:你覺得什麼是溫暖的家?

3、以課件形式引入教材上的兒歌

(師)小猴這下明白了:你家我家、爸爸媽媽、溫馨和睦、我愛我家。

4、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畫畫自己的家

(板書課題:我愛我家

——畫家中一角)

1、參觀小猴的家

師:現在老師就帶着大家去參觀一下小猴的家

·(出示課件)

提問:這是小猴家的哪個房間?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客廳裏還會有些什麼

(適時板書:客廳)

·(課件依次出示)

提問:這是小猴家的哪個房間?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餐廳會有些什麼?兒童房會有些什麼?

(適時板書:餐廳、兒童房、陽臺)

2、觀察房子整體結構佈局(課前事先在黑板上貼好的)

提問:一座房子裏還會有哪些房間

(適時板書:臥室、書房、衛生間、廚房等等)

3、遊戲“猜一猜”

師:下面老師要和同學們玩一個猜一猜的遊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

(兒歌:你的家、我的家、猜猜這是誰的家,快快睜眼看一看)

·(課件依次出示:學生家居照片)

提問:這是誰的家?

請這個家的小主人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重點引導學生從傢俱的擺放位置、傢俱的顏色和樣式、房間的整體色彩上加以描述)

4、師:你的家是什麼樣子,與你同桌的小夥伴說一說

5、小猴子提出問題:這麼多的房間我們該畫哪一個?

(出示課件:瞭解如何選景)

師:雖然有很多的房間,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最美的、最有特點、自己最想畫的房間一角

6、教師示範畫傢俱

師:老師要給這個房間畫個小櫃子

(在黑板的房間結構圖上,範畫一個臥室的牀頭櫃,重點交代出傢俱的上面、側面、角度和擺放位置)

6、(出示課件:初步感受線描)

提問:這兩幅畫的顏色有什麼不同

(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師:這幅畫只用了黑色的線條,沒有塗色,這種畫法叫做線描,今天的作業中你也可以試一試。

1、(出示課件:提出作業要求)

·學生構思:畫什麼?

·老師讀一讀作業紙上的要求

2、不同作業形式的分工:

·請兩名學生用粉筆在黑板上作畫

·有6-7個學生設計不同的房間,

·其餘的同學在作業紙上作畫

3、播放音樂,學生作畫

4、展示交流評述

·在黑板上張貼學生作品

·其餘的學生爲自己的畫添加名字,同學之間自主欣賞交流

·互換完成畫面上的評價表格

師:(指着黑板上的房子)

今天我們畫了自己的家,不論自己的家是什麼樣子,我們都應該喜歡它,更要愛家裏的每個人。下節課,我們把自己的爸爸媽媽也畫到自己家中,這樣就是一個完整的家了

教後反思: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爲這節課能以新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能夠依據教學目標,科學地安排教學活動,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本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本着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通過教師恰當的引導來一步步喚起學生對家的記憶和感受,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一)本節課的特點

1、以故事導入法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感興趣——我想畫。

在活動一的教學設計中,我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首要原則,一開始運用小猴子住新家的故事導入,幫助學生認識到,一個溫暖的家不僅要有物的方面,還有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昇華了學生對家的情感。隨後帶領學生參觀小猴子的家,瞭解房間的佈局和結構,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利用各種生活中的圖片、影像等去創造直觀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更好地理解家居環境的元素,使學生產生“我也想畫畫我的家”的想法。

2、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消除畏難情緒——我喜歡畫。

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切入點,選取了兩名學生家裏的照片,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明白一張紙不可能畫出家的全貌,但是我們可以選景:選出最有特點、最美的、你最想畫的家中一角,解決了學生作畫前的畏難情緒,使學生自己快樂地感受,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作畫,體會的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3、創新作業形式,,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我敢畫。

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各項層級作業要求:工具上,讓學生自己選擇;內容上,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只畫幾樣傢俱,能力好的孩子可以畫整個房間,中等的孩子可以畫出家中的一角……真正體現“同一課堂,都有收穫”的教學理念,使每個學生都有自信、敢於表現、敢於展示。

4、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潛能。

學生需要肯定,需要體驗成功喜悅的刺激。在作業展示評價這一環節中,有展示在黑板上的作業,也有同學間的展示、交流和自評,同伴之間可以運用評價表進行互評,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善於發展和發現學生各方面的潛能,發揮其所長,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對學生技能技法的指導不足。新課程強調要淡化學科的知識技能的訓練,但不等同於拋棄對學生技能技法的指導。我在教學中就忽視了這一點,在對學生美術技能指導上還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加強訓練與指導,在發展學生美術素養的同時,也發展學生的表現能力。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從愛自己的家、愛父母,體驗家庭生活 的歡樂開始。逐步發展對他人、對集體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2、通過活動體驗到家庭的歡樂和幸福。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大的房屋圖片

2、學生每人準備依仗全家福的照片,瞭解並記住父母的生日。

3、教師準備投影儀,磁帶、彩色紙板、氣球。

4、邀請即將過生日的學生家長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大的房屋圖,以我們半是一個大家庭,而每一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家庭,引入活動。

2、介紹我的家(活動一)

(1)、讓學生上臺自主介紹,教師在介紹中給予肯定與指導。

(2)、由組長負責,輪流介紹自己的家人。

(3)、對於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併發給一枚小星星。

(4)、小組合作將照片貼在大房屋的小方框中。

(5)、欣賞與評價。

3、伏案休息欣賞音樂《可愛的家》。

4、我爲父母過生日(活動二)

(1)、說說父母的生日。對能記住家人生日的孩子給予肯定,鼓勵關心瞭解自己的父母,記住他們的生日。

(2)、放課件:小記者採訪家長“當你的孩子過生日時你們是怎樣做的?”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是無私的。

(3)、我爲媽媽過生日:把家長請上臺,孩子獻上親手製作的禮物,對媽媽說:“媽媽,祝你生日快樂”全班唱生日歌。家長和孩子玩踩氣球的遊戲。

(4)、請家長髮言。

(5)、你的爸爸媽媽過生日時你打算怎麼做呢?

教師給予評價

小結:

課後反思:這堂研討課總體來說比較順利,教學設計得到了聽課者的一致好評。

成功之處有:

一、人人蔘與,在教學中我儘量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首先,我利用“全家福”照片介紹自己的家人,採取全班介紹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形式。然後大家齊動手將一個個照片貼在“小房子”裏,再把“小房子”貼在黑板上的大房子裏,看着自己的創作,孩子們的臉上洋溢着喜悅。

二、從兒童現實生活出發,通過照片來介紹家人,親切、直接,讓學生感受家的溫馨。

三、請家長參加,體現了新課程的新理念,課堂效果好。 在我爲媽媽過生日這一環節中把家長請上臺,孩子獻上親手準備的禮物,全班唱起了《生日歌》時,家長激動的哭了。在這樣的氣氛中,孩子們親身體驗到了自己的一點孝心給父母帶來了莫大的欣慰,從而在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顆孝敬的種子;當父母生日時,我也要表表心意!

四、照顧個別,在介紹我的家時,我發現有四張是兩個人的是父母離異,爲了不傷害孩子的心,我特意爲他們準備了幾枚獎章,並表揚他們體諒父母,學習認真。

不足之處有;

一、照片貼好後,學生很興奮,我卻沒有意識到應該組織大家欣賞與評價,也沒有進一步進行挖掘教育,引導孩子愛父母就是愛家的表現。

二、評價語言缺乏激勵性,評價語言單調、過於重複,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

三、由於教學常規好,學生守紀律,一切進行的很順利,最後多了三分鐘,提前下課了,缺乏課堂機智,如果唱首歌或遊戲時間再多一些就完美了。關鍵在於自己要調整心態,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我的思考:這節課表面看來很順利,其實設想與實際之間有較大的距離,有幾處地方學生可以答的豐富多彩,實際上卻很單一,尋找原因,評價語言缺乏激勵性,沒有很好的激發學生。再有,教研員一再告訴我們在課堂上別牽着孩子的鼻子走,可實際教學中卻很難做到,總怕孩子說不到位。所以我想,一節好課,應該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游刃有餘地進行,這就需要教師有更高的教學水平,靈活多變的機智。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努力,不斷探索,不斷反思,讓自己在課改的征途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